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1_第1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1_第2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1_第3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1_第4页
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2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2016级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 理 试 题1、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2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 ( ) A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 B永久性移民的比例明显减少 C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D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消失4关于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今天,地球陆地上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类活动,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迁移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C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均有利,不会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D大量的农村人口涌人城市,既推动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也给城市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表1为我国某城市不同指标下适度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据此完成。指标 人口数值基于人均建设用地基于人均居住用地基于可供水资源基于生态环境适度人口(万)63.8083.2072.3670.18最大人口(万)106.20113.40210.35106.33表15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A环境人口容量为106.20万 B人口合理容量是210.35万C人均居住用地相对短缺 D可供水资源最为紧张6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 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决定性因素 C. 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 D. 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7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占地面积的大小C城市人口数量的多少 D特大城市、大城市带的出现8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 )A出生率下降 B医疗水平进步C乡镇企业发展 D劳动力输出读“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完成。9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下图,完成。10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素质低 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大 D人口增长快11.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右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2. 有关甲、乙、丙、丁四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变率最大的是甲B.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乙C. 丙国正处于人口高增长阶段D. 目前丁国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13. 目前,甲国应处于人口增长模式的()A. 原始型B. 传统型C. 过渡型D. 现代型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4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A. B. C. D. 15. 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B. 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C. 时人口数量比时多 D. 时人口数量比时多浙江省是2014年全国率先放开“单独二胎”政策的省份。下图为不考虑“单独二胎”实施情况下浙江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16在不考虑“单独二胎”实施情况下,20132020年( )A人口总抚养比先降后升 B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先升后降C总人口最大峰值在2016年 D人口总抚养比增长先慢后快17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后十年内,浙江省( )A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总人口规模提前达到峰值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部分缓解下图是北京城市发展示意图。读图回答。18北京市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住房紧张 B交通拥堵 C大气污染 D就业困难19外来人口对北京市的影响可能有( )促进经济发展 缓解人地矛盾 加重基础设施压力 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ABCD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某省常住人口为94 023 567人。下图中N点表示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在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21.00%;1564岁人口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占8.36%。M点表示该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据此完成。20近10年来,该省()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B接近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出现C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D劳动力数量增加,但所占比重减少21该省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为()A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B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C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D自然灾害频发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22.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23.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 C.更高的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上升。完成24-25题。24.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25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右图为我国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分析判断。26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自然增长率变化很大,其中最高与最低相差大约A 1.6% B. 2.6% C. 3.1% D. 3.8%2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再生产特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B.出生率总体下降 C死亡率明显下降 D.全面进入过渡型28.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A.海南B.四川C.广东D.浙江图为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29.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B.C.D.图为是“19502050年世界上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完成题。图1130图中甲、乙、丙、丁对应正确的是A甲欠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B乙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C丙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 D丁较发达地区城市人口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31我国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的实施可能会使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上升放慢32就某一区域而言,人口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33人均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34在城市化过程中,第一产业吸收了第二、三产业释放出的劳动力。35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三者中,拉丁美洲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最高。36发展中国家大量人口迁出有百利而无一害37“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38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主要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移动39城市作为区域的核心,对区域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0目前影响叙利亚大量人口向欧洲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3题,共30分)。41.图15是“2015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图”,图16是“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0大洋洲10203040()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亚洲欧洲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图15图16(1)据图15分析,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人口负增长的是_。(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异最小的是_ 率。(出生、死亡或自然增长)(3)图16第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是:人口规模_,且波动较_。(大或小)(4)目前,处于图16第阶段的国家,其主要的人口问题有 _、_。(5)欧洲意大利、瑞典等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其直接影响有 _、_、_。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江苏城镇空间结构将来大致呈现“一带两轴,三圈一极”的特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材料二:图18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19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 图20中的箭头a和b表示江苏省省内的人口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图18苏北苏中苏南ab图20图19 (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_ 。(2)19982010间,苏北城镇化速度较苏南城镇化速度 _ 。(3)图20中,表示江苏省省内人口流动方向的箭头是_ 。(4)江苏城市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城市问题有 _、_ 。(4分) (5)解决城市化问题的一般措施有 、 。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6年春运从1月24日3月3日,为期40天。材料二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3)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纸)上,否则不得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BBCADADBBCDBCD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ACBCBACACCBBAA二、判断题(每小题正确的选A,不正确的选B,涂在答题卡(或纸)的对应位置,每题1分,共10分)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ABBBABAAAB三、综合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本大题4小题,共30分)41(10分)(1)非洲 欧洲 (2)死亡率(3)少,大(4)出生率高 自然增长快等(5)社会需求不旺,经济增长缓慢,青壮年负担过重等42. (共10分)(1) 由苏南向苏北递减(苏南苏中苏北),苏南经济发达(2)慢 (3)a(4)交通更拥堵、住房更紧张、用地更紧张(写两点得4分)建设新城、卫星城;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分区;改善居住、交通条件;保护、治理城市环境(2分)43(10分)答案(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从经济欠发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