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2课件_第1页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2课件_第2页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2课件_第3页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2课件_第4页
2015心肺复苏指南解读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IGHLIGHTS of the 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HIGHLIGHTS of the 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Update for CPR and ECCUpdate for CPR and ECC 2015AHA2015AHA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更更 新新 解解 读读 pp 20152015年年1010月月1515日,美国心脏协会(日,美国心脏协会(AHAAHA)在官方网站及)在官方网站及杂志杂志 CirculationCirculation上上公布了公布了20152015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指南(CPRCPR)和心血)和心血 管急救(管急救(ECCECC)指南更新)指南更新。 pp 本本次更新共包括执行摘要、证据评价与利益冲突管理、伦理学问次更新共包括执行摘要、证据评价与利益冲突管理、伦理学问 题、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题、急救系统和持续质量改进、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 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量(非专业施救者心肺复苏)、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和心肺复苏质 量(医护人员量(医护人员BLSBLS)、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儿童高级生命)、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儿童高级生命 支持等支持等1515部分文件。部分文件。 pp CPRCPR是一个观念问题。是一个观念问题。新版新版CPRCPR指南的闪光点,是进一步指南的闪光点,是进一步 强调、加强了强调、加强了“非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Lay rescuersLay rescuers)”参与参与。 pp 同样同样,本届,本届AHAAHA科学年会上科学年会上CPRCPR科学研讨会的第一天,就科学研讨会的第一天,就 有报告指出:一堂有报告指出:一堂4545分钟的基础生命支持课就能显著提高分钟的基础生命支持课就能显著提高 中学生的中学生的CPRCPR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不遗余力地,让更多的非专不遗余力地,让更多的非专 业人员参与,是提高现场业人员参与,是提高现场CPRCPR成功率的关键成功率的关键。 pp 基本程序上,新版指南可基本程序上,新版指南可概括为概括为“一点、两线、三三制一点、两线、三三制” pp “一点一点”:只要地点:只要地点安全,安全,CPRCPR就在就在现场现场进行,非专业施救进行,非专业施救 人员用手机呼救,而不是离开现场人员用手机呼救,而不是离开现场; ; pp “两线两线”:分为:分为院外、院内院外、院内两条线。院内这条线,强调两条线。院内这条线,强调“监监 测和预防测和预防”; ; pp “三三制三三制”: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都都强调三强调三 个步骤个步骤,既目击者,既目击者“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及时高质量识别和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及时高质量 的的CPRCPR和快速除颤和快速除颤”。 2015(更新):建议对生存链进行划分,把在院内和院外出现心脏 骤停的患者区分开来,确认患者获得救治的不同途径。 理由: 不论骤停在何处发生,所有心脏骤停后患者的治疗护理都会 汇集到院内,一般在重症监护室提供心脏骤停后的救治。而在汇集到 院内之前,这两种情况所需要的架构和流程两大元素大不相同。院外 心脏骤停的患者将依赖他们的社区获得救助。非专业救护人员必须识 别出心脏骤停、进行呼救、开始心肺复苏并给予除颤(即:公共场 所除颤,PAD),直到接受过紧急医疗服务(EMS)培训的专业团队接 手后,将患者转移到急诊室和/或心导管室。患者最终会被转移到重 症监护病房接受后续救治。 1 1:生存链一分为二:生存链一分为二 1. 院外成人生存链的关键环节和2010年相同,继续强调简化后的通 用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流程。 国内院前心脏骤停生存率极低(2%以下),正是因为我们在前三个 环节极度缺乏,不认识心脏骤停、不会不敢心肺复苏、社区或公众场 所没有AED可以使用,只是拨打电话后等候急救车,其实就是等死 的过程。 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 2 2: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 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及鼓励非专业施救者 在发现患者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喘息)时开始心肺 复苏的建议得到强化。 2 2: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鼓励迅速识别无反应情况 教会公众如何识别心脏骤停至关重要。作为公众只需要判断两个指 标:反应和呼吸。无反应且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就是心脏骤停的 标志,就可以启动心肺复苏。不建议公众去听心跳、摸脉搏、看瞳 孔、掐人中等。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流程有所改变,反映了施救者可以在不离开患者身 边的情况下启动紧急反应(即通过手机)的现实情况。 3 3: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充分利用社会媒体呼叫施救者 建议在有心脏骤停风险人群的社区执行公共场所除颤(PAD, Public-Access Defibrillation)方案。 4 4:公共场所除颤(:公共场所除颤(PADPAD)方案)方案 微博用户“唐神医”3月21日发布微博称:“在圣地亚哥海洋公园游玩时,遇到一个美 国游客突发心跳骤停,倒在离我约10米的地方,一个人坚持胸外按压约十多分钟 ,等到除颤仪到位后成功将其心脏复苏!海洋公园管理人员非常感谢,送了一顿 可以单独观看鲸鱼演出的自助大餐,弥补了没看成表演的遗憾!” 当时患者的颈动脉已经没有搏动,呼吸停止,脸已经紫了。唐子人没有犹豫,马上跪到 坚硬的水泥地上,开始为其进行心肺复苏,并招呼周围的人拨打救助电话911。由于美国 的公园里都配有自动除颤仪,仅胸外按压了10分钟左右,就有人送来自动除颤仪。这时 ,急救人员也赶到了,在他们的配合下,唐子人给患者进行了两次除颤,并用上了氧气 面罩。之后,患者的心跳及自主呼吸得到恢复,面色也逐渐好转。 4 4:公共场所除颤(:公共场所除颤(PADPAD)方案)方案 有证据明确一致表明,由旁观者实施心肺复苏并快速使用 自动体外除颤器时,心脏骤停的存活率会增加。因此,及 时获得除颤器是急救系统的首要因素。 公共场所除颤 (PAD) 方案的实施要求4个基本要素: (1) 预先计划并经过演练的急救反应系统,理想情况下包括 确认存在心脏骤停高风险的地点和社区,确认该地区自 动体外除颤器放置地点,并确保旁观者知晓自动体外除 颤器的地点,且通常由医护人员监督; (2) 对参与的施救者进行心肺复 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 培训; (3) 与当地急救系统整合; (4) 持续的质量改进方案。 4 4:公共场所除颤(:公共场所除颤(PADPAD)方案)方案 p 美国每年30万-40万例心脏骤不到2分钟1例 p 我国每年有54.4万例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不到1分钟就有1位同胞离开我们。 p SCD以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为特征,救治的成功率呈明 显的时间依赖性:如果4分钟内行有效的CPR和目击者除 颤(PAD),50% -70%以上SCD患者可生还 p 每提前除颤1分钟SCD患者成活率增加7%-10%。 p 及时的CPR、PAD和畅通的后续生存链,可以挽救大量 的个体SCD患者 美国现场美国现场CPRCPR的成功经验的成功经验 p 在美国大多数州,警察、消防队员、公 共汽车司机、校车司机等国家公务员都 需要经过CPR培训后才能入职; p 在公共场所最方便的地方,都有AED; p 政府、医院、急救系统、工厂、商店、 学校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全民科普,依 靠培训非专业技术人员、依靠非专业技 术人员的积极参与,美国的现场CPR成 功率已经接近70%。 p 尽管如此,现场CPR的成功率仍然有较 大提升的空间,例如,在本届AHA年会 CPR科学研讨会上一个报告指出,公共 场所AED多放置于室内且并非24小时开 放,因此,接受CPR的院外SCD中有 21%即使附近有AED也无法接受除颤治 疗。 美国夏威夷州的每个麦当劳店,都有AED 。店员都是经过CPR培训的。几乎每个 成年人和学生都知道这东西是用来干啥 的。 美国和加拿大在法律层面上,有好撒玛利亚人法(Good Samaritan laws)作为“救死护伤”者的坚强后盾;“好撒玛利亚人”的名 称源自圣经路加福音10章30-35节耶稣化身救人于危难的好撒 玛利亚人的比喻,今天成为了“好撒玛利亚人法则”,对见义勇为和施救 者予以保护。 好撒玛利亚人法是给伤者、病人的自愿救助者免除责任的法律, 目的在于使人做好事时不用担心因意外造成的伤亡而遭到追究,从而 鼓励旁观者对伤、病人员施以救助。 中国的中国的CPRCPR现状现状 p 我国SCD救治的现状基本是:目击者等待 急救人员到现场,看着SCD患者在死亡线 上挣扎并死去。 p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居然最后因法律 问题不在现场安放AED。 p 本来就是为非专业施救者设计的AED,在 我国被异化为“供专业人士用”,而且大多 数地方规定、默认只有医护人员才能使 用。 p 这种荒唐事情的后果,就是以下悲剧:相 比美国大约70%、日本接近50%的成功率 ,我国现场CPR的成功率1%;SCD的救 治成功率也直逼0%,院外SCD的存活率 也逼近0 5 5:强调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强调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进一步强调了调度人员需快速识别可能的心脏骤停,并立即向呼叫者 提供心肺复苏指导(即调度员指导下的心肺复苏)。 调度员不再是一个接线员能够胜任。调度员必须是一个有经验的急救者,具备相当 的沟通技能和帮目击者迅速鉴别是否心脏骤停的指导者。如何建立高素质的急救调 度员队伍是国内各急救中心面临的严峻问题。 6 6: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 * 确定了单一施救者的施救顺序的 建议:单一施救者应先开始胸外 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C-A-B而 非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 时间的延迟。单一施救者开始心 肺复苏时应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 做2次人工呼吸。 Questions:溺水患者发生心跳骤停应该采用什么施救顺序? Product B Product C A airway B breath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第12.11 溺水 C circulation 7 7:继续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继续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特点 p 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 p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避免倚靠 在患者胸部 p 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 p 避免过度通气 p 可提供反馈的训机制 如何保证高质量心肺复苏,是目前公众和医护心肺复苏中 最大的问题。需要更多、更频繁的、拥有科学评价体系的 训练。 8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100-120100-120次次/ /分分* * p 心肺复苏过程中每分钟的胸外按压次数对于患者能否恢复自主循 环 (ROSC) 以及存活后是否具有良好的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8 8: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100-120100-120次次/ /分分* * p 设定按压速率的上限值,基于一项大规模注册研究分析,该分析 发现过快的按压速率(超过140次/分钟)和按压幅度不足有关。 当按压速率超过120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会由于剂量依存的原理 而减少。 p 如当按压速率在 100-119 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不足约占35%, 而当按压速率提高到 120-139 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不足占50% ,当按压速率超过140次每分钟时,按压深度不足的比例达70% 9 9: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5-65-6厘米厘米* * p 相比于较浅的按压,大约5厘米的按压深度,更有可能取得较好结 果。尽管有关按压深度是否有上限的证据较少,但最近一项很小的 研究表明,胸部按压深度过深(大于2.4 英寸6厘米)会造成损伤 (不危及生命)。 p 如不使用反馈装置,可能难以判断按压深度,并很难确认按压深度 上限。施救者必须认识到,胸部按压深度往往过浅而不是过深。 1010:减少按压中断:减少按压中断* * p 在大多数研究中,更多按压次数可提高存活率,而较少按压则会 降低存活率。进行足够胸外按压不仅强调足够的按压速率,还强 调尽可能减少中断这一心肺复苏关键因素。 p 如果按压速率不足或频繁中断(或者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会 减少每分钟给予的总按压次数。 1010:减少按压中断:减少按压中断* * p 每分钟的实际胸外按压次数由胸外按压速率以及按压中断(例如 ,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 或进行自动体外除颤器分析)的次数 和持续时间决定。 p 用驾车旅行来进行类比,解释按压速率和中断对复苏期间实施的 总按压次数的影响。 1111:旁观者给予纳洛酮的方案:旁观者给予纳洛酮的方案 p 如果有疑似危及生命的、与阿片类药物相关的紧急情况,可以考 虑由旁观者给予纳洛酮。 p 瘾君子终于有了救命神器,这款纳洛酮自动注射器,关键时刻可 以救命。对于已知或疑似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患者,如果无反应且 呼吸正常,但有脉搏,可由经过正规培训的非专业施救者和 BLS 施救者给与肌肉注射或鼻内给予纳洛酮。 1111:旁观者给予纳洛酮的方案:旁观者给予纳洛酮的方案 p 院前可以推荐给非专业施救者使用的注射药物不多。肾上腺素笔 (用于救治过敏性休克)是另外一款。 1212:同时进行几个步骤:同时进行几个步骤 p 鼓励经过培训的施救者同时进行几个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