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学生就要走出校门的时候,班级工作仍要坚持德育先行,继续重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行为规范等的教育,认真落实学校、学工处的各项工作要求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双周考试题考试时间:2017年3月10日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素食自古以来是中华文明的饮食传统,中国以及整个东亚,饮食皆以谷物和蔬菜为主,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是不同的。舌尖之上是对美的品味,舌尖之下是文化精神的倾向。 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蕴涵,饱含着动物关怀精神,包括爱惜、同情和敬畏。其中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动物视为生活资源,但怀爱惜之情有节制地取用,是古代中国关怀动物的主流思想。熟知的典故,如成汤“网开一面,德至禽兽”、子曰“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等,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爱惜动物是“仁心”的发露,为政者以爱惜动物作为施行仁政的表态,在后世已成中国政治传统。如北魏孝文帝“至十五,便不复杀生,射猎之事悉止”,唐文宗下禁弋猎敕“保兹怀生,下遂物性”。 从人类认识的进程来看,在认识到万物与我是有区别的截然两物之后,再认识到万物与我的本原一体,是更深刻的认识。古代中国早有“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的哲学命题。深切地从动物生命身上直接体认这种思想,以恻隐之心同情动物,孟子最初表达了这种思想:“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晚清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指出,鸟兽与人同本而至亲,“知识灵明,其去人盖不远矣,其知痛苦亦甚矣”,主张戒食动物,并预言未来世界一定是素食的社会。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在思维深处对“浑然与物同体”的默会体认。在此意义上,同情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认知,这在中国哲学中称为“良知”,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 当代学者乔清举创见性地将祥瑞动物列入动物生态伦理的范畴,以麟凤龟龙四灵为例指出了“动物作为自然的神性标志的生态意义”。对中国思想有深切领悟的法国先贤史怀泽,曾提出“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不过,“敬畏生命”落实到动物后是同情,与古代中国对祥瑞动物的敬畏之心是有区别的。换言之,在史怀泽的思想中,动物并不具有神性。这不难理解,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中,只有上帝才具有唯一的神性位格。 现代学界的动物关怀思想,大致有“动物权利说”和“动物福利说”两种。动物权利说主张,动物有其不可替代的固有价值,应平等的考量而不应取用;动物福利说不反对取用动物,但人类有义务使动物避免痛苦并造就其康乐生活。以古代中国对于动物的同情、爱惜和敬畏这三重伦理维度来观照,动物权利说的动机与同情之义相当,动物福利说的动机与爱惜之义相当。目前,源于西方的动物伦理学,始终在不懈地致力于、也局限于这两种意义上的论述,而以敬畏之心对待动物的态度是不见的。敬畏是古代中国独有的动物关怀精神。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8月29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素食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饮食传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倾向。B与西方以肉为主的饮食习惯不同,素食的范围包括中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C中国古代素食传统有着深厚的国学底蕴,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关怀。D素食作为一种饮食传统,是古代中国关怀动物主流思想的一种体现。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孔子认为,钓鱼而不用大网,射箭但不射杀幼鸟,主张有节制地捕猎动物,体现了对自然仁爱的态度。B孟子的“不忍见其死”“不忍食其肉”是一种恻隐之心,体现了古代中国“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的思想。C晚清康有为在大同书中主张戒食动物,并对未来世界的饮食习惯做山了某种预判。D对动物的恻隐之心是一种超越语言的直接认知,在中国哲学中被称为“良知”,即一种不假思索的善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当代学者乔清举创见性地将祥瑞动物列入动物生态伦理的范畴,以麟凤龟龙四灵为例指出了“动物作为自然的神性标志的生态意义”。B在史怀泽的思想中,动物并不具有神性,这是因为,在西方的基督教文化传统中,只有上帝才具有唯一的神性位格。C动物权利说认为,动物有其不可替代的固有价值,应平等的考量而不应取用,且人类有义务使动物避免痛苦并造就其康乐生活。D源于西方的动物伦理学一直以来坚持从爱惜、同情这两个意义上对关怀动物进行相关论述,并取得一些成果。(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北大校长蔡元培余 杰 北大的校长走马灯似地轮转了多少人,但是只要一提起北大校长,人们首先想起的就是蔡元培校长。在北大昔日的历史传统和今日的格局气象中,蔡元培已内化为一种象征与启示,不减风神依旧,因为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 1917年1月4日,隆冬的北京,一辆四轮马车驶进北京大学的校门。这时,早有两排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两侧,向这位刚刚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的传奇人物鞠躬致敬。新校长缓缓地走下马车,他摘下了礼帽,向这些杂工们鞠躬回礼。在场的许多人都惊呆了:这在北大是从所未有过的事情。今天的新校长怎么了?北大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是科举考试的替代物,进了就是进士,学生被称为“老爷”,常带着仆人来上学。1912年京师大学堂虽更名为北京大学,但在社会公众眼中,这个大学仍是官僚机构,一度被叫做“官僚养成所”,校长更是内阁大臣的待遇。校园里,根本没有人谈论知识学问,学生不务正业,老师也都是官员兼职,冬烘保守。像蔡元培这样地位崇高的人向身份卑微的工友行礼,在当时等级森严的北大乃至全中国都是罕见的现象。这不是一件小事,北大的新生由此细节开始。他的这一行为,是对北大官气的一个反拨,是一面如何做人的旗帜。从此,北大与蔡元培如同血肉般联系在一起。北大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北大是他的一个辉煌的文化理想。什么是大学?蔡元培理想的大学是他在德国观察到的大学,即拥有独立地位的,追求纯粹学问的,一个思想与知识的生产、交流和传播的机构。蔡元培力图引进德国的教育理念,纠正中国自古以来就根深蒂固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模式。蔡元培既是一个理想主义气质很浓重的人,又是一个实干家。他采取了种种措施,让自己的理念在北大得以贯彻下去。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在他捧起的双手中慢慢成形了。具有多年办学经验的蔡元培明白,要把眼前这个乌烟瘴气的北大办好,最重要的首先是要有一大批真才实学而又热心教育的教师不在乎你的政治立场,不在乎你的资历,不在乎你的年龄,这一点是革命性的。蒋梦麟先生在苦难与风流中写道,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谈。” 这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风格在同一个地方交错重叠的现象,在北大的历史上、甚至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蔡元培特别关注大学教育对人格的培养。1917年1月9日,他在北大的就职演说中谈到:“诸君为大学生,地位甚高,肩负重任,责无旁贷,故诸君不唯思所以感己,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己且为人轻辱,更何足以感人。”当时还是一名普通学生的罗家伦,后来回忆听到蔡元培先生讲话时的感觉说:“那深邃、无畏而又强烈震撼人们心灵深处的声音驱散了北京上空密布的乌云,它不仅赋予了北京大学一个新的灵魂,而且激励了全国的青年。” 蔡元培先生在北大期间,北大学生运动开始萌芽。他与学生运动的关系,一直被后人所误解。许多人把他描述成学生运动的积极支持者,这是对历史的改写。蔡元培本人并不支持学生运动,从“五四”运动一开始,他就对群众运动的负面作用有清醒的认识,对过度参与政治活动伤害学术研究和大学独立有清醒的认识。多年后蔡元培先生在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一文中也写到:“我对于学生运动,素有一种成见,以为学生在学校里面,应以求学为第一目的,不应有何等政治的组织。所以民国七年夏间,北京各校学生,曾为外交问题,结队游行,向总统府请愿。当北大学生出发时,我曾阻止他们,他们一定要参与。我因此引咎辞职,经慰留而罢。”但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德珩却说,“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北大,其精神上的指导者是蔡元培。”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感慨:“以一个校长的身份,能领导一所大学对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了蔡元培以外,找不出第二个人。”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因为有后来者“以口为碑,以心为碑,以文为碑”,蔡元培成为北大校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校长。B蔡元培给校役回礼,是给严重封建积习的北大吹进一股强劲的平等、民主之风,这所学校也就由此走上了改革的新征程。C蔡元培注重人格的培养,期待学生独善其身、洁身自好,在当时的中国看起来有些迂阔,但这恰恰是大学的真义所在。D蔡元培在就职演讲中,呼唤一代新型知识分子的诞生,这不仅赋予了北京大学一个新的灵魂,而且激励了全国的青年。5蔡元培是怎样把北大办成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学的?(4分)6蔡元培不支持学生运动的主要理由是什么?虽然他不支持学生运动,九三学社的创始人许德珩却说,“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北大,其精神上的指导者是蔡元培”,想想许德珩这样说的理由可能是什么?(5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4分)回 娘 家秋子红秋葵是杨家屯最漂亮的媳妇,娘家远在大山深处。由于缺水,娘家一带漫山遍野光秃秃的,农作物只长山芋和荞麦。这一年遇上天旱,山芋秧子一棵棵萎了,荞麦下不了种,家里实在揭不开锅,爹便托人带领秋葵走出数百里的大山,来到杨家屯,于是,秋葵便成了比自己大十岁的杨木根的媳妇。木根知道秋葵心里最怕人碰的痛处,暗想,一定要善待秋葵,不能让她伤心难过。但木根也与其他男人一样,火气一上来,轻了咆哮如雷,甚或抬手就是一把掌,“啪”的一声掴在秋葵脸上。秋葵转过身,躲着人,用手捂了脸,只让泪水从指缝间悄悄流出。这事儿若摊在村里别的媳妇身上,肯定要嚎、要闹,等嚎够了闹够了,肯定会卷起包袱回娘家。然后,娘家的七大姑八大姨九个伯母六婶子肯定要找上门来理论,最终,等男人上门赔够了礼道够了歉,媳妇才在娘家兄弟们的护送下,大摇大摆走进家门。秋葵娘家远,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流完了,照样像往常一样喂猪、烧饭、拉土、锄麦,悉心伺候木根、孩子和公婆。转眼问,儿子小根已经4岁。春节过后,小根在街上玩,看到邻居家的叔叔用自行车驮了媳妇和娃儿去外公家。小根看得心热,急忙跑回家,扯着秋葵衣角,说要去外公家。秋葵刚才还笑着的那张脸顿时不自然起来,嘴唇哆嗦着说:“乖儿子,外公家远,明年咱们有钱了,就去外公家。”小根哪里肯听这一套,跺着脚又哭又闹,木根大喝一声,小根“哇”的一声哭了,秋葵急忙将小根搂在怀里,也哭了。这时,木根的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横竖不是个味儿。后来,小根渐渐懂事了,便再也不提要去外公家的事了。再后来,家里的光景一天天好了起来,秋葵便常常念叨要回娘家。这一年,秋葵攒够了车票钱,正要商议着回趟娘家,不料公爹殁了。等埋葬了公爹,木根欠下一屁股债,秋葵便将车票钱给了木根。又一年春天,木根刚从县城火车站买了车票。夜里,小根肚子疼。秋葵与木根连夜将小根送到县医院。医生一检查,说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第二天,秋葵便让木根将车票拿到火车站退了。 又一年春天,木根刚要去县城买火车票,就接到村长的通知,说村里引来了农田水利建设扶贫项目,供水管道途经木根的承包田,需要木根亲自规划承包田灌溉工程的实施方案。木根高兴得像个孩子,一蹦一跳地去了承包田。玉米吐缨时,秋葵对木根说:“今年粮食丰收在望,我们很快就有钱了,等收完秋,我们带上小根回趟娘家吧。爹有气管炎,娘有腰疼病,这几年也不知好了没;弟弟现在该娶媳妇了,也不知娶下媳妇没;妹子最小,不知现在还上不上学”木根抢白道:“小根不上学了?像你一样当文盲啊?”秋葵脸一红,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秋葵终于要回娘家了。这一天,秋葵和木根去了趟县城,除了买了新衣新鞋外,还给娘家的父母弟妹买回了大包小包的礼品。天刚蒙蒙亮,秋葵便烙好干粮,做熟饭菜,叫醒木根。吃罢早饭,便出了村子。秋葵背着行李,走在前头。高挑的身子一摆一摆,走得很急。走得木根出了一身热汗。上了火车,木根在行李架上放好行李,便拣靠窗的座位和秋葵面对面坐了下来。车窗外,阳光照着明媚的田野,好看极了,那些树呀房子呀电线杆呀飞似的向后退着出了火车站,换了一程大巴车,秋葵和木根走在一条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秋葵的话一下子多了起来。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送给木根。木根第一次感觉,平日里温温顺顺沉默不语的秋葵,其实挺爱说话的。翻过了数座山梁,远处,有几户人家稀稀落落卧在山野里。秋葵顿时觉得这里的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也似乎更加温馨了。秋葵兴奋地指着前方,对木根说:“前面那个村子里,大梧桐树下,就是俺家。”说话时,一汪眼泪蓦然间从秋葵黑亮的眼睛中涌了出来,她不停地用袖角擦着。擦着擦着,双腿一软,跪在山梁上,放声哭了起来。木根背着行李,在秋葵身后,呆呆地站着。远方,夕阳里,一棵硕大的梧桐树隐约可见,树旁一户人家屋顶的烟囱里,一缕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4分)A小说巧妙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秋葵被丈夫掴脸与村里别的媳妇遇此情况对比,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B小说关于秋葵三次回娘家而未能如愿的描写,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既丰富了秋葵的形象,又给人以真实感。C秋葵在山间绕来绕去的土路上一会儿掐一朵路边的野花,一会儿放下行李跳上土坡摘一把野枣给木根,表现了回娘家时的兴奋心情。D秋葵发现娘家所在的偏远深山天比以前蓝了,山也开始绿了起来,空气似乎更加温馨了,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E篇末描写娘家“炊烟那么白那么亮那么纯朴那么亲切地向着满天的彩霞袅袅腾腾地飘着”,表现出秋葵看见娘家后感到满目的熟悉与亲切。8小说中的秋葵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9小说是怎样叙述“回娘家”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19分)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治为诸邑最,郡以政绩闻。 擢知常州。时水潦为灾,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遍问疾苦,活者甚众。檄晋陵丞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 除太府少卿。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二三年后阡陌成,仿营田,官私各收其半。”从之。 除户部侍郎。时盐课大亏,衡奏:“年来课入不增私贩害之也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择廉能吏察之,私贩自绝矣。”仍命措置官三人。丁母忧。起复,除枢密都承旨。奏马政之弊,宜命统制一员各领马若干匹,岁终计其数为殿最。李垕应贤良方正对策,近讦直,入第四等,衡奏:“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足以显容谏之盛。”乃赐垕制科出身。有言江、淮兵籍伪滥。诏衡按视,赐以袍带、鞍马、弓矢,且命衡措置民兵,咸称得治兵之要。讫事赴阙,上御便殿阅武士,召衡预观,赐酒,洒宸翰赐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上锐意恢复,凡将帅、器械、山川、防守悉经思虑,奏对毕,从容赐坐。讲论机密,或不时召对。上选使求河南,衡奏:“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己,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即日罢相。年六十有二薨。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注】常平:常平仓。亭户:古代的盐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年来课入/不增私贩害之也/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B年来课入不增/私贩害之也/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C年来课入/不增私贩害之也/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D年来课入不增/私贩害之也/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摄尉”之“摄”,指暂代官职。古汉语中,表示暂代或代理官职的词还有“行”“署”“权”“假”“守”等。B“丁忧”,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为父母守丧,也称“丁艰”“居丧”“苫块”“服阕”。依照古礼,父母死,子女得在家守丧三年,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母丧称“丁内艰”,父丧称“丁外艰”。C“檄”与“牒”“移”都是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其中“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牒书”与“移文”都是用于不相统属的各官府之间的行文,“牒书”上行、下行、平行文都用,而“移文”只是一种平行文书,多用于晓喻或责备。D“宸翰”,指帝王的墨迹(文章或手书)林黛玉进贾府中,“荣禧堂”三字之后的又一行小字“万几宸翰之宝”中的“宸翰”也是此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叶衡能够唯才是举。李孟坚在代理无锡县令时,有很好的为政声誉,叶衡就向皇上举荐;李垕在应贤良方正对策时亢直敢言,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B叶衡深得皇上赏识。皇上驾临偏殿检阅武士时,特意让叶衡参与观礼,赐给他酒,皇上考虑军机大事时,也常常召见他参与研讨,而且叶衡的很多谏言,皇帝都欣然采纳。C叶衡关心百姓疾苦。在任于潜县令时,曾把五等以下应交的赋税的份额均摊给前四等,使贫民得到解脱;在常州任上,他积极应灾救民。D叶衡富有治军之才。他在任枢密都承旨时,有人反映江、淮一带士兵名籍造假现象泛滥,皇上下诏让叶衡考察巡视,并且命令叶衡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要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二三年后阡陌成,仿营田,官私各收其半。诏衡按视,赐以袍带、鞍马、弓矢,且命衡措置民兵,咸称得治兵之要。(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10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1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A上阙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C上阙后三句写家童已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进门,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D下阙前两句写出词人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没有办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总免不了劳苦奔波。E一叶小舟从作者眼前的江面飘逝,不由得让作者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15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上下阕中都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并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美好就可以的句子是“ , ”。(2)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飞鸟猿猱来做陪衬,写它们的无计可施,来反衬人行的艰驻的句 子: , 。(3) 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运用比喻感叹人生的短暂与自身的渺小。 第II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这种真挚隐于字里行间,所以作者笔下所描绘的一切才那么宛然美丽,富有灵气;文字才那么清丽畅达,珠圆玉润。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莫衷一是,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近年,葡萄酒酒庄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是近年这些酒庄或者关门或者大打特价牌,这标志着酒庄销售已经进入理性期,接下来更需要从业人员苦心孤诣。我市家电市场促销氛围意兴阑珊,促成这个氛围的是卖场主打“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再一个就是“低价促销”。金庸就是倚马可待天天写时评的报人,他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而闻名于世。网络用语是语言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发展结果,但井喷很容易鱼龙混杂。这些生造词,既不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无益于人际交流,最容易产生网络对文化的负面效应,所以,必要的规范和禁止无可非议。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B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大汶口文化的遗物中,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画面格外引人注目,据说这是我国最古老的“旦”字的写法。C近年来,虽然政府已经加大了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但对于刚刚起步的毕业生来讲,减少税收额度和提供少量的借贷资金,并不能起到实质上的帮扶作用。D法国总统表示,大部分遇难者的年龄在35岁以下,并强调此次恐怖袭击是法国首都夜生活热闹的地区为目标,包括酒吧、餐馆和一个音乐厅。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注重学英语是好事,同时也要十分重视母语文的学习。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最富表现力、最有魅力的语文之一。 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我们自己 应该学好汉语,用好汉语。 某些人以能讲英语为荣,说话时 夹上许多“洋文”,而母语的使用 白字连篇,出尽“洋相”。A随着因此然而甚至却是B因为就所以总要就会C因为更然而只要就会D随着更但总要却是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远在春秋时代,中国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四个节气。到秦汉年间, 。“二十四节气”不仅影响农业生产, ,更重要的是已经上升到文化、信仰理念的层面,我国民间积累了大量的气象谚语、农事谚语、生活谚语,用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等。 ,但节气的理念深入人心,在什么季节做什么等等,都是大有学问。21某市为创建“文明城市”,组织人员进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下面是“安全监督检查流程图”,请介绍该图的基本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简明,语句连贯。以“检查人员”开头,不超过120个字。(6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我们经常被告诫:不要过分关注自己的外表而忽视了内在品质和能力的培养。也有人说:你的形象,就是你自己的名片,没有人会时常透过你自己都不在意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读了以上文字,你有什么想法,写作成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要抄袭。1C以偏概全,原文中说只有敬畏之心,是相对于现代动物伦理所独有的精神特质。2A理解错误,原文“戈不射宿”中的宿是指飞回巢穴歇宿的鸟。3C混淆概念,且人类有义务使动物避免痛苦并造就其康乐生活属于动物福利说的内容。4 C、 “独善其身、洁身自好”不对,有些偏颇,蔡元培强调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希望他们“励人”“感人”。5 反拨北大官气,纠正“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模式,追求大学的学术本性和地位独立;兼容并包,引进一大批真才实学、热心教育的教师;注重大学对学生人格的培育。(每答对1点给1分。)6 第一问:蔡元培不支持学生运动,他认为学生应以求学为第一目的,过度参与政治活动伤害学术研究和大学独立。第二问:蔡元培任校长期间,赋予北大平等、民主、科学、担当等精神,是与五四运动精神相契合的;五四学生运动的主体是这一时期接受北大现代教育,具有现代精神和强烈使命感的北大学子,所以许德珩说蔡元培是五四运动精神上的指导者。(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7CE A“突出了杨家屯一带的风俗习惯和该村媳妇的家庭地位”分析不当。应为突出了秋葵的隐忍性格。B“把秋葵家庭的变化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展现”分析不当。秋葵前两次回娘家未如愿是家庭原因,基本没有涉及到社会背景;第三次回娘家未如愿是社会原因,是在社会背景中展现的。D“从正面表现了娘家人的生活也在悄悄改善”分析不当。这里通过描写秋葵对娘家一带天、山和空气的感受,从侧面表现娘家一带人民的生活也在悄悄发生着改善。8 温顺隐忍。挨丈夫打骂或受了委屈,泪只流在自己心里,而不像其他人一样哭闹。 勤劳纯朴。她从事各种家务农活,悉心伺候家人。 善良,识大体。公爹殁了,秋葵将车票钱拿出来;家里经济困难,虽然想家但始终未回。 重亲情。她经常掂挂爹娘与弟弟、妹妹;回娘家时为娘家人买回大包小包的礼品。(4分,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9以“回娘家”为主线叙述故事。这样写,使小说脉络清晰,层次感强。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这样写,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故事情节在较大跨度中清晰呈现。采用简洁的对话来叙事。这样写,使叙事更加紧凑,并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插入典型的环境描写。典型扼要的环境描写增添了亲切感、真实感和现场感,赋予“回娘家”的故事以诗意美,烘托人物的心理。(6分,答对三个要点给6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0B11B、服阙:指服丧期满“苫块”是为父母守丧时的礼节苫,草席;块,土块古礼,居父母之丧,孝子以草荐为席,土块为枕故选B。12A、“叶衡上奏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无中生有,叶衡上奏只是希望皇上能“赦其狂而取其忠”,是出于对李垕的爱护“赐他制科出身”并非叶衡上奏内容。13(1):募,招募;岁,每年;蠲,免除;译文为:招募百姓耕种,每年可收谷数十万,免除租税,二三年后田地定下规模,仿照营田方式,公家私人各收一半:按,考察检视、巡视察看、察看置,安置要:要点译文为:(皇上)下诏让叶衡考察检视,把袍带、鞍马、弓箭赐给他,并且命叶衡处理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的要点14CE (C项中“内心的无奈”理解有误,此处恰恰表现的是作者进退悠然的豁达情怀。E项中“小舟从此逝”并非实写,而是词人超脱现实的浪漫主义想象。)15上阕中“倚杖听江声”,写词人夜饮归来,敲门无应而“倚杖听江声”,衬托出夜的静寂,词人置身于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遗世独立,人生的得失荣辱仿佛被一笔勾销,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其中充满超然物外的旷达之情。(3分,找出写景句1分,感情分析到位2分)下阕中“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一语双关,情景交融。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既是写深夜风平浪静之景,也是词人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词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3分,写景句1分,感情分析到位2分)16(1)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7A(“珠圆玉润”指像珠子一样圆,像玉石一样光润。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诗文流畅明快。“莫衷一是”强调很多人意见各不相同,众说纷纭。“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意兴阑珊”:阑珊:衰落。将残、将尽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兴致将尽,玩乐快要结束 。“倚马可待”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表示言行合乎情理。)18C(A动宾搭配不当,“拓宽内涵”不搭配;B中途易辙,第一分句主语是“考古工作者”,第二分句主语是“一幅画面”;D句式杂糅,“是为目标”改为“以为目标”)19A20“二十四节气”已经完全确立 还关乎人们的日常生活 虽然大家可能说不出具体都有哪些节气(回答1点1分,2点3分,3点5分)21检查人员进入企业,将从现场安全和台帐、制度建设两个方面进行检查监督(2分)若发现事故隐患就提出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2分)如果企业整改到位,检查人员收到企业整改回执后将复查验收;如果企业整改不到位,检查人员将上报有关执法部门,由有关部门进行行政执法。(2分)22立意指导: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是密不可分的。内在素质是指在生活中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学识修养、性格特征等。外在形象是指在生活和职业活动中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中常见用语解析与试题及答案
- 重温项目管理知识的有效指南及试题及答案
- 精彩呈现公共关系学的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先进经验试题及答案
- 校园大班学业职业规划计划
- 水利水电工程有害物质监测试题及答案
- 公共关系学文化活动试题及答案建议
- 出境游客运协议
- 2025年经济法概论复习计划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血透管路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四川老街改造规划设计
- GB/T 11606-2007分析仪器环境试验方法
- NCT青少年编程能力等级
- 拘留所教育课件02
- 11471劳动争议处理(第4章)
- 公共管理学黎民讲义
- 初三数学总复习教学策略课件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表(可打印最全版本)
- 结晶葡萄糖生产工艺简介课件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 中班科学活动:风车转转转课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