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中学地理网络教学初探.doc_第1页
教学论文:中学地理网络教学初探.doc_第2页
教学论文:中学地理网络教学初探.doc_第3页
教学论文:中学地理网络教学初探.doc_第4页
教学论文:中学地理网络教学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地理网络教学初探摘要:网络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助于教师讲清抽象的原理;有利于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的实效性,拓展教学内容;有利于扩大巩固训练的容量,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关键词:构建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 网络课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二OOO年,美国的Intel公司为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了一个全球性的教育培训项目-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它的出现,无异于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极大的挑战,网络环境及多媒体技术更能全方位的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地理学科是一门探讨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靠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要求。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将会形成一种适应新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教学模式地理网络课一、实施地理课堂网络教学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当今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经验看,从单机发展到网络,是中小学教育信息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将成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把计算机网络仅仅看成是课堂教学手段的革新,而不从教学观念上发生相应的转变,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地理网络教学也仅是“老酒装新瓶”而已。因此,要实现学生素质的真正提高,就必须把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和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有机地结合。从教育理论的发展看,已从认知学习理论发展至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来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它与传统教育观念有着本质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从学习观看,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的直接传授方式进行,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学生必须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相互作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要与他人进行对话、沟通等的互动活动,对不同的看法进行反思,尝试以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澄清事实,逐渐完成知识的建构。2.从教学观看,传统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这样做不利于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建构主义的教学,是要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其教学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从上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自主的、富于创造性的,并重视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这些都与当今教育改革的发展是相一致的,是实施地理网络教学的理论依据。我们可以把在建构主义下的地理网络教学模式总结如下:收集概括信息分析利用信息网络学习资源学生活动讨论合作发表观点反 馈辅导评价指正总结 归纳释疑 调控学以致用教师指导二、地理网络课实施的主要发展模式经过几年的教学改革,地理网络课大致经历了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学生观看为主型该类型主要应用了计算机网络展示地理教学信息的功能。在初期使用网络进行中学地理教学,主要作为教师辅助展示教学内容的手段。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使用局域网播放教学软件,学生一人或两人一台计算机,观看教师播放的板书、图片、视频、动画等材料。这种应用的好处是学生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教师演示的内容,但是由于只利用了局域网的教学控制功能,网络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显示,特别是当展示的是教师准备好的材料时,网络实际只是在最简单和最基础的层面上被应用。 在以后的发展中,有所改进:其一,网络展示已不再作为整堂课中的唯一利用形式,而只是网络教学过程的一小部分。其二,网络已不只是展示教师准备好的内容,有的教师已经利用局域网的播放功能展示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作品,如当堂绘制的地理统计图表、完成课堂练习题等。 2、学生操作观看为主型 该类型仍然是应用计算机网络展示地理教学信息的功能,但在教学过程上与第一种类型有了很大不同。教师将授课内容制作成软件,放到网上,由学生自己操作计算机学习。软件做的很完整,包括文字板书、视频片段、图片、问题和练习等内容。教师基本不用讲解,但可以通过耳机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和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与计算机打交道。学生学习的方式是自主的,但内容和过程是教师通过软件规定好的,类似于使用课本进行的自学。教学过程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学软件设计的水平有关。但由于教学设计及软件制作的要求较高,一般地理教师难于掌握,使用不是很普遍。3、局域网查阅资料型 在这类教学过程中,网络主要用于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资料。查阅资料以外的过程多是与计算机网络无关的听讲和讨论。在中期使用网络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时,由于条件的限制,真正直接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进行地理教学的学校还不多,教师往往先将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教学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和分类,再放到校园网或局域网上使用。因此,此类课比传统地理教学信息量扩大了很多,而且时效性更强。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从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中获取地理信息,通过整理后放到网络上供上课时全体同学使用,也将地理教学信息来源从单纯的教师扩大到学生。4、因特网信息搜索型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进,特别是电信宽带的应用,许多学校的地理教师直接把教学相关的知识网站通过超链接的方法,组合成为完整的地理课专题课件,让学生自主的在网络海洋中寻找、搜索有用的信息,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收集、整理、归纳、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5、综合互动式型目前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可以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既安排了学生查阅资料,又安排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练习,同时还有教师的讲授和大屏幕演示,特别是有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网络的功能和资源很丰富,充分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大大丰富地理课堂教学,使其尽可能地体现开放性和多样化。因此,比较好的网络教学课都是综合互动式型。下面重点介绍综合互动式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三种形式。三、中学地理互动式网络课堂教学模式1、讲授型互动式网络教学模式这一种模式,是在教师有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而学生没有相应的网络工作站的条件下,以讲授为主要方法,教学课件为重要工具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1)模式的基本框架: 情景导入网上探究分组讨论反馈评讲归纳总结课堂检测 (2)教学实施说明: 1)此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前作好准备工作:深钻教材;制作主导课件;准备图像、音乐、录相等素材;下载与教学内容切合的网上资源等。 2)情景导入:课件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视频剪辑(视频点播)、录相、音乐等,创设教学情景。 3)网上探究: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Internet网络上浏览特定网站,搜索和展示有效信息,提出问题,形成目标。 4)分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堂上讨论问题,交流思想。 5)反馈评讲:对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进行评讲;加入相应的德育教育内容。(这一部分在实际操作中,可与“分组讨论”交替进行) 6)归纳总结:归纳学生的各种分析、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教学目标。 7)课堂检测:利用课件或网上题库,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2.指导型互动式网络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在网络机房上课,至少每个小组有一台工作站,教师拥有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为目的。 (1)模式的基本框架: 情景导入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反馈评讲归纳总结课堂练习 (2)教学实施说明: 1)此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前作好准备工作:深钻教材;制作导入课件;准备图像、音乐、录相等素材;在服务器上为学生准备一个共享文件夹,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源存入,以便学生协作交流;准备学生自主探索的主要网址等等。 2)情景导入:课件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像、视频剪辑(视频点播)、录相、音乐等,创设教学情景。 3)自主探究: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Internet网络上浏览特定网站,搜索和浏览有关信息,发现问题,形成目标。 4)协作交流: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参与交流;学生小组根据教师事先提供的材料和自己发现的问题,相互协作,找到问题的解决的办法。 5)反馈评讲: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讲,加入相应的德育教育内容。(这一部分在实践操作中,可与“协作交流”交替进行) 6)归纳总结:归纳学生的各种分析,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达到教学目标。 7)课堂检测:利用课件上的练习题或网上题库,对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测。 3.研究型互动式网络教学模式 “研究型”互动式网络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生活空间和认知空间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其核心是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研究精神,促使基础教育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时,需要教师事先布置教学任务,制定研究目标。 (1)模式的基本框架: 下达课题生活和认知探究呈交报告分组交流归纳小结课题延伸 (2)教学实施说明: 1)下达课题: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下达研究课题。 2)生活和认识探究:学生根据课题任务,到实地进行考察和体验,并广泛接触媒体,网上探究课题内容。 3)呈交报告:学生根据自己的探究情况,写出课题研究小报告,呈交教师;教师阅读学生的报告,进行评析,与学生个别交流看法;学生呈交正式课题报告。 4)分组交流:教师将所有学生的报告,在课堂上进行评析;学生分组讨论课题,交流思想,小组制定综合解决方案。(异地学生网上交流、协作) 5)归纳小结:教师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归纳小结。 6)课题延伸:教师将本课题的思想和理念进行适当延伸,给出课题的发展方向和下一个研究目标。 (3)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课题深度的把握:一个研究型课题的制定,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相适应。课题太深或太浅,教学的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2)教学时间的把握:教师要做到课前下达,学生课余探究,课堂交流、总结,课堂教学时间要求解决主要问题,达到教学目标。 3)交流方式: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在呈交报告后的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呈交报告之前进行。主要方式有:面对面交流、网上交流、EMAIL、留言板、BBS站、OICQ等等。四、地理网络课件的设计思路及作用 地理网络课实施效果的好坏、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是地理网络课件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界面友好,并有电子教材相互对照,学生可以不带书本进课堂。2、合理设置导航系统和导学提示,解决了网络学习的导向性问题。在网络首页有序排列各类主标题,学生可通过各主标题的下拉菜单调用所需学习资料。3、网络首页的设置更多的链接相关地理专题网站,学生可根据需要点击进入提取信息、开拓思维。4、课堂练习设计最好是即时评价判断方式,选择题电脑可即刻显示正误,让学生及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励其继续学习。5、设置QQ聊天室、BBS互动讨论区为学生提供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对各种观点,老师、学生都可以发表见解、回复、评价,真正实现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和互动,给学生思考和创新创造宽松的环境气氛和更多的机会。五、地理网络课实施中必须避免的误区1、“屏幕灌”与“屏幕问”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另一种形式的“满堂灌”“屏幕灌”又浮出水面,主要表现为使用新技术来呈现过量的信息:一副副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动画,对学生轮番轰炸,令学生目不暇接。究其实质,还是一种理念陈旧的“满堂灌”只不过由教师灌变成了屏幕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不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2、迷途的“满堂转”针对我国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一种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要求教师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满堂转”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无疑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形式,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是如虎添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已走入误区:只要有疑问,不论难易,一概小组讨论,甚至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也不例外;随意性大,凭教师一时的兴趣;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甚至使得课堂效率大大降低。3、繁忙的网络“管理员”在网络环境下的地理课堂中,许多教师不得不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监控学生的上网情况,师生之间的交流很少,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扮演一个繁忙的网络管理员的角色。4、冰冷的师生交流在教学中,网络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能代替师生之间的交流。然而,地理网络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网络的现象非常普遍:教师和学生都戴着耳机,面对着计算机屏幕,一切师生、生生之间的活动都通过网络进行。学生通过游览因特网,查找与本节课有关的地理信息,自学理解教材的内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提问与反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文字的输入进行,利用网络课件中的BBS来实现,整个过程基本上看不到师生、生生之间的直接交流。仅仅是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动手操作能力,仅仅是为了使用网络而使用网络,其结果无疑将是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而且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恐怕会失去一些人性化的东西。六、地理网络课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进行地理网络课实施过程中,发现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十全十美,还存在着一些有待以后解决的问题。1、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抽象的知识体系如果学生没有建立某部分内容初步的知识体系,是否还能进行自主学习。换句话说,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感性认识和表象思维的建立是有帮助的,但对抽象的知识体系的建立,还有待探讨。2、怎样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在目前的网络地理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结构,而对于学生认识策略的培养帮助还体现得不够,特别是怎样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还有待于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探索。3、如何对学生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待加强纵观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情境创设、会话讨论都展开得比较充分,但对协作研究得还不多,如何让学生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话题或目标,进行资料收集、研究分析,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4、对于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的学习意义建构还不完善网络化地理教学模式的评价要立足于学生兴趣、能力及创新精神培养,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进行评价。要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短期内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是不太可能的,因而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价这种新型教育模式的成败也是不科学的。一堂课的好坏、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学习情况怎样、课后学生怎样应用地理知识等等,如何对这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还没有得出一个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5、学生对电脑知识的掌握情况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 当学生具备的电脑知识参差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