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鏈球菌疾病與疫苗课件_第1页
肺炎鏈球菌疾病與疫苗课件_第2页
肺炎鏈球菌疾病與疫苗课件_第3页
肺炎鏈球菌疾病與疫苗课件_第4页
肺炎鏈球菌疾病與疫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肺炎鏈球菌疾病與疫苗 2008 年 6 月 什麼是肺炎鏈球菌疾病? 肺炎鏈球菌疾病是 由肺炎鏈球菌 所引起的連串疾病 。 超過 種型號 兒童及長者如何感染肺炎鏈球菌疾病? 健康成年人及兒童的鼻腔及咽喉均可帶菌。 小孩透過噴嚏及咳嗽飛沬互相傳染。 幼兒缺乏肺炎鏈球菌抗體,較成年人易受感染。 很多兒童會成為帶菌者,但並非全部會發病。 6-24月齡以至幼稚園學生都是高危人族。 長者體弱及免疫失調,亦容易患病。 香港幼兒的帶菌情況 香港幼兒帶菌率高達19.4%。一項由招瑞生醫生負責,於 1999年至2000年間在79間托兒所內進行的研究結果顯示 ,在1,978名兩歲至六歲的幼童中,383名幼童鼻腔中帶 有肺炎鏈球菌。 帶菌率在幼兒群中更為普遍。 年歳帶菌率(%) 2-619.4 2-328.8 432.6 520.1 615.2 Bogaert D., R. de Groot, and P. W. Hermans.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colonisation: the key to pneumococcal disease.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3 (Mar 2004): 144-54. 空氣飛沫 鼻腔帶菌 肺炎中耳炎鼻竇炎 腦膜炎 關節炎/骨髓炎 腹膜炎 肺腔蓄膿 吸入 局部散播 菌血症心包蓄膿 非入侵性 入侵性 肺炎鏈球菌疾病有多嚴重 Adapted from: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Pediatrics. 2000;106:367-376 46:1-24 中耳炎 肺炎 菌血症 腦膜炎 估計每年個案 五歲以下兒童: 40000 1-2歲 1300 需入院 700 發病率 疾病嚴重程度 入侵性 非入侵性 70 Hong Kong Journal of Pediatric (New Series) 2001: 6: 127 132 Dr. K C Kwong, Princess Margaret Hospital 肺炎鏈球菌疾病的發病率 全球每年因此病死亡約 1,600,000 人 約 70-100 萬為5歲下幼童 香港每十萬名五歲以下兒童: 腦膜炎: 1 名 菌血症: 20 名 肺炎: 100 名 二歲以下最高危二歲以下最高危 肺炎鏈球菌經鼻腔帶菌比率 10 20 30 40 50 托兒所小學初中 帶菌率(%) 60 60% 35% 25% 0 有孩子家庭無孩子家庭 29% 6% 成人幼童 怎樣治療肺炎鏈球菌疾病? 抗生素: 主要治療方法 難題: 診斷困難 時間緊迫 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嚴重 肺炎鏈球菌腦膜炎的徵狀 徵狀與普通感冒相 似,而且發病時不一 定出現所有徵狀。 昏厥 發燒 嘔吐 易發怒 怕強光 渴睡、混亂及失去知覺 尖聲痛哭 肌肉或關節痛 頭痛 頸部僵硬 (幼 兒並不常見) 腦囟鼓出 世界衛生組織認同疫苗注射是 最合乎邏輯和有效阻止抗藥性蔓延、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接種疫苗 預防勝於治療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Overcom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World Health Report on Infectious Diseases 2000. 傳統疫苗: 肺炎鏈球菌多醣疫苗 PPV 針對 23 種血清型肺炎鏈球菌 可直接對付 88% 菌血症 間接對付8%其他疾病 抵抗肺炎的成效較低 傳統多醣疫苗的限制 只適用於兩歲以上兒童,令他們產生抗體 不能觸發T細胞免疫反應及抗體再生反應 免疫作用短暫, 需要不停注射加強劑 抗體抗菌能力低 抗體效能不持久 肺炎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撤走細菌多醣莢膜外層 種多種多醣被分別催化及被分別催化及和和CRMCRM197蛋白蛋白接合 多醣大量發酵及淨大量發酵及淨化化 混混合製造合製造成成接合疫苗疫苗 肺炎鏈球菌疫苗科技新突破 肺炎鏈球菌接合疫苗的成效 有效讓97.4%幼兒預防感染特定血清型引致的入 侵性肺炎鏈球菌疾病 (臨床研究人數: 3萬7千名 幼兒) 有效讓89.1%兒童預防感染所有血清型引致的入 侵性肺炎鏈球菌疾病 對2歲以下幼兒,能有效減低96%幼兒感染特定血 清型引致的入侵性肺炎鏈球菌疾病 ,及80%幼兒 感染肺炎鏈球菌疾病 (美國疾病及預防控制中心 2003年數據顯示) 肺炎鏈球菌接合疫苗的影響: 兩歲以下幼童每年患肺炎鏈 球菌疾病發病率(1996年4月至2003年3月) Shinefield H. et al. Impact of the introduction of 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 on the epidemiology of invasive disease in children less than five years of age with Northern California Kaiser Permanente (NCKP), 3rd World congress of pediatric infectious diseases WSPID, Santiago, Chile, Nov 19-23, 2002 肺炎鏈球菌接合疫苗 引入市場 (2000年2月) 疫苗血清型 相互作用血清型 非疫苗血清型 12-15歲兒童接受肺炎鏈球菌 接合疫苗加強劑注射後的免疫反應 96%-100% of children had 0.15 g/ml of antibody, and 84%-100% achieved a level of 1 g/ml against specific serotypes Assuming that antibody concentrations of 0.15 g/ml and 1 g/ml are those required for short term and long term protection 28Rennels et al., Pediatrics 1998; 101:604-611 肺炎鏈球菌對盤尼西林的抗藥性 (美國, 1979至 2003年) 1979-1994: CDC Sentinel Surveillance Network 1995-2002: CDC Active Bacterial Core Surveillance (ABCs) /Emerging Infections Program 肺炎鏈球菌接合疫苗 Courtesy: Dr. Cynthia Whitney;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tlanta, GA, USA 2003 為初步獲得之數據 幼兒 高危一族 高危一族包括: 兩歲以下幼兒 托兒所內幼童 已使用過抗生素之兒童 最近患上耳部感染之兒童 芬蘭研究顯示(相對於沒有上托兒所的兩歲幼童): 上非家居托兒所令感染機會增加36倍 上私人托兒所令感染機會增加4.4倍 兩歲以下幼兒受感染的風 險最高。 六週以上之幼兒至六歲以 下之小童(可延至9歲)。 *Rate per 100,000 population; Source: Active Bacterial Core Surveillance/EIP Network 誰應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對疫苗成份(例如白喉類毒素)過敏 人士,不宜接種肺炎鏈球菌接合疫 苗。 誰不適合接種疫苗? 劑量 接種劑量取決於兒童首次接種的年紀 如需接種兩針或以上,每針應相隔兩個月或以上。 首次接種年紀 所需劑量 0 6 個月4 針(出生後 2, 4, 6 月,12-15 月大加强針) 7 - 11 個月3針 (1年內接種2針、一歲後接種加強針) 12 - 23 個月2針 (兩針需相隔兩個月注射) 24 個月以上1針 家長所關注的安全問題 十分安全、反應多屬輕微,與其他疫苗一反應相 若 注射部位産生反應 (8-12%) 發燒(38) (13%) 煩躁 昏昏欲睡 睡眠不寧 胃口減少 嘔吐、肚瀉及起紅疹 嚴重反應罕有 2002 data are preliminary 減低 70% 幼兒注射後增加羣體保護 (1998-2001) 接合疫苗適合性比較 Prof YLLau MMWR. 2000;49(No. RR-9):1-38. 建議使用肺炎鏈球菌接合疫苗 全民注射:為所有23 個月或以下的幼兒接種 為所有出現以下情況的24至59個月的幼兒進行接 種: 高危人士(托兒所、育嬰院、幼稚園) 鐮狀細胞性貧血患者 脾 狀機能失調患者 愛滋病帶菌者 /愛滋病患者 慢性疾病患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