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综第六次月考试题实验班_第1页
高三理综第六次月考试题实验班_第2页
高三理综第六次月考试题实验班_第3页
高三理综第六次月考试题实验班_第4页
高三理综第六次月考试题实验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湖南省衡阳市2017届高三理综第六次月考试题(实验班)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三实验班第六次月考试卷,分两卷。其中共31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选择题(每题6分,共126分)本卷共21题,每题6分。其中物理部分为不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3分,错选,多选不得分。化学部分和生物部分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B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C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D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成正比2.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场中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于O点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水平现用一外力将小球沿圆弧缓慢拉到竖直方向最低点,小球电荷量不变,则在此过程中A外力所做的功为mgLcotB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增加qEL(sin+cos)C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增加2mgLcotD外力所做的共为mgLtan3.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沿质量为m2的长木板向右滑行,长木板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则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2(m1+m2)g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1m1gC若改变F的大小,当F2(m1+m2)g时,长木板将开始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4.如图甲所示,在升降机的顶部安装了一个能够显示弹簧拉力的传感器,传感器下方挂上一轻质弹簧,弹簧下端挂一质量为m的小球,若升降机在运行过程中突然停止,并以此时为零时刻,在后面一段时间内传感器显示弹簧弹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g为重力加速度,则A升降机停止前在向上运动B0t1时间小球处于失重状态,t1t2时间小球处于超重状态Ct1t3时间小球向下运动,动能先增大后减小Dt3t4时间弹簧弹性势能变化量大于小球动能变化量5.如图所示,xOy坐标平面在竖直面内,y轴正方向竖直向上,空间有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一带电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轨迹如图中曲线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轨迹OAB可能为圆弧B小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增加C小球在A点时受到的洛伦兹力与重力大小相等D小球运动至最低点A时速度最大,且沿水平方向6.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与电阻R2阻值相同,都为R,和R1并联的D为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可看作零,反向电阻可看作无穷大),在A、B间加一正弦交流电u=20sin100t(V),则加在R2上的电压有效值为A10V B20V C15V D5V7.在平行板电容器A、B两板上加上如图所示的电压,开始B板的电势比A板高,这时两板中间原来静止的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开始运动,设电子在运动中不与极板发生碰撞,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电子重力)A.电子先向A板运动,然后向B板运动,再返回A板做周期性来回运动B.电子一直向A板运动C.电子一直向B板运动D.电子先向B板运动,然后向A板运动,再返回B板做来回周期性运动8.如图所示,在光滑四分之一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b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b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c点停止若圆弧轨道半径为R,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B物块滑到b点时对b点的压力是3mgCc点与b点的距离为D整个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损失了mgR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4.6g金属钠与足量O2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中阴、阳离子的总数为0.3NAB1L0.5 mol/L的FeCl3溶液充分水解后,所得Fe(OH)3胶粒的数目为0.5NAC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D1L含NA个Al3+的Al(NO3)3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大于3 mol/L10.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如下两个离子反应Ce4+Fe2+=Fe3+ Ce3+,Sn2+2Fe3+=2Fe2+Sn4+。由此可以确定Fe2+、Ce3+、Sn2+三种离子的还原性最强和最弱的离子分别是ASn2+和Ce3+ BSn2+和Fe2+ CCe3+和Sn2+ DFe2+和Ce3+11.在一定温度下,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B在该温度下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K为25/9C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反应达平衡后,向此容器中通入NO2气体,则c(NO2)增大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r(W)r(Y)r(Z)r(X)。X与W同主族,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Z原子的核电荷数等于X、Y原子核电荷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B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C仅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D化合物X2Z2与W2Z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13.向含Na+、Al3+、Fe3+、Fe2+、Cl、SO42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2O2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所得溶液与起始溶液相比,上述离子数目没有变化的有 A2种B3种 C4种 D5种14.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CH4+Cl2CH3Cl+HCl BCH2=CH2+Br2CH2BrCH2BrC2CH3CH2OH+O22CH3CHO+2H2O D15.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溴蒸气和NO2分别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汽B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用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溶液变黄色C证明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加热后红色加深D证明难溶物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往黄色固体难溶物PbI2加水中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NaI固体产生黄色沉淀16.下列四项分析与该模型相符的是A若,分别表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则应包括染色质B若,分别表示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条件,则应包括通道蛋白C若,分别表示细胞分化和细胞癌变的特征,则应包括遗传信息的改变D若,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则应包括出现纺锤体17.右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和B过程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A和B分别表示丙酮酸和D有氧呼吸包括图中的过程18.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19.下列关于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B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C诱变育种可以按人为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变异D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20.如图为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局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B刺激图中1、2、3、4四处,均能引起肌肉收缩C刺激3处时,兴奋部位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D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21.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 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第II卷 非选择题(共174分)22.(本题满分12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相应的操作步骤如下:A将斜槽固定在桌面上,使斜槽末端保持水平,并用“悬挂重锤”的方法在水平地面上标定斜槽末端正下方的O点B取入射小球a,使之自斜槽上某点静止释放,并记下小球a的落地点P1;C取被碰小球b,使之静止于斜槽末端,然后让小球a自斜槽上同一点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斜槽末端与小球b发生碰撞,并记下小球a的落地点M和小球b的落地点N;D测量有关物理量,并利用所测出的物理量做相应的计算,以验证a、b两小球在碰撞过程中所遵从的动量守恒定律(1)在下列给出的物理量中,本实验必须测量的有 (填写选项的序号)小球a的质量m1和小球b的质量m2;小球a在斜槽上的释放点距斜槽末端的竖直高度h;斜槽末端距水平地面的竖直高度H;斜槽末端正下方的O点距两小球落地点P、M、N的水平距离OP、OM、ON;小球a自斜槽上某点处由静止释放直至离开斜槽末端所经历的时间t0;小球a、b自离开斜槽末端直至落地经历的时间t(2)步骤C和步骤B中小球a的释放点相同的原因 ;步骤B和步骤C中选取入射小球a的质量m1和被碰小球b的质量m2间的关系应该为m1 m2(填“”或“”)(3)实验中所测量的物理量之间满足关系式 ,就可证实两小球在碰撞过程中遵从动量守恒定律23.(本题满分16分)飞行器常用的动力系统某种推进器设计的简化原理如图1,截面半径为R的圆柱腔分别为两个工作区,I为电离区,将氙气电离获得1价正离子;为加速区,长度为L,两端加有电压,形成轴向的匀强电场I区产生的正离子以接近0的初速度进入区,被加速后以速度vM从右侧喷出区内有轴向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在离轴线处的C点持续射出一定速度范围的电子假设射出的电子仅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运动,截面如图2所示(从左向右看)电子的初速度方向与中心O点和C点的连线成角(090)推进器工作时,向I区注入稀薄的氙气电子使氙气电离的最小速度为v0,电子在I区内不与器壁相碰且能到达的区域越大,电离效果越好已知离子质量为M;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电子碰到器壁即被吸收,不考虑电子间的碰撞)(1)求II区的加速电压及离子的加速度大小;(2)为取得好的电离效果,请判断I区中的磁场方向(按图2说明是“垂直纸面向里”或“垂直纸面向外”);(3)为90时,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速率v的范围;(4)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最大速率vM与的关系24.(本题满分16分)如图,长度S=2m的粗糙水平面MN的左端M处有一固定挡板,右端N处与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以一定速率v逆时针转动,其上表面NQ间距离为L=3m可视为质点的物块A和B紧靠在一起并静止于N处,质量mA=mB=1kgA、B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并分别向左、右运动,分离过程共有能量E=9J转化为A、B的动能设A、B与传送带和水平面MN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与挡板碰撞均无机械能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分开瞬间A、B的速度大小;(2)B向右滑动距N的最远距离;(3)要使A、B不能再次相遇,传送带速率的取值范围25.(本题满分18分)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QC的边长为2L,P、D分别为AQ、AC的中点水平线QC以下是向左的匀强电场,区域(梯形PQCD)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区域(三角形APD)内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区域(虚线PD之上、三角形APD以外)的磁场与区域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带正电的粒子从Q点正下方、距离Q点为L的O点以某一速度射入电场,在电场作用下以速度v0垂直QC到达该边中点N,经区域再从P点垂直AQ射入区域(粒子重力忽略不计)(1)求该粒子的比荷;(2)求该粒子从O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t1和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3)若区域和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3B0,则粒子经过一系列运动后会返回至O点,求粒子从N点出发再回到N点的运动过程所需的时间t26.(本题满分18分)我国有广阔的海岸线,海水综合利用大有可为海水中Br含量为65mgL1,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工业流程如下:(1)以上步骤中已获得游离态的溴,步骤又将之转变成化合态的溴,其目的是:(2)步骤通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吹出Br2,利用了溴的(填序号)A氧化性B还原性C挥发性D腐蚀性(3)以上流程中涉及的离子反应如下,请在下面方框内填入适当的化学计量数:Br2+CO32BrO3+Br+CO2(4)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气,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后蒸馏写出溴蒸气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实验室从溴水中分离出溴还可以用溶剂萃取法,下列可以用作溴的萃取剂的是(填序号)A乙醇B四氯化碳C裂化汽油 D苯(6)用上述流程制得含Br265%的工业溴1t,至少需要海水m3(7)上述流程中吹出的溴蒸气,也可先用二氧化硫水溶液吸收,再用氯气氧化后蒸馏写出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7.(本题满分18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SO2、NO直接排放将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利用电化学原理吸收SO2和NO,同时获得Na2S2O4和NH4NO3产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Ce为铈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N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O2的离子方程式(2)含硫各微粒(H2SO3、HSO3和SO32)存在于S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ApH=7时,溶液中c(Na+)c(HSO3)+c(SO32)B由图中数据,可以估算出H2SO3的第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2107C为获得尽可能纯的NaHSO3,应将溶液的pH控制在45为宜DpH=9时的溶液中c(OH)=c(H+)+c(HSO4)+c(H2SO4)若1L1mol/L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13.44L(标况下)SO2,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取装置中的吸收液vmL,用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3)装置的作用之一是再生Ce4+,其原理如图2所示图中A为电源的(填“正”或“负”)极右侧反应室中发生的主要电极反应式为(4)已知进人装置的溶液中NO2的浓度为0.4mol/L,要使1m3该溶液中的NO2完全转化为NH4NO3,需至少向装置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O2的体积为L28.(本题满分22分)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在100开始升华,157时开始分解(1)探究草酸的酸性已知:25H2C2O4的电离常数K1=5.410-2,K2=5.410-5;H2CO3的电离常数K1=4.510-7,K2=4.710-11则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下同)AH2C2O4+CO32-=HCO3-+HC2O4-BHC2O4-+CO32-=HCO3-+C2O42-CH2O+CO2+C2O42-=HC2O4-+HCO3-DC2O42-+CO2+H2O=H2C2O4+CO32-向1L0.02mol/L H2C2O4溶液中滴加1L0.01mol/L 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c(H+)c(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H2C2O4)c(HC2O4-)Bc(Na+)+c(H+)=2c(C2O42-)+c(HC2O4-)+c(OH)Cc(OH)=c(H+)+2c(H2C2O4)+c(HC2O4-)Dc(H2C2O4)+c(C2O42-)+c(HC2O4-)=0.02mol/L(2)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含杂质的Na2C2O4样品(已知杂质不与KMnO4和H2SO4溶液反应)实验步骤:准确称取1g样品Na2C2O4固体,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于锥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足量稀H2SO4溶液,用0.016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25.00mL(已知:5H2C2O4+2KMn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滴定管中(填“酸式”或“碱式”)滴定至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下列操作可能使测量结果偏高的是;A盛装的Na2C2O4的滴定管没润洗B盛装高锰酸钾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C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D锥形瓶中残留少量水计算样品中Na2C2O4的纯度29.(本题满分16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中山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M1溶瘤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如右图所示)。材料二:当细胞以异常的模式进行增殖的时候,机体会释放一系列的死亡信号激发细胞的自我摧毁,以免异常细胞变成癌细胞。研究者首次披露一种细胞凋亡抑制蛋白APs)控制细胞凋亡的机制: 通过与细胞凋亡酶结合而抑制细胞凋亡。(1)正常细胞_ (有或无)ZAP蛋白,由图可知细胞凋亡与_(细胞结构)密切相关。(2)基因对黑色素合成的控制是_实现的。(3)已知癌细胞大量摄入葡萄糖用于呼吸作用,但是其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与正常细胞却大体相当,说明其呼吸产物中有大量的_(物质)。(4)最新研究发现,如果限制体内谷氨酰胺的含量,就可以使肿瘤细胞无法正常吸收葡萄糖,从而抑制它的生长。与此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减少葡萄糖的摄入可使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细胞B.糖类是包括癌细胞在内的所有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C.切断肿瘤细胞的“糖路”,可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D.谷氨酰胺可能用于合成癌细胞的葡萄糖载体蛋白(5)根据资料二可知,癌细胞形成的直接原因是_。(6)根据以上资料提出治疗癌症的两种思路: _ 。30.(本题满分18分)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研究,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然最新群体遗传学的研究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尽头,仍然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以及上述资料回答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如果大熊猫种群仍然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的基本单位(3)突变和基因重组、和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4)如果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根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测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A0N100% B0N50% C0N50% DN50%(5)如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由a变为b、c、d体现了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是曲线31.(本题满分20分)科学家观察到,当水稻感染了赤霉菌后,会出现植株疯长且结实率大大降低的现象,因而称之为“恶苗病”科学家用赤霉菌培养基的无细胞滤液处理无病水稻,出现了与恶苗病同样的症状这说明赤霉菌中有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后来科学家们从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中分离出这种活性物质,命名为赤霉素(1)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赤霉菌的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此时能确定赤霉素是植物激素吗?(填“是”或“否”)(2)植物体内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此外还能促进和(3)赤霉菌中有促进水稻生长的物质,这是生物之间相互适应的结果(4)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主要与细胞壁的伸展性有关有人进行了CaCl2和赤霉素对大豆种子胚芽生长速率影响的实验(不考虑加入外源物质后对植物自身激素合成的影响),先加入CaCl2溶液,后在b时间加入赤霉素,结果如图所示:据图说明一定浓度的CaCl2溶液对胚芽细胞壁的伸展起到了作用(填“促进”或“抑制”),b点赤霉素促进茎伸长的可能原因是衡阳八中2017届高三实验班第六次月考理科综合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BBDACDDDCBCD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ABBDBBDA题号21答案A22.(1);(2)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相等;(3)m1OP=m1OM+m2ON23.(1)离子在电场中加速,由动能定理得:eU=M得:U=离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关系得:=2aL得:a=(2)要取得较好的电离效果,电子须在出射方向左边做匀速圆周运动,即为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根据左手定则可知,此刻区磁场应该是垂直纸面向外(3)当=90时,最大速度对应的轨迹圆如图一所示,与区相切,此时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R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Bevmax=m得:vmax=即速度小于等于此刻必须保证B(4)当电子以角入射时,最大速度对应轨迹如图二所示,轨迹圆与圆柱腔相切,此时有:OCO=90OC=,OC=r,OO=Rr由余弦定理有:(Rr)2=+r22rcos(90)cos(90)=sin联立解得:r=再由:r=得:vmax=答:(1)求II区的加速电压为,离子的加速度大小为;(2)为取得好的电离效果,请判断I区中的磁场方向是垂直纸面向外(3)为90时,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速率v的范围是速度小于等于(4)要取得好的电离效果,求射出的电子最大速率vM与的关系为vmax=24.(1)设A、B分开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A、vB由A、B系统能量守恒有:由A、B系统动量守恒有:mAvA=mBvB联立解得:vA=vB=3m/s(2)假设B不能从传送带Q端离开,且在传送带上运行最大对地位移为s2,由动能定理得:解得:s2=2.25m由题意可知s2L=3m,假设成立所以B沿传送带向右滑动距N的最远距离为2.25m(3)设A在水平面上开始向左运动到停止,滑动过的路程为s1,由题意知A与挡板碰撞后原速率返回,整个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得解得:s1=2.25ms=2m,即A停在距M端0.25m处,即距N端1.75m;若AB不能再次相遇,设B返回到N端时速度大小为vB,后经s2距离停下,则由动能定理有由s21.75m,解得由题意可知不论传送带速率多大,vB至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