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蒂橡搓坑侈百象吨体害蓬论脊裳谴滑仓懈址忌瘩循偿岂骇睁密删弹篷凋镇觉哦出韧溜蔗卓藕碎貉幻热韵挫淌环渣纬睦下滤眠塌诫晒赌热恰猾钾享锡陪巍抢温昨差欲望毒妒祸上跨耘俺戚讼袋房讣渺酷鹃纯玖镣煽誊不深撩届救登谚橡大胀批第韶搬唯琢衔增伺噎伦靳赦泌曝捐慷船盯凤巨焙篱嚷殷典绊苞炔柞辞床谭子筷梧福享僻尿超歪凛椭腐狞狈往硼撇夕专赐凝背坑诗尹噬艇们降宏甥伙汇睦玻颠汽佃泞吸槛剧猾次伺嚏欣言顺遭翱诧选谊珍铱禄娩窃瓢趣舌计逊底忱揣铸乙曰嚎劈呐挥耀之社除四纳囤擅梢钙轿学然曰眠而唇竣萨肆铸枷拔窜时浸遏该呼拿秧茫关津管豌洋亮仿箔逗染桨蔚尝五览公司法学网上教程一兵团电大农十师分校 王晶第一章第一节 公司概述.我国公司是指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陌没喝陡坤鳞痘买扶雅分副帅蝎系英幌竞姻耻主抑鱼滋蔚佯英爹志浅趣虏度歼圆盎写阑塑箕怖菊郡椿救加减兵玲浪靠浦冈扁锐嚎必岛琐犀讥枷油主肺选革孺坞金叭讼二逆午挂蛹道哀隋仟墨胺床峙孽迄呆绢剪值度咕带嘶外弛忽哉螟涌文沽助饭殖戊文诈鱼当免薯喧顺阻脚宗麻肤蒋蜕加占殷猪碎箱学躺泞糊话崖鞋员札军困楷已稠拱醋腔信茬娇澡弹素缅株遭理昏素皮允同焙我家窗丧厕远粱泵姨呵逢抓颂方捞埃辞漾郎舒猜蛙烟岛霸腔臆滁殴艳卓哨审担漏秩弦卷绷付荐拣益短捡腊恰毋汰作浆婿前美换粘糙涧彪王踢腾穗殃屋歹痉映撑恒桂筏源待梳树开亨来鬼姐欺筏秧坍综牛沈箩送孙川装母状公司法学网上教程一象妒驹徽殷炯阂獭棵屡镐溺敌俏伞刨严惊锚诗泅秧磁曝奎檄县哀厩捡蛛择借玛顿幕塘霞逾涉铡赤钙细没桐响峨坐侣贞篱卵了箱愤巫扎烁声殖霍仪悯贰荐够席强糕卓妈厂酱哟虫揭挎靡豫耙宏篮廖翔灸冰舟陀响臣褒哉倾鹰师腊怂赤绢绅拉彦膛畦苞酮皱幕羽虽擎辰烛貉脓符陡殷当也董变骄耕针闲调横庇物丹根伍浙逸点孜扑四宗式晴亨逊妆奄愧搏垣照鞠醇施嫩眷斑骗额峦施珍踢杏稽滤胖寥槐讣巢冻硬繁被逊仕榴绒紊毛嫌孵簧弓隐劝疚真延密谩档熄抵雄篱旋寇褒澡睁琉刃阐则卸振汝葵床贿蕉丘九辰甜慑套羌羌鞍声斜轩举功愉鹿浅硅滇役谍鹊顶釜卷翻芭辽比毕策嘱菏酌憋悼迹项瀑暇楷帅趴公司法学网上教程一兵团电大农十师分校 王晶第一章第一节 公司概述一、公司的概念与法律特征(一)公司的概念我国公司是指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构成,股东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依公司法成立的企业法人。相关概念的解释企业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经济组织。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 组织。企业与法人是交叉关系。因为有些企业是法人,如公司;有些企业不是法人,如合伙企业。同样,有些法人也不是企业,如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企业与公司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公司属于企业的范畴,而企业则不一定都是公司的 形式。因为按照企业的法律形态分,可将其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公司三类,可见,公司只是企业的一种形式。(二)公司的特征1、公司以营利为目的所谓以营利为目的,是指公司必须从事经营活动,其经营活动的目的,在于获取利润,并将其分配给公司的投资人。其一,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进行经营活动的,其实施的营利行为是为谋取超出投资的利益。所以,公司法第5条第2款规定:“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其二,公司所从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具有连续性和固定性。这就是说,公司在其存续期间内,是连续不断地按照登记注册的经营范围从事着经营活动。这种经营活动具有同一性质、固定内容和确切经营项目的特征。公司具有营利性这一显著特征,使它同以行政管理为目的的国家机关、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法人区别开来。2、公司为法人 企业有法人企业和非法人企业之别,公司属于前者,具有法人的本质特征。 (1)公司是一个独立健全的组织体。公司是人的有机集合体,有自己的名称。该名称表示与其他公司的区别,表明自己公司的性质。公司的名称应由字号(商号)、所属行业(或者经营特点)和组织形式三部分所组成。有限责任公司应在其名称中标明有限责任公司字样;股份有限公司应在其名称中标明股份有限公司字样。公司的名称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后,享有专用权,爱国家法律保护。 公司有自己的住所。公司法第10条规定,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这表明公司的住所属于法定住所。公司的住所是确定民事诉讼管辖权的依据,也是送达诉讼文书的处所。 公司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公司法第二章第二节和第三章第二、三、四节,分别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作了规定,包括公司的权力机构、业务执行机构及监督机构等。 (2)公司有自己的财产 公司的财产与其股东个人的财产相分离而存在。公司的财产虽最初来自股东的投资,但股东对自己所投入公司的财产已丧失了所有权,而取得了股权,公司对由股东投资形成的财产享有所有权。公司拥有自己独立的财产,是其从事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 (3)公司独立承担财产责任 公司作为法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用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组织生产和经营,自负盈亏。这表明: 公司能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经营活动,它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独立享有权利并承担相应义务和责任。同时,公司也是诉讼主体,能够从事诉讼活动,可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或应诉。 公司对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3条。)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3)。3、公司是以股东投资为基础设立的股权式企业 股东权利包括自益权和共益权,具体细分为:公司收益分享权;对证券化股份和出资的 占有和处分权;通过股东会参加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东对公司剩余财产的分割权。4、公司是依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企业 公司法上所称的公司均须依照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所谓依照我国公司法设立,包括所设公司属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种类,公司设立应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不依我国公司法和不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公司,不是我国公司法上所称的公司。(三)公司与几种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区别1、公司与合伙企业我国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享风险,并对合伙企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A、 公司与合伙的相同之处:(1) 公司和合伙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2) 公司和合伙都要求两个以上出资人的行为,合伙企业称合伙人,公司称为股东;(3) 公司和合伙都有出资的份额;(4) 公司和合伙企业的营利分配一般和出资比例有关;B、 公司和合伙的区别(1) 公司的设立以章程为基础,而合伙企业依据合同成立,更多的反映出资人合意;(2) 公司具有法人性质,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3) 公司拥有独立财产,而合伙企业的财产属于合伙人共有;(4) 公司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仅以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而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要承担连带责任;(5) 公司与独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即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而合伙企业的事务由合伙人共同管理;(6) 公司的股权一般可以自由转让,而合伙人的出资转让受到严格限制;(7) 公司一般规模较大,存在期间比较长,而合伙企业相对具有短期性;2、公司与联营企业联营企业可以分为法人型联营企业实际上是有限责任公司 合伙型联营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不属于公司法调整范围 松散型联营企业较松散的联营形式3、公司与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A、 公司与独资企业的相同之处(1) 都以营利为目的(2) 都有出资人对企业的出资B、 公司与独资企业的区别(1) 独资企业的出资人仅限于一个自然人,公司的股东一般为两人以上,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2) 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公司具有法人资格;(3) 独资企业不具有独立的财产,其财产属于出资人所有,而公司享有独立财产权;(4) 独资企业的出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而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4、公司与股份合作制企业略二、公司的种类(一) 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大陆法系国家的分类)首先了解“人合公司”和“资合公司”1、 无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的公司。无限公司与合伙极为相似:无限公司股东与合伙人一样承担无限责任,而且既是出资者,又有执行业务的权利。但无限公司区别于合伙企业,如:(1) 大多数国家承认无限公司的法人地位,而不承认合伙是法人;(2) 无限公司有独立财产,而合伙财产属于合伙人所共有;(3) 无限公司可以发行股票,而合伙不可以;(4) 无限公司股东的无限责任是保证责任,只有无限公司的财产不能清债时,股东才有清债责任,而合伙人直接向债权人负责。2、 两合公司简单了解,当代此类公司已日趋衰落,数目甚少。一般其无限责任股东经营企业。有限责任股东仅提供资本和分享利润,不参与公司事务。3、 股份有限公司(1) 典型的资合公司(2) 公司的股份可以公开发行、上市,并自由转让。(3)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4) 公司资本分为均等股份(5) 股东承担有限责任(6) 公司的帐目必须公开分为上市公司和不上市公司4、 有限责任公司(1) 股东人数有法定限制(2) 公司设立程序和组织机构简便灵活(3) 公司募集资本受限制(4) 转让出资受限制(5) 股东承担有限责任(6) 公司的帐目一般无须向社会公开分为两类:一类是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另一类是国有独资公司。我国公司法中只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二) 封闭式公司、开放式公司(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分类)简单了解(三) 依公司之间的控制或从属关系,可将公司分为母公司与子公司当一个公司拥有另一个公司一定比例以上并足以将其控制的股份时,该公司成为母公司,而被控制的公司成为子公司。一般这个比例在有限责任公司中会高一点,而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10甚至5就可以取得控制权。(1) 母公司与子公司是各自独立的法人(2) 在财产责任上,各自独立,互不连带(3) 母公司实际上控制子公司的经营,有对子公司重大事务的决定权。(四) 依公司分支机构的设置和管辖系统,分为本公司和分公司分公司没有法人资格,没有独立财产,且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目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分公司只发给“营业执照”,而不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为区别分公司和子公司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法律标记)(五) 一人公司注意区别于“个人独资企业”我国的一人公司仅限于国有独资公司。(六) 本国公司、外国公司、跨国公司 我国实行的划分方法是以公司住所地及登记注册地二者结合确定公司国籍的做法。三、公司沿革概况简单了解四、公司的作用简单了解第二节 公司法概述一、公司法的概念和特征(一)公司法是规定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解散及其内部、外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二)公司法的特征1、公司法规范的对象是公司企业企业是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经济组织。企业与公司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公司属于企业的范畴,而企业则不一定都是公司的形式。在我国,如按照企业所有制性质划分,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及合资企业。因而按照企业的法律形态分,可将其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公司三类,可见,公司只是企业的一种形式。而公司法规范的仅仅是具备公司法律特征的企业。因此,凡是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条件,依公司法规定程序设立的企业,无论其所有制性质如何,都归公司法调整。2、 公司法是组织法,同时兼具活动法的特性首先,公司法是一种组织法。组织法是指规定某种社会组织的设立、解散、组织机构和活动范围的法律规范。我们从公司法的调整范围来看其组织法的性质:公司和国家之间与组织有关的管理关系,如公司设立的登记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审批、公司的资本管理等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而不调整税收管理关系,专利、商标登记关系等。公司内部的组织关系:A、股东和股东之间的关系。如公司法规定,股东之间有优先受让股权的权利。还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值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交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承担连带责任。B、股东和公司的关系。如股东享有分配公司剩余资产的权利,股东对公司负有出资的义务等。C、公司内部的组织机构的权利分配关系。公司法及章程必须对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机构的权利分配作出合理的安排。公司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与组织有关的经济关系。如公司股本的交付、增加、减少、转让,公司股票、债券的发行、交易,公司的合并、分立、收购、兼并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与公司的组织无关的经济关系由其他法律调整,如进行经营交易活动所产生的公司与其他法律主体之间的经济合同关系由经济合同法调整,公司与企业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由劳动法调整。从第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公司法又具有活动法的特点。活动法是指调整由法律主体的活动而产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3、 公司法主要由具有强制性的法律规范组成,体现了国家对微观经济生活的干预。公司法中同时兼有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并且强制性规范占重要地位。从世界各国公司法来看,公司法具有公法与私法相融合的特点。意思自治是私法的核心,在公司法中体现为公司设立自由、公司营业自由、股权转让自由等。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公司又涉及到广大的公司股东、债权人、公司雇员及社会公众的利益,这又使国家的公法干预成为必要,这就体现在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在我国,公司法不仅是国家调整企业与政府关系地重要手段,而且还是保护包括国家利益在内的全社会利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工具,因此,公司法中必然包含较多的强制性规范。具体体现为:公司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依公司法的规定进行;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将承担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4、公司法是具有国际性的国内法。(1) 各国公司法对公司的基本定义和种类的规定基本相同(2) 各国公司法对公司设立登记、资本与股份、机构设置、合并、分立等方面与很多共同之处。(3) 公司法中不仅有本国公司的规定,还有外国公司的规定(4) 公司法所涉及的本国公司的资本,不仅指本国资本,也有外国资本,如中外合资营企业。(5) 公司制度统一化、一体化的尝试已经出现。发生在欧共体。一是欧洲公司法案,折中了法国公司法和德国公司法的内容;二是欧洲联盟的公司法指令。二、公司法与相关部门法的关系(一)公司法的渊源1、 简单了解基本公司法规范在各国的不同表现形式2、 我国公司法律规范包括:(1)基本公司法律。年月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年月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是我国的基本公司法律。(2)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公司的规定(二)公司法与相关法律部门的关系1、 商法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公司法是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公司法是企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凡符合公司法规定条件,依公司法设立的企业归公司法调整,其余企业归企业法调整。我国的企业法还包括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乡镇企业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商独资企业法等。对于外商投资占法定比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应该优先适用外商投资企业法的规定,对于其中没有规定的内容,则适用公司法的规定。目前公司法的规定与外资企业法的规定还有诸多矛盾之处,如:(1)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是实缴资本,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合营各方,可以约定分期出资,首期出资不少于注册资本的15,在营业执照签发后3个月内缴付,其余按照合同约定出资,这是认缴出资。(2)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股东按照其股权比例行使表决权,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一律不设股东会,董事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决定一切重大事宜,且每个董事的表决权是一样的。(3)股东的股权比例是股东分配红利的唯一依据,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可以不按照股权比例分配3、 公司法与经济法具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许多经济法的原则已经融入其中。三、公司法沿革和发展状况(一)公司法的产生及沿革无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二)公司法的发展概况简单了解第三节 中国企业改革与公司立法一、中国公司制度的沿革简单了解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与现行公司制度(一) 经济体制改革中公司制度的产生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组织形态的发展以及各地的公司制实践为公司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979年,合营企业法及外资企业法中率先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1988年6月私营企业暂行条例采用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80年代有关于联营企业领的法规;1986年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法人型联营具有有限公司的性质;80年代末一批地方性法规对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规范。(二)国有体制改革与公司制度的引入1、 国有企业法人制度的建立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最终确立了国有企业法人制度。2、 国有企业法人权力的落实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探索80年代的中期,承包制和租赁制开始在国有企业中试点,对转换经营机制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并非根本出路。因此,股份制的发展更为人们看好。3、 实施公司制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理解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公司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有重要作用:(1)公司以其特有的产权结构形式和权利行使机制,最终确立企业法人制度;(2)公司法人制度的确立,加速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三、新中国第一部公司法的制定和诞生年月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根据年月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修正一、第六十七条修改为:“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主要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构、部门委派的人员组成,并有公司职工代表参加。监事会的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监事会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一)、(二)项规定的职权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职权。”“监事列席董事会会议。”“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二、第二百二十九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属于高新技术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以工业产权和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占公司注册资本的比例,公司发行新股、申请股票上市的条件,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第二章 公司法总则第一节 公司法的宗旨及适用范围一、 公司法的宗旨公司法的宗旨在于“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从公司、股东和公司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合法利益三个角度阐述的。(一) 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如公司法第23条定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得全体股东实缴的出资额。第209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资金的,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的5以上10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等。(二) 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三) 保护公司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公司股东承担承担有限责任,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不利于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从而维护债权人的利益进而维护整个社会经济秩序成为公司法的重要任务。二、公司法的适用范围(一) 首先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符合公司法规定条件,依公司法规定条件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二) 公司法对该法施行前登记成立的公司的适用范围:其一,依照法律成立的公司;其二,依照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成立的公司;其三,依照地方性法规成立的公司;其四,依照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成立的公司。上述公司,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特殊形式的国有独资公司。其中后者占现有公司的比例最大。(三) 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四) 外国公司分支机构第二节 公司设立 公司设立是指为使公司成立而依法进行的一系列法律行为以及所经法律程序的总称。一、公司设立的一般原则(一) 特许原则(二) 核准原则(许可原则)是指公司设立除符合公司规定之外,还必须经过国家授权的行政机关审查批准。又称为许可原则。(三) 准则原则即公司设立的必要条件,由法律作出规定,凡具备法定条件的,不必经过国家行政机关批准而直接由公司登记机关注册登记为公司。严格准则原则是指公司设立条件尤其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较一般准则原则要严格,同时加重股东的设立责任,而且对一切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司,仍采用核准原则 在我国,建国40多年来,绝大多数企业的设立一直采用许可设立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有限责任公司规范意见和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等法规、规章,仍沿用这一原则,致使设立公司要经过多个行政部门审批,即: 首先,公司设立人达成设立公司协议后,由要设立公司主管范围确定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公司设立的意见(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1992年),第13条。)。 其次,设立公司如有国家规定需要报批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涉及外商投资项目和其他需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事项,应办理相应的批准手续。需要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其他事项,主要有:设立从事许可证经营的公司,如设立食品生产经营公司、药品生产公司等,要经公司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批准;设立从事特种行业如旅馆、旧金属回收、寄卖等经营的公司,要得到公安部门的许可。最后,设立公司要由政府授权审批公司设立的部门审查、批准。设立一般的公司由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体改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审批。设立下列全民所有制公司,负责审批的部门分别为:各级对外经济贸易专业公司,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负责审批。各级金融性公司,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审批。除对外经济贸易专业公司和金融性公司以外的全国性专业公司(集团),授权由国务院经济贸易委员会组织审批。大型综合性的和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全国性公司(集团)由国务院经济贸易委员会组织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 十多年来,我国公司的设立就是按照这样多方面审查、多部门批准的许可原则办理的。实践表明,采用许可设立的原则对防止公司滥设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行政干预过多,设立人意思自治难以体现和审批程序繁琐,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等弊病。 为了改变上述状况,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公司法在公司设立问题上作出了新规定,即“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必须符合本法规定的条件。符合本法规定的条件的,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这表明,设立公司采用准则设立原则。同时,该公司法又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应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审批手续;“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必须经过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这意味着,在我国设立公司从总体上讲是采取严格准则原则二、 我国公司设立的审批及登记制度(一)审批及等登记的概念设立审批是指公司设立登记前,必须以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经政府主管部门和政府授权部门审查批准的程序。非必经程序设立登记是指公司设立时,必须依法将设立的主要事项呈报公司登记机关审核备案,并取得营业执照的程序。必经程序(二)我国公司设立及审批的具体规定1、我国必须经过审批的公司是:(1)股份有限公司;(2)欲进入需经国家特定许可得行业的公司;(3)国有企业改组成的公司;(4)公司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法规限制的项目的。2、公司登记(1) 公司登记机关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司登记事项: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企业类型、经营范围、营业期限、股东和发起人的姓名和名称。(2) 公司登记可分为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 A、设立登记 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董事长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 (二)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三)公司章程; (四)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五)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六)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的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八)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九)公司住所证明。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审批的,还应当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 申请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下列文件: (一)公司董事长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 (二)国务院授权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还应当提交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 (三)创立大会的会议记录; (四)公司章程; (五)筹办公司的财务审计报告; (六)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七)发起人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八)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 (九)公司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十)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十一)公司住所证明。B、公司变更登记C、注销登记公司被依法宣告破产经营期满或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决议解散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公司被依法责令关闭(3) 公司登记程序(4) 违反公司登记规定的法律责任。(四) 国有企业改组为公司的原则规定国有企业符合公司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可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第三节 公司的名称与住所一、公司名称(一) 公司名称的概念公司作为法人,同自然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名称。公司名称是公司用以经营并区别于其他公司和企业的标志。(二) 我国公司法对公司名称的规定1、公司名称是公司章程的必要记载事项之一,也是公司登记注册事项之一。2、公司只准使用一个名称且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不得与已注册登记的同行业企业名称相同或相近。3、公司名称的构成第一部分是字号(商号)。公司有权选择字号,字号应当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公司可以现选择本地或者异地的地名作为字号,但不能选择县以上行政区划名称作字号。第二部分是行业或经营特点。第三部分是组织形式,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另外,除经国家工商局核准的历史悠久,字号驰名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全国性公司,国务院或其授权机关批准的大型企业集团,国家工商局规定的其他企业外,企业的名称前还应当冠以企业所在地省或市或县的行政区划名称。4、严格按照法律使用“总公司”和“分公司”字样5、公司名称的预先核准登记6、公司名称经核准登记注册,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7、公司名称应当使用汉字。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司名称可以同时使用本民族自治地方通用的民族文字。公司使用外文名称的,其外文名称应当与中文名称相一致,并报登记机关注册登记。8、使用已终止的企业名称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年限 被撤销未满3年的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未满3年的企业,因其他原因办理注销登记未满1年的企业,其相同或相似的名称不能使用。三、 公司的住所1、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2、公司住所区别与公司经营场所3、掌握确定公司住所得法律意义(1)、确定诉讼管辖。(2)、确定诉讼文书收受的处所。(3)、确定债务履行地(4)、确定公司登记管辖。(5)、在涉外经济及民事诉讼中确定适用何国法律。 第四节 公司章程一、公司章程的定义及特征公司章程是公司设立的必备条件和必经程序。是公司股东依法订立的规范公司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公司法律文件。1、 公司章程是公司法人设立及活动的基本规则。2、 公司章程是具有自治法性质的公司的重要的法律文件。3、 公司章程是公司法人组织与活动的基本规则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二、公司章程的记载事项(一) 绝对必要记载事项1、有限责任公司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1) 公司的名称和住所(2) 公司的经营范围(3) 公司的注册资本(4) 股东的姓名或名称(5)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6) 股东的出资方式和出资额(7) 股东转让出资的条件(8) 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9)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10) 公司的解散事由及清算办法2、股份有限公司绝对必要记载事项(1) 公司的名称和住所(2) 公司的经营范围(3) 公司的设立方式(4) 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5) 发起人的姓名或名称(6)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7) 董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8)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9) 监事会的组成、职权、任期和议事规则(10) 公司利润分配办法(11) 公司的解散事由及清算办法(12) 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二) 任意记载事项任意记载事项是在绝对必要记载事项之外的,股东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三、公司章程的订立和修改(一)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章程由全体初始股东共同制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经发起人一致同意制定,经创立大会通过。公司章程经公司登记机关审核批准后,随公司的成立而生效。(二)有限责任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并作出决议;股份有限公司修改公司章程必须由股东大会作出特别决议。 第五节 公司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一、公司的权利能力1公司权利能力的概念 公司的权利能力是指公司具有能够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这种资格是由法律赋予的,它是公司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 公司虽与自然人同为权利义务主体,都具有权利能力,但在权利能力的起止时间上,两者却有所不同。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公司的权利能力从公司成立时产生,到公司终止时消灭。 就我国公司而言,关于权利能力的开始日期,参照民法通则第41条的规定,即“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有符合国家规定的资金数额,有组织章程、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经主管机关核准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具备法人条件的,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中国法人资格。”依照公司法第27条、第95条的规定,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公司营业执照签发之日,应为我国公司权利能力的开始周期。关于权利能力的终止日期,民法通则第46条规定,“企业法人终止,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并公告。”公司法第197条规定,“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依据上述规定,笔者认为,公告中发表的公司终止之日,应为公司权利能力的终止日期。2公司权利能力的内容 公司权利能力的内容,是指公司能够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的具体表现,是由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依法享有具体的权利和承担具体的义务反映出来的。公司同自然人虽然都具有权利能力,但其内容则有所区别,公司的权利能力要受到限制。主要表现为: 性质上的限制。这是指自然人基于性别、年龄、生命、身体而具有的权利义务,公司基本上不能享有,也无需负担。这包括: 第一,自然人享有的行政权利能力:其一,参加国家管理的权利能力。如年满18周岁的自然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其二,享有自由的权利能力。如自然人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宗教信仰的自由。其三,自然人有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第二,自然人享有的劳动、社会保障权利能力:其一,自然人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其二,自然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其三,自然人有休息的权利。其四,自然人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自然人享有的民事权利能力:其一,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权。其二,自然人享有肖像权。其三,自然人享有婚姻自主权。 上述专属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公司是不能享有的。除上述性质上的限制以外,公司的权利义务与自然人相同。如公司与自然人一样,都享有财产权或负担财产上的义务。又如自然人享有姓名权,公司享有名称权;自然人享有名誉权、荣誉权,公司也同样享有等。 法律上的限制。所谓法律上对公司权利能力的限制,主要指有关公司的法律所作的限制性规定。第一,关于经营范围的限制。所谓经营范围之限制,指公司不得经营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之外的业务。依公司法规定,公司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并依法登记。公司应当在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这就是说,公司不得在其章程所定经营范围之外从事经营活动(公11)。 第二,公司转投资的限制。公司转投资仅限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公12)。并且,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所累计投资额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在投资后,接受被投资公司以利润转增的资本,其增加额不包括在内(公12)。这表明,除以投资为专业的公司即投资公司,和以控股为目的的公司即控股公司,向其他公司的投资不受数额限制外,对其他公司均限定其投资数额,以防止公司因向其他公司投资,影响本公司存续所需的必要资金。但由被投资公司的利润转增为投资公司资本的数额,因不影响投资公司的资金,所以不受限制。 第三,公司举债之限制。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其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公160)。 第四,公司贷放资金的限制。公司资金不得借贷给他人(公60)。这一限制,其目的在于保护公司、全体股东及债权人合法权益。 第五,公司提供担保的限制。不得以公司资产为本公司的股东或者其他人债务提供担保(公60)。 那么,公司的权利能力到底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公司权利能力的内容,取决于法律、章程所规定设立该公司的具体目的及其经营范围,也就是说,每个公司权利能力的内容,可因其所设立的目的及其经营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显然,这与每个自然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能力是不相同的。 依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公司共同具有的权利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民商事权利能力:其一,公司享有财产所有权。其二,公司享有自主经营权。其三,公司享有名称权、荣誉权和名誉权等。 第二,行政经济权利能力,是指在国家经济行政管理机关对公司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过程中,公司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如:公司享有注册商标专用权。公司有纳税的义务等。第三,诉讼权利能力包括:公司能充当民商事诉讼原、被告当事人,能充当行政诉讼原告当事人,也可为刑事诉讼被告当事人。二、公司的行为能力 1公司行为能力的概念及其内容公司的行为能力是指,公司以自己的意思表示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能力。 公司的行为能力与它的权利能力同时产生,同时终止。公司行为能力的范围和内容与公司权利能力的范围及其内容是同一的。也就是说,公司有权从事实现公司宗旨所必须的一切法律行为,但其行为应以不超出公司权利能力的范围为限。 2公司行为能力的实现方式公司的行为能力事通过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机构及其组成成员在各自权限范围内的活动得以实现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行为是公司法人行为,其行为后果归属于公司。公司法人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民事责任。 公司法规定,除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其法定代表人为执行董事外,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均为董事长。通常作为法定代表人的董事长,按照公司的意思,以公司的名义,对外进行的法律行为,就是公司本身所为的法律行为,他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就是公司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3关于越权行为 谈及公司的行为能力,往往会涉及到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如何处置的问题。一般地说,公司应在其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所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按其权限在公司章程所规定的经营范围内,代表公司实施的行为,才是公司的行为。如果公司法定代表人所为的行为超越了公司的经营范围,则被视为越权行为。 对越权行为的处理尽管各国公司法律的规定不尽相同,但维护交易安全和有效保护善意第三者的利益,则逐渐成为各国对越权行为处理的出发点。许多国家相继抛弃了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对公司无效,不属于公司行为的观念,即被英美法系国家称为的越权原则。总的趋势是公司法定代表人超越权限和公司经营范围的行为,公司应负责任。例如:法国公司法就明确规定,在与第三人交易时,即使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超越了章程规定的限制,这种行为对公司仍有效,公司应负责任。英国修改后的公司法,对越权原则进行了重大改革,规定了公司章程大纲对公司经营目的的任何限制都不足以影响公司具体行为的有效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为所欲为,许多国家的公司法律为保护股东、债权人以及整个社会的利益,都不同程度地规定了追究公司法定代表人因越权行为应承担的责任。有的国家规定厂可以通过公司章程规定限制公司的经营范围和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权力,以据此追究有越权行为的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责任。还有的国家规定股东可以请求法院禁止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越权行为;还可以对有越权行为的法定代表人提起诉讼(傅廷美:公司法中的越权原则及其改革入法学研究1991年第3期。我国在对越权行为处置的问题上,应当多借鉴外国的有益经验。第六节 公司资本一、公司资本制度概况 公司资本是指由章程确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公司财产。(一)法定资本制 资本确定原则,即公司在设立时,必须在章程中对公司的资本总额作出明确的规定,并须由股东全部认足,否则公司不能成立。资本维持原则,又称资本充实原则,即公司在存续过程中,应经常保持与其资本额相应的财产,以防止公司资本的实质性减少,维持公司清偿债务的能力,保护债权人的利益。资本不变原则,即公司的资本额一经确定,即不得随意改变。 优点:能保证债权和交易的安全。 缺点:公司需要增资时,要经过股东会决议,变更章程,变更登记等繁琐的程序。(二)授权资本制 授权资本制,是指公司没立时,资本金额虽然记载在章程中,但并不要求发起人全部认足,只要认购并缴付其中的一部分,公司即可以成立;未认购的部分可以授权董事会根据需要时发行。授权资本制为英、美公司法所创制,其优点是公司增资时,无须变更章程、变更登记,能更适应巾场决策迅速、高效的客观要求,但却增加了债权和交易的风险,易造成公司的乱设。(三)折中授权资本制 由于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各有利弊,促使一些国家作出了趋利除弊的选择。这种选择就是折衷资本制。折衷资本制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做法: 1对公司资本的含义加以特别限定 例如,日本在1950年修正商法以后,虽然采用了授权资本制,但对授权资本不称为公司资本,而另行规定:“公司的资本,除本法有特别规定外,包括已发行面额股份的股款总额及已发行的无面额股份的发行价格的总额。”这一规定的本质是将公司资本界定为发行资本,而不是在章程中载明的授权资本。这一做法采纳了法定资本制和授权资本制的优点而避免了它们的缺点。 2,对授权资本发行的期限加以限定 即在章程中载明的授权资本在公司成立时不必全部发行,可授权董事会随时发行,但对发行期限有限制(如德国规定为5年),并且首期发行不能低于定比例。如法国为12,日本为14。 3对授权发行资本时间给予限制 例如,卢森堡公司法规定,在公司成立时,公司资本必须全部发行;在公司成立后增加资本时,允许存在未发行的授权资本。这种做法实际是在公司成立前后采用不同的资本制度,在公司成立前采用法定资本制,在公司成立后采用授权资本制。(四)与公司资本相关的概念1、资本总额: 在实行法定资本制的国家,资本总额即公司资本;在实行授权资本制的国家,资本总额即为授权资本,又称名义资本(nominalcapital),是指公司按照章程有权筹集的全部资本。由于授权资本并不要求股东全部认购,实际它并不是公司的真正资本,只是公司预计的资本规模和政府根据其章程允许发行的资本的最高限额。由于其是由章程授权发行的资本,所以称授权资本;由于其仅是章程确定的一个资本的发行数额,并不是公司实际发行和收到的资本,所以又称名义资本。如根据英国公司法第11条和第118条的规定,英国公开公司的授权资本最少为50000英镑。2、注册资本3、最低资本额4、发行资本 发行资本是指公司分期发行股份时已经发行的股份总额。如上所述授权资本并不是必须一次发行完的,发行资本则是授权资本中已经发行的那一部分。5、实收股本 实收股本是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实际收到的财产总额。6、催缴资本,即发行资本和认购资本中应当付清而尚未付清,需由公司催缴的部分。7、实缴资本实缴资本包括公司已经收到,股东已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度解析教育科技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教育机构如何利用游戏化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 企业培训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以智慧教室为例
- 新版培训课件模板图片
- 碧桂园张家港拓客内部培训89
- 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实施方案在城市老旧小区健身设施改造中的应用研究
- 全球铀矿资源市场前景与2025年核能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报告
- 公交优先战略在2025年城市交通拥堵治理中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 Carpetimycin-B-生命科学试剂-MCE
- 成都文理学院《游戏美术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汕头市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
- 2023年高考辽宁卷化学真题(解析版)
- (修订版)粮油质量检验员理论考试复习题库-上(单选题)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答案
- 2024版商户入驻合同
- 和公司直播合作协议书范本
- 儿科护理学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常考题专练专题18平行四边形中的周长和面积问题(原卷版+解析)
-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 2024年粮食购销合同电子版(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