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科举制的诞生 1、背景: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 中选拔;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2、过程: 隋文帝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 3、作用: 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官权从 地方集中到中央。 (隋朝) 二、科举制的完善(唐朝)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唐朝增加考试科目,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他为完善科举制采取了什么措施?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扩舍增员 (进士科第一名称状元)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唐玄宗 增设诗赋,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 。 三、科举制的影响 1、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2、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第一:考试内容成为束缚读书人思想的枷锁。 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 。 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 ,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 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 生。 第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四、科举制的废除(清末)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 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 。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除 了。(清朝末年被废除) 张之洞 袁世凯 答:孙中山和英国大百科全书这两段话,表明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 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 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 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阅读分析:看了下面这些说法,你有什么感想?可以结合现在的 考试制度,谈谈你的看法。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 中国所用的选举制度, 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孙中山说:“现在的各国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穷 流溯源,英国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国家学过去。” 课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这一方法源于 科举制度。科举制创立于( ) A、汉朝 B、三国 C、隋朝 D、唐朝 2、在科举制中,最重要的考试科目是( ) 明法 秀才 进士 明经 A、 B、 C、 D、 3、如果你是唐朝的读书人,参加进士科考试,考中了第一名, 将被称为( ) A、探花 B、榜眼 C、状元 D、进士 4、唐朝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增设了考试项目。首创殿试和 武举考试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和科举制度的 实施有密切的关系,因为科举进士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 ) A、诗赋 B、诵经 C、对策 D、八股文 C D C C A 走入中考 (2012湖北黄石) 12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 ,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都曾受到 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 ) 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 员 B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C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D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 B 走入中考 (2012年广东省汕头市) 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是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的诗句。该 诗人是生活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B 走入中考 (2012年苏州市) 2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 明。这种制度 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 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 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 能性。由此,官僚政治 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D内阁制 C 走入中考 (2012广东) 4.“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 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 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 正确的是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 C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1)诗句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2)这种制度何时诞生?何时完善? 何时废除? (3)这种制度建立后有经过哪三位皇帝 的改善?这种制度实施后有什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经典例题带答案详解(基础题)
- 华夏幸福营运能力的研究
- 矿物质添加剂对猪粪堆肥效果的影响研究
- 聆听自然之音:万物生命的诉说
- 周转材料质量验收标准
- 教师职业道德演讲稿
- 组织管理要件与授权制度研究
- 【《立式液氮储罐压力容器制造工艺过程分析案例》2200字】
- 【《上海S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的库存管理优化研究》6600字(论文)】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碳排放交易市场发展报告
- GB/T 21063.4-2007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 机修车间岗位廉洁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表
- 全新版尹定邦设计学概论1课件
- 牙及牙槽外科
- 文物建筑保护修缮专项方案
- 万用表 钳形表 摇表的使用课件
- 63T折弯机使用说明书
- 170位真实有效投资人邮箱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区域经济学》讲义(1)课件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