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停车场ppt课件_第1页
地下停车场ppt课件_第2页
地下停车场ppt课件_第3页
地下停车场ppt课件_第4页
地下停车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地下停车场 8 8.1 .1 概述概述 8 8.2 .2 地下停车场规划地下停车场规划 8 8.3 .3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8 8.4 .4 地下停车场设计地下停车场设计 8 8.5 .5 地下停车场防火地下停车场防火 8 8.6 .6 地下停车场附属设施的布置地下停车场附属设施的布置 第一节 概述 一、发展概况 地下停车场二战后出现,为满足战争防护 、战备物资贮存的要求。 欧美国家20C50年代后大量建造地下停车场, 规模多为100辆左右,1952年洛杉矶波星广场的地 下停车场(2150个车位)、芝加哥格兰特公司的地 下停车场(2359个车位)。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我国地下停车场起步20C70年代,以“备战” 为方针,如湖北建造了3861.9m2车库。 表8.1 停车位置所占比例表8.2 停车目的所占比例 第一节 概述 二、我国机动车与停车设施现状 汽车第一生产大国易帜中国,我国汽车购买 量高速增长。 北京市:1989年机动车34.5万辆,汽车24.4 万辆,中型车露天停放70%计算,用地面积为923 万m2,按近几年增长速度,2030年仅机动车停车 需8000万。 第一节 概述 四、建设规模和停车需求量预测 停车合理存量的确定:使用、经济、用地、 施工、综合分析比较设计方案。 地下专用汽车库的规模决定于使用者的停车 需求、建设条件。 第一节 概述 根据建筑性质、所在地区计算确定规模,如 城市的工业区 当3000A2000时,N(A2000)/300 当A3000时,N(A3000)/300 式中 A商业建筑面积(m2);N所需停车位数(个 )。 第一节 概述 我国1988年颁布 停车场建设和管照暂行 规定、停车场规划 设计规则,要求在新 建、改建、扩建大型公 共建筑时,必须配建或 增建停车场,提出了12 类公共建筑需配建的机 动车停车位。按表8.5 规定进行地下汽车库规 模分级,便于进一步按 规范规划设计。 表8.5 不同车型地下汽车库的规模分级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一、地下停车场规划步骤 (1)城市现状调查,包括城市的性质、人口、 道路分布等级、交通流量、地上地下建筑分布的 性质、地下设备设施等多种状况。 (2)城市土地的使用及开发状况,土地使用性 质、价格、政策及使用情况。 (3)机动车发展预测、道路发展规划、机动车 发展与道路现状及发展的关系。 (4)原城市的停车场和车库的总体规划方案、 预测方案。 (5)编制停车场的规划方案,方案筛选制定。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单建式小型车停车 库,采用反梁梁板结构 体系,反梁上预埋泄水 管以确保地面排水通畅 。地下车库的交通组织 非常通畅,车库设有一 进一出两个单车道出入 口,另设两座疏散楼梯 以满足人员疏散要求。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二、地下停车场规 划要点 (1)结合城市规划 ,重点以市中心向外 围辐射形成综合整体 布局,考虑中心区、 次主要交通流量规划 。 市中心停车设施布置方式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2)停车场地址选择交通流量大、集中、分流 地段,注意该地段公共交通流、人流,是否有立 交、广场、车站、码头、加油站、食宿等。 (3)考虑地上、地下停车场间的比例关系。 (4)机动车、非机动车比例。 (5)规划停车场结合旧区改造。 (6)停车场与车库相结合。 (7)控制停车者到目的地距离0.5km。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依据城市总 体规划和土地使 用性质调整地下 停车场规划,中 心区的旧城改造 和交通规划密切 结合,布局为分 散方案,以满足 对机动车的停车 需求。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三、地下停车场选址 地下汽车库选址原则: (1)应选择在道路网中心地段; (2)保证车库合理服务半径,公用汽车库 500m,专有车库300m。停车场到目的地的步 行距离300500m。 (3)不宜靠近学校、医院、住宅等建筑。 (4)选择在水文和工程地质较好的地段,尽可 能避开工程和水文地质复杂地段。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5)规划应符合防火要求,位置与周围建筑物 和其他易燃、易爆设施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和卫 生间距。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6)必要时可与地下街、地铁车站等大型地 下设施相结合。 (7)应考虑专业车库及特殊车库的特殊性。 (8)岩层中车库应考虑岩性。 (9)汽车库库址不应低于30%的绿化率。出入 口距离城市道路规划红线7.5m,并在距出入口 边线内2m处视点的120范围内至边线外7.5m以上 不应有遮挡视线障碍物。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汽车库车辆出入口通视要求 (10)基地应避开已有的地下公用设施主干管、线 和其他地下工程。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四、停车场的分类 1单建式、附建式地下停车场(库) 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地面上没有建筑物的地 下停车场,一般建在广场、道路、绿地、空地之 下。柱网、外形轮廓不受地面建筑物限制,结构 合理的前提下按照车辆行驶和停放的技术要求确 定,以提高车库的面积利用率。但施工期需占用 一定面积的场地;街道下的施工期间影响地面交 通。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单建式地下公用汽车库的选址要求: 1)宜选择在有大量社会停车需求,但地面空 间不足或土地价格特别高的地段; 2)宜选择在地面上人流、车流特别集中,需 采取人车分流措施的地段; 3)宜选择在地面建筑物或环境有较高保留价 值; 4)地下汽车库建成后,地面宜恢复为城市广 场、公园或绿地; 5)有条件时,宜与地下商业设施和地铁车站 、地下步行道等综合布置。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附建式地下停车场:地面建筑地下部分的停 车场。设计同时满足地面建筑及地下停车场使用 功能要求,柱网选择较困难,多数利用大型公共 建筑高低层组合的特点,将地下停车库布置在需 较大柱网尺寸的低层部分地下室,常把裙房中餐 厅、舞厅、商场等使用功能与地下停车场相结合 ,容易取得一致。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2土层、岩层中地下停车场 岩层中地下停车场:周围以岩石为介质建造 。特点是条状通道式布局,洞室开挖走向灵活, 开挖方法为矿山法,即传统钻爆或臂式掘进机开 挖。 岩层中的地下汽车库主要要求: 1)基地山体厚满足最小自然保护层要求(20 30m);大型洞室沿山脊走向布置; 2)所在山体岩性整体性好,岩石强度高,破 碎程度低,不存在大断裂带;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3) 岩层倾角较大时,主要洞室轴线应垂直于 岩层走向,避免平行,至少应使二者间成一定角 度; 4)整个工程的底面宜保持在稳定地下水位以 上,避开岩溶地段、暗河; 5)洞口所在的边坡稳定,按一定的防洪标淮( 例如50年或100年一遇的洪水位)确定洞口的合理 高程。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土层中地下停车场:软土层中建造。集中布 局,采用大开挖或盾构施工法,开挖较容易。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3坡道式、机械式地下停车场 坡道式地下停车场:利用坡道出入车辆,特 点是造价低,进出车方便、快速,不受机、电设 备运行状况影响,运行成本低,又称自走式。目 前多为此种类型。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交通使用 面积与整个车场建筑面积比值0.9:1,使用面积 的有效利用率低,增大通风量、增加管理人员。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地下2层停放小型车350台,平均33台, 地面为广场。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机械式停车场:汽车出入利用垂直自动运输 ,取消了坡道,车库利用率高,进出车速度较慢 ,造价高,管理人员少。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4其他类型地下停车场:公共、专用地下停 车场 公共停车场:需要量大,分布面广,以停放 大小客车为主,是主要停车设施。 专用停车库:特殊车辆的停车设施,如消防 车、救护车、载重车等。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人民防空专用地下汽车库选址要求: 1) 根据人防工程建设总体规划,形成以各级 指挥所直属地下汽车库为中心、大体均匀分布的 地下汽车库网点; 2) 避开城市预计高毁伤地区,以通行车辆的 疏散干道将各车库互相连通; 3)各级、各种用途专业队地下专用汽车库应 尽可能结合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现有单位、车场或 车队,布置在用地范围之内; 4)战时用于人员掩蔽的地下公用汽车库位置 应在临战时能使附近大量居民和街道行人迅速进 入掩蔽。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北京市地下专用消防车库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五、库内交通组织 库内交通组织:组织车辆在停车间内的进、 出、上、下和水平行驶,进出顺畅,行驶路线短 捷,避免交叉和逆行。人流组织处于次要地位。 库内水平交通的组织:保证出入口、坡道和 行车通道有足够的宽度和必要的转弯半径。建筑 布置主要应协调行车通道、停车位、坡道、出入 口位置的关系。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行车通道与停车位的关系:一侧通道一侧停 车,中间通道两侧停车,两侧通道中间停车,环 形通道等多种。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行车通道:单车道(车辆单向顺行);双车道 (车辆双向相对行驶)。行车通道宽度可容纳两辆 车并行时,双车道对行较合理,但应避免某些部 位车辆交叉。 行车通道与坡道、出入口位置的关系取决于 地下汽车库的布置、地面上道路的关系。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a)出入口在一侧道路 上,(b)出入口在两侧道路 上,车辆进、出和在库内 行驶都比较通顺。 (a)是规模较小的汽车库 ,直进直出。(b)略大 ,增加1个环形通道。 (c)更大一些,采用直线 并联加环形通道,两端 各有两个出入口,库内 外交通都较方便。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大规模的 地下汽车库, 4个方向都有 设出入口的可 能,使库内水 平交通组织仍 不致过于复杂 ,其中(a)为3 个方向设出入 口,(b)是4个 方向都有出入 口。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狭长形的地下汽车库直接建在道路下,左右两组 出入口均在道路中央,库内形成两个环形通道。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六、地下汽车库的层数、层高、埋深 层数:取决于停车容量需求、存积率要求、 基地情况、地质条件、施工方法等许多因素。 层高:室内净高、结构构件高度,主要受停 车间层高的控制。 停车间的层高=净高+管、线空间高度+结构构 件高度; 停车间的净高=车辆高度+0.20m安全距离。 第二节 地下停车场规划 埋深:涉及坡道长度、结构荷载、防护要求 、地下水位、防水做法、施工方法等,可适当调 整层数、层高和覆土厚度,以减小埋深。 留土厚度:单建式地下汽车库,地面种植各 种植物,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保持一定留土厚度 。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一、总图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1)场地的建筑布局、形式、道路走向、行车 密度及行车方向; (2)是否有其他地下设施; (3)周围环境状况; (4)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 (5)出入口宜设在宽度大于6m,纵坡小于10% 的次干道上;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6)出入口距立交、道路交叉口应大于80m, 与城市地下综合体、人行过街天桥、过街地道、 桥梁或隧道的引道等的距离应大于50m; (7)地下公用汽车库出入口前的地面上应设候 车道; (8)地下汽车库应有良好的照明设施; (9)单建式地下停车场建成后的地面规划设计 ; (10)地下汽车库出入口的进、出车方向应与 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相协调;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11)为使地下汽车库出入口有良好视野,出入 口应退后城市道路规划线(人行道边缘)7.5m 保持120度的视角。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二、总图设计 1.广场式矩形平面 地面环境为广场,周围是道路,即在广场下 设地下停车场,停车场规模按广场大小来确定, 总平面大多为矩形、近似矩形、梯形等。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2道路式条形平面 停车场设置在城市道路下,基本按道路走向 布局,出入口设在次要道路一侧,平面基本为条 形。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3不规则地段下的不规则平面:特殊停车场 主要是地段条件不规则、专业车库。施工复杂 、增加造价、平面不规整。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4圆形平面 优点是可建在广场、公园及不规则地段 下。通过环形道进出车,由于可建多层,存车 量很大。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5.附建式与地面建筑平面相吻合平面 受地面建筑平面柱网限制,利用地下部分 或全部空间,平面特点是与地面建筑平面相吻合 。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6.利用建筑地下室扩展的混合型平面 首先利用地面建筑地下室,在此基础上由规 模或柱网的内外扩展的地下车库,平面类型有 附建、广场的单建部分,称为混合型平面。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7岩层中的通道连接式平面 岩层的平面形式受施工影响变化很大。地下停 车场的平面形式常常由条形通道式拼接起来,可 组成“T”型,树状或“井”型平面。 第三节 地下停车场总图设计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一、地下停车场的建筑组成与工艺流程 1建筑组成:公用汽车库、地下专用汽车 库 (1)出入口:进出车的坡道、地面口部及口部 防护、机械式口部的技术用房; (2)停车库:主要有停车间、行车通道、步行 道等; (3)服务部分:等候、收费、加油、维修、充 电等;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4)管理部分:门卫、调度、办公、厕所、防 灾中心等; (5)辅助部分:风机房、水泵房、器材、油库 、消防水库、防护用设备间等。 2工艺流程 车由入口进入、洗车、收费、存车、加油、 出库、出口。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二、地下停车场主体平面设计 1基本要求 (1)一般以停放一台车平均需要的建筑面积作 为衡量柱网是否合理的综合指标; (2)适应一定的车型的停放方式、通道布局, 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3)保障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遮挡和碰撞; (4)尽量做到充分利用面积; (5)施工方便,经济,合理; (6)尽可能减少柱网尺寸,结构完整统一。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2面积估算 专用汽车库控制指标为地下车库与地面 建筑总面积比例。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地下车库每台车所需面积参考指标是根据国 内近年建造的地下汽车库资料统计得出(表48.7) 。汽车库建筑规模按汽车类型、容量分四类,并 符合表8.8规定。 表8.7 地下汽车库的面积指标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表8.8 汽车库建筑分类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3车位平面尺寸停车间设计依据 设计车型:根据城市车辆中在外廓尺寸、 性能上具有代表性的牌号,确定一个适应性较强 的车型。停车场设计取决于选定的基本车型,确 定车库的柱网。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安全距离:车辆停放时与周围有一定的距 离,保证停车打开车门、车辆进出。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4停放角度与停驶方式 车辆存放角度:停车时汽车的轴线与车库 纵轴线间的夹角。一般有0、30、45、 90等。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汽车停驶方式:存车的驾驶措施。有前进停 放,前进出车;前进停放,后退出车;后退停车 ,前进出车三种驾驶方式。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三、柱网选择 柱网单元的合理尺寸:柱距、跨度,几个跨度 相加和柱距形成一个柱网单元。 决定停车间柱距的因素: (1)停放的标准车型宽度、停放角度及停驶方 式,一个柱距内停放车辆台数; (2)车辆停放所必须的安全距离及防火间距; (3)通道数及宽度;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4)结构形式及柱断面尺寸; (5)柱距、跨度符合建筑模数,尽可能取整数 。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车位跨:停车间柱网单元中的停车位所在跨 度; 决定车位跨的因素: 1)需要停放的标准车型长度; 2)车辆的停放方式; 3)一定车型所要求的车后端(或前端)至墙( 或柱)的安全距离和防火间距; 4)柱的横截面尺寸或直径(对中间跨),或墙 轴线至墙内皮的尺寸(对边跨);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5)与柱距尺寸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6)总尺寸在结构合理的范围内,并尽可能取 整数。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通道跨:停车间柱网单元中的行车通道所在跨 度。 决定通道跨的因素: 1)车辆停车、停放方式; 2)行车线路的数量; 3)柱的横截面尺寸或直径; 4)与柱距和车位跨尺寸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 5)总尺寸在结构合理的范围内,并尽可能取 整数。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最佳最佳柱网 (4.05.4)m5.3m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不同停车角度所属停车面积 m2 我国柱网以68m为宜,对相差较大的车型,只能 采用不同柱网,如在同一库内有困难,则应分库 建设,不应勉强放在一起。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四、结构形式 地下停车场结构形式:矩形结构、拱形结构。 1矩形结构 类型:梁板结构、无梁楼盖、幕式楼盖。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2拱形结构 类型:单跨、多跨、幕式、抛物线拱、顶制 拱板等。 特点:占用空间大、节省材料、受力好、施 工开挖土方量大,有些适合深埋,不如矩形结构 广泛。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柱网选择与结构形式的选择同时进行。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五、坡道与通道设计 1坡道设计 (1)坡道设计原则 同出入口、主体顺畅连接,同地段环境相 吻合,满足车辆进出方便、安全。 要有一定的坡度,且有防滑要求,对于回 转坡道有转弯半径的要求。 有防护要求的车库,坡道应设在防护区以 内,并保证有足够的坚固程度。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保证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使坡道面积尽量 紧凑。 (2)坡道类型 直线型坡道直坡道式、错层式、倾斜楼板 式;曲线型坡道螺旋坡道式。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直线长坡道: 视线好、上下方便 、切口规整、施工 简便,实际采用较 多。但占用面积和 空间较大,常布置 在主体建筑外。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直线短坡道: 使用方便,节省面 积,但层数少的地 下汽车库不能充分 发挥这种优点,反 而使结构复杂化, 部分空间不好利用 。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倾斜楼板坡道: 坡度5,车辆的停 放要与行驶方向保持 60以上角度,以防 车辆滑动。倾斜楼板 出地面部分不易处理 ,车辆在库内行驶距 离较长,上层车辆要 在下层中穿行,一般 不适用于地下汽车库 。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曲线形坡道: 占地面积小,适用 狭窄地段,尤其多 层地下汽车库的层 间使用,易布置。 但视线效果差,进 出不方便,车辆需 连续旋转,故须保 持适当坡度和足够 宽度以保证安全行 驶,不适用于停放 中型车的地下汽车 库。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混合形坡道:直线段、曲线段相连。如先直 线后曲线段,或进出直线、层间曲线螺旋坡道等 。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3)坡道与主体交通流线 顺畅、方便、安全是存车的重要设计要求, 坡道和主体内的交通形成完整的流线,功能关系 如图示。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坡道与主体内交通布置顺畅,方向单一, 流线清楚,出入口明显。流线同主体平面吻合 。下图,进出坡道可在同向、两侧,取决于出 入口的道路状况。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4)坡道技术标准 数量:与单位时间内单向通过能力、车速 、安全、长度、出入口等有关。 容量超过25辆以上的车库至少设2条不同方向 坡道,特别困难条件下,1条可用机械升降设施。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汽车库容量与坡道面积的关系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坡道坡度:车辆进出口和上下方便程度 ,影响坡道长度和面积 坡道的纵向坡度:综合反映车辆的爬坡能 力、行车安全、废气发生量、场地大小等因素 。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坡道长度、宽度、高度 坡道长度:取决于坡道升降高度和纵向坡度 ,当必须缩短坡道长时,可适当减少升降高(如降 低层高、减小覆土厚),和在允许最大纵坡范围内 适当加大坡度。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坡道的宽度:影响到行车安全、坡道面积大 小,过窄或过宽都是不合理。 直线单车坡道的净宽:车辆宽+两侧距墙的必 要安全距离。 直线双车坡道的净宽:车辆宽+两侧距墙的必 要安全距离+两车间的安全距离。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曲线坡道的宽度:车辆最小转弯半径在弯道上 行驶所需最小宽度加上安全距离。 地下汽车库坡道的最小宽度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不同高度、宽度、坡度的直线坡道使用面积 m2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坡道的净高:一般与停车间净高一致,车辆 高度加上到结构构件最低点的安全距离(0.2m) 。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2通道设计:汽车回转轨迹,平曲线及缓和 曲线,横向超高和加宽 回转轨迹:汽车回转的环道内外半径不同, 则最小通道宽尺寸也将不同。 平曲线:通道中非直线段的曲线段。 缓和曲线:直线与曲线段相接处,汽车进地 下停车场速度较低(小于40km/h),缓和曲线可用 直线代替。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不设缓和曲线的半径及其临界值 第四节 地下停车场设计 曲线段:汽车行驶道路的宽度要比直线段大, 因此,曲线段必须加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