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指标评价_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课件_第1页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指标评价_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课件_第2页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指标评价_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课件_第3页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指标评价_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课件_第4页
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指标评价_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第十一章 精神活性物质 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 制作人:马翠婷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学 习 指 导 你听说过精神活性物质吗?你知道它可导 致精神障碍吗?本章的内容就是教给你如何 护理这类病人。学习中你要把握的重点是精 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类型、临床表现 以及护理程序的应用,难点是学会准确做出 护理诊断、确定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给病 人提供良好的护理。同时还要注意理解相关 概念、病因及发病机制,积极宣传精神活性 物质滥用的危害。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第一节 概 述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定义 (一)精神活性物质 l精神活性物质又称成瘾物质,指来自体外,可影响精 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化学物质。使用这些物质后 ,会出现各种心理、生理症状,导致行为或反应方式 的改变,使精神活动能力或社会功能明显下降。 l急性中毒或戒断可出现意识障碍或精神病状态。 l慢性中毒可出现人格改变、遗忘综合征和痴呆。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联合国2002年相关资料 l全球非法物质使用者大约2亿 l1.63亿使用大麻 l0.34亿使用苯丙胺类物质 l0.14亿使用可卡因 l0.15亿使用阿片类 l合法物质如烟草、酒精、镇静催眠和抗焦 虑药物的使用人群基数更大 l危害个体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全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精神活性物质的分类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如巴比妥 类、安定类、酒精等。 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如咖啡因 、苯丙胺、可卡因。 3.大麻 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名的致幻剂,适量吸入或 食用可使人欣快,陷入深沉而爽快的睡眠之中。 4.致幻剂 能改变意识状态或直觉感受,如麦角酸二乙酰 胺(LSD)、仙人掌毒素(Mescaline)等。 5.阿片类 包括天然、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阿片类物质, 如海洛因、吗啡、鸦片、美沙酮、二氢埃托啡、哌替啶 等。 6.挥发性溶剂 如丙酮、汽油等。 7.烟草(尼古丁)。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二、代表药物介绍 (一)阿片类镇痛药或称麻醉性镇痛药,可分 为三类: 1.天然的阿片生物碱 如吗啡、可待因。 2.半合成的衍生物 如二醋吗啡(海洛因)。 3.合成的阿片类镇痛药 按化学结构有可分为 四大类苯基哌啶类、二苯丙胺类、吗啡 喃类和苯吗喃类。 (二)酒精类饮料 主要活性成分是乙醇。大部分的酒精是通过 乙醇脱氢酶系统代谢的,其中乙醛脱氢酶是 限速酶。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二、代表药物介绍 (三)镇静、催眠、抗焦虑药 l包括巴比妥类、非巴比妥类如水合氯醛、甲 丙氨酯(眠尔通)等和苯二氮zaozi001类与 巴比妥类同样有催眠作用,还有抗焦虑作用 ,而其依赖性又较巴比妥类低,过量服用安 全性好,。 (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或称精神兴奋剂 l包括咖啡或茶内咖啡因,但引起滥用的主要 是可卡因及苯丙胺类药物。苯丙胺类兴奋剂 :甲基苯丙胺(冰毒)等。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三、概 念 (一)药物依赖 l药物依赖是一组由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引起 的行为、认知和生理症候群,包括对该物质的 渴求、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症状。药物依赖可分 为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精神依赖又称心理依 赖,是指病人对精神活性物质强烈的渴求,以 期获得服用后的特殊快感。躯体依赖又称生理 依赖或成瘾,指反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使机体 产生了病理性适应改变,以致需要该物质在体 内持续存在,一旦停用即出现戒断症状。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三、概 念 (二)滥用 l滥用又称有害使用,指一种有悖于社会常规或偏离医 疗所需的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 不能完成重要的工作、学业,损害了躯体、心理健康 ,导致法律上的问题等。但没有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综 合征的出现,如果出现则诊断为依赖。 (三)耐受性 l耐受性是指长期或反复使用某物质,使机体对该物质 的反应性减弱,必须逐渐加大剂量才能达到预期效应 的现象。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三、概 念 (四)中毒 l指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导致意识水平、认知 、知觉、判断、情感、行为或其他心理生 理功能和反应出现紊乱的状态。 (五)戒断症状 l戒断症状指因减少或停用精神活性物质所 出现的特殊的心理生理综合征。一般表现 为与所使用精神活性物质的药理作用相反 的症状。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四 流行病学 l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 放,国际贩毒集团假道云南-缅甸边境地区。将大量 毒品过境贩运到香港、欧洲和美洲。 l1988年,中国政府宣布,西南边境地区发现有少部分 人开始染上吸毒嗜好 l1992年,吸毒人数上升为24万 l截止到1997年底,我国的吸毒者(指阿片类滥用和阿 片类依赖)人数已达54万 l男女比例大致为4:1,30岁以上吸毒者占90%以上 l中国毒品的需求市场逐年从边境地区向内地城市、向 沿海城市、向国内大中小城市扩大后继续向周边农村 开发,10年的时间内。中国从一个非法毒品贩运的过 境国逐步转变为巨大的毒品消费市场。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五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社会因素 l可获得性:在欧美、亚洲许多国家中海洛因、阿片等 麻醉品依赖者在近数十年来,大量急剧增加,在美国 每一千人口中海洛因依赖者达到8.5人,美国学生中 应用阿片类毒品占学生1%-4.7%,以青少年占多数, 以娱乐或以享受快感为目的。 l家庭因素:具有抑郁症家族史的儿童更容易受酒精和 药物的影响。学习早期形式之一是模仿。 l同伴影响、社会压力:青少年期 l文化背景、社会环境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 景,对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不同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 有着不同的看法和标准。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五 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心理因素 1)个性因素:吸烟者外向性格居多,吸毒者有明显的 个性问题,如反社会性、情绪调节能力较差、易冲动 、缺乏有效的防御机制。还表现在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如有的病人第一次注射吗啡后就有欣快感,愈能产 生良好感觉的药物,愈易造成依赖性 2)药物的心理强化作用 l正强化:吸毒后的快感以及社会性强化作用都对使用 精神活性物质起到了增强作用; l负强化:在吸毒成瘾后,由于戒断症状的出现,使吸 毒者不能自拔而必须反复使用毒品以解除戒断症状, 这是最为强烈的负性强化;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五 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心理因素 3)生物学因素 l脑内的“犒赏”系统与药物依赖: l高兴时,多巴胺释放增加,过多的多巴胺连续刺激下一 个神经元,便产生了一连串强烈而短暂的刺激“高峰” ,于是大脑奖赏中枢发出愉悦的信号使吸毒者主观上产 生某种陶醉和欣快感。(边缘系统和下丘脑) l代谢速度:个体代谢速度不同,对精神活性物质的耐受 也不同,成瘾的易患性也不同;如脸红反应 l遗传学因素:目前发现有两个途径将这一易感性从上一 代传至下一代,一是直接遗传酒精/药物易感性, 另一个是间接的方式将反社会人格传给下一代。反 社会人格是药物滥用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第二节 酒精和药物滥用 一、酒精依赖 二、阿片类所致的精神障碍 三、镇静安眠药物所致的精神障碍 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相关的精神障碍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酒精依赖 l是由于饮酒所致的对酒精渴求的一种心理 状态,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以体验饮酒 的心理效应,有时也为了避免不饮酒所致 的不适感,这种渴求常很强烈。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酒精依赖 l特点 l饮酒的强迫感,一经开始饮酒则不能停止 l固定的饮酒模式,正常饮酒者的饮酒可因时因地而异 ,而酒精依赖者必须定时饮酒,以解除或避免戒断症 状的出现。 l饮酒成为一切活动的中心,如饮酒已影响事业、家庭 、社会和娱乐等 l耐受量增加,对正常者有影响的血酒精浓度,酒依赖 者可不受影响,故还继续饮酒。耐受性增高是依赖性 加重的重要标志。 l戒断症状反复出现 l以饮酒解除症状:晨饮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酒精依赖 (一)酒精所致的躯体损害 1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酒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 ,所以酒精中毒所造成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既广泛又 严重。酒精进入组织后排出体外非常缓慢,故不少酒 中毒患者经常处于中毒状态。神经系统损害如末梢神 经损害、癫痫和小脑病变,更加持久的方式可以有痴 呆等。 2外伤 :头部外伤在酒依赖患者较常见。 3躯体并发症 :营养障碍、肝硬化、胃炎、胃溃疡、 肾硬化、心肌炎以及急、慢性胆囊炎,特别是由于酒 精所致肝脏损害的比例不断增加。胎儿酒精综合征, 表现为初生儿低体重、低智力、生长和发育的严重损 害。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酒精依赖 (二)酒精所致的社会损害 l交通事故、暴力犯罪、高离婚率等。 l美国统计1996年有32万人因与酒有关的 交通事故而受伤,1万7千人死亡。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酒精依赖 (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1急性酒精中毒 大量饮酒时先出现兴奋期, 继续饮酒则进入麻痹期。血液酒精浓度达到 250ml/dl时,多数人已醉倒不起,血液酒精 浓度达到600ml/dl时常引起死亡。无特异性 拮抗剂,对症处理。近来有报道纳曲酮可缓 解酒精中毒症状。 l普通醉酒:多数人的正常反应,分为兴奋期 和麻痹期 l异常醉酒:分为复杂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酒精依赖 (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2依赖综合征 酒精依赖患者多半每日必 饮,特别是每日晨起后第一件事就是饮酒 。酒精依赖还使得患者人格败坏,丧失责 任感和道德感,甚至影响工作及对家庭应 尽的义务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酒精依赖 (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3戒断综合征及震颤谵妄 出现戒断症状是酒 依赖的标志。酒依赖者在突然停止饮酒或减 少饮酒量的数小时后,会出现一系列的躯体 和精神症状。在数小时后出现手、舌或眼睑 震颤,并伴有恶心或呕吐、失眠、少数可有 短暂性幻觉或错觉。比较严重的戒断症状可 发展为震颤谵妄,多出现在减酒或停酒的72 小时之后。肌肉有粗大的震颤,伴有意识障 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十分突出,全身 大汗、心搏加快、发热。兴奋躁动、喊叫。 震颤谵妄的患者可因高热、感染或衰竭死亡 。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酒精依赖 (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4痉挛发作 严重酒精中毒患者在急剧中断饮 酒或大量饮酒等情况下出现的痉挛大发作。 多发生在大量饮酒或戒酒24小时内,以癫痫 大发作样的形式出现。 5酒精中毒性幻觉症 出现在断酒之后,是在 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的幻觉,多以第三人称 的幻听为主。 6酒精中毒性嫉妒妄想 慢性酒精依赖患者出 现坚信配偶对自己不贞,内容荒谬,如怀疑 老妻与青年男子或少年儿童相爱。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酒精依赖 (三)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7柯萨可夫精神病 以严重的记忆力障碍、遗忘、错 构及虚构、定向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意识清 晰。遗忘主要是顺行性的,与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 8酒精中毒性痴呆 有近10%的酒精依赖患者最终出现 痴呆,CT显示患者的额叶显著萎缩。 9人格变化 患者只对酒精有兴趣,以自我为中心,不 关心他人,责任心下降,说谎等。 10酒精中毒性脑病 脑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1所致, 表现为眼球震颤、眼球不能外展和明显的意识障碍, 伴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妄等。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 酒精依赖 (四)酒精依赖的早期发现、干预及康复 l包括行为疗法、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 l急性期的脱瘾治疗 苯二氮zaozi001类药物 作为酒精依赖戒断综合征的常用替代药物。 l戒断期的支持治疗十分重要,包括应用大剂 量的维生素B族、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 乱、抗炎补充营养、精神症状的治疗等。 l心理治疗、家庭治疗、AA(戒酒互助会) l预防复发的因素 稳定的社会环境、替代行 为、强制性监督和新的伙伴关系的建立在预 防复发中至关重要。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二、阿片类所致的精神障碍 (一)阿片类药物的概念:是指任何天然的或合成的、 对机体产生类似吗啡效应的一类药物。吗啡是阿片中 镇痛的主要成分,大约占粗制品的10。 (二)成瘾机制 :中毒后一系列的神经递质都处于失 衡的状态。从行为医学角度分析,阿片类成瘾是一种 习得的依赖行为。 (三)阿片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l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镇静作用,能抑制呼吸、咳嗽 中枢及胃肠蠕动,同时能兴奋呕吐中枢和产生缩瞳作 用。阿片类药物能作用于中脑边缘系统,产生强烈的 快感。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二、阿片类所致的精神障碍 (四)依赖及戒断的临床表现 l短效药物,如吗啡、海洛因一般在停药 后812小时出现,极期在4872小时 ,持续710天。长效药物,如美沙酮 戒断症状出现在13天,性质与短效药 物相似,极期在38天,症状持续数周 。典型的戒断症状可分为两大类:客观 体征(可观察到和测量到的)和主观症 状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二、阿片类所致的精神障碍 (五)治疗 l完整治疗的含义是指通过各种治疗方式使成 瘾者解脱滥用药物的生理状况,然后再经康 复措施来矫正其依赖行为。治疗一般分两步 ,即急性期的脱毒治疗和脱毒后防止复吸及 社会心理康复治疗。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二、阿片类所致的精神障碍 1脱毒治疗 脱毒指通过躯体治疗减轻戒断症状,预 防由于突然停药可能引起的躯体健康问题的过程。由 于吸毒者的特殊性,阿片类的脱毒治疗一般在封闭的 环境中进行。 (1)替代治疗:替代治疗的理论基础是利用与毒品有 相似作用的药物来替代毒品,以减轻戒断症状的严重 程度,使患者能较好地耐受。目前常用的替代药物有 美沙酮和丁丙诺啡使用剂量视患者的情况而定,美沙 酮首日剂量为3060mg,丁丙诺啡为0.92.1mg,然 后根据患者的躯体反应逐渐减量,原则是只减不加、 先快后慢、限时减完。 (2)非替代治疗:可乐定中草药、针灸其他: 如镇静催眠药、莨菪碱类。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二、阿片类所致的精神障碍 2康复治疗 防止复吸、社会心理干预 (1)阿片类阻滞剂:理论上,通过阻滞 阿片类的欣快作用,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此类药物主要为纳洛酮和纳曲酮,后 者口服有效。 (2)社会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治疗2)复吸预防 3)群体治 疗4)家庭治疗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三、镇静安眠药物所致的精神障碍 (一)巴比妥类 (二)苯二氮zaozi001类药物:包括利眠宁、安宁、舒 宁、安定、舒乐安定、硝基安定等。 (三)临床表现及治疗 l 镇静催眠药中毒症状与醉酒状态类似,表现为冲动 或攻击行为、情绪不稳、判断失误、说话含糊不清、 共济失调、站立不稳、眼球震颤、甚至昏迷。巴比妥 类的戒断症状较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苯二氮 zaozi001类戒断症状虽不像巴比妥类那样严重,在服 用治疗剂量的药物3个月以后,如突然停药,可出现 严重的戒断反应,甚至抽搐。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四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或称精神兴奋剂,主 要有咖啡因、可卡因、苯丙胺等,本节主 要讨论苯丙胺类药物所致的精神障碍。 1苯丙胺类药物依赖 2戒断综合征 3苯丙胺精神病 4过量中毒 返回目录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第二节 护理程序的应用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护理评估 (一)活动过程 1评估酒、药的作用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时,患者动作行 为将会受到影响,因跌倒碰撞而致外伤或骨折,有无木僵 的睡眠状态和失眠的现象。 2娱乐活动型态是否改变,自我照顾能力是否受到影响 。 (二)认知过程 1评估在严重中毒阶段,有无在抉择力、判断力、记忆 力及思维过程方面的改变。 2评估患者有无注意力的改变。 3评估患者有无知觉的改变,如出现幻听、幻视等症状 。 (三)生态过程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一、护理评估 (四)情绪过程 l 评估最初用药的意识目标,评估任何物质的戒断都会产生焦 虑,评估患者停止用药期间,有否会对自己在用药期间的行为 表现感到自责、悲伤、羞愧。 (五)人际互动过程 (六)生理过程 l几乎每个物质滥用或依赖的人,都会有营养不良的改变。 (七)价值判断过程 l 评估患者对自己的成瘾行为的认知能力。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二、护理诊断 患者的病因不同、病情不同、护理诊 断也不同,常见护理诊断主要有: 1急性意识障碍 与酒精或药物过量中毒、 戒断反应等有关。 精神科护理学 Psychiatric nursing 二、护理诊断 2营养失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