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微观经济学》.ppt_第1页
《研究生微观经济学》.ppt_第2页
《研究生微观经济学》.ppt_第3页
《研究生微观经济学》.ppt_第4页
《研究生微观经济学》.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研究生微观经济学 李好好教授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2 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 Varian, H. R.: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1990( 费方域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 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6版,2006年) 推荐参考书(要求较高的数学基础) Henderson, J. M., Quandt, R. E.: Microeconomic Theory, A Mathematical Approach, McGraw-Hill Book Co., 1980(苏 通译:中级微观经济理论 数 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高鸿业、吴易风、刘凤良:研究生用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第二版,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 教学安排 假定学生已经有经济学基础,并兼顾基本没 有系统学习过本科水平经济学的同学。 本科内容的经济学由老师提供一本参考书( 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第五版,2006 )和一份本科授课的讲稿,通过自己课外自 学来弥补。 本书内容将分为详讲和略讲两部分,以保证 在有限的课时内能基本完成全书的内容,同 时,也可锻炼同学的自学能力。 *4 关于习题与考试 做习题对学习经济学的必要性犹如做习题在 数学学习中的地位。 习题由同学自行完成,教师不批改,但将组 织若干次习题讨论课。由于课内时间较紧, 建议同学还可自己组织一些习题讨论,并完 成一份题解。 考试采用闭卷(或开卷)形式。 *5 第一章 市场(Market) (简单提要) *6 导论 *7 一、稀缺性与经济学 1、稀缺性(Scarcity) (1) 定义:人的欲望超过能用于满足其欲望的资 源的状态 (2) 无限性是欲望的基本状态 自我 实实 现现需 要 尊重需要 社会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相对短缺 经济物品 自由物品 绝对短缺 稀缺存在于一切时 代和一切社会 *8 一、稀缺性与经济学 2、选择(Choice) 面对欲望与资源的矛盾,必须作出选择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好地 满足人类的欲望(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 谁生产?) 3、几个例子 布利丹(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毛驴为什 么饿死(机会成本的概念)? *9 一、稀缺性与经济学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 导致的反应: 经济社会生产和生 活方式的选择 各国政府的政策选 择(限价、配给还 是放任) OPEC国家收入增 加,为OPEC生产 的商品增加,为其 他人生产的商品减 少。某些国家还可 分享OPEC的收入 *10 二、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它把人 类行为作为目的,与可有其 它用途的稀缺资源之间关系 来研究。( Robbins:论经 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1935 ) 经济学是使人生幸福 的学问。 (英国)萧伯纳 *11 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1、利己主义(Egoism)假设与“看不见的手” 原理 2、合乎理性行为(Rational Behavior)假设( 表现在人的目标确立和目标的实现) 3、资源稀缺性(Resource Scarcity)假设 此外,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还假定: 4、市场是竞争性(Competitive)的 5、每个市场参与者掌握的信息都是完全的 *12 四、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1、机会成本原理 2、最优化行为原理 3、边际原理 4、边际报酬递减原理(前提技术水平不变, 且只适用于可变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 5、外部性原理 *13 五、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演进脉络 1、早期萌芽阶段(1662-1817)古典劳动价 值论 代表人物:Petty(赋税论1662)、 Smith (国富论1776)、Ricardo(政 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 2、产生阶段(1818-1932)边际分析革命 代表人物:Walras, Jevons, Gossen, Menger, Edgeworth, Marshall, Fisher, Clark, von Bohm-Bawerk, von Thnen 3、成熟阶段(1933-1960)公理化 *14 五、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演进脉络 代表人物:Wald, Arrow, Debreu(价值理 论,1959), Rambey, von Neumann, Morgenstern, Herstein, Milnor 4、最新进展(1961-现今)方法汇合 不确定性与信息经济学理论(Knight, Savage, Anscombe, Aumann, Raiffa, Samuelson, Allais, Arrow, Simon, Stigler, Hill, Vickerey, Mirreless) 经济核与无限维经济学 *15 五、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演进脉络 交易成本与产权理论(Williamson, Coase, North, Buchanan, Alchian) 博弈论(Nash, Selten, Harsanyi, Kreps, Wilson) *16 六、经济模型 *17 第一章 市场(Market) (简单提要) *18 一、一个经济模型的例子住宅市场 1、模型(Models)是对现实的一种简化。 2、例如,假定所有的住宅除了位置不同外,其 它方面都是一样的。 3、住宅分为两类,靠近大学的内城区和远离大 学的外城区。 4、外城区住宅价格是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不由模型来确定。 5、内城区住宅价格是内生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 ),应由模型来确定。 *19 二、经济学的两个原理 1、最优化原理(Optimization Principle) 人们总是选择他们所能支付得起的最佳消 费方式 2、均衡原理(Equilibrium Principle) 本模型中,此原理是指价格会自行调整,直 到人们的需求数量与供给数量相等。 均衡原理成立的前提经济主体的行为必须 始终保持相互一致(反例:证券市场的噪声 交易:Noise Trading)。 *20 1、基本知识准备(参阅本科教学有关内容) 2、在需求者数量比较少时,需求曲线呈非连续 的阶梯状 三、需求曲线 P O Q *21 3、但存在大批需求者时,价格间跳跃很小,需 求曲线呈连续的曲线状态。 三、需求曲线 P O Q *22 四、供给曲线 1、基本知识准备(参阅本科教学有关内容) 2、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 P O Q P O Q 短期内供给量不变 长期内供给量可变 *23 五、市场均衡 1、均衡的概念源自物理学。经济学中指各种对 立、变动的经济力量处于一种势均力敌、相 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讨论某一 商品市场、企业或行业的均衡状态,而其它 条件不变。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在所有 商品、企业、行业的供求价格相互影响的前 提下,分析所有商品如何同时决定其价格和 产量而达到均衡状态 *24 2、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 指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时的 价格,也就是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3、均衡价格通过市场供求关系自发调节形成 五、市场均衡 PSD P0 P1 SD OQ P2 Q0Q* PD P* D OQ S *25 六、比较静态分析 1、比较静态分析讨论的是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 ,均衡如何相应改变 2、比较是对前后两个均衡状态进行比较 3、静态指只考虑均衡状态,不考虑调节过程 P* P D OQ S1 S2 E2 E1 D P* Q*Q* P D1 O Q S1S2 D P* Q* Q* *26 七、分配住房的其他方法 1、差别垄断者(Discriminating Monopolist): 通过差别价格(Price Discrimination),住房 垄断者可实现利润最大化。 2、一般垄断者(Ordinary Monopolist): O P C AR MR AC MC P* C* Q 通过减少 供给量,一般 垄断者可实现 利润最大化。 *27 3、房租管制(Rent Control):管制价格Pmax 与竞争市场的均衡价格P*相比,通常Pmax0和所考察 的商品价格均为既定且大于0的情况下,消 费者的预算集合B为有界闭集(也称为紧集 )。若效用函数U(x)所表示的偏好满足公理 1-3(因此,U(x)满足连续性),则由数学 规划论,模型1的解存在。若再要求U(x)是x 的严格凹函数,则模型1的解唯一。 *59 (2) 模型1的求解 求解模型1可不必按常规的Kuhn-Tucker条件 导出其一阶条件,进而求出最优解。我们可 以利用关于偏好的假定使问题简化。 若效用函数满足局部非饱和性或强单调性, 则模型1的解x*必位于预算集合B的边界上。 模型1可以变为: 一、消费者选择问题的数学模型 *60 一、消费者选择问题的数学模型 以二维为例,来介绍求解过程。 max: s. t.: 作Lagrange函数 于是,最优经济效果的必要条件为 *61 由此,得一阶条件: 由于 ,说明在达到最优经济效果 时,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比均相等, 且等于。即化在购买每种商品上每元钱支出 增加的效用都相等。此即边际效用均等法则 。 表示每元钱支出的边际效用,称为收入 的边际效用,也称收入的影子价格。 一、消费者选择问题的数学模型 *62 关于二阶条件的讨论 二阶条件要求其二阶全微分负定,即加边 Hessian行列式 从几何上说,要求效用函数为严格拟凹。即 对任意x、yX及00, 间接效用函数是价格的非增函数,是收入的 非减函数。 *67 3、间接效用函数和普通需求函数之间的关系( Roy等式) 设 是普通需求函数, 为间接 效用函数,则有 (证明可参阅推荐的参考书) 二、间接效用函数 *68 三、例子 完全替代的偏好 约束条件: 由约束条件,解得: 同时,由于 ,因此, 将它们代入效用函数 *69 三、例子 *70 第六章 需求 (Demand) (简单提要) *71 一、需求函数 1、需求函数的定义 消费者需求函数刻画的是每种商品的作为 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和收入的函数的最优消费 数量。 *72 二、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消费者的选择 如何变化 1、收入发生变化时,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 Y IC OX (1)正常商品(如图,注 意区分必需品和奢侈 品) (2) 低档商品(由学生自 己作图) (3) 收入提供(扩展)曲 线IC *73 (4) Engel曲线:消费者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 买量之间关系的曲线。 二、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消费者的选择 如何变化 Q M O Q O M 生活必需品 高档品和大 部分工业品 *74 2、价格发生变动时,预算约束线发生移动 二、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消费者的选择 如何变化 Y A O X BBB X价格上升 ABAB X价格下降 ABAB *75 二、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消费者的选择 如何变化 价格提供曲线 表示偏好与收入不 变时,在不同价格下 消费者可以购买的两 种商品的各种均衡组 合,它说明商品价格 变动时的商品消费量 的变动。 X2 X1 O 价格提供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 利用价格提供曲线可以 作出相应的商品需求曲 线(参考教材第86页) *76 三、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和替代效 应(Substitution Effect) 1、价格效应可分解为两部分: 收入效应:价格上升(下降)的收入效应是 指因为收入购买力下降(上升)对商品消费 的调整 替代效应:因商品相对价格变化,消费者对 其开支结构所作的调整 2、正常商品 *77 三、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和替代效 应(Substitution Effect) Y OX A BB1X1X2X3 X1X3:替代效应(+) X3X2:收入效应(+) *78 3、低档商品 三、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和替代效 应(Substitution Effect) Y B A OX B1X1X2X3 X1X3:替代效应(+) X3X2: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大于收入 效应的绝对值 *79 4、Giffen商品 三、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和替代效 应(Substitution Effect) Y B A OX B1X1X2X3 x1x3:替代效应(+) x3x2: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的绝对值小于收 入效应的绝对值 *80 三、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和替代效 应(Substitution Effect) (1) Giffen商品存在的条件 相近的替代品极少,因此,替代效应很弱 其开支占收入比重很大,因此收入效应很强 (2) 现代发达经济中,具有着两种特性的商品几 乎没有,因此,在逻辑上Giffen商品存在,但 现实中可以忽略 *81 三、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和替代效 应(Substitution Effect) 5、小结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 正常商品+ + + 低档商品(非Giffen商品)+ - + Giffen商品+ - - *82 四、一些典型例子 1、完全替代 收入提供曲 线 典型预算线 Engel曲线 *83 四、一些典型例子 2、完全互补(自己阅读) 3、Cobb-Douglas偏好(图形见课本第81页) 利用求解最大化问题,可以得到商品1和商 品2的需求函数为 因此,商品1的Engel曲线为 *84 四、一些典型例子 4、相似偏好 定义若消费者对 的偏好甚于 , 则对任意 ,该消费者对 的偏好 甚于 ,则称这样的偏好为相似偏好 完全替代、完全互补、Cobb-Douglas偏好都 是相似偏好 如果消费者具有相似偏好,那么,其收入提 供曲线就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相应地, Engel曲线也是一条直线 *85 五、反需求曲线(Inverse Demand Curve) 1、把商品2视为花费在其他商品上的货币,由 于最优选择必须满足边际替代率等于价格比 这一条件,即 2、利用边际替代率,可以对反需求函数作出经 济学解释消费者为支付最后一个单位的商 品1所愿意支付的最高金额(边际支付意愿) ,从而,向下的反需求曲线和边际支付意愿 递减是一样的 *86 第七章 显示偏好 (Revealed Preference) (简单提要) *87 一、基本思想 1、由Samuelson首先提出 2、基本精神消费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的购买 行为暴露了或显示了他内在的偏好倾向。因 此,可以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推测消费 者的偏好 3、这是一种与传统思路相反的过程:消费者选 择偏好关系(效用函数) *88 二、显示偏好原理 1、设消费者在价格 时购买的商品束为 ,如果另一个商品组合 满足如 下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若消费者总是可以在他能够 购买的商品束中选择它最偏好的商品束,则 一定有 ,这就是显示偏好原 理 *89 三、直接显示偏好 设 是消费者在收入为m时按价格 购买的商品束,并且,消费者总是花尽所有 的收入,即,有等式形式的预算约束: 又设 是在收入既定条件下有能力购买 的商品束,于是,它满足如下的不等式预算约 束: *90 三、直接显示偏好 如果这个不等式成立,且 确实是不 同于 的商品束,就称 直接偏 好于 。记作 (x1, x2) (y1, y2) x1 x2 O *91 四、间接显示性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1、所谓 间接显示偏好于 ,可 以用图表示如下: (x1, x2) (y1, y2) x1 x2 O (z1, z2) 则 *92 1、显示偏好的弱公理(Weak Axiom of Revealed Preference)若(x1 , x2)是(y1 , y2) 的直接显示偏好,且(x1 , x2)和(y1 , y2)不同, 那么,只要 就不可能再有 (请观察第100页和101页的图,并体会其含义 ) 五、显示偏好弱公理与显示偏好强公理 *93 五、显示偏好弱公理与显示偏好强公理 解释若Y 是消费者在 P 价 格下可以买得起,但实际上被拒绝了的消费 组合,这就显示了消费者认为,X 比Y要好,而偏好X组合。而且,对X的偏好 大于对Y这种偏好关系是不会随时间而改变 的。所以,如果出现了消费者在Q 价格条件下选择了Y,而没有选择X,那不是 因为X不如Y,而一定是因为消费者在Q价格 条件下,买不起X(参考下图) *94 五、显示偏好弱公理与显示偏好强公理 违反显示偏好弱公理的行为满足显示偏好弱公理的行为 *95 2、显示偏好的强公理(Strong Axiom of Revealed Preference)若(x1 , x2)是(y1 , y2) 的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且(x1 , x2)和(y1 , y2) 不同,那么,(y1 , y2)不可能是(x1 , x2)的直接 或间接显示偏好。 显示偏好的强公理是消费者行为满足效用最 大化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弱公理是关于“两项一致性”的问题,而强公 理则是关于三项,乃至“n项一致性”的问题 五、显示偏好弱公理与显示偏好强公理 *96 五、显示偏好弱公理与显示偏好强公理 A B C 违反显示偏好强公理的行为 如果A是B的直接或间 接显示偏好,且A和B 不同,则B不可能是A 的直接或间接显示偏好 *97 第八章 Slutsky方程 (只介绍数学推导) *98 一、引言 1、本章要对第七章已经通过图形介绍过的将价 格效应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内容通 过数学方法进行比较深入的讨论。 2、本章的分析属于比较静态分析。 3、为了减少数学上表达的困难,我们只对两种 商品的情况进行分析。一般性的推广可参阅 有关参考书。 4、问题的实质是内生变量(商品购买数量)如 何随外生变量(价格、收入)的变动而变动 。 *99 二、研究假设 消费者按效用最大化的规则实施消费行为, 即效用函数 在预算约束 的条件下取得最大。根据前面已经推导的, 可知,应满足一阶条件: 为求出价格和收入变动对消费者购买量的影 响,对一阶条件进行全微分。 *100 三、Slutsky方程推导 因 故可解得 (1) (2) *101 其中, 表示 各元素相应的代数余子式。 由(2),设 和 不变,即 ,则 类似,设 和 不变,得(5)。(4)和(5)表示 ,在其他情况保持不变时,因 的变动或因 的变动,引起消费者购买 数量的变动率。 三、Slutsky方程推导 (3) (4) (5) *102 为了更好地阐明(4)式的含义,我们来分析(4) 式右边两项,第二项比较简单: 而第一项的含义可这样来探讨: 设若消费者在商品1价格变化的同时,收入也 同时增加,使得效用不变。即 则 三、Slutsky方程推导 (6) 符号可正可负 *103 符号总为负 利用(1)的最后一式,于是 因此,第一项的含义可以表达为 (4)式可以写为著名的Slutsky方程 三、Slutsky方程推导 (8) (7) *104 四、关于Slutsky方程的讨论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关于Slutsky方程的更深入讨论和推广到n种商 品的数学推导,可以参阅所推荐的参考书。 *105 第九章 购买和销售 (Buying and Selling) (简单提要) *106 一、本章出发点和基本概念 1、在前述的消费者模型中,假定消费者的收 入是既定的,本章则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是变 化的,收入源自销售。 2、净需求和总需求: 令(x1, x2)为总需求,(1, 2)为初始禀赋,(x1 - 1 , x2- 2)为净需求。 3、预算约束(消费者的消费值等于销售值) *107 一、本章出发点和基本概念 利用“点斜式”可以 确定预算线的位置 斜率= 经过点 O 对两种商品而言,消费者将是一种商品 的净需求者,另一种商品的净供给者 *108 二、比较静态分析 1、禀赋(Endowment)发生变动,预算线发 生平移 (1) 禀赋变小 (2) 禀赋变大 x2x2 x1 O x1 O (3) 禀赋不变,预算线不变。 *109 2、价格发生变动 预算约束线将绕禀赋点转动。 如果消费者净销售的商品价格下降,而消费 者决定仍保持销售者的身份,则消费者的福 利状况变坏(图9.3)。 如果消费者净购买的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 将保持净购买者的身份(图9.4)。 其它可能的情况由同学自己推理。 二、比较静态分析 *110 X2 无差异曲线 禀赋 原预算线 新预算线 新消费束 无差异曲线 X1 X1* X2* 初始选择 原预算线 新预算线 X2 X1 X1* X2* 商品1价格下降,消费者仍 作为供给者,则其境况变坏 禀赋 商品1价格下降,消费者作 为购买者,则其境况变好 *111 二、比较静态分析 3、提供曲线(Offer Curves)和需求曲线( Demand Curves) 提供曲线描述消费者可用于购买或销售的商 品组合 提供曲线 无差异曲线 禀赋 O X1 X2 斜率 *112 二、比较静态分析 总需求曲线 净需求曲线和净供给曲线(参阅图9.6) (差额为正时) (差额为正时) X1 P1 P1* 商品1的禀赋 商品1的总需求曲线 *113 三、修正的Slutsky方程 1、当价格发生变化时,我们将得到3种效应 普通的替代效应 普通的收入效应 禀赋收入效应(价格对禀赋束的价值影响而 产生的额外的收入效应) 2、图形表示见第139页图9.7 3、收入效应依赖于净需求,Slutsky方程的形 式成为 *114 三、修正的Slutsky方程 4、其比较严格的推导见本章附录(第145-147 页) ABC D 禀赋 最终选择 初始选择 AB:替代效应应 B D:普通收入效应 D C:禀赋收入效应 最终效应:A C *115 四、劳动供给 1、基本假设 消费者拥有的非劳动收入为M,消费量为C, p为消费价格,w为工资率,L为劳动供给量 2、劳动供给的预算约束及其变形 消费者的消费+闲暇值 =消费禀赋+时间禀赋 ,定义为禀赋的消费量 为闲暇时间量, 为消费者拥有的时间总量,则 *116 四、劳动供给 消费 闲暇 无差异曲线 最优选择 禀赋 劳动闲暇 预算约束线经过禀 赋点,且斜率为 *117 五、劳动供给的比较静态分析 1、利用Slutsky方程,在工资率上升时,对闲暇 (作为正常商品)的需求进行分析 总效应的符号并不能确定。 这也是出现劳动供给曲线 “后弯”现象的理论解释。 ()(+)(+) 工资率 劳动力 *118 五、劳动供给的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