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比较.ppt_第1页
套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比较.ppt_第2页
套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比较.ppt_第3页
套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比较.ppt_第4页
套高中生物课标教材的比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套高中生物课标教材 的比较 五套课标高中生物教材 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苏教版) 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浙科版) 北京师大出版社出版(北师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人教版) 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中图版) 体系的的比较 必修1分子与细胞 课标 1.细胞的分子组成 2.细胞的结构 3.细胞的代谢 4.细胞的增殖 5.细胞的分化、衰老 和凋亡 苏教版 1.生物科学和我们 2.细胞的化学组成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5.细胞增殖、分化、凋 亡和衰老 浙科版 1.细胞的分子组成 2.细胞的结构 3.细胞的代谢 4.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北师版 1.人类探索细胞的历史 2.细胞的化学组成 3.细胞的物质代谢 4.细胞的能量代谢 5.细胞的信息传递 6.细胞的增殖 7.细胞的分化、凋亡和 衰老 人教版 1.走进细胞 2.组成细胞的分子 3.细胞的基本结构 4.细胞的物质输入 与输出 5.细胞的能量供应 与利用 6.细胞的生命历程 中图版 1.细胞概述 2.细胞的构成 3.细胞中的蛋白质 4.细胞中的核酸 5.细胞的物质交换 6.细胞能量的来源与转变 7.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8.细胞的凋亡与衰老 必修2遗传与进化 课标 1.遗传的细胞基础 2.遗传的分子基础 3.遗传的基本规律 4.生物的变异 5.人类遗传病 6.生物的进化 苏教版 1.生物科学和我们 2.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3.遗传和染色体 4.遗传的分子基础 5.生物的进化 浙科版 1.孟德尔定律 2.染色体与遗传 3.遗传的分子基础 4.生物的变异 5.生物的进化 6.遗传与人类健康 北师版 1.人类探索遗传物质的历史 2.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 3.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4.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 5.遗产信息的改变 6.遗产信息的有害变异 7.生物的进化 人教版 1.遗传因子的发现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3.基因的本质 4.基因的表达 5.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6.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中图版 1.遗传与变异的细胞 学基础 2.遗传的基本规律 3.遗传与变异的分子 基础 4.遗传变异与进化 必修3稳态与环境 课标 1.植物激素的调节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4.种群和群落 5.生态系统 6.生态环境的保护 苏教版 1.生物科学和我们 2.生物个体的稳态 3.生物群落的稳态 4.生态系统的稳态 5.人与环境 浙科版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3.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4.种群 5.群落 6.生态系统 7.人类与环境 北师版 1.生物界是一个相对稳 定的生命系统 2.生物个体的内环境与 稳态 3.生物群体的动态平衡 4.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 展 人教版 1.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2.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 的调节 3.植物激素的调节 4.种群和群落 5.种群的稳态和调节 6.生态环境的保护 中图版 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动物稳态维持及其意义 3.动物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 4.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 5.种群的稳态与调节 6.群落的稳态与调节 7.生态系统的稳态与调节 8.生态环境的保护 光合作用一节的比较 章节节前后内容 北师师版 第4章 细细胞的能量代谢谢 第2节节 能量的获获得 1生命活动动的直接能源 3能量转换转换 与释释放 中图图版 第6章 细细胞的能量来源与 转变转变 第3节节 光能的捕 获获 1细细胞中的能源物质质 2酶在代谢谢中的作用 4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人教版 第5章 细细胞的能量供应应和 利用 第4节节 能量之源 光和光合作用 1降低化学反应应活化能的酶 2细细胞的能量通货货ATP 3ATP的主要来源细细胞呼吸 苏苏教版 第4章 光合作用和细细胞呼 吸 第2节节 光合作用 1ATP和酶 2细细胞呼吸 浙科版 第3章 细细胞的代谢谢 第5节节 光合作用 1细细胞与能量 2物质质出入细细 胞的方式 3酶 4细细胞呼吸 1、标题 2、引言 北师版 人和动物可 以通过摄食 其他动物和 植物来获得 能量,而绝 大多数植物 不能运动, 不能以其他 生物为食, 他们又是如 何获得能量 的呢? 中图版 在神话传说里 ,天空中曾经 肆虐着9个太 阳,大地干渴 焦枯草木不生 。英雄后羿挺 身而出,张弓 射日,大自然 才呈现出风调 雨顺、鸟语花 香的勃勃生机 。你可曾想过 :如果最后一 个太阳也被射 落,地球会是 什么样子? 人教版 有些蔬菜大 棚内悬挂发 红色或蓝色 光的灯管, 并且在白天 也打开灯。 用这种有什 么好处?为 什么不使用 发绿色光的 灯管作补充 光源? 苏教版 无论是茂密 森林中的参 天大树,还 是沙漠中的 仙人掌,生 长是生命的 基本特征。 植物生长的 有机物养料 从何而来? 众多科学家 的不懈努力 ,逐步解开 了绿色植物 的光合作用 之谜。 浙科版 无论是需氧 的还是厌氧 的细胞呼吸 ,都以糖为 底物。生物 界的汤绝大 部分最终来 源于光合作 用。进行光 合作用的生 物包括绿色 植物、藻类 和某些细菌 ,他们都是 字样生物。 北师师版中图图版人教版苏苏教版浙科版 知 识识 点 1.叶绿绿体的形态态 和结结构 1.光合作用的 早期研究 1.捕获获光能的 色素 1.解开光合作用 之谜谜 1.光合作用概述 2.叶绿绿体中的色素2.叶绿绿体的 结结 构 2.叶绿绿体的结结 构 2.光合色素与光 能的捕获获和 转转化 2.叶绿绿素和其它 色素 3.光合作用的过过程 (71页页) 3.叶绿绿体中的 色素 3.光合作用的 探究历历程 3.光合作用的过过 程(64页页) 3.光反应应(81页页 ) 4.光反应应和碳反 应应 的区别别和联联系 4.光合作用的 过过程(77页页 ) 4.光合作用的 过过程(103页页) 4.影响光合作用 的环环境因素 4.碳反应应(82) 5.光合作用的意义义5.影响光合作 用的因素 5.环环境因素对对 光合作用强 度的影响( ) 5.环环境因素影响 光合速率 6.影响光合作用的 环环境因素 6.光合作用原 理的应应用 6.光呼吸和C4植 物 7.如何提高光合作 用的效率 7.化能合成作用 3 3、知识点、知识点 4、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 苏教版 光反应 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类囊 体膜上的叶绿素等具有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的作用。他们吸收的光能一方面将 水分子分解成氧和H;另一方面,在有关酶的作用下还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住 存在ATP中。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则参与暗反应。 暗反应 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在叶绿体 中有关酶的作用下,利用光反应形成的H和ATP,将二氧化碳固定并还原成糖类 等物质。 人教版 光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叶绿体 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子分解成氧和H,氧直接以 分子的形势时放出去, H则被传递到叶绿体的基质中,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 与到暗反应的化学反应中去;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 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这些ATP将参与 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的化学反应。 暗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在暗反应阶段中, 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H还原。他必须首先与植物体内的 C5分子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以后, 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 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随后 ,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 则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又形成C5,从而使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持续地进行下去。 中图版 光反应 光反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类囊体膜上的绝大多数色素排列紧密,快速高效地把吸收来的大量光能传递 给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它既能捕捉光能又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就像透镜把 光束集中到焦点一样,其他色素把大量光能吸收、集聚、传递给特殊状态的 叶绿素a分子,使其被激发而失去电子。脱离叶绿素a的电子,在类囊体膜上 经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递给一种带正电荷的有机物NADP+。失去电 子的叶绿素a变成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使水分子分解成 氧分子和H,叶绿素a由于获得电子而恢复稳态。这样在光的照射下特殊状 态的叶绿素a连续不断的失去电子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使光能转化 为电能。随着光能转换成电能,NADP+得到两个电子和一个H就形成 NADPH,这样一部分电能就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住存在NADPH中。同时叶 绿体利用光能转换成的另一部分能量,将ADP和Pi转化成ATP。这部分电能 则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暗反应 在暗反应阶段中,叶片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在酶的作用 下与植物体内的C5分子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 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 一部分 C3在ATP和多种酶的作用下,被NADPH还原,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 变化形成糖类。这样ATP和NADPH中的能量就转移到葡萄糖分子中形成未定 的化学能贮存起来,同时,另一部分C3又经过复杂的变化,重新生成C5,再 次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 北师版 光反应阶段 光反应阶段是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叶绿体色素吸 收光能后,把大量光能集聚、传递给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被激发而失去电子。电子则被一系列传递电子的物质传递下去。一方面,失 去电子的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处于很不稳定的状态,有极强的夺回电子的能力 。它们从周围的水分子中夺取电子,使水分解成氧和H离子。氧直接以分子 形式从气孔中逸出,进入空气;H离子则进入叶绿体基质中。另一方面,在 光的照射下,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不断的失去电子,又不断地从水中补充电子 ,形成电子流,使光能转化为电能。电子在传递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使ADP 和Pi结合形成ATP,能量被暂时储存在ATP中;另一部分能量在H离子与 NADP+和电子结合形成NADPH的过程中,被暂时储存在NADPH中。 碳反应阶段 碳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从外界 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首先与植物体内的C5分子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 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与一个C5分子结合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 。在有关酶的作用下, C3接受ATP释放出来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经 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糖类,并在这个过程中,重新生成C5,用于固定二氧 化碳,从而使碳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循环往复的进行下去,将光反应阶段捕 获的光能不断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中图版 光反应 光反应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反应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 类囊体膜上的绝大多数色素排列紧密,快速高效地把吸收来的当量光能传递 给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它既能捕捉光能又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就像透镜把 光束集中到焦点一样,其他色素把大量光能吸收集聚、传递给特殊状态的叶 绿素a分子,使其被激发而失去电子。脱离叶绿素a的点子,在类囊体膜上经 过一系列的传递,最后传递给一种带正电荷的有机物NADP+。失去电子 的叶绿素a变成一种强氧化剂,能够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使水分子分解成氧 分子和H,叶绿素a由于获得电子而恢复稳态。这样在光的照射下特殊状态 的叶绿素a连续不断的失去电子和获得电子,从而形成电子流,使光能转化为 电能。随着光能转换成电能,NADP+得到两个电子和一个H就形成NADPH ,这样一部分电能就转化成活鱼的化学能住存在NADPH中。同时叶绿体利用 光能转换成的另一部分能量,将ADP和Pi转化成ATP。这部分电能则转化成 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暗反应 在暗反应阶段中,叶片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在美的作用 下与植物体内的C5分子结合,这个过程叫做二氧化碳的固定。一个二氧化碳 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 一部分 C3在ATP和多种酶的作用下,被NADPH还原,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 变化形成糖类。这样ATP和NADPH中的能量就转移到葡萄糖分子中形成未定 的化学能贮存起来,同时,另一部分C3又经过复杂的变化,重新生成C5,再 次参与二氧化碳的固定。 4 4、活动、活动 北师版中图版人教版苏教版浙科版 观察1 探究活动2 实验11 边做边学1 活动2 阅读 与分析1 技能训练1 积极思维2 继续 探究1 探究11 思考与讨论2 资料分析1 思考1 自我检测1 巩固提高1 练习题3 评价指南1 思考与练习1 遗传的分子基础部分的比较 一、教材内容的选择 1、正文内容的选择 浙科版 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DNA是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 (48页)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烟草华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 一、DNA的分子结构 二、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三、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传递DNA的复制 一、探究DNA的复制(活动,同位素示踪实验及分析) 二、DNA复制的过程 三、DNA半保留复制的观察(64页) 四、DNA复制的意义 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一、转录 二、翻译 三、遗传密码 四、中心法则 人教版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含艾弗里实验)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47页) 二、DNA分子的结构 三、模型构建 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第三节DNA的复制 一、DNA分子复制的推测 二、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 三、DNA复制的过程 第四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 一、说明基因与DNA的关系 二、DNA片断中的遗传信息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二、遗传细细的翻译 第二节基因队形转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北师版 第二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第二节DNA贮存遗传信息 一、遗传信息大分子核酸的发现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 阅读与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现象、转化因子的探究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三、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23页) 四、DNA的分子结构 五、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构建模型) 六、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多样性 第三章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第一节遗传信息的复制 一、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证据(32页构建模型,33页阅读与分析) 二、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三、遗传信息复制的重大意义 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 一、遗传信息的转录 二、遗传信息的翻译 三、基因表达的调控(41页) 四、中心法则 中图版 第三单元第一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遗传物质的发现 一、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 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烟草华叶病毒的感染和重建实验 第二节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二、DNA双螺旋结构(分析资料总结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68页) 三、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活动) 第三节DNA的复制 一、探究DNA的复制 二、DNA复制的过程 三、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明 第二章第二节基因的表达 一、转录 二、翻译(角色扮演 蛋白质的合成 84页) 三、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苏教版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分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叙述艾弗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 毒重建实验。 二、边学边做 DNA粗提取 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 回眸历史 揭开DNA结构之谜(59页) 一、DNA的分子结构 二、边学边做 设计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三、DNA分子的复制方式(分析同位素示踪实验) 四、DNA复制的过程 第三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一、转录 二、遗传密码是怎样破译的(68页) 三、翻译 版 本栏栏目及对应对应 内容 浙科版 课课外读读:(1)核酸的发现发现 和研究;(2)DNA双螺旋结结构模型的发现发现 北师师版 1.开阔阔眼界:(1)生物中DNA的几种存在形式;(2)PCR技术术快速检测检测 SARS 2.小资资料:(1)RNA的分类类;(2)伽莫夫的推算;(3)操纵纵子 中图图版 1.课课外阅读阅读 :(1)双螺旋结结构背后的故事;(2)蜜蜂家族揭密 苏苏教版 1.继续继续 探究:(1)鉴鉴定课课堂上提取出的丝丝状物中确实实含一定量的DNA;(2)探究 环环境中哪些因素影响性状的表现现;(3)收集为遗传为遗传 学发发展作出贡贡献 的 诺贝诺贝 尔获奖获奖 者的资资料; 2.拓展视视野:(1)朊朊病毒及疯疯牛病;(2)疾病诊诊断新技术术; (3)中心法则则及其发发展 3.回眸历历史:(1)解开DNA结结构之谜谜 4.走近职业职业 :(1)法医 5.延伸相关连连接:(1)人类类基因组组序列图图 人教版 1.科学.技术术.社会:(1)DNA指纹纹技术术 2.科学前沿:(1)生物信息学 2、选学内容的选择 表3 五个版本教材活动内容的比较 版本栏栏目及对应对应 内容 浙科版 1.活动动:(1) 资资料分析噬菌体侵染细细菌的实验实验 ;(2) 制作DNA双螺旋结结构 模型;(3) 探究DNA的复制过过程。 北师师版 1.阅读阅读 与分析:(1)肺炎双球菌的转转化实验实验 ;(2)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证证据 2.实验实验 :(1)DNA的粗提与鉴鉴定 3.科技探索:(1) DNA分子的结结构 (2) 破译译密码码子 4.构建模型:(1) 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模型;(2) DNA的复制 中图图版 1.探究活动动:(1) DNA是遗传遗传 物质质的证证据;(2) 分析DNA双螺旋结结构模型; (3) 探究DNA分子的复制;(4) 基因功能初探;(5) 探究遗传遗传 信息的传递传递 途径 2.相关链链接:(1) 噬菌体侵染细细菌实验实验 ;(2)DNA的X射线线衍射图图;(3) DNA 半保留复制的证证明;(4) 染色体外基因;(5) 密码码子表;(6) 中心法则则及其发发 展 苏苏教版 1.边边做边边学:(1)DNA粗提取;(2)设计设计 和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结构模型;(3 )PTC味盲和基因的关系 2.积积极思维维:(1)肺炎双球菌的转转化实验说实验说 明了什么?(2)为为什么说说噬菌体实验实验 更有说说服力?(3)DNA分子的复制方式;(4)遗传遗传 密码码是怎样样破译译的? 人教版 1.模型建构:(1)制作DNA双螺旋结结构模型 2.资资料分析:(1)分析人类红绿类红绿 色盲;(2)中心法则则的发发展 3.探究: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遗传 信息的多样样性 3、活动内容的选择 二、内容的组织二、内容的组织 表4 五个版本教材章节安排比较 版本章 节节 标标 题题 浙科版 第三章 遗传遗传 的分子基础础 第一节节 遗传遗传 的物质质基础础 第二节节DNA的分子结结 构和特点 第三节节 遗传遗传 信息的传递传递 DNA复制 第四节节 遗传遗传 信息的表 达RNA和蛋白质质的合成 北师师版 第二章 第二节节DNA贮贮存遗传遗传 信息 第三章 遗传遗传 信息的复制 第一节节 遗传遗传 信息的复制 第二节节 遗传遗传 信息的表达 中图图版 第三单单元 遗传遗传 与变变异的分子基础础 第一章 遗传遗传 的物质质基础础 第二章 基因 对对性状的控制 苏苏教版 第四章 遗传遗传 的分子基础础 第一节节 探索遗传遗传 物质质的过过程 第二节节DNA的结结 构和DNA的复制 第三节节 基因控制蛋白质质的合成 人教版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质 第一节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遗传 物质质 第二节节 DNA分子的 结结构 第三节节 DNA的复制 第四节节 基因是有遗传遗传 效应应的DNA片段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节 基因指导导蛋白质质的合成 第二节节 基因对对性状的控制 第 四节节 遗传遗传 密码码的破译译(选选学) 三、呈现于表达三、呈现于表达 表7 五个版本教材章节导言形式比较 1、引言部分 五个版本的教材在章和节的开头均设有一段引言以导入新的知识内容, 形式各具特色。 版本浙科版北师师版中图图版苏苏教版人教版 章导导言陈陈述或设设疑设设置固定栏栏 目 设设置固 定栏栏目 讲讲述陈陈述或设设疑 节导节导 言 陈陈述或设设疑讲讲述开头头, 问题结问题结 尾 讲讲述陈陈述或 设设疑 设设置固定栏栏 目 表9 五个版本教材插图的比较 2、教材插图的比较 五个版本的教材都设置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插图及图表,且绝大多数为彩 图。现就各版本的插图在种类和数量的安排上统计列表如下: 插图类图类 型及数量(幅) 版本 实实物 照片 示意 图图 结结构 模式 图图 人 物 图图表及曲线线 图图 宣传传 图图 总总 计计 浙科版 112412020 北师师版 913431030 中图图版 313043225 苏苏教版 615131228 人教版 918231033 表10 五个版本教材版面设计的比较 3、教材版面设计 版本主要特点 浙科 版 1.设设有章题图题图 ;2.功能块块用条状色带带与正文叙述部分隔开,且固 定的功能块块如“本章要点”“活动动”“思考与练习练习 ”颜颜色相同; 3.各功能块带块带 有各自统统一的简简明小标识标识 。 北师师 版 1.设设有章题图题图 2.节标题节标题 用色带带突出 3.功能块块用条状色带带与正 文叙述部分隔开,冷暖色交替使用;4.各功能块带块带 有各自统统一的 简简明小标识标识 。 中图图 版 1.设设有章题图题图 2.节节下小标题标题 均用色带带突出3.各功能块块用小标识标识 或色块块与正文叙述部分隔开;4.页页面边缘边缘 留有空白用于标标注。 苏苏教 版 1.设设有章题图题图 2.功能块块用浅色底色与周围围隔开;3.页页面边缘边缘 留 有空白可用于标标注4.以绿绿色为为主基调调象征生命。 人教 版 1.设设有章题图题图 和节题图节题图 2.各功能块块以渐进渐进 色的色块块与正文叙述 部分隔开 3.页页面边缘边缘 的空白处设处设 有问题问题 和一些小栏栏目如“相关 信息”“想象空间间”等等,并有图图片穿插 五套高中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