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传染性肝炎课件_第1页
犬传染性肝炎课件_第2页
犬传染性肝炎课件_第3页
犬传染性肝炎课件_第4页
犬传染性肝炎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犬传染性肝炎 Canine infectious hepatitis, ICH 一、概述 犬传染性肝炎是由型腺病毒引起的犬的一种急形 、高度接触传染性败血性的传染病,临床以体温升高、 黄疸、贫血和角膜浑浊为特征;病理以微循环障碍、肝 小叶坏死以及肝实质和内皮细胞出现核内包涵体和出血 时间延长为特征。 本病最早于1947年由Rubarth发现,所以也叫 Rubarth病。目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我国于1983年发 现此病,1984年分离到犬传染性肝炎病毒,1989年从患 脑炎的狐狸中分离到了犬腺病毒型,也即狐狸脑炎病 毒,是我国犬、狐狸的重要疫病之一。 二、病原 1.犬传染性肝炎病毒(Infectious canine hepatitis virus; ICHV)属腺病毒科(Adenovindae)、哺乳动物腺病毒属 (Mastadenovirus)成员是一种无囊膜的线状单分子双股DNA 病毒,呈20面体对称 ,直径70-80纳米,有衣壳。 世界各地 分离毒株抗原性相同。 2.本病毒为犬腺病毒型病毒,与1962年发现的犬腺病毒型 病毒(Toronto A26/61株)在补体结合、血细胞凝集、中和 抗原以及致病性方面都不同。后者是引发犬的传染性气管炎 的病原,但两者具有70%的基因亲缘关系(Spibeky 等, 1979),所以在免疫上能交叉保护。 3.本病毒易在犬肾和睾丸细胞内增殖,也可在猪、豚鼠和水貂 等的肺和肾细胞中有不同程度增殖,并出现CPE,主要特征 是细胞肿胀变圆、聚集成葡萄串样,也可产生蚀斑。感染细 胞内常有核内包涵体,核内病毒粒子呈晶格状排列,已感染 犬瘟热病毒的细胞,仍可感染和增殖本病毒。 4.本病毒在4PH7.58.0时能凝集鸡红细胞,在 PH6.57.5时能凝集大鼠和人O型红细胞,这种血凝 作用能为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利用这种特性可进 行血凝抑制试验。犬腺病毒型仅能凝集人红细胞 。 5.本病毒的抵抗力相当强大,对脂溶剂不敏感,在pH3 9条件下可存活,在污染物上能存活1014d。在 冰箱中保存9个月仍有传染性。冻干可长期保存。室 温下存活7091天, 37可存活29d, 6035min灭活。对乙醚和氯仿仍有耐受性,在室 温下能抵抗95%酒精达24h,污染的注射器和针头仅 用酒精棉球消毒仍可传染本病。苯酚、碘酊及烧碱 是常用的有效消毒剂。 腺病毒电镜图 腺病毒 腺病毒 腺病毒颗粒 腺 病 毒 三、流行病学 .传染源:病犬及带毒犬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在病的急性阶段,病毒分布于病犬的全身各 组织,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 病愈犬仍带毒并从尿中排毒69个月之久。通过直接与 间接接触,经消化道传染易感动物,也可经胎盘感染胎 儿。此外体外寄生虫也有传播本病的可能性。 .易感动物:犬和狐狸(银狐、红狐)对本病易感性高, 很多国家的犬群中抗体检出率都高达45%75%。病常见 于1岁以内的幼犬,刚断奶的小犬最易发病。幼犬的病死 率高达2540%。山狗、浣熊、黑熊也有易感性。本病 也可感染人,但不引起临床症状。 .流行特点: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季节。无年龄和品种差异 。 四、症状 本病潜伏期69天,某些最急性幼犬病初体温升高,精神高 度沉郁,通常未出现其他症状便于12天内死亡。多数患犬 病初似急性感冒,体温升高,病犬体温升高到4041,持 续1天。然后降至常温,持续天,接着又第二次体温升高, 呈所谓马鞍型体温曲线。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眼、鼻有少 许粘液性分泌物,但无咳嗽症状(图1);呕吐,排果酱样 血便或血性腹泻是本病的主要症状,齿龈上的出血点或出血 斑是本病的重要症状(图2),不少患犬腹部膨大,胸腹腔 注射可排出多量清凉、淡红色液体,触诊剑状软骨部为敏感 疼痛。很多患犬出现蛋白尿。部分患犬一眼或两眼角膜在疾 病恢复期混作,似被淡蓝色薄膜覆盖,称为“肝炎性蓝眼”, 数天后角膜转为透明(图3) .剖检病变相当特征:常见皮下水肿。胸腹腔积有多量清亮 、浅红色液体,暴露空气常可凝固。肠系膜可有纤维蛋白渗 出物。肝略肿大,薄膜紧张,肝小叶清楚。胆囊黑红色,胆 囊壁常水肿、增厚、出血,有纤维蛋白沉着。脾肿大。胸腺 点状出血。体表淋巴结、颈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图 4)。 .组织学变化:肝实质呈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窦状隙内 有严重的局限性淤血和血液淤滞。肝细胞及窦状隙内皮细胞 内有核内包涵体,呈圆形或椭圆形,一个核内一个。通过肝 切面印片或抹片染色即可检查到。此外脾、淋巴结、肾、脑 血管等处的内皮细胞也见有核内包涵体(图5)。 五、病理变化 六、诊断 .一般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突然发病和出血 时间延长,“肝炎性蓝眼”和发热明显的马鞍型体 温曲线 )和剖检病变(包括包涵体检查)可以作 出初步诊断。 .确诊:主要依靠病毒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病毒分离:生前采发热初期血液、扁桃体拭子和尿液, 死亡动物则采肝、脾等病料,处理后,接种犬肾原代和 继代细胞、易感幼犬或仔狐眼前房。腺病毒的特征性病 变在接种后30h至67d出现,并可检出包涵体;后者可 见角膜混浊,产生包涵体。 .血清学试验:荧光抗体检查扁桃体涂片可提供早期诊断 。采取发病初期和其后14d的双份血清,进行凝集抑制试 验。当抗体升高4倍以上即可作为现症感染的证明。此外 补体结合试验、琼扩试验、中和试验和皮内变态反应等 亦可用于诊断。 .分子诊断技术:在病毒的早期转录区选择适当的保守区 域作引物,可区分犬腺病毒型和型,前者PCR扩增 产物大小为520bp,后者则为1030bp,有希望用于本病 的临床实践。 七、鉴别诊断 .本病的肝炎型早期症状与犬瘟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相类 似,且有时混合感染,必须注意区别。 .犬传染性肝炎缺乏呼吸道症状,有剧烈腹痛特别是剑突 压痛。血液不易凝固,如有出血,往往出血不止。剖检 时有特征性的肝和胆囊病变及体腔的血液渗出液。而犬 瘟热则无此变化。犬传染性肝炎组织学检查为核内包涵 体,而犬瘟热则是胞浆内和核内包涵体,且以胞浆内包 涵体为主。 .钩端螺旋体病不发生呼吸道炎症和结膜炎,但有明显黄 疸。病原为钩端螺旋体。 (一)预防: 防止盲目由国外及外地引进犬,防止病毒传入,患病后 康复的犬一定要单独饲养,最少隔离半年以上。 高免血清可做为紧急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