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昌天然塔 天然塔。砖石叠砌,八棱 七层,高约42米,层层出 檐,其下皆有斗拱装饰。 塔座八角,有石雕八大金 刚负塔,形象生动。底层 塔门西向大江,石额刻“ 天然塔”三字,边框饰二 龙戏珠及云纹图案;门楹 刻:“玉柱耸江干,巍镇 荆门十二;文峰凌汉表, 雄当蜀道三千。”塔内有 145级石梯盘旋至顶。登 临塔顶,俯瞰宜昌港,舳 舻相接,帆桅如林;对江 五龙山,五峰连峙,苍翠 欲滴,状若五龙蜿蜒临江 。每当朝阳初起时,塔光 山影倒映江面,宛如一条 巨型钢鞭,压在五龙之上 ,因而又有“鞭打五龙”之 称。 天 然 塔 天然塔在宜昌市南部长江北岸边,是湖北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著名名胜古迹。 天然塔相传始建于晋代,系由当时的著名 文学家郭璞于西晋末侨居夷陵(今宜昌市)时 所建。 天然塔的传说1 天然塔的得名,民间有一种传说 ,传说东海龙王的 五个龙子违背天意,在夷陵为患,葛道山的天然 嫂用天赐的七节降龙鞭狠打五龙,终将其治服, 使之变成了一座五龙山。天然嫂也因连战五龙而 累死。其夫地忽哥按照遗嘱,将其埋在五龙山对 岸。天然嫂的降龙鞭随即化成了一座七级宝塔。 每当太阳东升时,长长的塔影宛如一支巨大的七 节鞭直刺五龙山,五条恶龙再也不能复活了。后 人为纪念天然嫂,便将塔取名“天然塔”。 天然塔的传说2 城西南滨江,江的南岸有座葛道山(今磨基山),相传东 晋有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曾隐居在这 里,所以俗视为“客山”,屹然高耸。相形之下,宜昌古城 背依的东山,俗谓“主山”,山势蜿蜒平矮,显得卑弱了, 风水家便认为受了“客山”的欺压。再者,长江水从西陵峡 奔流而出,“至此而夷”,折向绕西城朝东,直泻荆门山( 与虎牙山相对,古西塞),若非相当高的标志凌驾与跨越 ,就不能制约这种态势。为弥补山川形势之不足,因此, 在城南青草铺(地名,相当于旧时的乡,今伍家岗区宝塔 河街道办事处)建一座塔,岿然耸立在江北,与江南的葛 道山对峙。传说,这座塔是晋代郭景纯侨寓夷陵时所建, 其目的是“培地脉,壮文峰,制客山,镇水口”,大凡这里 的风水和人文,都有赖于这座塔。 古塔周边已经进行了整治,现在辟为天然塔 公园。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塔下修建了石 质围栏。古塔塔身已经修缮一新。 巍峨的塔身 天然塔身逐层收 分呈锥形。 天然塔耸立在江 边的丘上,目前长江 虽处在汛期,水面距 离丘顶仍有数米,天 然塔显得格外雄伟。 第二层,第三层东、 南、西、北开有塔门 ,四层以上隔层塔门 相错。 塔基力士 在塔基八角的龛内各有石雕力士,但已经残缺不全, 可见维修之前古塔已经破败不堪。 二层塔门和灯龛 第二层每面有两个灯龛,每层都有铁链环绕。 塔 刹 顶层盔式攒尖。塔刹由两个宝珠组成,宝珠之间是一个相轮, 相轮上悬挂八个风铃,八根浪风锁。 转角斗拱和风铃 西侧塔门 塔身第一层东侧,面对 浩瀚长江开有塔门。塔门之 上一块石匾额上雕刻着“天 然塔”三字,边框饰二龙戏 珠及云纹图案;门楹刻: “玉柱耸江干,巍镇荆门十 二;文峰凌汉表,雄当蜀 道三千。” 整个石刻较新不似旧物。 塔心室 通过门缝可以看见八面塔室,正对塔门有一圆栱门洞, 右侧即是登塔通道。门洞正中开着一个圆形塔窗通向 外面。 塔心室藻井 塔 心 室 天 井 呈 锥 形 。 省保护碑 始建和重修 明代崇祯末年,大学士文安之(夷陵人,1582-1659)认为原塔塔 体低卑,塔宝狭窄,且年久失修,愿慷慨捐资,把原来小塔拆掉,建 一座高大宏伟的天然塔。在一切准备就绪,即将动工兴建时,崇祯帝 自缢与李闯王兵败,清兵骥临宜昌外围,文安之无奈只好将建塔事宜 停止,急离宜昌赴广西、川东及鄂西各地从事反清复明活动,最后兵 败流亡他乡,未能实现修建巨塔的愿望。 时至清乾隆十年(1745年),东湖县(今宜昌市)的士民们曾经捐资 在原塔基处重建天然塔。然而,由于资金短缺,工匠技术有限,屡建 屡垮,最后仅建好塔基二级。 直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春,才由东湖县当时的士绅徐经业 、王永言、卢鸿儒、覃永泰、张文学等10余人捐资重建天然塔。由于 徐经业对于明清建筑的营造知识颇有研究,又奔走各地聘请修塔设计 施工技术人员,并亲临现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在广大士民的积极支 持下,天然塔在修建期间共投入土木砖石各种建筑师和工匠100余名 ,历时3年,终于建成。现存的天然塔便是清乾隆时这次重建的古建 筑。 兴盛和衰败 在徐经业等人建塔期间,东湖县的佛教居士和僧侣向徐经业等提出在塔旁修建 寺庙的请求,得到许可后在天然塔旁修建了寺院。院内设有禅堂、斋房、僧舌、会 客室等与亭、榭多座,还有花园、场坪,占地面积达30余亩,其中仅塔与殿堂及 附属房屋占地达10余亩,命名为“天然塔庙”。庙门朝东北,修有一条宽近10米、长 30余米的广阔通道。通道两旁植有松柏樟桐等各种树木,院内花园内植有各种花 卉。 时任清东湖知县的明佩有此云:“越葵丑初夏而塔以成又构刹其旁,一切 禅堂佛座之庄严,亭、榭、花木之壮丽,凡来登眺者,咸称为胜地。” 天然塔自建成之后,成为了宜昌的重要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除此之外,天然 塔也是长江三峡的重要古航标,夜间,七楼上还有为航行船舶点的指路明灯。一位 熟知天然塔的市民告诉记者,天然塔建造的地理位置非常奇特,无论是在上游还是 在下游乘船,都可以看到这座宝塔。然而,在解放前夕,天然塔却遭受了日军和国 民党的破坏,并逐渐没落。1940年,宜昌沦陷后,天然塔庙及其园林遭到日军的 严重破坏。到1945年宜昌光复时,残存有庙宇2栋,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和田园 20余亩,由宜昌佛教会僧人耕作管理。 1947年,国民党派学兵派占据部分庙宇,将场坪作为练兵场,随意摧毁林木 花卉;又因主持僧吸鸦片,懒于劳作和管理,使天然塔的游客锐减,直至衰落。 至解放前夕,天然塔处僧去庙毁,成为废墟,田园荒芜,野草丛生,呈现出一 片凄凉景象,仅余天然塔仍然屹立在长江边,安然无恙。一位长期居住在天然塔附 近的市民告诉记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幼的他便与儿时的玩伴经常来“宝塔” 玩,当时还可以看到塔基上有许多各种形象的石雕罗汉,背负着“宝塔”,塔顶上还 有一座铜人,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珍贵的文物都被破坏。 保护和修缮 1962年9月,天然塔被宜昌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历史原因,天 然塔及天然塔庙地产被其它单位占用,仅保存塔基四周约50米的范围。1986年9月,为了保护天 然塔不受破坏,专门在塔基四周修建了围墙。 1992年12月,天然塔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天然塔划归三游 洞管理处管理,成立了天然塔文物管理所,并派驻专人照看天然塔。 2001年前后,宜昌市对沿江大道延伸段进行规划设计时,决定使用直线型。然而,天然塔临 江而立,施工方案中,沿江大道如果与天然塔擦肩而过,将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然塔带来多种 威胁,施工时大型机械的震动会对塔造成伤害,道路投入使用后,车祸等意外事故也对塔构成威 胁。在专家的建议下,宜昌市对沿江大道延伸段700多米路段进行调整,将该路段由直线变为一 段曲线。由于改线涉及更多的拆迁成本、路线延长等问题,因而增加投资1000万。目前,沿江大 道延伸段人行道边线距离天然塔约有50米,确保了天然塔的安全。 10月初,天然塔景区工程的一期工程已经开始施工。天然塔景区,将以天然塔为主体空间, 借助修建沿江大道留出的滨江绿化带,复建天然塔故有的天然塔庙、塔林,并构建山门、牌楼、 游廊、吊脚楼、合一亭,再建设地面文物馆、三峡民俗楼等展馆,采用明清风格,不仅风景宜人 ,更能让人重温历史。 今年底,天然塔的维修工程也即将展开。据三游洞管理处主任肖承云介绍,天然塔的维修主 要包括本体维修、灯光工程和防雷措施;维修时将拆除现有的围墙,并在塔基周围修建一个六面 形的塔台,在临街面,会修建一条约9米宽台阶,以供行人观光用;对塔体进行保护性修缮,安 装防雷设施,装上灯光。预计到2007年8月底,一个暂新的天然塔便会呈现在市民眼前。但肖主 任同时也表示,由于天然塔年代久远,对于登塔参观肯定会有一定限制。 天然塔在宜昌市南部长江北岸。相传为晋代郭璞始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砖 石叠砌,八棱七层,高约42米,层层出檐,其下皆有斗拱装饰。塔座八角,有石雕八大金刚负塔 ,形象生动。底层塔门西向大江,石额刻“天然塔”三字,边框饰二龙戏珠及云纹图案;门楹刻:“ 玉柱耸江干,巍镇荆门十二;文峰凌汉表,雄当蜀道三千。” 塔内有145级石梯盘旋至顶。登临塔顶,俯瞰宜昌港,舳舻相接,帆桅如林;对江五龙山, 五峰连峙,苍翠欲滴,状若五龙蜿蜒临江。每当朝阳初起时,塔光山影倒映江面,宛如一条巨型 钢鞭,压在五龙之上,因而又有“鞭打五龙”之称。 背景 2009年3月,宜昌天然塔塔底改建为鲍翅酒店,书画家举水何东为酒 店绘制宜昌八景 。 三游雨霁 三游洞,位于宜昌市城北7公里西陵山的峭壁中腰。唐元和十 四年,文学家白居易与其弟白行简、诗人元稹同游此洞,因此得名。 东山图画 东山,位于宜昌市东5公里,山势蜿蜒为宜昌屏障。山上,古代 建有东山寺(明、清重修),宝塔河览胜楼。可惜山上古迹解放前大都惨遭 破坏,荡然无存。现在这里已成了“东山经济开发区”。 尔雅明月 尔雅书院,在今宜昌市尔雅街,为清代重修。相传为晋代文学家 郭璞(字景纯)流寓夷陵,注尔雅的著书处。 五陇烟收 五陇山,位于宜昌市东南大江南岸。五峰连峙、蜿蜒起伏,如游 龙飞腾云雾之中。现在这里已是厂房林立、柑桔满坡了。 西陵形胜 西陵山,位于宜昌市西北南津关的西陵峡口。江水于重峦迭嶂 之中,直泻峡口,破门而出,至西陵山下水势转平,豁然开阔,呈现险夷交 替之奇观。是古夷陵的门户,楚蜀之要塞,至今山顶上尚有张飞擂鼓台等遗 址。 赤矶钓艇 在宜昌市西北三江入江口的河道中,古代有一小岛呈赤色日“赤 矶”。传说中的赤矶,曾是人们停舟垂钓的游乐处,如今不过是供人指点的陈 迹而已。 黄牛棹歌 黄牛峡位于三峡工程大坝下游、宜昌县三斗坪镇境内,西距宜 昌40公里,以有黄牛岩而得名。古歌谣“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 牛如故”就指的是这里。 灵洞假湫 灵洞,又名龙洞和石门洞,位于宜昌市江南,洞室开阔,有 清泉自石罅中流出,湫而如潭,冬温夏凉。其石势蜿蜒如龙伏而昂首出于洞 之顶。洞外奇峰绝壑,翠屏壁立,山花烂漫,风景如画。 宜昌天然塔游记 我来到长江江岸访问这座清代乾隆年间建造的古塔。 古塔周边已经进行了整治,现在辟为天然塔公园。周围绿树成荫,环 境优美,塔下修建了石质围栏。古塔塔身已经修缮一新。在塔基八角 的龛内各有石雕力士,但已经残缺不全,可见维修之前古塔已经破败 不堪。天然塔身逐层收分呈锥形。和荆州万寿塔、荆门东山塔、邓州 福胜寺塔类似,似乎是这一地区的古塔风格。与荆州万寿塔不同,并 没有被长江大堤掩盖一层。因为长江在这一段并不是悬河,天然塔耸 立在江边的丘上,目前长江虽处在汛期,水面距离丘顶仍有数米,天 然塔显得格外雄伟。第二层,第三层东、南、西、北开有塔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疲劳断裂预测方法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寿命影响因素分析重点基础知识点
- 船员发现火灾后应急预案(3篇)
- 行政法学学者观点试题及答案总结
- 机房漏水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行政法学专业的学习方法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网络管理员备考策略试题及答案
- 网络存取控制策略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备考过程中的心理建设: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考试特色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浙江省杭州市第二中学高三(最后冲刺)化学试卷含解析
- 公共设施安全管理体系及维护措施
- DBJ51T-009-2018-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预防基坑坍塌的措施与方法
- 防范金融诈骗安全
- 急诊急救考试题及答案3
- 2025年广东清远市“人才引育”工程专项事业编制高层次人才招聘31人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钢结构机电工程施工方案
- 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小学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
- 机电安装工程总承包合同
-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