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总结.ppt_第1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总结.ppt_第2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总结.ppt_第3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总结.ppt_第4页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单元总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苏联的名称变化 1917年 十月革命 1922年 沙俄苏俄苏联 1917 1921 1928195319641985 1991年12月 阿拉木图宣言 独联体 战时共 产主义 新经济 政策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1991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 戈尔巴乔夫 社会主义改革 宣告解体 对象 项目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时间 背景 农业 内 工业 容 贸易 劳动分配 评价 1918 1921 内忧外患 余粮收集制 大中小企业全都收归国有 取消自由贸易 普遍义务劳动制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正确途径 1921 1928 经济和政治危机 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废除实物分配制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正确道路 1、 到1920年底,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基本结束 。这时,苏俄农民中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 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 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 以下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C使苏俄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取得完全巩固,完成了 向社会主义过渡 D只是一种为赢得战争而采取的临时政策 v2、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 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 下山路,去寻找能够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 苏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 是 v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 vB.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市场经济 v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vD.允许集体农庄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 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思考: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有 外部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 国内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 历史传统制约 斯大林个人因素 A B C D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 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苏联需要的是速度,延缓速度就会导 致落后 斯大林 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其发展提供资金 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 的计划经济; 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行动,实施三个五年计划。 思考:针对苏联当时的国情,斯大林是如何 快速实现工业化的?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 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苏联需要的是速度,延缓速度 就会导致落后 斯大林 思考: 苏联的工业化成就有哪些? 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工业产值 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集体农庄庄员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 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 了!”“没有油啊。”“那就煮!”“没锅。”“烤鱼 !”“没柴。”伊万气死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 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 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 这仍是计划经济 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在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1 1卢布,卢布, 那么那么700700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公里外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 1卢布,而万卢布,而万 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 1卢布。卢布。 这就是计划经济这就是计划经济 史密斯美国作品俄国人中有三段描述:“这里 是工人的乐园,是世界上工人们混日子的最好地方 一个俄国青年说,他们不能把我们解雇”; “即使在苏联本国生产的商品供应比较充裕时,俄国 人也宁愿多出些钱购买进口货”;“尽管排队是那样辛 苦受罪,但是,一个俄国妇女一看到有人在那里站 队,她的本能反应就是立即排进去,甚至她不知道 到底在卖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v 苏联是工人的乐园,工人生产积极性极高 v 苏联生产的产品质量较差 v 苏联的生活消费品缺乏 v 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结果 v A B v C D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成果(后果 ) 问题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农业一度促进农 业发展 工业 重工业 成为超级大 国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苏联剧变并 最终解体 没有从根本上 触动斯大林模 式 放弃了马克思 主义、背离了 社会主义道路 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 模式的掘墓人,但最 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 的角色。 俄国史 赫鲁晓夫墓地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 块黑白大理石堆砌 而成,代表了赫氏 毁誉参半的一生。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 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戈尔巴乔夫改革 v1、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 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 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 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v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v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v2、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 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 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 “资”,也可以姓“ 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 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 苏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中国的改革开放 A. B. C. D. v 3、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俄提出“新经 济政策”;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实行“新政”; 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互相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伟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课外探究 苏联的经济改革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 供了哪些经验教训? 学思之窗: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 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 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 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3、改革要关注民生。 4、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