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课内常考文化常识30练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请选出不正确的选项,并说明原因。1(1)癸巳、戊戌都指年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形成天干地支纪年法。(2)微服,指为隐藏身份、避人耳目而改换成平民的服装,古代专指有身份的官吏私访。(3)请老,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退休制度是我国古代官僚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行辈,即排行和辈分。儒家文化强调论资排辈,汉族重宗族的观念一直延续至今。_答案:(2)“专指有身份的官吏”错误,还有帝王。2(1)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就是“六经”。(2)参知政事,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枢密院,官署名称,长官称枢密使,在宋代,枢密院主要管理军事机密及边防等事,与中书省合称“二府”。(4)致仕,指古代官员交还官职,即退休。张衡传中的“乞骸骨”也是这个意思。_答案:(1)此处“六艺”指的是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3(1)受禅,是古代王朝更迭时,无血缘关系的新皇帝接受旧帝让给的帝位。(2)封邑,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土地奖励给某一个人。(3)总管,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4)“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_答案:(2)封邑是君主把自己国土中的某一地方的财政收入奖励给某一个人,即该地的税赋归被封者。这是古代君主对臣下的一种物质奖励。一般受封邑的是君主的兄弟或叔伯等近亲属,也有少量的封邑给那些对国家功劳很大的人。4(1)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践阼等等。(2)“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之秋”中的“壬戌”属于干支纪年法。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3)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4)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例如“英宗”。_答案:(4)“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5(1)公,爵位。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2)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其最高长官是刑部尚书。(3)实封,古代食邑制度之一。只有加实封的人才能够收其所得封户的租税。(4)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于社会上具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的统称。_答案:(2)“军令”由兵部掌管。6(1)“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2)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3)“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4)“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_答案:(4)论语不属于“六经”。7(1)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代以后改为国子监,而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属于国子监。(2)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进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3)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4)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预防泄露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_答案:(3)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8(1)牙门,与牙旗一样,起源于古代,都有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2)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3)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4)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_答案:(3)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度的主要科目之一。9(1)巡按,巡按御史的简称,是监察御史赴各地的巡视者,负责考核吏治、审理大案等。(2)盐引,指古代官府在商人缴纳盐价和税款后,发给商人用以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3)流民,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指到处流浪、无所事事的人。(4)赠,既指把东西无偿地送给别人,也指古代皇帝对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的加封。_答案:(3)流民指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没有着落的人。10(1)进士甲科,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唐宋进士分甲乙科。(2)笏,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3)铁券,又称“铁契”,由古代皇帝颁赐功臣,世代可据此享受某种特权。(4)兵部尚书,主要负责兵部的文秘工作,兼有参谋职能,但是没有实权。_答案:(4)兵部尚书,别称为大司马,是统管全国军事的行政长官。11(1)吏部是“六部”之一,长官为吏部尚书,掌管文官的任免、考核、调动等事务。(2)祠亦称祠庙,是旧时祭祀祖先的建筑,相当于现在为纪念名人等修建的纪念堂。(3)授为加授官职之意,表示这种意思的词语还有拜、拔、除、擢以及左迁等。(4)陛辞,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宋代官员离京赴任时,通常要当面向皇帝辞行。_答案:(3)“左迁”为贬官。12(1)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2)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3)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4)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_答案:(4)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13(1)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2)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3)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4)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也可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_答案:(3)户籍由户部掌管。14(1)“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2)“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例如“德宗”。(3)“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通常指“晋升”“提拔任用”。(4)“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_答案:(2)“德宗”是庙号,不是年号。15(1)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降级叫迁削、迁谪、右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2)檄,古代最初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也可特指声讨的文告,著名的如骆宾王的讨武曌檄。(3)践阼,特指皇帝登临皇位。君主即位也可叫“践祚”“登极”“登庸”“御极”。(4)卒,“死”的一种说法,古代天子、太后之死称崩、百岁、千秋、山陵崩等;对公、侯、伯的世爵之死,称为“薨”;有官职、有名望的人死曰“卒”;只有平民之死,才直言不讳地通称“死”。_答案:(1)降级叫左迁,升级叫右迁。16(1)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2)中书舍人、给事中、吏部尚书是古代官职;“政和”“建炎”和“绍兴”是皇帝年号。(3)补,指官员由候补而正式上任;出,指京官外任;除,指降职或免去官职。(4)行伍,我国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五伍为行,后用“行伍”泛指军队。_答案:(3)除指授予官职。17(1)贞元,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2)袭爵,指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侯”为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3)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4)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_答案:(3)朝廷不会给平民封谥号。18(1)天启,是明朝皇帝的年号,崇祯也是明朝皇帝的年号。(2)出,指罢黜官职,与“罢、除、夺、左迁”等词一样都是表罢免官职的词。(3)旬,是计时间的单位,在我国古代,一旬既可以指十天,又可以指十年。(4)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_答案:(2)出是京官外调,除是授予官职。19(1)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2)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3)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4)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答案:(1)冠族指的是当地显贵的豪门世族,有一定的名望和影响。20(1)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2)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3)至正,属于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4)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_答案:(3)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叫谥号。年号,是中国古代新皇登基,为了区别于上一任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起一个新的年号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年号纪年。21(1)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2)茂才,即“秀才”。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3)迁、徙,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官职。左迁,指降低官职,也说下迁。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指升任官职。徙,指一般的官职调动。(4)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_答案:(2)“西汉”应为“东汉”。22(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2)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3)“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跪拜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4)“至尊”是对皇帝的敬称,古代用来敬称皇帝的还有“陛下”“万岁”“主上”“圣上”等。_答案:(2)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23(1)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期设置,为国君掌管传达、接待宾客及赞礼的工作。(2)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3)关外,地理区域名,指山海关以东地区,包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4)睚眦,发怒时瞪眼睛;“睚眦必报”是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_答案:(3)战国时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被称为关外。24(1)擢,在古代官职任命制度中表示“提拔”的意思,与“贬”意思相反。(2)洪武,为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是明代的第一个年号。(3)顿首中的“顿”是稍停的意思。“顿首”指行礼时,头轻轻低下,稍停一会儿,然后抬起。(4)邮驿,也称“驿传”,是从早期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机构,主要负责递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驿”。_答案:(3)“顿首”是旧时礼节之一。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25(1)“知峨眉县”意思是担任峨眉知县。宋代多用中央机关的官做县官,称“知县事”,后简称为“知县”。(2)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中国古代的纪年法有许多种,采用皇帝年号来纪年是其中一种。(3)户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土地、户籍、屯田、赋税、财政收支、典章法度等事务。(4)青苗法为宋代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也称“常平新法”,其最终目的是充实国库,调节贫富差距。_答案:(3)户部掌管全国土地、赋税、户籍、军需、俸禄、粮饷、财政收支。“典章法度”属礼部掌管。26(1)“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2)朋党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而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3)诸侯指古代帝王分封的各国君主,在其辖区内,诸侯独立于朝廷之外,掌握军政大权。(4)缗指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又指成串的钱。一千钱为一缗。_答案:(3)“诸侯独立于朝廷之外”错。27(1)古代称呼一个人,可以称其名、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还可以兼称,“太宰文简公”就是兼称官职“太宰”与谥号“文简公”。(2)“起家”意思较多,在“白手起家”中指“创立事业”,在“布衣起家”中指“出身”。(3)“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用于表达敬意。(4)“太守”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秦时置“郡守”,汉景帝时改称“太守”,隋初称“刺史”。醉翁亭记中就塑造了一个“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太守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意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草坪园艺技术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 2025年物流行业高级经理的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初中学科竞赛颁奖词模板
- 2025年机械安全员安全培训教材题库
- 2025年品质管理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课件中文字的加强
- 2025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师资格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环境保护设备工程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水泥路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标准)委托他人要账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青少年无人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2025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考试题与答案
- 中学2025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工作方案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件 中职语文上册
- GB 11122-2025柴油机油
- 2025年河南开封产城融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大便常规检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