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防护工程措施PPT课件.ppt_第1页
职业病危害防护工程措施PPT课件.ppt_第2页
职业病危害防护工程措施PPT课件.ppt_第3页
职业病危害防护工程措施PPT课件.ppt_第4页
职业病危害防护工程措施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职业 病危害防护护工程措施 1 内容提要 1、职业职业 病危害防护护措施的原则则 2、工程防护护措施 3、职业卫职业卫 生“三同时时”监监督管理 工作 2 一、职业职业 病危害工程防护护 应应用工程技术术手段控制工作场场所产产生的 有毒有害物质质,防止发发生职业职业 危害的一切技 术术手段。 替代 隔离或封闭 局部通风 全面通风 EngineeringEngineering MeasuresMeasures 3 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类职业 危害(包含以下种类的粉尘) : 1、硅尘 2、煤尘 3、石墨尘 4、碳墨尘 5、石 棉尘 6、滑石尘 7、水泥尘 8、云母尘 9、陶瓷 尘 10、铝尘 11、电焊烟尘 12、铸造粉尘 二、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简称:放射类 : X线、放射性同位素、放射线矿物、中子发生器 、等的应用、开采、加工制造等接触作业。 4 三、化学物质类职业 危害: 1、铅尘 2、铅烟 3、铅化合物 4、汞 5、氯化高汞 6、 汞化合物 7、锰烟 8、锰尘 9、锰化合物 10、镉及其 化合物 11、铍及其化合物 12、铊及其化合物13、钡 及其化合物 14、钒及其化合物 15、磷及其化合物 16 、砷及其化合物 17、铀 18、砷化氢 19、氯气 20、二 氧化硫 21、光气 22、氨 23、偏二甲基肼 24、氮氧化 合物 25、一氧化碳 26、二硫化碳 27、硫化氢 28、磷 化氢 29、磷化锌 30、磷化铝 31、氟及其化合物 32、 氰化氢 33、氢氰酸 34、氰化物35、丙烯腈 36、四 乙基铅 37、有机锡 38、羰基镍 39、苯 40、甲苯 41 、二甲苯 42、正己烷 43、汽油 44、一甲胺 45、有机 氟聚合物及其热裂解产物 46、二氯乙烷 47、四氯化碳 48、氯乙烯 49、三氯乙烯 50、氯丙烯 51、氯丁二 烯 52、苯胺 53、甲苯胺 54、二甲基苯胺 55、N二 甲基苯胺 56、二苯胺 57、硝基苯 58、硝基甲苯 59、 对硝基苯胺 60、二硝基苯 61、二硝基甲苯 62、三硝 基甲苯 63、甲醇 64、酚 65、五氯酚 66、甲醛 67、 硫酸二甲酯 68、丙烯酰胺 69、二甲基甲酰胺 70、有 机磷农药 7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72、杀虫脒 73、溴 甲烷 74、拟除虫菊酯类 75、氯甲醚 76、焦炉烟气。 5 四、物理类职业 危害: 1、高温 2、高气压 3、低气压 4、 局部振动 5、紫外线 6、噪声 7、 激光 8、电磁辐射 五、生物类职业 危害: 1、炭疽杆菌 2、森林脑炎 3、布氏 杆菌 六、其它类职业 危害: 1、棉尘 2、嗜热性放线菌 3、氧 化锌 4、二异氰酸甲苯酯 5、不良 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仅指煤矿 井下作业。 6 职业病有哪些? 国家卫卫生计计生委等4部门门关于印发发职业职业病分类类和目录录的通知 国卫卫疾控发发201348号 (一)尘尘肺病 1.矽肺 2.煤工尘尘肺 3.石墨尘尘肺 4.碳黑尘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尘肺 7.水泥尘尘肺 8.云母尘尘肺 9.陶工尘尘肺 10.铝尘铝尘肺 11.电焊电焊工尘尘肺 12.铸铸工尘尘肺 13.根据尘尘肺病诊诊断标标准和尘尘肺病理诊诊断标标准可以诊诊断的其他尘尘肺病 (二)其他呼吸系统统疾病 1.过过敏性肺炎 2.棉尘尘病 3.哮喘 4.金属及其化合物粉尘尘肺沉着病(锡锡、铁铁、锑锑、钡钡及其化合物等) 5.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6.硬金属肺病 7 二、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接触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白斑 9.根据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断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8 三、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 基甲苯白内障) 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4.爆震聋 9 五、职业 性化学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及其化合物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10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氟及其无机化合物中毒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11 40.氯丁二烯中毒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 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48.丙烯酰 胺中毒 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50.有机磷中毒 51.氨基甲酸酯类 中毒 52.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中毒 54.拟除虫菊酯类 中毒 55.铟及其化合物中毒 56.溴丙烷中毒 57.碘甲烷中毒 58.氯乙酸中毒 59.环氧乙烷中毒 60.上述条目未提及的与职业 有害因素接触之间存在直接因果联系的其他化学中毒 12 六、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6.激光所致眼(角膜、晶状体、视 网膜)损伤 7.冻伤 13 七、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含矿工高氡暴露所致肺癌)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 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14 八、职业 性传染病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鲁氏菌病 4.艾滋病(限于医疗卫 生人员及人民警察) 5.莱姆病 九、职业 性肿瘤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 9.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10.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11.-萘胺所致膀胱癌 15 十、其他职业病 1.金属烟热 2.滑囊炎(限于井下工人) 3.股静脉血栓综合征、股动脉闭塞 症或淋巴管闭塞症(限于刮研作业 人员) 16 符合职业职业 病危害防护护的基本要求 预预防生产过产过 程中产产生的职业职业 危害因素 ; 尽可能消除工作场场所中的职业职业 危害因 素; 控制工作场场所中职业职业 危害因素并使之 降低在国家规规定的职业职业 接触限值值之内 。 原则 17 按职业职业 病危害防护护措施等级顺级顺 序选择选择 直接职业职业 危害防护护技术术措施:生产设产设 备备本身应应当具有职业职业 危害防护护性能。 间间接职业职业 危害防护护技术术措施:为为生产产 设备设计设备设计 出一种或多种职业职业 危害防护护 设设施。 警示性职业职业 危害防护护技术术措施:采用 检测报检测报 警装置、警示标标示等措施。 安全卫卫生规规程、教育、培训训和有效的 个人防护护措施。 18 罐内清洗、检查检查 、维维修等作业业 事件4 此起彼伏的中毒窒息事故 19 锅锅筒内、烟道内检查检查 、维维修、清洁洁等作 业业 20 罐类类、容器、釜、槽类类内作业业、管井类类 21 地沟 高位水池 低位水池 柴油地槽 22 水池、设备设备 内清洁洁、维维修作业业 23 1 、防毒设设施 预预防为为主 n 设备设备 n 物料输输送 n 设备设备 隔离 n 时间时间 隔离 n 通风风 n 净净化 n 无毒代替有毒 n 改革工艺艺 密闭闭 隔离治理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 24 2、防尘设尘设 施 预预防 隔离 密闭闭 治理 l设备设备 本身密闭闭 l投料密闭闭 l出料密闭闭 l物料输输送密闭闭 l粉碎密闭闭 l包装密闭闭 气力输输送 湿式防尘尘 负压负压 隔离 正压压隔离 时间时间 隔离 全面通风风 局部通风风 25 通风风 通风风的基本概念 通风风的分类类 全面通风风 局部通风风 26 工业业通风风的任务务: 以换换气的方法,将不符合卫卫生标标准 的污浊污浊 空气排出室外,将新鲜鲜空气或 经过净经过净 化的空气送入室内,以改善生 产环产环 境,使之符合卫卫生要求,保障人 体健康。 两个要素: 排风风:将被污污染的空气排出室外。 送风风:将卫卫生的空气送入室内。 27 通风方式的分类 按空气动动力的不同 分为为: 自然通风风 机械通风风 28 自然通风 (1)风压自然通风 29 (2)热压 自然通风 30 自然通风缺点: n无法处处理进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 n难难于对对从室内向室外排出的污浊污浊 空气进进行净净化处处理 n自然通风风量受室外气象条件影响, 通风风效果不稳稳定。 31 借助电动 机拖动风 机、产生动力; 风机:轴流式、离心式 机械通风风 32 33 机械通风优 点: n保证所需要的通风量 n控制房间内的气流方向和速度 n对进风 和排风进行必要的处理 34 按气流组织组织 不同分为为: 全面通风风 局部通风风 35 全面通风 什么情况下用全面通风风比较较好呢 ? 适于有害物的扩扩散不能控制在车间车间 一定范围围的场场所, 或是有害物不能固定的场场所。 全面通风风的概念: 就是在室内全面进进行通风换风换 气,使室内空气 质质量达到卫卫生要求。 36 全面通风示例 排风 送风 生产车间 最 好 的 全 面 通 风风 方 式 长长方形设设置在长轴长轴 上,正方形设设置 与当地全年主导风导风 向一致 37 全面排风风 全面通风风 全面送风风 什么情况下采用送、排 风? 38 F排风:为了使车间内的有害物质 不扩散到 其它区域或相邻车间 : 采用排风负压 F送风:不希望相邻车间 或外界空 气渗入时: 采用送风正压 F送、排结合:为了舒适,压力平 衡 39 送风 排 风 操作室 :正压 生产车间:负压 40 室内 送、排风风口的设设置原则则: 送风风口应设应设 在有害物浓浓度较较小的区 域。 排风风口应应尽量布置在有害物产产生源 附近或有害 物浓浓度最高区域。 评价全面通风的要点:送、排风口设置 41 污染源 送风口 车间车间 全面通风风送、排风风口设设置实实例 图图 排风 伤心的哭了 42 污染源 送风口 排风口 43 排风形式 好 气流组织 44 送风风口:送人新鲜鲜空气 应设应设 于空气清新的位置 远远离生产车间产车间 的敞开处处(门门、窗) 或排风风口。 室外送、排风风口的设设置原则则: 45 进风进风 口应远应远 离排风风口,避免短路 进风 口排风口 污染物 46 排风风口 避免人口密集的地方 尽量在主导风导风 向的下 风风向。 室外送、排风风口的设设置原则则: 47 排风口对着人行路; 工人在排风口刷桶。 应设在没有人的地方, 或集中收集净化 48 在有害物源处或在室内污染最严 重的局部位置设置局部排风罩,将 有害物捕集起来,经风道排至室外 (经过净 化处理,在确保安全的情 况下也可排至室内)。 局部通风 49 局部排风风罩捕集有害物的装置 净净化、除尘尘器净净化有害气体和粉 尘尘 通风动风动 力系统统 通风风机 局部排风风系统统 50 51 52 53 排风罩 GB/T16758-199 密闭罩 接受罩 外部罩 吹吸罩 气幕隔离罩 补风罩 54 密闭吸尘罩 密闭闭罩:产尘设备产尘设备 局部或全部密 闭闭起来再抽风风,依靠在罩内造成一 定的负压负压 ,保证证在一些操作孔、 观观察孔或缝缝隙处处自外向里进进气而 粉尘尘不外逸。 55 整体密闭罩 将放散有害 物的设备大部 分或全部密闭 56 旁侧吸尘罩 旁侧侧吸尘尘罩:有害物发发生源位于罩 外一定距离处处。 罩口吸气速度 “零点” 有害物飞扬、扩散达 到某一位置,在这个位 置上,已耗尽最初的能 量,并且飞扬、扩散速 度已降到车间中无规则 气流那样大小。 “零点”控制风速 “零点”所需风速,应 根据有害物源周围的气 流速度、有害物危险程 度来确定。 57 接受式吸尘罩 接受式吸尘尘罩:接受罩的罩口应应迎 着粉尘尘的散发发方向,并尽量靠近产产 尘尘源,同时时要防止横向气流的干扰扰 ,必要时时安装档板。如砂轮轮机吸尘尘 罩。 58 下部吸尘罩 下吸罩:设设置在有害物源下部的外部 罩。 59 排毒柜 排毒柜:三面围围档一面敞开,或装有 操作拉门门、工作孔的柜式排风风罩。 60 伞形排气罩 伞伞形罩:安装在有害物发发生源上方, 罩面与发发生源之间间的距离视视有害物的 特性和工艺艺操作条件而定。 61 槽边吸气罩 槽边边罩:用于各类类工业业池或槽边边( 如酸洗槽、电镀电镀 槽)的局部排风风装 置。 62 大密闭闭罩 焊焊接 63 整体闭闭罩 车车床 64 可 移 动 曲 臂 局 部 吸 风 罩 65 通风柜 通 风 柜 检测操作口风速 ,没有特别操作 (高温,高压) 风速按最低0.3 m/s评价 66 喷漆作业 :压力大 ,毒物易 逸散 操作面风速按 1.0-1.5m/s 67 形式适 宜 位置正确 风风量适中 强度足够够 检检修方便 排风风罩的设计设计 原则则 密闭闭罩是各类类局部排风风罩中效果最好的一种形式 68 正压压 69 密闭闭罩的 核心作用 通过过排风风 形成负压负压 70 3、降噪设设施 消声器 软连软连 接 隔声 吸声 变频变频 减振 隔声 机械 噪声 流动 噪声 电磁 噪声 71 隔声措施 隔声:在噪声传传播到接收者的途径中 ,受到人为设为设 置的构件的阻碍而得 到降低的过过程。 72 消声措施 消声器 能允许许气流通 过过使噪声减弱 的装置,用以 装设设在空气动动 力设备设备 的气流 通道上控制和 降低空气动动力 性噪声。 73 吸声措施 吸声 利用具有一 定吸收声音 性能的材料 或结结构减少 反射声的量 ,降低工作 场场所噪声的 声学技术术措 施。 74 4 、防暑降温设施 隔热热措施:阻断热热源的辐辐射热热作用 ,减少对对流散热热,将热热源的热热作用 限制在一定范围围内。 75 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风:靠外界风风力造成的风压风压 和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及进进、排气口 高差造成的热压热压 使空气流动动。 76 局部机械送风 在热辐热辐 射较较强和温度较较高的工作地点,采用局部 机械送风风措施,提高工作地点的风风速或将冷空气 直接送到工作地点,改善局部工作地点的气象条 件。 77 5 、防非电离设施 防微波辐射 防工频电场 78 三、建设项 目职业卫 生“三同时”管理 建设项设项 目职业卫职业卫 生“三同时时”工 作主要指建设项设项 目的职业职业 病防护设护设 施 须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时设计 ,同时时施工, 同时时投入生产产和使用,其所需费费用应应 当纳纳入建设项设项 目工程预预算。 79 建建设项设项设项设项 目目职业职业职业职业 病危害分病危害分类类类类管理模管理模 式式 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 政府监督 职业病危害 严重等建设项目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建设项目单位 初步设计施工设计竣工验收 三同时 80 建设项 目职业卫 生“三同时”管 理 法律依据: 职业职业 病防治法第十七、十八条规定:对新 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 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 行性论证阶 段应当实施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 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应 当经安全监管部门审查 通过后,方可施工。建 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全 监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 使用。 建设项设项 目职业卫职业卫 生“三同时时”监监督管理暂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