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乌蒙山区的昭通;从甘肃中部的定西,到内蒙古边陲的阿尔山,看真贫、知真贫,真扶贫、扶真贫,成为“花的精力最多”的事;“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实施精准扶贫”记叙文阅读学习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基本常识;2、掌握解读记叙文阅读题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学习重点:记叙文阅读解读技巧。学习过程一、了解记叙文基本常识、答题方法与答题技巧。1、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叙述的顺序: 顺叙、倒叙、插叙4、记叙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3)以某物为线索。(4)以某人为线索。(5)以见闻为线索。(6)以地点的转换为线索。(7)以感情为线索。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5、 叙述的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有时也用第二人称 6、记叙文的详略:叙述中的详略问题是一个取材、组材如何扣紧中心,体现主题的问题。凡是对主题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主题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阅读记叙文,应注意材料的详略处理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到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文章的深度,突出主题思想;面(略写),体现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完全不写次要材料,会使文章的面受到影响。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人物可以进行正面描写,也可以进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直接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内容。间接描写就是通过描写其它人物的言行、心理或者环境来表现主人公。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的作用:表现时代风貌、展现风土人情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深化主题交代背景、渲染气氛感染读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或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8、记叙文中的过渡和照应(1)过渡 作用:承上启下 连接不同事件或不同场景。 记叙、议论、抒情间的转换。 转换不同的叙述方式。(2)照应。分析文章的照应,要做到四看: 看起段与题目的照应。 看开头与结尾照应。 看前设悬念,后有照应,层层推进,多处照应。 看相同或相近的语句、段复叠式照应。 9、理解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语语的含义。(2)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3)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10、理解句子的含义(1) 文章开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 点明中心、设置悬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话题)、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 (2) 文章结尾段(句)的作用可能有: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等; (3) 文章中间段(句)的作用可能有:过渡(承上、启下、承上启下)作用。11、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形象,生动);拟人(形象,生动);夸张;排比(增强气势);对偶;引用(增强气势);设问;反问(增强语气)。比喻句的作用可能有: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什么(本体)的哪些特点。 排比句作用是节奏明快,语气连贯,读起来酣畅淋漓,气势磅礴,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12、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象征;对比;衬托(人物);烘托(气氛);伏笔/铺垫;照应/呼应;扬抑(欲先);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悬念;巧合。13、划分记叙文的段落层次: 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按时间先后划分。 (2)按地点的转换划分。 (3)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 (4)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 (5)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14、概括记叙文的各段段意 : (1)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2)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3)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概括一件事的框架(方法)是:谁(一般是文章的主人公)干了什么。 15、归纳记叙文的中心: (1)从分析标题入手。(2)从分析材料入手。(3)从分析段首入手。 (4)从分析篇末入手。(5)从分析文中议论、抒情入手。(6)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概括记叙文的中心有一套常用的格式。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16、分析记叙文的人物形象:(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2)从侧面描写入手。(3)从细节描写入手。(4)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17、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分析记叙文的写作特点,除了注意体裁的特点之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从文章的取材方面看。从文章结构布局方面看。从文章的表达方式看。从文章的语言运用方面看。18、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这是一种根据文体特点来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阅读一切以记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写事、记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等。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19、赏析语段:内容(写什么;选材有什么独到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20、标点符号:(1)引号的五种用法:表引用;表特定称谓;、表强调/表着重指出;表特殊含义;表讽刺或否定。(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解释说明;表声音的中断或延长;表插说;表话题转换;表递进。(3)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表语言断续;表话未说完;表心情矛盾;表思维跳跃;表思索正在进行。二、习题巩固一个人的奔跑那是一个再也经典不过的夜晚,喧嚣的墨西哥城终于渐渐安静了下来,奥运会田径比赛的主体育场也慢慢地被笼罩在夜色之中,享誉国际的记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将当天马拉松比赛优胜者们领取奖杯、庆祝胜利的镜头都制作完毕了,才发现体育场内已空无一人。“我该回宾馆休息了。”早已疲倦的他自言自语地说。就在格林斯潘刚要离开体育场时,他突然看见一个右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的人跑进体育场,这个人气喘吁吁、一瘸一拐地跑着,但却没有停下来。他顺着跑道跑了一周,抵达终点后,才突然一下子瘫倒在地格林斯潘意识到,这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询问这名运动员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到终点。这位来自坦桑尼亚、名叫艾克瓦里的年轻人轻声回答道:“我的国家从两万公里外把我送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我要跑到终点,尽管我已经在奔跑队伍的最后面,但我有着和他们一样神圣的目标:我要跑到终点,即使已经不再有人为我加油,我也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的背后有着祖国的凝望”听了艾克瓦里的话,格林斯潘早已热泪盈眶。很快,他就用镜头将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传递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1请准确概括文末作者所说的“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指什么。(50字内)(4分) 2对艾克瓦里的行为,格林斯潘对先是“_”,最后是“_”(各填文中的一个词),说说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5分) 3格言杂志在刊载这篇文章时配发了图片,图片下方还有一行揭示文章主旨的文字。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你觉得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句话。( )(3分) A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B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C责任重于荣誉。 D奥运会重在参与。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祖国的凝望”的?为了这一“凝望”,无数志士仁人被感奋激发着。请你也说出一个类似的故事。(6分) 卖豆浆的孩子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10岁开始就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5、请简要说说第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6、第自然段运用了哪一种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7、第自然段加点的“苦涩的东西”内涵丰富,你如何理解?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8、请联系全文,谈谈结尾段中划线语句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1坦桑尼亚运动员艾克瓦里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1分)虽因受伤而远远的落在后面(1分)却仍然坚持跑完了全程(1分)。语言表达简洁流畅(1分)。2“好奇”“热泪盈眶”(各1分),格林斯潘是被艾克瓦里牢记着自己作为运动员的责任(或“祖国的凝望”)所感动。(3分)(若只是泛泛而说“被感动”,只得1分)3 C责任重于荣誉。4祖国人们的嘱托、注视和期待。(3分)故事语言流畅,围绕“责任”与“祖国”(3分)。5、此题考察了文章第一段的作用通文章第一段的作用常有两种情况:一个是点题,与题目呼应,也可以是引出中心内容;另一个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然后根据具体文章来对号入座此处的作用为:点题:交代了孩子的年龄和卖豆浆的情况;引起下文,激发阅读兴趣答案:点题:交代了孩子的年龄和卖豆浆的情况;引起下文,激发阅读兴趣6、此题考察了表现手法的鉴别一般来说,作者写甲物,却写到与之差不多的乙物,作用是对比,为的是强调突出甲物的某种特征此处写另一个孩子的原因是:运用对比,突出(强调)了卖豆浆孩子生活的艰辛和他的坚强独立答案:对比,突出(强调)了卖豆浆孩子生活的艰辛和他的坚强独立7、此题考察了关键词语的含义分析分析词语含义是,可以选择多角度来分析,本词语可以从小孩的角度:苦涩于卖豆浆孩子的辛苦忙碌;苦涩于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也可从“我”或者社会的角度:这表达了对卖豆浆孩子的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畜牧业疫病防控合作项目合同
- 2025综合承包施工合同
- 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四发展社会主义市抄济23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精练含解析
- 自考行政管理视野拓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合作协议 个人加盟外贸企业代理合同
- 2025如何编写租赁合同
- 行政决策科学化的路径试题及答案
- 2025城市更新项目房屋征收补偿合同范本
- 2025版终止解除租赁合同协议书模板
- 行政管理创新与市政学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静安区2025年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车间卫生打扫管理制度
- 造价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 护理管理学中的化学性伤害
- 供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5年版
- 辅导员考试基础知识考题盘点
- 阀门技术协议合同
- 2025江苏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
- 客户旅程全维度管理研究-全面剖析
- 主题班会AI时代中学生的机遇与成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