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轴瓦夹具的设计论文_第1页
连杆轴瓦夹具的设计论文_第2页
连杆轴瓦夹具的设计论文_第3页
连杆轴瓦夹具的设计论文_第4页
连杆轴瓦夹具的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杆轴瓦夹具的设计 摘要 : 连杆轴瓦内孔加工要确保很高的表面粗糙度 、 垂直度及同轴度公差要求,一般通用夹具难以保证其加工精度。本次设计的专用夹具是采用多头螺纹与锥度式紧固元件相结合,很好的解决了轴瓦内孔的加工问题。 关键词 : 连杆轴瓦;工艺分析;夹具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 0105( 2009) 01 0051 05 a of is to of is to of so as to 1 前言 某企业从国外引进 油机技术,在加工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其中,连杆轴瓦(如图 1)的加工难度较大,从毛坯至成品有 20 道工序,且每道工序时间长,精度要求比较高,如工件外圆及内孔表面粗糙度 同轴度公差为 工件壁厚只有 三爪卡盘装夹时易变形,用四爪单动卡盘(用百分表校正)进度又太慢,生产效率无法提高,特别是车削 2月弯槽时,槽深接触面积大,工件薄,车刀细,刚性差,易断刀。从连杆轴瓦生产工艺的角度来看,轴瓦外壳与铜锌层要求分布均匀,连杆轴瓦在柴油机中 约每分钟 3 千转高速运转,因此厚薄不得存在过大误差,从成品件来分析测量铜锌层为 右。 2 设计要点 本夹具体的设计,主要考虑保证轴瓦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批量要求。本次设计采用多头螺纹与锥度式紧固的方法,快速实现对工件一次性装夹,并且保证夹紧准确、安全、可靠、省力。 定定位方案 从零件图上看,该工件形状轴套类零件,考虑其内孔铜锌层的厚薄有较高的公差要求,我们选用涨圈与其端面联合定位,并采取夹具体与机床主轴的连接方式。如图 2 所示,锥套涨圈加工后分爪为 3 个片段,材料 45#,调质处理 图 1 连杆轴瓦 陈胜华 : 连杆轴瓦夹具 的 设计 图 2 涨圈 紧表面的选择 在确定定位基准之后,工件在夹具上获得了正确位置,为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由于重力、切削力、离心力,惯性力等外力的作用而产生移位或振动,考虑工件薄壁与同轴度要求,选择工件外圆表面与端面为夹紧表面。 3 确定导向夹紧方案 车削连杆轴套时各受力均匀,采用方牙螺纹与锥度导向紧固机构,使得夹紧体的机构操作简单,工件装卸方便。以下是设计夹具体结构方案与制 作。 计螺杆元件(图 3) 选定材料 45#钢,采用矩形螺纹左旋的方式,根据螺纹的特点,即大胆采用 合于内螺纹把手螺母(图 4),速度快,以 1/4 圈计算即可纵向移动 10够用于工件的松卸。而采用 4 头螺纹,其目地是用于把手螺母配合操作轻松。 图 3 螺杆元件 计锥体涨圈(图 2) 采用材料 45#钢,调质处理 用锥体喇叭形式 ,外圆锥度 1:10,表面粗糙度 孔 95 以轴套类式精制加工,轴瓦外圆为 95, 外两端面与 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 涨圈外锥体表面与夹具体内锥体(图5)配合,接触面应大于 80%以上,即内外磨制。 计夹具体(图 5) 从夹具体设计来讲,其设计精度要求较高,欲使其夹具体达到设计要求,必须在机加工上着重考虑,其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车外圆用四爪单动卡盘夹 167,车 A 端外圆 240余量 4坯,微刮端面,调头夹 A 端外圆 244端面至总长 296留余量 4车内孔 106余量 6闷盖顶住粗车外圆 167留余量 3并倒角 145。 头夹 170,刮端面车外圆 240 及内孔 360+端面 倒角 145,及 B 处法兰面孔 1950+0, 230倒角,微刮端面与外圆。 定位工具(车法兰 台,制作主轴连接莫氏芯棒 10 内孔 36 并用法兰定元件与内阶台 19510先分别在 214 圆周上分三等分钻孔制作 锁紧螺纹)。 陈胜华 : 连杆轴瓦夹具 的 设计 图 4 把手螺母 图 5 夹具体内锥体 车外圆 167端面及车削孔 106176半精车锥度 1: 10,留余量 外倒角 145。 内孔。定主轴连接莫氏芯棒与法兰磨内锥度 1: 10,表面粗糙度 与图 2 元件相配合。 件装配定位制作螺杆件、把手螺母件、垫圈件、涨圈件等分别装入夹具体,并夹紧(套类工件 95 作定位)分别打 323削孔,以及 K 向处分别钻孔 作长方形槽,如图 5。 具体的机构作用与说明 本夹具设计时采用轴 向拉紧带动锥度自动紧缩,使工件紧固夹紧。使其夹紧力作用点均匀、分散,防止工件变形,并保证工件垂直度和圆柱度分别在 围内。 夹具体的夹紧机构分析,见装配图(如图 6:) 图 6 夹具机构装配图 1 螺杆 2 垫圈 3 把手螺母 4 定位销 5 垫圈 6 螺钉 7 弹簧 8 夹具体 由于工件的定位直径较长,所以将夹具体 2 制作成内外锥度配合形状,当把手螺母 3 向顺时针移动时,螺杆 1 带动涨圈件 5 缩进紧固工件。而当把手螺母 3 向逆时针移动时,螺杆 1 推向涨圈件 5 张开,使工件便于装入,夹具体的内锥度 1: 10 可接近摩擦角,当把手螺母 3 向逆时 针移动时涨圈松开,会产生 “跌落 ”现象,工件不易装入。为此在夹具体 2,在 K 端处分别装有 3 个 5 螺钉 6 及弹簧 7 螺钉尾部穿过夹具体 8 的长槽伸入涨圈件 5 固定。使其在操作过程中涨圈件始终紧贴夹具体 8,锥体内使锥孔接触面保持在 80%,并保证工件精度与装夹方便。因此,工件在夹具体中定位可靠,既达到工艺精度的要求,又提高了工作效益。 4 小结 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实践验证,使用该夹具加工出来的连杆轴瓦各方面均达到 图纸要求,并且缩短了加工时间,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