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1页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2页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3页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4页
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考试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岗双责落实还不到位。受事务性工作影响,对分管单位一岗双责常常落实在安排部署上、口头要求上,实际督导、检查的少,指导、推进、检查还不到位。黑龙江省绥滨县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寒假作业考试试题(无答案) 第卷 阅读题(70分)1、 现代文阅读(35分)(1)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家园,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表现为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反映了乡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等,是乡民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 较之工业的高度发展,农业的缓慢发展常常给人以安全稳定的印象。相对于城市的狂躁、复杂与多变,乡村则有着更多诗意与温情,它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在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的大量消失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的消亡,相反,乡村更加稀缺而珍贵,乡村依然是人们心灵的寓所。在中国古代社会里,乡村文化是与庙堂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乡村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人们的记忆中,乡村是安详稳定、恬淡自足的象征,故乡是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回归乡里、落叶归根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在现代社会,乡村文化依然是与城市工业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许多城里人生活在都市却处处以乡村为归依,有所谓“乡土中国”的心态。 城镇化是“以城带镇”的发展模式,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病”日趋凸显,主要表现为空气等环境条件恶化、水资源紧缺、交通拥堵、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居住条件恶劣、就业融入困难等。其实城市病不仅如此,还包括更为严重的精神家园的迷失。城镇化使大量乡民突然进入现代生活,不仅造成诸多的不适应,而且使乡土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被喧嚣和紧张的城市气氛所代替,进城期望与生存状况的冲突、乡村记忆与城市体验的冲突造成身份认同的迷茫与困惑。在农民大量进城、农村土地被大片征用、第一产业从业比例迅速降低的现实境况下,如何建设他们的家园尤其是精神家园令人担忧。学者们认为,走出乡村文化生存困境的途径是重构乡村文化,即通过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文化自觉意识,以及在文化创新中凸显乡村文化个性;开展乡村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提高乡村文化个体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加强乡村、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系统综合治理;乡村文化建设也应该现代化,但不是简单机械的城市化。 乡村文化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在现时代,尽管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长足发展,但乡村文化仍有其独立的价值体系和独特的社会意义、精神价值。维护、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使之与城乡统筹发展相匹配,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适应,是亟待深入研究的时代课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村文化是与城市工业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是传统的乡村人们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 B.乡村文化是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它能反映乡民的处事原则、人生理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模式,作用重大。 C.乡村文化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恒久的价值和传统,充满诗意与温情,它以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人们。 D.乡村文化反映着人们的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是非标准、行为方式、理想追求等,在传统乡村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乡村的民俗民风、物质生活与行动章法等与城市工业文化、庙堂文化都不相同,城里人虽然生活在都市,但他们却都以乡村为归依。 B.乡村农业发展缓慢,给人以安全稳定的印象,乡村生活安详稳定、恬淡自足,回归乡里、落叶归根往往是人们的选择和期望。 C.我国当前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改变了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模式,城市病日趋凸显,乡土文化也面临着巨大危机。 D.农民大量进城、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农业从业人员比例迅速降低,不但使传统乡村面临困境,也给被迫走进城市的乡民带来了困惑。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展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在文化创新中凸显乡村文化个性等一系列重构乡村文化的手段,是走出乡村文化生存困境的途径。 B.乡村文化建设既要提高乡村文化个体的综合素质,又要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文化建设应现代化,但不能简单机械地城市化。 C.在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长足发展的当今时代,乡村文化仍具有独立的价值体系和独特的社会意义、精神价值,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D.乡村文化在民族心理和文化传承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应维护、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使之大发展、大繁荣,以取代城市工业文化。(2) 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鲁迅的“抗战”鲁迅先生是1936年10月19日去世的,距离全面抗战爆发的1937年7月7日,还有1年多的时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先生没有经历全面抗战,也就没有在此期间有所作为。但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文化界的、大中小学里的、地方武装的“民间抗战”,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迅就是文化界抗战的核心人物之一。创立于1930年3月2日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等。在成立大会上,鲁迅所作的著名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被认为是左联的纲领。左联是后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社团,它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鲁迅还将自己的稿酬捐给左联作为最初的活动经费。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以左联为核心的爱国文学艺术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抗日工作。10月15日,左联执委会发表告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们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者;左联与美术研究会联合编辑的连环图画东洋人出兵也同月出版,大胆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1932年1月,“上海各界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左联派代表参加,并安排作家深入前线采访,撰写抗日宣传文章,鼓舞士气,同仇敌忾。1932年9月28日,为抗议日本侵占东北,左联发表告国际无产阶级及劳动民众的文化组织书,10月15日,左联执委会发表告无产阶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抗议日本侵略。除了积极支持左联的活动外,鲁迅还与其他知名人士联合发表宣言,对日本的侵略和屠杀中国人的行为进行抗议。1932年2月4日,鲁迅等43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发告世界书,抗议日本进攻上海。1932年2月7日,鲁迅等129名爱国人士联合发表中国著作者为抗议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积极推介年轻作家的抗日作品,是鲁迅积极参与抗战的另一种方式。作为当时文坛的主将,鲁迅一言九鼎。他大力推介了一些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使一批文学新人快速崭露头角。1935年8月和12月,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小说生死场在鲁迅的帮助下,终于出版发行。鲁迅为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来自东北沦陷区的年轻作家,亲写序言,高度评价。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鲁迅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葛琴的总退却短篇小说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军民在1932年1到3月“淞沪抗战”中的英勇表现,鲁迅也为之作序,盛赞其是“这一时代的出产品”。鲁迅还领导了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1936年6月1日,鲁迅、冯雪峰等商定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6月15日,夜莺第四期刊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发表鲁迅等赞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文章。7月1日,鲁迅发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是一个总口号,“国防文学”是“随机应变的具体口号”。同日,鲁迅发表答托洛茨基派的信,痛斥托洛茨基派反对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并表示:“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民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8月15日,鲁迅在作家上发表答徐懋庸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主张作家应在“抗日”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在抗日战线上是任何抗日力量都欢迎的,同时在文学上也应当容许各人提出新的意见来讨论”,认为当时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侧重点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并存。他主张抗日旗帜下面要保持各自的文学特色和思想意识,不希望一刀切,非此即彼。1936年10月1日,距离逝世还有18天,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鲁迅,仍会同21人联合发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张“全国文学界同人应不分新旧派别,为抗日救国而联合。”在民族大义面前,鲁迅毫不犹豫站到了超越派别、团结御侮的高度,这对文化界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能够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积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鲁迅先生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痛斥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B. 鲁迅先生是左翼作家联盟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将自己的稿酬捐献给“左联”作为最初的活动经费,表现了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C. 鲁迅认为,当时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侧重点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并存。D. 在民族大义面前,鲁迅毫不犹豫地站在超越派别团结御侮的高度,主张文学界同仁不分新旧派别,凝聚力量、投身到抗日救国中去。5. 这段材料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回答。(4分)答:6. 鲁迅先生作为文化界抗战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抗战救国中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分)答:(3) 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王爷擂棋 秦之欣襄阳王围棋打遍裹阳无敌手,王府里的人每逢提起王爷超群绝伦的棋艺,无不引以为自豪。王爷则不然,整天闭在府衙中喝闷酒,发脾气。人问其故,王爷说:“无敌手有什么了不起,整天与不如自己的人对弈,还有长进吗?”有一天,王爷命手下人贴出告示:本王爷在内室常设围棋擂台,诚邀天下高手前来一比高下,一局赌注白银三百两。山东有个棋迷,名叫于秀才,整天以围棋为业,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三十多了,尚未娶妻。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一夜没睡好觉,心想,天下王爷,都是皇上所封,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夜郎自大,不肯用功,襄阳王在襄阳堪称棋老大,是仰仗他的地位,不一定真有高招在手。我去杀他一局,把三百两银子拿到手,一夜暴富,媳妇、地位、尊严不都有了吗?于是,立即借上赌资,整备行装,千里迢迢赶到了襄阳。于秀才揭了告示,揣在怀中,进了王府,报了姓名。差吏将他引到后堂。见到王爷,于秀才拱手施礼:“王爷在上,受晚生于某一拜。”襄阳王见来者是个青年,心想,自古英雄出少年,敢来与本王爷对弈者,绝非等闲之辈,于是急命好茶伺候。于秀才见王爷平易近人,心头的压抑感自然释放三分,再向王爷拱手道:“王爷在上,晚生有一事讨教。”王爷道:“请当面讲。”于秀才问:“王爷此次设擂,是以王爷身份登擂,还是以棋手身份登擂?”王爷见话中有话,反问道:“此话怎讲?”于秀才道:“王爷若以棋手身份登擂,平等对弈,晚生愿与王爷一比高下;若以王爷身份登擂,晚生这就告辞。”王爷仰天哈哈一笑:“先生多虑了,我这王爷虽是天子所封,实则徒有虚名。此次设擂正是以棋手身份登擂,绝无恃爵凌弱之意,空口无凭。”于是命书童端来笔墨,焚香立字,对天盟誓。于秀才见王爷如此虔诚,心中顾虑顿时烟消云散。对弈开始,风平浪静。几着过后,王爷大兵压境,于秀才使出浑身解数,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一局下完,以输了半子告终。半子之差,败在了王爷手中,于秀才心中实在不服,心想,若不是这半子,王爷的三百两银子不就成了我的吗?这倒好,眼看蒸熟的鸭子又飞走了。幸运的是于秀才在襄阳一带有几个亲朋好友,于是设法又借了三百两银子,再次来到王府,请求再下一局。王爷自然应允,迎进府内,好茶伺候,布枰再战。可惜,一局下完,于秀才又因一子之差输给了王爷。于秀才满腹懊恨,返回山东,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变卖房屋田产,又凑了三百两赌金,再一次风尘仆仆赶到襄阳府。对弈开始,你投一子,我接一招,引来观者阵阵喝彩,不知不觉,下了二百余手。于秀才心中默默合计:大事不妙,照这样一路杀下去,弄不好,我还会输掉半子,怎么办?这次可是真的输不起了。他捏着一粒棋子,反复思考,手心捏出汗来,可是任凭他怎样绞尽脑汁,也还是找不到一条转败为胜的路径,从午后一直沉吟到黄昏,掌心里的那颗棋子仍然落不下去。襄阳王见他这副窘态,微笑着说:“先生,老夫今天身体不爽,暂且封盘,明天再战如何?”于秀才如得赦令,唯唯允诺,施礼回到租住的寓所。当天晚上,于秀才哪里能够入睡?只见他点燃蜡烛,摆开棋局,苦思冥想。一根蜡烛燃尽,再换一支,仍无解困局之策,万念俱焚,不觉伏案而睡。冥冥之中,梦见一片桑林,一白衣秀士手拿丝绦,从天而降,进入桑林,选中一棵桑树,搭绦引颈,正要自缢,忽又解下丝绦,另寻他树。绕林数匝,又回到最早选中的那棵桑树上,自缢而亡。于秀才见状,急呼救人,从噩梦中惊醒,心想,这位白衣秀士莫非是我不成?我为什么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肯另换一种思维方式呢?第二天一早,于秀才又来到王府,与王爷续战残局。他避开王爷的包围圈,另寻一处按下一子,王爷一惊,这是何种阵法,急忙调转矛头,对秀才进行围追堵截。于秀才很快变被动为主动,最终以一子之差战胜王爷。王爷大喜,急命好茶伺候,并取九百两银子送给于秀才。秀才只收了三百两,那六百两坚决不收。王爷哪里肯允,变着脸说:“本府缺的不是银子,而是人才,如若不收,休想离开半步!”自此之后,于秀才衣冠楚楚,成了襄阳王府经常出入的贵客。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王府里的人每逢提起王爷超群绝伦的棋艺,无不引以为自豪”,这句话与王爷的棋艺观形成对比,意在表现王府里的人没有进取心。B“襄阳王在襄阳堪称棋老大,是仰仗他的地位,不一定真有高招在手”,这句话表现了于秀才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蔑视权贵的精神。C这篇小说描写于秀才三进王爷府,王爷三次“好茶伺候”。这三次“好茶”,都是为了表现王爷对于晚辈以礼相待、始终如一的风范。D于秀才的梦境扑朔迷离,充满了民间故事的传奇色彩,然而正是这一梦境,使于秀才茅塞顿开,打破了下棋“在一棵上吊死”的思维定势。E小说以王爷设擂为开端,以于秀才应擂为发展,以于秀才深陷困窘为高潮,以于秀才走出困境、成了襄阳王府经常出入的贵客为结局。8.小说在刻画王爷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9.这篇小说给了我们哪些人生启迪?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5分)2、 古代诗文阅读(35分)(1)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立道,字显卿。年十七,以父任备宿卫。世祖即位,立道从北征,未尝去左右。至元四年,命立道使西夏,以干敏称。皇子忽哥赤封云南王,往镇其地,诏以立道为王府文学。云南三十七部都元帅宝合丁专制岁久,有窃据之志,忌忽哥赤来为王,设宴置毒酒中,且赂王相府官无泄其事。是夕,王薨。宝合丁遂据王座。立道潜结义士,约共讨贼,按宝合丁及王府官尝受赂者,皆伏诛。于是赐立道金五十两,以旌其忠。 二十七年,安南国主陈日烜累召不至,拒使者不受命,帝欲发兵,丞相完泽言:“蛮夷小邦,不足以劳中国。张立道尝再使安南有功,今复使往,宜无不奉命。”帝招至香殿,谕之曰:“小国不恭,今遣汝往谕朕意,宜尽乃心。”立道对曰:“君父之命,虽蹈水火不敢辞。”遂行。至安南界,谓郊劳者曰:“语尔世子,当出郭迎诏。”立道传上命,数其罪。世子日燇曰:“比三世辱公使,公大国之卿,小国之师也,何以教我?”立道曰:“圣天子有德于汝甚厚汝曾不悟不能遣一介之使谢罪请命辄称兵抗拒逐我使人以怒我大国之师今祸且至矣惟世子计之。”日燇拜,且泣涕而言曰:“公之言良是也,国中为我计者,皆不知出此。天子使公来,必能活我。”北面再拜,誓死不敢忘天子之德。遂迎立道入,出奇宝为贿,立道一无所受,但要日燇入朝。日燇曰:“贪生畏死,人之常情,诚有诏贷以不死,臣将何辞。”乃先遣其臣随立道上表谢罪,修岁贡之礼如初。 大德二年,廷议求旧臣可为梁王辅行者,立道遂拜云南行省参政。视事期月,卒于官。立道凡三使安南,官云南最久,颇得土人之心,为之立祠于鄯善城西。 (节选自元史,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圣天子有德于汝甚厚汝曾不悟不能遣一介之使谢罪请命辄称兵抗拒逐我使人以怒我大国之师今祸且至矣惟世子计之B圣天子有德于汝甚厚汝曾不悟不能遣一介之使谢罪请命辄称兵抗拒逐我使人以怒我大国之师今祸且至矣惟世子计之C圣天子有德于汝甚厚汝曾不悟不能遣一介之使谢罪请命辄称兵抗拒逐我使人以怒我大国之师今祸且至矣惟世子计之D圣天子有德于汝甚厚汝曾不悟不能遣一介之使谢罪请命辄称兵抗拒逐我使人以怒我大国之师今祸且至矣惟世子计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视事期月指到任一月,视事指官吏到职从事政事,期月指一整月。B“薨”指王侯之死;“卒”本指大夫之死,后来一般官员和平民去世统称为“卒”。C“中国”指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带,中国以外称为四夷。这里指蒙元王朝。D“北面”指对人称臣。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故称“北面”。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立道干练敏捷,忠心可嘉。他从驾北征,不离左右。云南王被害,他暗中联络义士,查办宝合丁及王府曾受贿的官吏,一律处死。B张立道勇于任事,义不容辞。丞相完泽建议派张立道出使安南,于是世祖让他去宣谕旨意,他尽心尽力,表示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C张立道出使安南,不辱使命。他对安南王宣示大国之威,历数其罪,晓以利害,终于说服他奉表入朝谢罪,还像当初一样每年纳贡。D张立道为官清廉,深得人心。他出使安南,安南王子以奇珍异宝相赠,他一概不要;他在云南为官最久,当地人为他立祠于鄯善城西。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比三世辱公使,公大国之卿,小国之师也,何以教我?(5分)(2)贪生畏死,人之常情,诚有诏贷以不死,臣将何辞?(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利州南渡 温庭筠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注释:1.范蠡:春秋时楚人,助越王灭吴后因越王难共安乐乘舟离去。2.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3.忘机:忘却俗念。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首联写江景:宽阔清澄的江面波光粼粼,夕阳映照在水中闪烁不定,起伏弯曲的江岛和岸上青翠的山岚紧密相接,显得更加葱绿苍劲。B. 颔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渡船正浮江而去,船到江心,马儿扬鬃长鸣,声音好像出于波浪;未渡者歇息在柳荫下,等待渡船返回。C. 颈联写船过沙滩,惊散了草丛成群的鸥鸟;回望岸上,万顷江田之上,只有一只鹭正在飞翔,这些描写强烈地渲染了诗人心境的不平静。D. 尾联表面是说如今没有谁能懂得诗人乘一叶扁舟去追寻范蠡的足迹,逍遥于江湖,言外之意,诗人像范蠡一样心愿淡泊,与世无争。E. 这首诗描写诗人行旅在利州南渡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景物描写中,江中与岸上交替着墨,层次分明,色彩浓丽,静中有动,栩栩如生。15. 前面三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这些图景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阐述。(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的劝学中阐明“不积跬步”的结果的一个名句是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 , 两个名句逼真地描绘了大弦与小弦的音响效果。(3)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奔流向前之意。第卷 表达题(80分)三、语音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1) 一些重大玩忽职守案件和重大煤矿责任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惨剧,其后果惊世骇俗,教训是十分惨痛的。(2) 才疏学浅而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而当仁不让,还有慵懒、怯弱、自满自足、自以为是,这些人性的弱点,我们都必须加以克服。(3) 被贬黄州,流放岭南,一次一次的打击不但没有击垮苏东坡,而且使他更加乐观,更加旷达,更加珠圆玉润地对待人生与世界。(4) 近日,某公司邀请风水师促销事件引起广泛关注,秉持理性科学精神的现代企业做出如此荒诞之事,简直是匪夷所思。(5) 叙利亚问题各方会谈近日举行,各方大打口水战。中方代表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有关各方拿出诚意,中方坐享其成。(6) 正值三星Note7爆炸门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中国大陆地区的三星Note7国行仍然出现了卖断货的情况,让人吃惊。A. (1)(3)(4) B.(3)(5)(6) C.(2)(4)(6) D.(1)(2)(5)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健康的中国需要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政府应该负起责任,尽快立即矫正科学家地位不如戏子的乱象。B. 研究发现,萝卜叶、青菜、油菜叶、菠菜、芥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