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ppt课件_第1页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ppt课件_第2页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ppt课件_第3页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ppt课件_第4页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新生儿低血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 生 儿 败 血 症 neonatal septicemia 石景山医院儿科教研室 刘铁达 1 病因病因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诊断诊断 定义定义 治疗治疗 2 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 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反应。 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也可为真菌、病毒或原虫。 本节主要阐述细菌性败血症 一、定义 3 二、病因 免疫功能低下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1、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包括皮肤粘膜、呼吸道纤毛、 胃酸、血脑屏障、补体和白细胞) 2、特异性免疫功能IgM、IgA含量低, T细胞未发育成熟 4 3、病原菌(不同地区和发病时间早晚而异) 我国以葡萄球菌最多见,其次是大肠杆菌, 近年来机会致病菌有增加趋势。 欧美国家常见的致病菌为B族溶血性链球菌 和李斯特菌。 时间时间 感染途径 病原菌 出生7天内(早)胎内或产产程中G杆菌为为主 出生7天后(晚)产产后葡萄球菌和机 会致病菌多见见 5 三、临床表现 早期症状、体征(sign)不典型 “五不” v反应差、嗜睡(不动) v发热(fever)或体温不升 v不吃 v不哭 v体重不增 6 细菌培养 血培养血培养是金标准,在用抗生 素前做并严格消毒 脑脊液培养 同时涂片找细 菌 尿培养 耻骨上膀胱穿 刺取尿液 其他培养 外耳道分泌物 培养、咽拭子、脐残端等 注:培养阳性仅证实有细菌 定植不能确立诊断 9 急相蛋白 C C反应蛋白(反应蛋白(CRPCRP)反应最灵敏 感染68h内,860h达高峰 作为细菌感染的早期指标 感染控制后迅速 评估抗生素疗效和指导抗生素疗程 10 五、诊断 周围血象、CRP 临床症状体征 败败血症? 高危因素病史 病原菌检出 确诊 11 六、治疗 用药原则: 早用药 静脉、联合给药 疗程足 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1、抗生素治疗 12 血培养两种抗生素静脉、联合 临床疑有败血症 血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 根据药敏选择用药 药敏不敏感、临床 有效暂不换药 病情好转 继续治疗57日 疗程至少1014日 有并发症3周 13 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1周 给药次数宜减少, 每1224h给药1次 1周 每812h 给药1次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禁止在新生儿期使用 14 2、处理严重并发症 休克 新鲜血浆或全血,每次10ml/kg 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纠正酸中毒和低氧血症 减轻脑水肿 3、清除感染灶 15 4、支持疗法 注意保温 供给足够热卡和液体 维持血糖和血电解质在正常水平 5、免疫疗法 静注免疫球蛋白 300500mg/(kgd) 35日 交换输血重症,换血量100150ml/kg 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输粒细胞1109/kg粒细胞 血小板减低输血小板12u/5kg 16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石景山医院儿科教研室 刘铁达 17 目录 定义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18 一、定义 新生儿寒冷损伤(cold injury)综合征简称新 生儿冷伤,亦称新生儿硬肿症(scleredema)。是由 于寒冷或(和)多种疾病所致。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 皮肤硬肿,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 19 二、病因与 发病机制 1 1、寒冷和体温(、寒冷和体温(temperaturetemperature)不足)不足 *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 * *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易散热易散热 * *躯体小,体内储存热量少躯体小,体内储存热量少* *棕色脂肪代偿产热,早产儿 棕色脂肪少,寒冷时 低体温、寒冷损伤综合征 * *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 高,其熔点高,低体温时易 于凝固。 棕色脂肪分布 20 2、某些疾病 * *严重的感染、缺氧、休克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 * *颅脑疾病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 3、多器官损害 寒冷损伤血液循环淤滞,组织缺氧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壁 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如低体温持续存在,缺氧酸中 毒进一步加重,引起多脏器功能损害 21 三、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反应低下、吃奶差或拒乳、哭声低弱或不哭、 活动减少、呼吸暂停。 低体温:35,轻症3035,重症30。 皮肤硬肿: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似橡皮样感, 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有指压凹陷。常 呈对称性。 顺序:下肢 臀部 面颊上肢全身。 面积:头颈部20%、双上肢18%、前胸及腹部14%、 背部及腰骶部14%、臀部8%、双下肢26% 。 多器官功能损害:休克、DIC、急性肾衰、肺出血等。 22 四、诊断 寒冷和保温不足或可诱发本病的疾病 (严重感染、缺氧、心衰、休克等) 低体温、皮肤硬肿 分度:轻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 中度体温35皮肤硬肿范围2050% 重度体温30皮肤硬肿范围50% 常伴有器官功能障碍 23 五、鉴别诊断 1、新生儿水肿(edema): 局限性水肿:常见于女婴会阴部,数日内自愈。 早产儿水肿:下肢呈凹陷性水肿,可延及手背、眼睑。 2、新生儿皮下坏疽: 有难产史,常发生于身体受压部位,局部皮肤变硬发 红,迅速蔓延中央区变为紫黑色坏死,亦可融合成大片 坏疽。 24 六、治疗 复温 热量和液体补充 控制感染 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25 复温 目的:在体内产热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提高环境温度 (减少失热或外加热),以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 1、体温稍低者(3435)用温暖衣被包裹,室温以 2526为宜,加用热水袋保暖,使体温逐渐升高。 2、体温明显降低者(33)可用暖箱复温。 26 暖箱复温 TA-R(腋温 - 肛温差) 肛温30,TA-R0: 提示体温虽低,但棕色脂肪产热较好,可通过减少散热使 体温回升,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温箱中,612小时。 肛温30或肛温30,TA-R 0: 须外加温使体温回升,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 每小时箱温提高0.51 ,1224小时。 27 热量和液体补充 热量供给每日50kcal/kg,水分每日6080ml/kg, 随体温上升,热能渐增至每日100200kcal/kg, 水分增至每日100ml/kg。 心肾功能不好,严格控制液量。 控制感染 根据感染性质适当选用广谱抗生素 28 纠正器官功能紊乱 微循环障碍:用丹参活血化淤,降低血液粘度。 DIC:早期高凝状态,用微量肝素疗法。 急性肾衰:尿少或无尿给予速尿,严格限制液量。 肺出血:确诊后及早气管插管,正压呼吸。 29 七、预防 避免早产、产伤和窒息,加强新生儿护理 注意保暖 尽早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 预防感染 30 新生儿低血糖 hypoglycemia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31 一、定义 全血血糖2.2mmol/L(40mg/dl)为 新生儿低血糖。 32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暂时性低血糖 (1)葡萄糖摄入减少 (2)葡萄糖消耗过多 缺氧酸中毒(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使葡萄糖 无氧酵解,消耗大量储存糖元 低体温、全身感染性疾病热能摄入不足,糖需要量增加 (3)葡萄糖储存不足 早产儿和小样儿体内糖元储备量少 小样儿糖元异生途径中酶活性低 (4)糖尿病母亲娩出的婴儿,出生后母亲血糖供给突然 中断,胰岛素水平较高 33 2、持续性低血糖 (1)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细胞瘤、胰岛细胞增生症 (2)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糖原累积病、半乳糖血症、 枫糖尿病等 (3)内分泌疾病:垂体功能低下、皮质醇缺乏、 生长激素缺乏等 34 三、临床表现: 缺乏特异性 拒奶、嗜睡、阵发性青紫、哭声弱、 震颤(tremor)甚至惊厥 大多数低血糖无临床症状(symptom) 无症状时无症状性低血糖 35 四、治疗 1、无症状性低血糖 能进食者先进食,并监测血糖变化。 不能纠正者静脉输注葡萄糖,按68mg/(kg.min)速率 输注,46小时后调整速率,稳定24小时后停用。 36 2、症状性低血糖 先给一次10%葡萄糖200mg/kg(2ml/kg),每分钟1.0ml静注, 以后改68mg/(kg.min)维持,防止反跳。 46小时监测一次血糖,及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