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三峰尽与一江争之 金山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l 了解金山的概况和历史 l 了解金山的的建筑特色 l 了解金山各大景区的分布位置、 地名由来、人文典故 课程目标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l 走近金山 l 历史上的金山 l 金山的建筑特色 l 金山一览 天王殿 大雄宝殿 夕照阁和观音阁 妙高台和楞伽台 留云亭 佛印山房 金鳌岭和七峰亭 慈寿塔 塔影湖 云根岛、风月亭 芙蓉楼 目录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明王守仁金山妙高台 走近金山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镇江好,第一数金山。”镇江山水,首推三山;金焦北固,金山为 冠。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来到镇江,去欣赏、去朝拜的首选,必定是金山无 疑。 这是因为金山有着不同寻常的沧桑美。金山虽然高不过44米,周长520 米,远不及北固山的险峻、南山的逶迤,但它在江南水乡的起点,位处一望 无垠的平畴之上,有着沧桑巨变的造化之功。在清代以前,它在浩荡的长江 中“万川东流,一岛中立”,是屹立于扬子江中的一朵美芙蓉。后因为长江 易道,江沙淤积,这个“千载江心寺”才成为“打马上金山”,与南岸陆地 相连,拔地于江南平原之上,于平畴中奇峰突起,大自然的沧海桑田、鬼斧 神工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走近金山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这是因为金山有着震颤心灵、冲击灵魂的人文美。上了金山,数不胜数 的人文古迹即刻将你包围,一阶一石,道不尽的历史故事;一草一木,说不 完的动人传说。梁红玉在这里擂过战鼓,岳武穆在这里拜访道月,唐玄奘在 这里长大成人,白娘子在这里水漫金山,林则徐和魏源在这里彻夜长谈,张 岱在这里唱过社戏。其余如苏子赏月,李白吟诗,乾隆寻父,陆羽品茗 一部金山志记载的名人行踪,如山阴道上,目不暇接,几乎就是一部名 人的备忘录、活动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古训,在这里发挥的淋漓 尽致。 走近金山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金山寺,又叫“江天禅寺”,始 建于东晋时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 历史。金山寺的冠名,与金山是紧密 相连的。历史上的金山是漂流于长江 中的孤岛悬焦,“萃然田立镇中流, 雄跨东南二白州,”所以又称为泽心 山、浮玉山、龙游山等。唐时,宰相 裴休之子裴头陀在此掘土得金,遂名 金山,一直沿称至今。金山寺庙的名 称也随山名时有变化,分别名为泽心 寺、龙游寺、江天寺,自唐以来,还 变换过几个名称,但人们通称其为金 山寺。想这“金山”既有“掘金修寺 ”的典故,又有大家都喜欢的“金” 字为口彩,可能不会再变更了,将会 万世不易地传下去。金山,口彩好, 意味好,全国叫金山的有好多处,但 有的是仿金山,有的是学金山,真正 唯我独尊的还是镇江的金山。 历史上的金山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金山好,主要是金山寺的“寺裹山 ”造园的手法极为成功。如果说苏州园 林是“柔糯”的代表,扬州园林是“雅 建”的代表,那么,镇江园林的特色就 是“深秀”,金山寺庙和园林既是其代 表作。中国建筑的平面布置,一般以心 中轴线的对称和讲规则的四合院为基本 特征。金山寺依山而建,无法规则,它 就巧妙地结合地形,灵活变换轴线方向 的手法,局部规划,分层筑台,依高低 分梯台,依地势划景区,将金山分为佛 殿区、禅堂区、塔楼区等七个景区,以 分叉式通道将各景区连成一片。 金山的建筑特色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全寺依山而造,逐级升高,沿途台阶相接,殿宇参差。由山脚到山顶, 一幢幢殿宇厅堂,一座座亭台楼阁,栉比相衔,将整个金山镶玉嵌金般秘密 包裹起来,只见金碧辉煌,山寺浑然一体。它们于不对称中求平衡,高低错 落,天成画图,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特别是将殿 宇置散于山腰、山底,用廊屋台阶相连,而独将佛塔建于金山之巅,平添了 宝塔凌空之势。如果说西方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个体建筑所表现的宏伟和壮 丽上,像罗马的浴场、高尖的教堂,那么中国的建筑,像金山寺就主要是表 现在建筑群体组合起来的壮观及和谐上。 金山的建筑特色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金山一览 金山公园俯视图 景区分布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走进山门后是天王殿。天王殿是 一座单檐歇山顶的五开间宫殿式建筑 ,据说是清代曾国藩所重建。天王殿 中间供奉的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背 后是佛门的护法神韦驮。弥勒佛坦胸 露腹,箕踞而坐,手掐串珠,笑口晏 晏,是人缘最好的一个菩萨。弥勒佛 名叫阿逸多,在佛教里地位极高。按 佛教的说法,他现在还是个菩萨,将 来必定成未来佛,是释迦牟尼佛得既 定接班人。但是,中国绝大多数庙宇 所塑的大肚弥勒佛,并非佛国的未来 弥勒佛,而是五代后粱时一个实实在 在的中国和尚。当时浙江奉化出了一 个怪人叫契此,身材矮胖,肚子奇大 ,言语无常,四处坐卧,常用竹棍挑 着个大口袋在闹市中化缘。他能掐算 天气,预说祸福,圆寂时坐在一盘石 上偈道: 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 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金山一览天王殿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天王殿后便是新建的“大 雄宝殿”。大雄宝殿历来是寺 院的中心。金山的大雄宝殿, 屡建屡毁,1948年的一场大火 ,又让明代所建的大雄宝殿化 为灰烬。现在的大雄宝殿是 1985年重建,1990年落成的。 “大雄宝殿”四字由中国佛教 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整个大 殿歇山重檐,雕梁画栋,黄墙 红柱,金色的琉璃屋面,白石 柱础栏杆,使整个大殿既有北 方寺庙雄浑富丽的气势,又兼 有南方园林精美雅致的风格。 金山一览大雄宝殿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阁内有 保存完好的乾隆南巡金山时留下的7块御 碑。 金山一览夕照阁和观音阁 由夕照阁继续往上,进 观音阁。此阁因供奉观音菩 萨而出名金山的观音阁,是 明代永乐八年太监郑和创建 ,现建筑是清同治年间重建 ,不但观音像栩栩如生,而 且还是金山寺镇山之宝的珍 藏处和东西走道的要冲,它 东接楞伽台、妙高台,西连 慈寿塔和法海洞。金山寺最 精华的部分在这里椽连栋接 ,连成一片。观音阁所藏的 “金山四宝”是周鼎、铜 鼓、玉带、金山图。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由观音阁朝南沿石阶而上,即来到 了金山寺的著名两台妙高台和楞伽 台,金山寺独擅胜场得景观和气象万千 的风光,在两台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妙高”是梵语“须弥”的译名, 妙高台是金山妙高峰一平台,由金山高 僧佛印在宋元佑年间凿岩建造。此台紧 贴着悬崖,离地面有30多米,下临无地 ,面对滔滔的长江。台上有阁,又称晒 经台。妙高台赏月,是金山殊胜之处。 在这里看月亮,江流宛月明。妙高台上 的月光朗照,最能让人意会到禅宗的“ 月落万川,处处皆圆”的心境。 金山一览妙高台和楞伽台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妙高台最出名的一次赏月是在 11世纪的一个凄清月夜,更漏将残 ,人声已息,“浮玉山前玉露凉,晚 潮微上月洋洋”。苏东坡乘扁舟一叶 ,陪友人进寺,上得妙高台。明月在 天,江涛吞吐,清辉如水一般泻满了 大江,大树的树叶投影下来,如水藻 横斜交错在烁银的江面上,金山如淡 墨,塔寺如剪影。苏东坡酒酣耳热、 把酒换盏之际,乘兴请歌手袁綯唱怀 念弟弟子由的一首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 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 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 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 。 金山一览妙高台和楞伽台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妙高台月色撩人,同时这里也敲响过金戈铁马的杀 伐之声。“梁红玉击鼓战金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 里。公元12世纪,金元帅兀术第二次率兵南侵,到金山 江面时,被南宋名将韩世忠率八千兵围困。 在两军对决,仗打得最激烈的时候,梁红玉飒爽英 姿,在妙高台亲自擂鼓助阵,战鼓隆隆,鸣镝飞飞,场 面是何等的壮观。这个历史故事后来每每被艺人搬上舞 台,梁红玉以一代红粉女杰的形象,英风千载,流传后 世。 及金兵至,韩兵已先屯焦山寺。兀术遣史通问,约 日大战,许之。战将十合,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 得渡。 宋史韩世忠传 金山一览妙高台和楞伽台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从妙高台往南,山腰上傍山驳石 建有一个平台,叫“楞伽台”。“楞 伽”是印度语,意为“不可住”,又 可解释为大海中远不可达,高不可攀 的一座大山。楞伽经是佛教禅宗 的主要经典之一,相传苏东坡晚年受 佛印和尚所托,在此抄写这部经书, 所以此处叫“楞伽台”。可以想见, 当年的苏子端坐台上,对碧空万里长 啸,蘸江天一色为墨,以他特有的“ 锦裹铁”书法,写下了精妙的楞伽 经,把景色的空灵、禅学的空灵都 结合在一起,这是何等的意境。经写 成后,佛印特地派人到钱塘请高手刻 印,使得书法、经文、印刷三者俱 佳。楞伽台建有三重楼阁,台顶厅外 还有长廊,建筑颇为神奇。每上一层 ,就难寻去路,洞门一开,豁然有级 可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整个台阁迂回曲折,上下 错落,往往令人迷其所在,想到达楼 顶十分不易,和现代人殚精竭虑造出 来的“怪楼”、“迷宫”有异曲同工 之妙。 金山一览妙高台和楞伽台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由楞伽台向北,沿台阶缓步而上 ,便登上了金山峰顶的留云亭。留云 亭有两个不凡之处。一个是金山视觉 最为开阔之处,在亭里观大江、看风 景确实妙处难于君说;另一个就是它 是皇帝赐碑之处。300多年前,康熙 皇帝陪太后到金山游览,在这里看到 大江东去、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观时, 情情不自禁地说:“可谓江天一览。 ”官员们恭请圣上题词,康熙信笔写 下“江天一”时,提笔忘字,“览” 字写不出来,近侍身后的当朝宰相张 玉书,既有才气又有急智,立即上前 跪奏道:“臣今见驾。”原来,“览 ”字的繁体字就是“臣、今、见”三 个单字组成。康熙恍然大悟,完整的 写下了“江天一览”这块御碑。由于 这四个字不是一气呵成的,所以这“ 览”字比较细小,不像“江天一”三 字神完气足。此碑一出,金山寺就改 为“江天寺”,留云亭就被称为“江 天一览亭”。 金山一览留云亭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出留云亭北行不远,便到了佛印山 房。佛印是著名法师、宋代高僧。他是饶 州浮梁人,幼年出家,到各处学佛参禅, 曾主持过江州承天寺、庐山开先寺等。他 因为佛学高超,名动朝野,宋神宗曾送他 朝鲜的磨衲和金钵,以为旌表。佛印到镇 江,最终成为金山和焦山两座寺庙的大方 丈。由于他和苏东坡系密友,惺惺相惜, 两个人常凑在一起吟诗作画,不拘形迹, 所以有关这一僧一儒互相戏谑的故事非常 多。有人就在金山寺庙的大门上写过一幅 春联: 有僧皆佛印,无客不东坡。 金山一览佛印山房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从佛印山房沿路而行,就来到了 金山西侧的金鳌岭。古时这里有七座 小山峰,后削山建阁,阁遭火焚,改 建为一凉亭,故名七峰亭。相传南宋 抗金名将岳飞,在河南前线节节胜利 之时,被奸臣秦桧要挟高宗赵构,以 十二道金牌召回临安。岳飞路过镇江 ,拜访金山寺的道月和尚,告诉道月 和尚昨晚夜宿瓜州时,梦见两犬讲 话。道月释梦说:“两犬对言,是个 狱字,此去恐有牢狱之灾。”临别时 ,道月还以诗相赠:“风波停下浪滔 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防人意歹, 将身推落在波涛。” 金山一览金鳌岭和七峰亭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由七峰亭东行几十步,就来到耸立在金山 西北峰上的慈寿塔。慈寿塔,又名金山塔,塔 高30多米,但它建筑在层层楼台殿宇之上,凌 空耸立于金山之巅,一塔兀立,直刺青天,仿 佛把整个金山也提高了不少,有一股“刺破青 天锷未残,惊回首,离天三尺三”的气势。一 部塔史,实际上也是整个金山的建筑史。 金山塔最初创建于1400多年前的南朝齐梁 时代。宋代时,丞相曾布追荐其母,改建成双 塔,称荐寿塔。光绪年间,金山主持隐儒发誓 重建,但清廷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无暇他故 ,慈禧命他自行募捐重建。隐儒踏破芒鞋,沿 门托钵,多方募化银两,并得到两江总督刘坤 一的支持,经过5年多的含辛茹苦,终于建成此 塔。 金山一览慈寿塔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金山塔建成之际,正值慈禧太 后60年寿辰。两江总督刘坤一特地 进京将塔图献于慈禧,贺她60岁生 日,并将此塔取名为慈寿塔。 金山塔顶、塔角铺琉璃瓦,悬 “铁马”铜铃,微风拂过,风铃丁 丁当当的声音,悠扬深远。逢佳节 良辰,塔檐四面联缀彩灯,入夜时 分,晶莹剔透,璀璨夺目,七层浮 图,大放光彩。那种亦真亦幻的美 景,笔墨难以描绘。慈寿塔在金山 的地位自不侍言,它不仅是金山、 金山寺的标志,甚至是镇江的标 志。 金山一览慈寿塔 镇江八大特色系列之镇江山水 塔影湖清澈晶莹,碧波荡漾,金山、寺庙、牌楼都一一倒映在水里,宛 如水中的宫殿。特别是金山寺顶的一塔冲天,在水中格外挺拔俏丽。一阵涟 漪柔波,那塔影就晃悠悠、颤悠悠地活动起来,仿佛有了生命一般。面对这 样的湖水,会觉得时间的一切喧嚣都不存在。这时,如果有人行吟湖畔诗人 朱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