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1《诗经》两首(静女、氓).ppt_第1页
语文必修1《诗经》两首(静女、氓).ppt_第2页
语文必修1《诗经》两首(静女、氓).ppt_第3页
语文必修1《诗经》两首(静女、氓).ppt_第4页
语文必修1《诗经》两首(静女、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诗 经经 两两 首首 邶风静女 卫风 氓 华南师大中文 麦碧芸 诗经诗经 简介简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 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 它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 篇,所以又称“诗三百”。先秦时代通称为 诗或举其整数称诗三百。汉代尊崇 儒家被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并沿 用至今。 (2)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风”又称指“十五国风”, 属于各地方的乐歌,即指当时15国的诗歌 作品,绝大部分是民间歌谣; “雅”分大雅 和小雅,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即王畿地 区)的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 ,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基本上是贵族 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诗经诗经 简介简介 (3)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四言诗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 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诗经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 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 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 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 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此外 , 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 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 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 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诗经诗经 简介简介 (4)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 、“兴”三种。“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 之”,即直接铺叙陈述;“比”者,“以彼物 喻此物”,即比喻;“兴”者,“先言他物, 以引起所咏之辞”。赋、比、兴手法的成 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 息的重要原因。 (5)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 辉起点。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 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 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 ,现实主义的诗经和屈原浪漫主义的 骚体作品交相辉映,并称“风骚”。诗经 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 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邶风静 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 美丽等待 ,等 候。 通“薆”,隐 藏,隐蔽。 通“现” ,出现 。 心里迟疑, 要走不走的 样子。 美好 赠送红色的管萧。管, 有人说是茅草。 “说”通“悦” 。 喜爱 通“馈” ,赠送 。 的确, 确实。 “匪”通“非” 。“女”通“汝”,你。 这里代指“荑草” 赠送 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氓 古义:民,指老百姓。诗中指“女主人公的丈夫”。 今义:流氓。 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匪:通“非”,不是。 即:走近,靠近。 如:若即若离 不即不离 可望而不可即 。 谋:商量,商议。诗中指“商量婚事”。 如:不 谋而合。 至于 古义:到,到达。 今义:表示 达到某种程度。 愆(音qin):本指过错,过 失,诗中指延误。 将:请,愿。如李白 将进酒 无:通“毋”,不要。 以:介词, 把。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垝垣(音gu yun):倒坍的墙。 垝:倒坍 以 :连词,来。 复 关:第一个“复关”是卫国地名,指诗中“氓”的住 地。第二、三个“复关”借代住在复关地方的 “氓”。 载载:又又 如:载歌载舞。 尔:第二人称,你。 如:出尔反尔 尔虞我诈 咎:不吉利,灾祸。 以:介词,把。 贿:财物,指嫁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沃若:润泽的样子。 于嗟:感叹词。 于:通“吁”,叹息。 耽:迷恋,沉溺。 说:通“脱”,解脱。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陨:坠落,掉下。 徂:往,到。 三岁:约数,指不确定的多数,可译为“多年 ”。 贫:形容词作名词,贫穷的生活。 渐:浸湿。 爽:差错,诗中指爱情不专一。 如:屡试不爽 毫厘不爽。 贰:使动用法,使不专一,诗中指变了心 。罔极:没有定准。 罔:无,没有。 极:准 则。 二三:使动用法,使三心二意。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靡:没有,不。 夙: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言:1.(言既遂矣) 语助词,无实义 2.(静言思之) 音节助词,无实义 。 遂:顺心,满足。 躬:自身。 悼:伤心。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偕:共同,一起。 如: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泮:通“畔”,岸边。 晏晏:欢乐、和悦的样子。 旦旦:诚恳的样子。 其:第二人称,你。 是:指示代词,这,指代誓言。 已:止,了结,终止。 邶风静女是一首极富幽默情趣的爱情短诗 ,描绘了一对青年男女的一次令人心跳的约会,表 现了男青年对女友一往情深的爱情。这首诗篇幅很 短,却将感情的细腻变化生动活泼地表现了出来。 邶风静女 青年 不见 着急 静女赠彤管 喜爱 赠荑草 大赞 约会 赞美 赠物 真 诚 情 深 为什么青年最喜欢普通的荑草? 照理说,彤管比荑草要贵 重,但青年对彤管只欣赏它鲜 艳的色泽,而对普通的荑草却 由衷地大赞“洵美且异”。原来 ,荑草是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 采来的,物微而意深,包含着 姑娘所传送的那种有着特定内 容的异乎寻常的真情的深切体 验。而初生的柔荑将会长成茂 盛的草丛,也含有爱情将更加 发展的象征意义。 氓 (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章句)第一二章 第三四五章 第六章 (诗句) 秋以为期 无与士耽 亦已焉战 载笑载言 士贰其行 至于暴矣 (基调) 热情 怨恨 清醒 幸福 沉痛 刚烈 对比手法 : “我”婚前和婚后的生活的对比。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我”婚前与婚后的思想变化的对比。 婚前:“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 ,载笑载言”。 婚后: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 耽兮,不可说也”;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氓”婚前和婚后的态度的对比。 婚前:“氓之蚩蚩”,“来即我谋”, “信誓旦旦”。 婚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二 三其德”。 (4)“我”和“氓”对婚姻的态度的对比 。 “我”:“女也不爽”。 “氓”:“士贰其行”,“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 赋、比、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直接铺叙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联想 赋多用于雅、颂,“国风”中则较少,主要是比和兴 。 思考:文中哪里出现?有何效果? 邶风静女采用“ 赋”的手法直接铺叙陈述 。通过对男青年等待时 的动作细节描写和他的 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他 热烈淳朴的恋情。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 丝,来即我谋。”用赋的手法写 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一脸笑嘻 嘻,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卖丝,向 女主人公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 笑脸不太严肃,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 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这一句描写 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噪,又为下 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 比。 “桑”比的是什么 ? 桑未落,新鲜润泽, 既比喻恋爱的甜美,又比 女子的年轻美貌。 桑之落,枯黄脱落, 既比喻爱情的失败,又比 女子的年老珠黄。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比 、兴的手法。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 叶沃若”,第四章“桑之落 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 ,增强意蕴,引发下文,以 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 情生活由幸福至痛苦,产生 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 效果。 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落雨大(广东粤语民歌 ) 落雨大,水浸街 。 阿哥担柴上街卖, 阿嫂出街着花鞋。 花鞋花袜花腰带, 珍珠蝴蝶两边排。 排排都有十二粒, 粒粒圆滑无疵瑕。 赋 民歌中的赋、比、兴 兴(完全不相关的 ) 茉莉花(江苏民歌)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我 有心采一朵戴,又怕看花的人儿 要将我骂。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我 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旁人笑话。 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 ,满园花开,比也比不过它。我 有心采一朵戴,又怕来年不发芽 。 重章叠句 反复咏唱 赋 高山青(台湾高山族民歌) 高山青,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 。啊 啊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啊 。高山常青,涧水常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嘿!那里努力海多那呀,嘿伊呀嘿亚鲁娃哪呀, 荷海呀荷那鲁 娃伊都哎多那呀 荷海呀), 高山常青, 涧水常蓝,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涧水长围着青山转。(嘿 !) 兴 比 氓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被遗弃呢? “士”之变心说。“不见复关”,“士贰其行” ,“士也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