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 茶陵县油菜施肥指标体系研究茶陵县农业局2009年8月 摘 要:本文根据已有的田间试验结果,系统的提出了茶陵县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分析比较了相对产量、相对吸收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的关系,认为根据N、P、K养分相对产量划分土壤N、P、K丰缺指标符合生产实际,并据此提出了油菜N、P、K丰缺指标。采用三元二次结合一元二次回归,拟合了不同肥力条件下油菜的N、P、K肥料效应模型,依据模型提出了不同肥力水平(目标产量)下油菜的N、P、K丰缺等级的油菜N、P、K推荐施用量。关键词:测土施肥 指标体系 油菜20052008年茶陵县共完成油菜不同肥力等级的3415试验4个,肥效校正试验3个。根据几年的田间试验结果,对茶陵县油菜施肥指标体系进行初步的探讨。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修订稿推荐的3415试验信息量大,效率高,不仅可以满足相关分析、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推荐施肥指标的需要,还可以根据试验结果直接或间接计算出一系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1.1 基础地力无肥区产量(空白产量)代表土壤的基础地力。1.1.1 基础地力产量及基础地力贡献率表4为茶陵县油菜田间试验空白产量、全肥区产量统计结果,我县油菜(7丘)平均地力产量为31.8kg/亩,不同地块之间有一定差异,最低20.3kg/亩,最高42.9kg/亩,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相对产量)平均为31.4%,最低22.7%(红黄砂泥),最高35.7(酸紫泥)。表1 试验地块土壤测试结果试验编号肥力等级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全氮(%)1高肥力田27.512524.51021.22中肥力田28.511813.7981.23低肥力田24.5113 2.3 71 1.314低肥力田16.6107 7.5 55 0.855高肥力田28.516812.4751.46中肥力田32.716028.1911.587低肥力田22.29912591.11表2 油菜“3415”试验方案处理号处理人粪尿(/亩)纯养分(/亩)N肥P2O5K2O1MN0P0K010000002MN0P2K210000693MN1P2K210006694MN2P0K2100012095MN2P1K2100012396MN2P2K2100012697MN2P3K2100012998MN2P2K0100012609MN2P2K110001264.510MN2P2K3100012613.511MN3P2K21000186912MN1P1K2100063913MN1P2K11000664.514MN2P1K110001234.515M0N0P0K00000表3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产量的影响(/亩)编号代码高肥力田产量中肥力田产量低肥力田产量12平均1MN0P0K051.946.521.132.426.82MN0P2K278.275.322.234.528.43MN1P2K2104.299.657.866.862.34MN2P0K2102.198.168.980.474.75MN2P1K2116.1112.177.891.284.56MN2P2K2120.2116.789.4112.3100.97MN2P3K2117.6114.587.5106.797.18MN2P2K0103.199.6100.1124.3112.29MN2P2K1110.8106.587.8106.897.310MN2P2K3109.4105.492.3109.3100.811MN3P2K2108.9104.382.1105.593.812MN1P1K2106.5103.268.988.378.613MN1P2K1101.298.777.893.485.614MN2P1K1112.1106.766.794.680.715M0N0P0K042.939.520.329.825.1表4 主要土壤基础地力作物土种试验项目空白产量(/亩)全肥区产量(/亩)相对产量(%)油菜酸紫泥3415试验42.9120.235.7 酸紫泥39.5116.733.8 红黄砂泥20.389.422.7 红黄砂泥29.8112.326.5 红黄泥田校正试验30.188.134.2 红黄砂泥28.985.433.8 红黄泥田30.993.633.0 平均31.8 100.8 31.4 幅度20.342.985.4120.222.735.71.1.2 地力产量与目标产量的关系将试验全肥区(配方区)产量理解为目标产量,目标产量与地力产量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即地力产量高的地块可以获得较高的目标产量,这为我们通过地力产量预测目标产量提供了依据。油菜目标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的关系为:y2.3659x+19.657, r0.5014*(n=7)。图4 油菜目标产量与地力产量的关系1.2 相对产量(作物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相对产量是指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的百分比,是划分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重要参数,表5是根据20052008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计算出的油菜的N、P、K相对产量,不同养分相对产量之间有明显的差异,且高中低肥力水平的田块趋势基本一致,以N的相对产量最高,P次之,K最低;高中低肥力水平田块的相对产量之间也表现一定的差异,N的相对产量以低肥力田最高,高肥田最低;P的相对产量以低肥力水平田最高,与生产实际中油菜施用磷肥效果明显的趋势一致,而高肥力田P的相对产量最低;K的相对产量高肥田与低肥田有明显的差异,高肥田最低(这可能与试验点数少有关,存在一定的试验误差),对试验前后土壤取样化验,可以发现试验后土壤速效钾含量明显低于试验前,因此油菜要特别注重钾肥的施用。表5 油菜NPK相对产量统计肥力等级缺素区相对产量NPK高肥力田65.164.528.1中肥力田84.984.174.0低肥力田85.885.3111.2平均78.678.071.1空白35.733.824.91.3养分吸收量表6 不同处理的养分吸收量肥力等级处理产量(/亩)养分吸收量(/亩)NP2O5K2O高肥力田无N区(2)78.24.52.03.4无P区(4)102.15.92.64.4无K区(8)103.16.02.64.4全肥区(6)120.27.03.05.2中肥力田无N区(2)75.34.41.93.2无P区(4)98.15.72.54.2无K区(8)99.65.82.54.3全肥区(6)116.76.82.95.0低肥力田无N区(2)28.41.60.71.2无P区(4)74.74.31.93.2无K区(8)112.26.52.84.8全肥区(6)100.95.92.54.3平均92.55.42.34.01.4 相对养分吸收量相对养分吸收量是指缺素区N、P、K养分吸收量占全肥区养分吸收量的百分比,客观上反映了土壤养分贡献率的大小,是进行相关分析(校验研究),筛选土壤有效养分测试方法的重要参数。表7 油菜NPK相对养分吸收量统计作物相对吸收量()NPK高肥力田65.184.985.8中肥力田64.584.185.3低肥力田28.174.091.2平均52.681.087.4 表7的统计结果表明,不同肥力水平的N、P、K相对养分吸收量差异与相对产量差异表现一致的趋势,均以N的相对吸收量最低,K的相对吸收量最高,N的相对吸收量以低肥力水平田最低,高肥力水平田最高,其中低肥力水平田N的相对吸收量平均只有28.1,即对低肥力水平田的油菜来说,土壤N素的贡献率28.1;P的相对吸收量以高肥力田最高,达到84.9,低肥力田最低,为74;K的相对吸收量以低肥力田最高,中肥力田最低。1.5 肥料利用率根据空白区和全肥区N、P、K养分的吸收量计算出养分利用率(表8)。其中氮肥利用率以低肥力田最高,为35%;磷肥利用率以低肥力田最高,为10.9%;钾肥利用率高、中肥力田相同,为8.2%。表8 NPK养分利用率计算表肥力水平肥料养分利用率()NPK高肥力田20.37.58.2中肥力田20.07.88.2低肥力田35.010.95.4平均25.18.77.31.6 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根据试验产量结果以及参考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与实践计算得出单位经济产量N、P、K养分吸收量(表9),油菜100kg产量N、P2O5、K2O平均吸收量分别为5.8、2.5、4.3kg,NPK吸收比例为1:0.43:0.74。表9 油菜单位产量NPK养分吸收量作物100kg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kg)NP2O5K2ON: P2O5: K2O油菜5.82.54.31:0.43:0.742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2.1 油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试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试值之间的关系,N的相对产量与碱解N(碱解扩散法)有良好的相关性(图5);无P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P(0.5mol/L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图6);无K区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K(1.0mol/L NH4Ac浸提火焰光度法)亦有很好的相关性(图7)。图5 油菜无N区相对产量与土壤碱解N的关系图6 油菜无P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P的关系图7 油菜无K区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K的关系从图5可以看出,试验样点土壤碱解氮含量在110-125mg/kg之间,无N区相对产量与土壤碱解氮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施用氮肥的总体效果相对而言较好,相对产量平均在78.6%;从图6可以看出,试验样点土壤有效磷含量在4.9-24.5mg/kg之间,无P区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磷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施用磷肥的总体效果很好,相对产量平均在77.9左右;图7结果显示,试验样点速效钾含量在63-102mg/kg之间,无K区相对产量与土壤速效钾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施用钾肥的总体效果很高,相对产量平均在71左右。但总的来说试验样点较少,尚需要通过进一步的试验加以完善。2.2 油菜相对养分吸收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试值的关系分析油菜N、P、K相对吸收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测试值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土壤N素相对吸收量与土壤碱解N之间相关性良好, P、K相对吸收量分别与土壤有效P、速效K之间呈显著的对数相关(图8、图9、图10),说明土壤碱解N、有效P、速效K测试值基本能够反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供应水平。图8 油菜N相对吸收量与土壤碱解N的关系图9 油菜P2O5相对吸收量与土壤有效P的关系图10 油菜K2O相对吸收量与土壤速效K的关系2.3 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目前划分养分丰缺指标通行的做法是以相对产量为依据,即依据相对产量与土壤测试值的关系,按照相对产量大于95%为高、7595之间为中、5075之间为低、小于50为极低的标准,划分出相应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我们以油菜相对产量为依据,划分茶陵县油菜的土壤N、P、K养分丰缺指标(表11、12)。土壤碱解N与缺N区相对产量的关系:y = -156.58Ln(x) + 824.92 R2 = 0.734土壤有效P与缺P区相对产量的关系:y = -11.59Ln(x) + 106.59 R2 = 0.6553土壤速效K与缺K区相对产量的关系:y = -135.84Ln(x) + 675.77 R2 = 0.7623表10 茶陵县油菜不同等级相对产量对应的土壤测试值项目分级土壤养分测试值(mg/kg)碱解N有效P速效K相对产量95%高12524.51127595%中11012524.513.71031125075%低11013.74.96510350%极低4.912524.5115中11012524.513.5100115低11013.54.560100极低4.511711.8中肥100-11311.7低肥10014.83.3 油菜P肥效应模型与推荐施P量根据表11土壤有效P分级结果,将同一作物土壤有效P含量在相同丰缺等级的3415试验4、5、6、7的产量结果以及磷肥用量试验的产量结果合并或平均,建立不同土壤有效P水平下油菜磷肥效应回归模型(图16图19),根据P肥效应模型得出不同土壤有效P水平早、油菜的推荐施P量(表18)。图16 最佳施P量与目标产量关系表18 茶陵县油菜推荐施P量丰缺等级有效Pmg/kgP2O5用量(kg/亩)肥料效应模型计算值推荐施肥量高24.55.52.55中24.513.56.256 低13.54.56.366.3极低1156.156中1001157.477.5低6010010.81011极低6011.21111.54、茶陵县油菜科学施肥技术4.1油菜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 油菜在营养生理上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对氮、磷,钾三要素吸收量大,对磷钾反映很敏感。但它的养分还田率很高,大约有80以上的养分以落叶、落花、残茬以及菜饼的形式还田,因而有利于保持土壤养分的平衡。甘蓝型油菜每亩产100150公斤的生产水平,每生产100公斤产量需要吸收氮素(N)5.8公斤,磷素(P2O5 )2.5公斤,钾素(K2O)4.3公斤。油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43:0.74。但在不同生育时期,其需要量有差异。 秧苗阶段。在适时播种的情况下,该生育期一般为3540天。此阶段气温较高,一般出苗后45天长l片叶,吸收氮素占全生育期的7.2,吸收的磷和钾素分别占全生育期的2.2和5.6。这阶段吸收的养分虽然不多,却是培育壮苗的重要阶段。 大田苗期阶段。此期从移栽后到现蕾前,一般100天以上,如为直播油菜, 苗期为130天左右。苗期干物质积累占总干物重的20以上,吸收的氮素占全生育期吸收氮素总量的36,磷素和钾素各占20。这个生育阶段的时间长,并经历2个月的低温阶段,需要吸收较多的营养元素,是需肥的重要时期。 薹期阶段。 自现蕾后到始花期,是油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旺,以营养生长为主的时期。油菜生长迅速,抽薹生枝,叶面积大幅度增长,到盛花期叶面积指数达一生中最大值。花芽分化由弱到强,由慢到快,特别是在第一次分枝上的花芽分化数急增。这个阶段约经历30天,是一生中吸收氮素和钾素最多的时期,其中吸收氮素占全生育的45.8,吸收磷素占21.7,吸收钾素占54.1此阶段氮、磷、钾营养供应充足与否,对单株有效分枝和角果数有重要影响。 花期到成熟阶段。此阶段指始花到成熟所经历的日数,一般是50天以上,是生殖生长最旺盛时期,此期对氮钾养分的吸收积累相对较少,但对磷素的吸收量为一生中的最高峰,吸收磷素占全生育期58.3,氮素占10.3,钾素占21.7。该时期以碳素代谢为主,磷素的同化和积累在茎部、角果中形成高峰角果表皮和茎的光合作用所积累的有机物质逐渐转运到种子中贮存。据分析,成熟期种子内氮素和磷素含量各占植株总量的12左右但是,如果后期施用氮肥过多,会造成贪青,种子不饱满,秕粒增多,脂肪含量下降。 因此,需要充足的磷素,以促进种子中脂肪的合成与转化,提高种子含油量。4.2优质油菜的施肥原则与施肥技术 在施肥原则上要提出经济施肥与平衡施肥和三要素配方施肥。在施肥技术上,应改变过去重视追肥,轻视底肥;重视薹肥,轻视苗肥;重视氮肥,轻视磷、钾肥的“三重三轻”倾向。4.2.1施肥原则。 提倡经济施肥与平衡施肥:油菜需肥量大,所需营养元素齐全,但也不是施肥量越多,产量越高,油菜产量与施肥量之间,一般遵循肥料效应递减率,在不同肥力基础上,增施等量肥料,其增产效果是不同的。配方施肥:主要是指在测定土壤的基础上,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其氮(N)、磷(P)、钾(K)、硼(B)等元素的亏缺程度和作物的需肥规律,确定施肥的种类、数量和时间。改变过去的盲目施肥,单一施肥的习惯,达到最好的效果,既降低了成本,又获得较好产量和品质,同时培肥了土壤。据茶陵县7个示范点比较,配方施肥和单一施肥试验结果,配方施肥平均每亩氮肥12公斤,氮、磷、钾之比为1:0.5:0.75,平均每亩产菜子100.8公斤,比习惯施肥(平均每亩13.7公斤,氮、磷、钾比为1:0.26:0.29)者平均增产菜子25.7公斤。4.2.2施肥技术 施肥用量:根据“双低”油菜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偏低, 氮肥的施用量不能大少,以免生长不起来;但也不能施用过多,以免招致病害的发生,影响产量磷、钾、硼肥要适当多施,以促使其健壮生长。据茶陵县农业局对150个农户的施肥情况调查,平均每亩施用纯氮为12.25公斤,磷为6.63公斤,钾为8.8公斤,氮、磷、钾的比例为1:0.54:0.72,硼肥每亩施0.60.8公斤,基本满足了每产110公斤左右菜子所需要的营养成份,其明显的特点是磷、钾、硼的用量比例比过去普通油莱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肥料配比:不能光施氮肥,要注意磷、钾和有机肥(农家肥)结合,这是对优质油菜合理施肥的重要原则茶陵县农业局土肥站对“双低”油菜进行氮、磷、钾配比试验结果,氮、磷、钾齐全的产量最高,比只施氮、磷的增产20.5,比只施氮、钾的增产29;只施氮、磷比只施氮、钾的增产8.5。以三要素配合最好,其次是氮、磷配合施用。 施肥时期:强调重施底肥,增施早施苗肥,早施薹肥,其中磷、钾、硼一般一次底肥,氮肥则要分次施用据多年试验研究结果,氮肥以底5、苗3、薹2比例施用为最好;比底3、苗4、薹3的增产18.1;比底7、苗2、薹1的增产28.3%。4.2.3重视硼肥 在大田作物中,以油菜对硼最为敏感, 而杂交油菜对硼更为敏感。在缺硼地区种植优质“双低”油菜,由于施硼措施未跟上,造成“花而不实”,而产生严重减产的教训是深刻的,故要特别重视硼肥的应用。 底施硼肥在严重缺硼(土壤水溶性硼含量0.2毫克公斤)和中度缺硼(土壤水溶性硼含量0.205毫克公斤)的田块,每亩底施硼砂0.50.75公斤;潜在缺硼(土壤水溶性硼0.50.7毫克公斤)的田块,每亩底硼砂0.30.5公斤;一般在油菜移栽或直播时底施。由于硼砂(或硼酸)对种子发芽和幼根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应避免硼肥与种子和幼根直接接触,最好与有机肥结合使用。 叶面喷硼。适于轻度和中度缺硼土壤,冬油菜苗后期(花芽分化以后)和抽薹期是喷硼的关键时期,应分别各喷施一次。硼肥喷施浓度为0.2的水溶液,每亩用量0405公斤。 结合施硼。在土壤瘠薄,缺磷钾肥的土壤上,硼肥应与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配合使用。 特殊情况下更应重施硼肥。在干旱地块和干旱季节或土壤易淋失的砂土地块应更加重视施用硼肥。5、结论与建议本文根据茶陵2005-2008年的3414类田间试验结果初步建立了油菜N、P、K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和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但总体上试验相对较少,极低水平区域没有田间试验结果,试验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误差,建议在今后的试验安排应尽量覆盖极低到高肥力水平田块,以便不断建立和完善各作物施肥指标体系。 50大学毕业论文规范一、结构要求一份完整的本科生毕业论文档案袋内应包含两个部分内容:1、毕业论文装订册;2、毕业论文附件材料。二、版面要求A4纸张,其中:页边距上3cm,下、左2.5cm,右2cm;页脚1.75cm;每册的封面与封底需用白色的铜版纸张(规格120g-150g)印制。三、毕业论文装订册组成部分与要求(一)封面。论文题目不得超过20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为两行。(二)内容。1、毕业论文任务书。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部审查签字后生效。2、毕业论文开题报告;3、毕业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与指导教师毕业论文评审表;4、毕业论文评阅人评审表;5、毕业论文答辩表;6、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7、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总表;8、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9、中英文题目与作者;10、中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1)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结论,不含图表,不加注释,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完全相同。(2)关键词是反映毕业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是供检索使用的。主题词条应为通用技术词汇,不得自造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学科目录分类),由高至低顺序排列。关键词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11、目录;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体、结论、致谢、主要参考文献及附录等。12、正文。论文正文部分包括:绪论(或前言、序言)、论文主体及结论。 (1)绪论。综合评述前人工作,说明论文工作的选题目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2)论文主体。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选题背景、方案论证、过程论述、结果分析、结论或总结等内容。要求层次清楚,文字简练、通顺,重点突出,毕业论文文字数,本科生论文一般应不少于5000字(或20个页码),专科生论文不少于3000字。中文论文撰写通行的题序层次采用以下格式:11.11.1.11.1.1.1(3)结论(或结束语)。作为单独一章排列,但标题前不加“第XXX章”字样。结论是整个论文的总结,应以简练的文字说明论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过两页。 13、参考文献及引用资料目录(规范格式见件四)。14、致谢。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文字要简洁、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15、附录。 (三)封底。四、毕业论文附件材料组成部分与要求(见附件五)(一)封面;(二)内容目录 (按二级标题编写)1、英文文献翻译1.1英文文献原文 (要求不少于3000个单词)1.2中文翻译2、专业阅读书目。(10篇,每篇不少于300字。) 2.1书目名一 2.2书目名二(三)封底。附一:毕业论文系列表格;附二:毕业论文中英文封面;附三:毕业论文正文格式;附四:规范的参考文献格式。附五:毕业论文附件材料。1毕业论文任务书系 部指导教师职 称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 号论文题目论文内容目标及进度要求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系 部审 核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 由所在系部审核2-1毕业论文学生开题报告课题名称课题类型指导教师学生姓名学 号专业班级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 题类型: A-理论探究型 B-实践应用型2-2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2-3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3毕业论文学生申请答辩表课 题 名 称指导教师(职称)申 请 理 由学生所在系部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签名: 日期:序号评分项目(外国语类)满分评分1工作量152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103创新能力与学术水平254论证能力255文字表达106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15总 分100评语 (是否同意参加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另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册 年 月 日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审表4毕业论文评阅人评审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论文题目评阅人评阅人职称序号评分项目(外国语类)满分评分1工作量152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103创新能力与学术水平254论证能力255文字表达106学习态度与规范要求15总 分100评语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5毕业论文答辩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论文题目序号评审项目指 标满分评分1报告内容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论点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分析归纳合理;结论有应用价值。402报告过程准备工作充分,时间符合要求。103创 新对前人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有独特见解。104答 辩回答问题有理论依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深入。40总 分100答辩组评语答辩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答辩委员会意见答辩委员会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6-1毕业论文答辩记录表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论文题目答辩时间答辩地点答辩委员会名单问题1提问人: 问题:回答(要点):问题2提问人: 问题:回答(要点):问题3提问人: 问题:回答(要点):记录人签名(不足加附页)6-2问题4提问人: 问题:回答(要点):问题5提问人: 问题:回答(要点):问题6提问人: 问题:回答(要点):问题7提问人: 问题:回答(要点):问题8提问人: 问题:回答(要点):记录人签名7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总表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毕业论文题目:成绩类别成绩评定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阅人评定成绩答辩组评定成绩总评成绩40%+20%+40%评定等级注: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评阅人和答辩组分别给分(以百分记),最后按“优(90-100)”、“良(80-89)”、“中(70-79)”、“及格(60-69)”、“不及格(60以下)”评定等级。其中, 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40%,评阅人评定成绩占20%,答辩组评定成绩占40%。附二:(空1行)中文封面示例毕 业 论 文(1号宋体居中)(空1行) XXX XXX XXX XXX XXX(2号黑体居中,标题行间距为32磅)学生姓名:XXX XXX学 号:XXX XXX所在系部:X X X专业班级:XX XXX指导教师:XXX教授(职称)日 期:二XX年X月(宋体小3) 英文扉页示例: (Writing the title of the paper in English here)(Times New Roman 2号粗体居中)By (Name)June 20XX(Date)(Times New Roman小2号居中)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管、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院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年 月 日附三:(空1行)摘要(小2号黑体,加粗,居中,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2倍行距)(空1行)(小4号宋体,1.5倍行距)。(200-400字左右)(空1行)关键词:(小4号宋体)(小4号黑体) (空1行)Abstract(Times New Roman小2号,加粗,居中,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2倍行距)(空1行)(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体,1.5倍行距).(空1行)Keywords: (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体)(Times New Roman小4号字体,加粗)(空1行)Contents(小2号Times New Roman,加粗,居中,并留出上下间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转基因种植行业运行态势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肉羊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2021-2026年中国火车站独立货场仓储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中国均质器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多样化考查方案计划
- 英语兴趣小组国际交流活动计划
- 2025年塑料异型材门窗市场调研报告
- 2020-2025年中国葡萄皮红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长距离隧道安全隐患防控及处置措施
- 中国车路协同行业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课件】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教材提升课件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 业务约定书第10号:企业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
- 化工产品生产工艺优化方案
- 《电力人工智能样本存储技术要求》
- 车辆悬架空气弹簧产品生产技术现状
- 现场观摩会策划方案
- 酒店安全培训
- 手术室甲状腺术中护理
- 安全与急救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酒店贵重物品寄存室管理制度
- 医用气体管道专业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