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事件心理应激与干预 浙江大学医学院 硕士生导师 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 理事长 杭州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执行主任 赵国秋 教授 概念释义 应激反应 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提 纲 一、概念释义 一、概念释义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直接影响到公众健 康和社会安全,需要紧急应对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 生物、化学、核和辐射恐怖袭击事件、重大传染病疫 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严重中毒事件、影响公共安 全的毒物泄露事件、辐射性危害事件、影响公众健康 的自然灾害,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等。 (二)重大公共突发事件 包括发生重大公共卫生或生物恐怖事件、 特大自然灾害、特大生产事故等。 一、概念释义 (三)心理危机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经常会遇到应激或挫 折,一旦这种应激或挫折自已不能解决或处 理时,则会发生心理失衡,而这种失衡状态 便称为危机(crisis)。 一、概念释义 确定危机需符合下列三项标准: 1、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 2、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 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3、当事人或病人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时不能应对或应对无 效。突发灾难性事件可能引起明显的心理痛苦,既可表现为 亚临床水平,也有相当比例受灾害者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的 诊断标准,需要临床干预。 一、概念释义 (四)危机干预(crisis intervention) 从心理上解决迫在眉睫的危机,使症状得到立刻 缓解和持久的消失,使心理功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并获得新的应付技能,以预防将来心理危机的发生。 一、概念释义 例1:9.11后的美国人 在911之后,大约1/5的美国人感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 严重的抑郁和焦虑; 大约8百万美国人报告自己因为911事件而感到抑郁或焦虑 8个月后,纽约的很多学龄儿童做恶梦; 7%的美国人说他们曾因为911事件去找过精神卫生专业人员 ; 同样多的人因为恐怖袭击而服用处方药物,这比袭击事件 发生前要高得多。 一、概念释义 例2:SARS突发事件的特点: 非典的传染性强,可导致死亡; 当我们知道危险的时候,灾难还在进行中; 病毒微小,肉眼看不见;谁是病人,常人;难分辨;我们 无处躲藏; 无疫苗,无特效药物,感到无力应对; 患病后要被隔离,亲人无法救助。 一、概念释义 二、应激反应 (一)概述 面临应激情境或遭遇突发事件时出现的一系列心理 、生理和行为的改变。 (二)应激反应:情绪改变 麻木、否认、愤怒、焦虑、害怕、易激惹、内疚、 责难、噩梦、感到被遗弃、孤立、悲伤、抑郁。 二、应激反应 (三)应激反应:认知方面 记忆问题; 定向问题; 注意力不集中; 思考与理解困难; 不能不想灾害事件; 计算、决策困难。 二、应激反应 例:创伤事件使人的观念发生改变 原认为这些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随时可发生; 人们认为世界会很有序无法预料; 这个世界是可以预言的,事先可预想到的,自己能感到 自己的价值不能正常评价这个世界是公正的; 善有善报,对人有基本的信任对别人的信任度降低。 二、应激反应 (四)应激反应:行为方面 工作效率下降 发火、常与人争执 沉默寡言、与人疏远 饮酒、吸烟、用药增加 对人不信任 对环境警觉 回避触发回忆的场所与活动 二、应激反应 心跳加快 血压升高 胃部不适、恶心、腹泻 出汗或寒战 肌肉抽搐、肌肉酸痛 头痛 耳朵发闷“听觉丧失 ” 疲乏 月经周期紊乱 性欲改变 皮疹、过敏、烧灼感 (五)应激反应:生理改变 二、应激反应 (六)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 急性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 意识障碍:谵妄状态; 行为障碍:冲动伤人,自伤自杀 。 二、应激反应 二、应激反应 (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指挥部的建立与职责; 监测和预警; 信息收集、分析、报告、通报制度; 应急处理技术和检测机构及其任务; 事件分级和应急处理工作方案; 预防、现场控制,应急设施、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 器械以及其它物资和技术储备与调度; 专业队伍建设和培训 。 二、应激反应 (八)心理干预的方式 媒体宣传大众 集体晤谈对高危人群 治疗性干预(心理、药物)团体、个体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一)社会公众心理行为反应(1) 面对SARS,多数人恐惧、害怕,共提取出“回避行为 ”、“心理恐慌”和“思念亲人”三个主因子。“我 时常打电话询问家里人的健康状况”(66.4%),“我 比以往更想念亲人”(57.2%)“听说周围有人感冒、 咳嗽、发热,我就紧张”(16.3)。 2003年5月8日5月21日在搜狐网站进行调查,有1229 名网民填写了调查问卷,心理行为反应(%):积极 取向(54.5)较为消极(40.5)消极取向(5.0)。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主要消极心理行为反应(%) 医院是最容易传染非典的地方(78.7) 看到身边的人咳嗽,我急忙躲开,因为害怕会传 染上非典(58.5) 我每天都十分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害怕自己染 上了非典(54.2) 总想找机会逃离疫区(26.4) 我担心如果真的染上非典,会被别人瞧不起,会 被亲人遗弃(20.8) 最近身体出现了很多不适,如食欲不振,心慌, 胸闷、多汗、手抖、失眠等(15.4)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二)社会公众心理行为反应(2) 三个阶段: 轻视阶段:认知缺乏、歪曲 重视阶段:恐慌、反应过度等 恢复阶段:乐观、麻痹大意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第一阶段:轻视阶段 认知缺乏:不知道SARS是怎么回事,无防护; 认知歪曲:知道一些,但不正确,无防护或错误的防护。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第二阶段:重视阶段 警觉度增高:恐慌,怕感染、怕传染,疑病; 自信心下降:从众、轻信传言、依赖、抱怨他人、 自责、自我不接纳; 过度控制:乱用药物、消毒剂、上街戴口罩逃离 疫区、封锁道路。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第三阶段:恢复阶段 适应:警觉度降低,厌倦; 过分乐观:认为危险已经过去; 恢复正常生活:忙工作,疏于防护; 后遗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神经症等。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每个人都是易感者, 有致死危险 无确定感,不可把握 和控制 缺少应对知识和经验 缺乏应对措施 不良的人格基础 心理疲劳 认识歪曲 寻求新异 生存压历 社会公众心理行为反应原因 :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三)社会公众心理应激干预 1、医务卫生人员是主力军,要主动出击; 2、大众媒体: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 3、团体、家庭辅导、健康教育; 4、个别辅导; 5、联络会诊。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四)干预策略 1、政策和法规引导; 2、科学和知识的指导; 3、信息支持; 4、健全机制、提供保障。 三、社会公众的心理应激与干预 了解非典性质,掌握情况 ,心中有数; 介绍、提供积极有效的预 防措施; 有症状及时就医; 若有接触,自我隔离; 接纳自我:恐惧、紧张、 焦虑; 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发现生活意义、积极行动 ; 相信科学、相信自己,反 对迷信; 防止过分乐观、麻痹松懈 ; 心理治疗与咨询,请精神 科会诊。 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转让木材烘干房合同协议
- 连锁加盟店合同协议
- 泥工承包协议书
- 赔款协商协议书范本
- 外语考试需掌握的技巧及答案
- 2024年中级审计师备考指南试题及答案
- 团员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途径试题及答案
- 转厂合同协议简化版范本
- 软管工厂转让合同协议
- 个人日用品采购与存储协议
- 《西方音乐史》课件伯辽兹
-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学习评价量规
- 2019版人教版教材习题高中物理必修3
- 直肠类癌rectalcarcinoid课件
-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会计学专业
- 第1课 古代埃及-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课件(共16张PPT)
- 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
- 安全生产负责人任命书
- 信息经济学第六章_信号发送与信息甄别
- 液压缸常见故障类型及维修或排除方法
- 数控车床四刀位免抬刀塔装调工艺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