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20150609ppt课件_第1页
流行性腮腺炎20150609ppt课件_第2页
流行性腮腺炎20150609ppt课件_第3页
流行性腮腺炎20150609ppt课件_第4页
流行性腮腺炎20150609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月份护理查房 主查人 :王平浇 查房目的 v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概念 v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表现 v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v了解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v了解睾丸炎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v掌握静脉营养液的配置 基本资料 患儿,刘文强,男,7岁。因“双耳下肿痛8天, 发热、头痛6天,腹痛3天”于2015年6月4日 23:17入院。 既往史:体质一般,无药物过敏史,否认H1N1流 感接触史,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不详。 查体: T:36.5(腋温),P:90次/分,R:20次/ 分,BP:90/60mmHg,体重:20公斤。神 志清楚,精神较差,反应欠佳。咽部有充血,扁 桃体无红肿,无脓性分泌物。左侧耳垂下以耳垂 为中心弥漫性肿大,边界不清,约 1.5cm*1.0cm大小,局部不红,无压痛。腹 部平软,剑突下轻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 辅助检查: 5-31(外院) 脑脊液:细胞总数0.53*109/L,淋巴 细胞97.9%,GLU2.7mmol/L,蛋白0.8g/L。 6-2(外院) 血淀粉酶:416U/L。 6-3(外院) 血淀粉酶:504U/L。 腹部CT:胰腺增大(未见报告单) 入院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并脑炎? 、流行性腮腺炎并胰腺炎? v4、 2015-06-07 患儿完善头颅MIR平扫+增强 、脑电图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治疗同前。 v5、2015-06-08 因患儿淀粉酶偏高, 请消化 内科会诊,复查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停病 危改病重,停心电监护+血氧监测,停绝对卧床 休息,停禁食、胃肠减压,改流质饮食,停测 BP Q4h 改测BP Bid , 停测神志-瞳孔,停用 6-542解痉等。因梅毒特异性抗体值偏高,请皮 肤科会诊,考虑梅毒感染,暂未做特殊处理。 v6、2015-06-09患儿症状明显改善,转感染科 继续治疗。 日期 日期 脑脊液常规检查: : 脑脊液常规 日期6-5 细胞总数(109)/L 0.040 (0-0.008) 白细胞总数(109)/L 0.030 (0-0.008) 项目6-56-66-76-9 血淀粉酶U/L 898.00 (0-96) 933.10 (0-96) 933.10 (0-96) 489.20 (0-96) 血脂肪酶U/L 23.00 (0-60) 27.00 (0-60) 219.00 (0-60) 尿淀粉酶U/L 2234.0 (0-450) 1977.00 (0-450) 1473.00 (90-450) 日期 阳性实验室结果: 项目 日期 6-66-7 梅毒特异性抗体2.77index2.21index 梅毒常规血浆反应 素试验 阴性 阳性实验室结果: 日期 明确诊断: 流行性腮腺炎并脑炎 胰腺炎 护理诊断: 1、疼痛 与腮腺炎症肿痛、胰腺炎症增大有关。 2、有体温改变的危险 与病毒感染有关 。 3、潜在并发症 脑炎与病毒侵入脑组织有关,胰腺炎与消 化酶渗入间质有关。 4、有传播感染的可能 与病原体排出有关。 5、有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有 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患儿摄入不足、长期卧床 有关。 7、焦虑 与病情严重及患儿和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缺乏 有关 护理措施: 1、减轻疼痛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继发感染。腮腺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 ,可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遵医嘱使用6-542解痉 ,禁食、胃肠减压以减少胰腺分泌。卧床休息,使患儿处 于弯腰倦腿体位,以缓解疼痛。 2、体温的监测 监测体温变化,保证休息,防止过劳,如有发热予以头部 冷敷、温水擦浴,必要时遵医嘱予以药物降温。 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 呕吐、腹痛、颈强直、嗜睡、烦躁或惊厥,应及时发现, 尽早处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预防感染的传播 对患儿应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接触者 一般不一定检疫,但应留验3周,对可疑者应立即暂时隔 离。 5、加强营养 监测并记录患儿的摄入量,根据患儿热量的需要,遵医嘱 合理安全使用营养制剂。 6、压疮的预防 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汗湿衣物及时更换。每两小时翻 身一次,防止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7、心理护理 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其紧张情绪。 流行性腮腺炎 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 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 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 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本病好发于儿童,亦可 见于成人。 腮腺位于耳屏、下颌角、颧弓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正 常腮腺体薄而软,触诊时摸不出腺体轮廓。腮腺导管位于 颧骨下1.5cm处横过嚼肌表面,开口相当于上颌第二磨牙 对面的颊粘膜上。 流行病学: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本病的传染源。自腮腺肿大前7天 到肿大后9天均有传染性。病毒存在于患者唾液、血液、 尿液及脑脊液中。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本病一年四季 均可散发,多见于冬、春两季。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感 染后一般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 病因及发病机制: 腮腺炎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此病毒抵抗力低,甲醛 、紫外线和56温度均可灭活,但4时可活数天。腮腺炎病 毒经口、鼻进入人体,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淋巴结中复 制,然后进入血液,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 腺炎和脑膜炎。病毒在此进一步繁殖复制,再次侵入血流 ,形成第2次病毒血症,侵犯第1次未曾受累器官,引起炎 症,临床上呈现不同器官相继出现病变的症状。 临床表现: 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 1、症状 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乏力、肌痛、厌食等前 驱症状。腮腺通常是一侧肿大,2-4天内波及对侧,也有 两侧同时肿大或始终限于一侧者。腮腺肿痛明显,进食酸 性食物疼痛加剧。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累及,有时是 单独受累。 2、体征 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 下颌骨边缘不清。局部皮肤发亮,但不发红,轻度触痛, 表面灼热。腮腺管有红肿。颌下腺肿大时颈前下颌明显肿 胀,可触及椭圆形腺体。舌下腺肿大时,舌下及颈前下颌 肿胀。 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以单纯脑膜脑炎、脑膜炎或睾 丸炎的症状出现。 3、并发症 常见的并非症有脑膜炎、脑炎、睾丸炎、卵巢 炎、胰腺炎和心肌炎等。 辅助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有并发症时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血清、尿淀粉酶测定 90%患者血、尿淀粉酶增高,并 与腮腺肿胀平行。血脂肪酶增高有助于胰腺炎的诊断。 3、血清学检查 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 4、病毒分离 患者唾液、脑脊液、血和尿中可分离出病毒 。 诊断要点: 主要根据发热和以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结合流行 情况和发病前2-3周有接触史,诊断一般不难。无腮腺肿 大的脑膜脑炎、脑膜炎、睾丸炎等,确诊需要依靠血清学 检查和病毒分离。 治疗要点: 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发病早期可予以抗病毒治疗 ,疗程5-7天。亦可服用普济消毒饮等中成药。头痛和腮 腺胀痛可用镇痛药。并发睾丸炎者应局部冷敷并用棉花垫 和丁字带托起睾丸以减轻头痛。重症或并发脑膜炎、心肌 炎患者,可用地塞米松治疗5-7天。 健康指导: 1、疾病知识指导 指导家长发现腮腺炎患儿立即采取呼吸 道隔离,直至腮腺肿大消退后3天。有接触史的易感儿应 观察3周。居室应通风,对患儿口、鼻分泌物及污染用品 都应进行消毒。若有并发症表现,及时送医院就诊。介绍 减轻疼痛的方法。 2、用药指导 告知家长利用利巴韦林使用剂量、方法及疗 程,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流行性腮腺炎的饮食禁忌: v 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常见的食物禁忌: 忌辛辣厚味之物如咖喱、辣椒、辣酱、辣油、茴香、芥末 、五香粉、桂皮、生姜、浓汤等辛辣厚味之物对口腔刺激 甚大,可使腮腺口红肿加重,唾液分泌困难,继而加重病 情。再则,这类食品辛热助火,可使体温升高。 忌发物如鲫鱼、黑鱼、河鳗、黄鱼、带鱼、虾、蟹、羊肉 、狗肉、公鸡肉、香菜等都为升发之物,流行性腮腺炎患 者食之会使腮腺肿胀疼痛加剧,体温上升,并使病程延长 。 忌冷饮患儿高热,不宜饮用冰冻之品,以免消化不良。本 病因咀嚼困难,食物不能很好地被粉碎,再加上唾液分泌 不佳,都给消化食物带来了困难,故保证消化道的运化, 不吃冷饮是非常重要的。 忌坚硬之物坚硬之物必须用力咀嚼,腮腺炎患者由于腮腺 部及颈下淋巴结肿大,嚼食即会引起疼痛,不利于腮腺炎 症的康复,故坚硬之物不可食用。这类食物有花生米、西 瓜子、南瓜子、葵花子、苹果、菠萝、小核桃、伊拉克蜜 枣、东北地区的窝窝头、高梁饼、压缩饼干、玉米饭、高 梁米饭、海蜇皮、海蜇头、未经煮烂的各种肉类和油炸、 烤炙之品等。 忌长纤维蔬菜如芹菜、竹笋、毛笋、冬笋、韭菜、蒜苗、 豆芽、菠菜、黄瓜、蕹菜等都需要用力咀嚼后才能下咽, 腮腺炎患者腮部肿胀时必须忌食,消肿后应煮烂食用。 忌兴奋之物酒、咖啡、浓茶皆为兴奋之物,体温升高者不 可服用,否则会引起噪动不安,使患儿难以安静入睡,引 起病情波动。茶叶中的茶碱还能升高体温,并会降低解热 药的药理作用。 忌过甜、过咸及酸性的食物患本病患儿的饮食必须清淡 ,过甜、过咸的食物都会刺激腮腺口而引起排泄唾液的障 碍,使病情加重。酸性食物如醋、糖醋炒菜、酸梅汤等都 会使唾液增多而加剧腮腺的负担。 腮腺炎合并胰腺炎: v 症状体征:腮腺炎表现合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胸闷、心悸、气促、出汗、面色苍白及意识障碍,血压、 心率波动等表现。 v 诊断依据:凡发热、腮腺肿大或颌下腺肿大并伴有流行病 史者临床诊断为流腮。急性胰腺炎主要诊断依据: (1) 持续性中上腹疼痛和发热,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和腹 胀; (2)血、尿淀粉酶升高; (3)血脂肪酶升高; (4)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5)B超、CT检查胰腺体积增大。 v 胰腺炎的护理 1、禁食、胃肠减压;遵医嘱使用抗胰酶药、解痉药或 止痛药;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按摩背部以减轻疼痛。 2、记录24h出入水量,建立多组静脉通道,调节输液 速度,注意有无休克发生。 3、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防止 并发症的发生。 4、对于禁食者,早期提供营养支持,如静脉营养液的 输入。 5、早期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因肠道菌群移位造成的 细菌感染。 淀粉酶: 淀粉酶(AMY或AMS)全称是1,4-D-葡聚糖水解酶,催化 淀粉及糖原水解,生成葡萄糖、麦芽糖及含有1,6-糖 苷键支链的糊精。淀粉酶主要由胰腺和唾液腺分泌,肺、 肝、甲状腺、脂肪等组织亦含有此酶。其测定主要为比色 法和速率法。 v 正常值:1、磺-淀粉比色法:血清8001800U/L; 尿液100012000U/L。 2、对-硝基苯麦芽七糖法血清(浆)100220U/L 尿液1201200U/L。 临床意义: 血清淀粉酶测定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一 般于发病后612h开始升高,1224h达峰值,25天 恢复正常,因此血清淀粉酶活性显著升高对急性胰腺炎 的早期诊断价值较大。尿淀粉酶于发病后1224h开始 升高,持续时间长,下降比血清淀粉酶慢,故胰腺炎后 期测尿淀粉酶更有价值。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急性阑 尾炎、溃疡性穿孔、肠梗阻、流行性腮腺炎、唾液腺化 脓等血清淀粉酶均可升高。肾功能障碍时,血淀粉酶升 高,尿淀粉酶降低。各种肝病患者,血、尿淀粉酶常同 时降低。 腮腺炎合并睾丸炎: v 症状体征: 1、有腮腺炎病史,腮腺肿胀,腮腺口红肿,按压有分 泌物出现。 2、睾丸疼痛,可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 状,常在腮腺炎发生后34天出现症状。 3、阴囊红肿,睾丸肿大,触痛明显。 v 睾丸炎的护理: 1、一般护理 指导患者卧床休息,穿宽松柔软的全棉 内裤,排尿后及时擦干,保持外阴清洁。进行局部治 疗护理时,动作轻柔,避免皮肤破损及加重疼痛。注 意观察睾丸肿大消退情况及有无睾丸鞘膜积液和阴囊 皮肤水肿,有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睾丸肿大至 23倍,阴囊皮肤红肿,往往疼痛难忍,体位改变时加 剧。 2、局部护理 软毛巾制成软垫,垫在阴囊下面,以 患者感觉减轻疼痛,感到舒适为宜。穿游泳裤,多 采取此法,方便舒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