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突破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_第1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突破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_第2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突破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_第3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突破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_第4页
中考历史复习 专题突破 专题六 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专 题 训 练一、单项选择题1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的途径是()奋发读书,考取功名弃商务农,努力耕织上战场杀敌立军功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A BC D2阅读下面某书店的一份售书广告,广告所列书目中,可能在洋务运动时期成为畅销书的是其中哪一本()本店售书目录共产党宣言庶民的胜利机器制造论论法的精神大同书店A BC D31978年以后,我国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下列对这一政策的评述准确的是()A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变革C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D是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全盘否定4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之处是()改革前都面临外敌入侵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A BC D5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见闻:“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日记体现了蒋介石访苏时苏俄实施的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6为保证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都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C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D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二、非选择题7改革和恰当的政策调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四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邓小平(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简述商鞅变法的影响。商鞅变法后,秦国在哪一年统一六国、建立秦朝?(2)材料二中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是什么?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和民用企业各一例。简述这场运动的作用。(3)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有哪些?与中国的自救运动相比,两次改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4)为应对材料三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五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5)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这一政策有何影响?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俄(联)1913年1925年农业生产的情况年份1913192119231925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9 4466 6207 8608 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39.7922.1335.5544.24材料二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合同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材料三1950年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从1921年到1925年苏俄(联)的农业生产情况,并指出哪一经济政策影响了此阶段的农业生产?(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中苏两国粮食产量呈现不同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4)结合分析以上材料,你获得了哪些启示?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列举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名称。(2)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进行评价。(3)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4)康有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出一例予以说明。参考答案1.C2.C3.C4.D5.B6.A7(1)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影响:商鞅变法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其兼并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时间:公元前221年。(2)洋务运动。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在华扩张。(3)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根本区别在于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技术,而日本明治维新是全方位学习西方。(4)罗斯福新政。共同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5)包产到户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8(1)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大幅增长)。新经济政策的实施。(2)特点:国家干预经济。罗斯福新政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重振了美国经济。(3)中国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苏联未从根本上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国家要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动调整经济政策;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9(1)洋务派。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或江南制造总局。(2)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民族自强做了努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3)同:都主张向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