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夏雅课件_第1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夏雅课件_第2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夏雅课件_第3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夏雅课件_第4页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夏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1. 定义 由EB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 性淋巴细胞良性增生的传染病。 EBEB病毒(病毒(Epstein-Barr virusEpstein-Barr virus, EBV EBV ) Epstein和Barr于1964年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 (Burkitts lymphoma)细胞培养中最早发现, 主要侵犯B细胞。 EBEB病毒(病毒(Epstein-Barr virusEpstein-Barr virus, EBV EBV ) EBV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的DNA病毒,属疱疹 病毒亚科,直径约150180nm,外层有囊 膜,囊膜内是核衣壳,它是20面体,有160 个壳微粒,最内层为大分子的双链DNA。 EBV有5种抗原成分,均能产生各自相应的 抗体。分别为:衣壳抗原(VCA);早 期抗原(EA);核心抗原(EBNA); 淋巴细胞决定的膜抗原(LYDMA);膜抗 原(M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青春期初次感染 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Burkitt瘤) 发病前重度EBV感染 血清学证据:患儿体内EBV-Ab水平高 瘤组织中EBV DNA和核心抗原(EBNA) 鼻咽癌:见于我国广东,广西,湖南 瘤组织中EBV-DNA,EBNA 血清中EBV抗体增高 鼻咽癌治疗好转后,EBV抗体水平 EB病毒感染所致疾病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携带者 传播途径:唾液传播,偶尔输血感染 易感人群:年长儿及青少年;6岁以下儿童 多呈轻型或隐形感染,15岁感染后多出现 典型症状 流行特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晚秋及 初春为多 3. 发病机理 EB 咽喉部 血液 全身 病毒 淋巴结 病毒血症 淋巴系统 B细胞 T细胞 细胞毒性 B细胞 EBV受体 防御反应 效应细胞 (EBV感染) (表面抗原改变) (CTL) (异常淋巴细胞) 唾液 侵 犯 形 成破 坏 累及 4. 病理 表现为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 1.肝脏:间质性改变 2.脾脏:脾窦及脾髓内充满变异淋巴细胞 3.淋巴结: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高度增生 4.其他:神经系统、心、肾、肺、皮肤 (异常的多形性淋巴细胞浸润) 5. 临床表现 潜伏期3050天,儿童515天 发热:无固定热型、热度,热程持续数日 或数周,中毒症状多不严重 咽峡炎:扁桃体肿大,伪膜、溃疡等表现 淋巴结肿大:颈部最多见(70%) 肝脾肿大:多为轻度,肝功能异常(60% ) 皮疹:10% ;多型性,部分患儿上眼睑浮肿 其他:不同脏器受累(呼吸、心血管、泌 尿、消化、神经等) 6. 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WBC总数升高,淋巴细胞增多60%,血 小板计数常见减少。异常淋巴细胞大 于10%或绝对值大于1.0109/L 2.血清学检查: EB病毒标志物检测 1. 嗜异性凝集试验 :IgM型嗜异性抗体,可凝集绵羊或 马红细胞,效价高于1:64,经豚鼠肾吸收后仍阳性可诊 断。一般1.0109/L 嗜异凝集抗体阳性 EB病毒VCA抗体阳性 8. 鉴别诊断 化脓性扁桃体炎:链球菌、MP等 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与CMV、弓形体有 关 病毒性肝炎 川崎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 GABHS感染 1975年通过研究50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报告1发 现,30的患者存在A组-溶血性链球菌(GABHS)咽炎 ,0.2存在扁桃体周围脓肿,0.2存在脾破裂,和0.2 存在风湿热。 1976年及1983年另外两个通过研究超过100名传染性单核 细胞增多症患者的报告2发现GABHS咽炎率只有3%至4。 1.Hoagland RJ.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Prim Care 1975;2:295-307. 2. Chretien JH, Esswein JG. How frequent is bacterial superinfection of the pharynx in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Observations on incidence, recognition, and management with antibiotics. Clin Pediatr Phila 1976;15:424-7. Merriam SC, Keeling RP. Beta-hemolytic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uncommon in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South Med J 1983;76:575-6.) 9.治疗 多呈自限性,预后良好,治疗的主体是支持治疗,包括充 分水化,非类固醇消炎药或对乙酰氨基酚,和润喉糖或喷 雾剂。3 支持疗法:休息、营养支持 抗生素:提示存在GABHS感染 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麻疹样皮疹 肾上腺皮质激素:严重咽部水肿影响呼吸 丙种球蛋白 抗病毒治疗:更昔洛韦对比利巴韦林疗效更优4 防治并发症:脾大、肝大、脾破裂、肝功能异常、慢性疲 劳 3. MARK H. EBELL.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October 1, 2004 Volume 70, Number 7 4.蒋建军.更昔洛韦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2例临床观察.中国现代医学杂志.9.2005.vol15.number9 其他罕见并发症: 急性间质性肾炎 溶血性贫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