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1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2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3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4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级宏观经济学,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1. 个体行为、价格制度与经济福利 局部均衡 假设:(i)完全竟争的经济系统 (ii)消费者在某种商品q与所有其他商品m之间选择 (iii)q的价格为P (iv)m的价格为1,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选择: Max U (q,m) s. t. I=pq+m 最优解:,=市场需求函数: P=D(Q),Q=,n个同一消费者需求量相加:,=单个消费的需求函数 P=d(q),I=pq+m,厂商,利润最大化选择:,最优解:,=单个厂商的供给方程:,p=MC(q)=s(q),=市场供给函数: P=S(Q),竞争性均衡,个同一厂商供给量相加: Q=,均衡结果:,什么是经济福利?,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金额减去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金额。,生产者剩余: 厂商实际获得的货币金额减去实际支付的货币成本。,=,社会总经济福利: SW(Q)=CS(Q)+PS(Q,社会福利最优化条件: 最优化:Max SW(Q)=CS(Q)+PS(Q 最优解:D(Q)=S(Q),结论: 完全竞争经济的竞争性均衡会导致社会福利 最大化。(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竞争性均衡结果),=微观市场失效: 垄断(包括自然垄断) 外部性 公共产品 不完全信息,价格制度的缺陷与社会福利损失,结论:微观市场失效,导致资源配置扭曲,从而造成 社会损失。,=对宏观经济调节的缺陷: 市场经济不能通过价格制度平滑地自我调节。,结论:市场经济不能平滑地自我调节,导致资源不能充分利用, 从而造成社会福利损失。,凯恩斯革命: (i)由于价格(工资)粘性,经济不能自我平滑 调节。 (ii)通过政府实施稳定政策可以防止经济波动及 衰退。 =标志现代宏观经济学诞生。,2. 宏观经济学: 对经济中众多个体行为的总体结果的研究,定义: 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 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 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 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 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 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 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宏观经济总量模型的建立:,说明: (i)对研究对象简化是建立一个有用经济模型的前提。 (ii)过分简化的经济模型会导出错误的结论。 (iii)每一个模型只适用于解释特定的一类经济现象或 经济生活的某个侧面。,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 模型要解释的变量, 内生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外生变量: 模型给出的作为既定的变量,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例:均衡价格模型(以某正常商品市场为例),作为外生变量的消费者收入的减少=市场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内生变量价格和交易量由( )变为(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依据,资料: 2002年拉美经济乌云密布 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拉美经济今年 将出现0.8% 的负增长,人均产值负增长2.4%。报告称拉美地区的经 济前景“令人沮丧”。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拉美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3%。 今年的失业率将超过9%,上半年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8%,“从80年 代以来还没出现过这样的逆境。” 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今年的出口将下降1.5。外来资本 流入量依然很少,今年是连续第年出现资本流出超过资本流入,结论:总产出,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等指标能反映 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四大宏观问题:,()总产出() 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例:()经济增长的源泉 ()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 商业周期,即经济短期波动问题 例 :()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 ()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 ( 3 )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 ( 4 )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B)失业 例: (1)失业水平的决定有素 (2)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3)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C) 物价水平 例: (1)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2)通货膨胀的成本,(D)国际收支与汇率 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 水平和价格水平,第三节 宏观经济模型的微观基础,问题: 宏观经济学如何保证宏观经济模型中的总体行为变量同 众多家庭和企业的基本行为相吻合呢?换言之, 如何为 宏观经济理论寻找微观基础?,解决方法:(1)选择典型的企业和家庭分析其微观行为。 (2)将典型企业和家庭的行为复合为总量行为(?) (3)利用宏观经济数据检验模型中总量行为的可靠性。,困境:宏观经济学缺乏坚实的微观基础 例:典型家庭消费,但由于不同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不同,难以加总得出总消费,图示:,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总产出的衡量:国民收入核算体系,1.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支出流量循环模型,模型:,2. 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定义: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通常为 一年)在其地理边界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市场价值 的总和。,核算方法之一:支出加总法,即将国内生产总值视为对所有 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总支出。 =GDP=家庭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净出口,注: (i)家庭对新住宅的购买归入投资支出类 (ii)企业新增存货归入投资支出类,可视为企业对 自己产品的购买。,核算方法之二:增值法,即将国内生产总值视为 所有厂商对商品价值贡献的加总。,说明:,结论:最终需求价值=所以企业对商品价值贡献之和。,核算方法之三: 三部门收入加总法,即将国内生产总值视为 所有经济主体收入的加总。,(1)居民收入=工资+租金+利息+利润 =工资+资本收入 =居民消费(C)+居民储蓄,(2)企业收入=折旧金+未分配利润 =企业储蓄,(3)政府收入=直接税+间接税-转移支付 =政府净税收(TA) =,总产出的其他衡量指标 定义: 国民生产总值(GNP)=一国国内居民在一定时期所 获收入的总价值。,注:(i)GDP核算一国边境内要素总收入,而不管收入 归哪国居民。 (ii)GNP核算一国居民的收入,而不管收入来自哪国。,GNP=GDP+来自国外的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 =GDP+从国外获得净要素收入(NFP) 国民生产净值(NNP)=GNP折旧,个人收入(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个人对非居民 部门利息支付+红利+政府转移支付+个人利息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PDI)=PI个人所得税,国民收入(NI)=NNP企业间接税,问题: 假设一国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那么到底是由通货膨胀 引起还是商品和服务实际数量增加而带来的?,解决途径: (i) 利用价格指数的变化衡量物价水平的变化。 (ii)利用真实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实际总产出水平。,1. 价格指数,定义: 利用一组不变权值,相对于基年计算 的一国当年N种商品 和服务的加权平均价格。,消费价格指数(CPI)的计算方法:,假设: (i) 有N种商品,在t年度和基年的实际消费数量均为:,(ii) 基年和t年度N种商品的价格分别为:,=t年度的消费价格指数:,例:,2. 隐式GDP价格平减指数和真实国内生产总值,定义1: t期真实国内生产总值(Q)=按基期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 格计算的t期国内生产总值。,定义2: t期隐式GDP价格平减指数:,即,计算方法:,第三节 失业的衡量: 失业率,定义: 失业= 想工作而没有得到工作。,失业者: (i) 正在找工作者 (ii) 暂时下岗者 (iii) 正等待去一个新单位报到者,奥肯定理: 一国的失业率与其实际GDP具有负相关关系。,美国数据:GDP相对于潜在GDP每下降3%,失业率将上升1%。,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中的流量和存量,定义1: 存量=在一定时点上取值的经济变量 定义2: 流量=在一定时期取值的经济变量,流量-存量关系之一: 资本存量与投资,当期期末资本存量=上期期末资本存量+当期净投资,即,流量-存量关系之二: 财富与储蓄,当期期末财富存量=上期期末财富存量+储蓄,即,流量-存量关系之三: 净国际投资头寸与经常项目,定义3: 净国际投资头寸(NIIP)是一国向他国贷款的净存量。,=NIIP0表明该国为净贷款方或净债权国。,NIIP0表明该国为净借方或净债务国。,定义4: 经常项目(CA)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向他国的净贷款,=CA0 表明该国借出资金。,CA0 表明该国借入资金。,两者的关系:,流量-存量关系之四: 净债务存量与赤字,第五节 跨时期选择理论中的现值与预期概念,1.现值,定义:现值指未来收益的当期价值。,例: 每年利息为R的无期债券未来收益的现值为,2.预期,经验法则二: 适应性预期,定义: 经济行为人根据上期对现期所做的预期被证实的误差程 度来形成对未来的预期。,其中,= 陌生人之间的预期,理性预期: 利用所有可能得到的信息以及他们对治理经济模型 的理解来形成预期。,=股民的预期,第三章 产量的决定: 引入总供给和总需求,第一节 总供给函数的决定,定义: 总供给=在各种价格水平下,一国所有企业和家庭 所愿意提供的总产出量。,1.总供给函数的一般形式,假设: (i)该国所有企业和家庭都生产同样的产品,且具有 同一的生产函数。,(ii)家庭和企业的生产函数是一种短期生产函数。,(iii)家庭和企业的供给决策基于当期的价格和工资。,(iv)家庭或企业的供给函数直接被视为总供给函数。,数学推导:,设典型企业生产函数为:,且,=企业 的短期生产函数 : Q=Q(L),典型企业对劳动需求的决策原则:,证明:,即完全竞争下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结论:企业劳动需求函数为:,且,结论2: 总供给函数(即单个企业的供给函数)为:,结论3: 短期总供给函数:,且,第二节 古典学派劳动市场模型及其总供给曲线,1.劳动需求曲线,2. 劳动供给曲线,效用函数,U=(C,L),=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消费-闲暇可能集,最优劳动供给量,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令 初始均衡点实际工资为,假设,劳动供给与实际工资增加的双重效应,总供给曲线的推导:,设 劳动市场初始在实际工资为,则,即 劳动市场又恢复到初始均衡状态,结论:古典学派的总供给曲线是在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一条垂线。,推论:一国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使总供给曲线沿横轴向外移动。,古典学派对失业现象的解释:,(i)自愿选择失业。,(ii) 真实工资由于制度因素而处于充分就业水平之上。,第三节 凯恩斯学派劳动市场模型及其总供给曲线,中心假设: 名义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从而不能迅速调整以维持 劳动市场均衡。,=实际工资难以停在市场出清位置。,名义工资和价格粘性假设的依据,=名义工资具有粘性,因为: * 工会的力量 * 最低工资法 * “效率工资”,=价格粘性的原因: 企业和顾客之间鉴定了长期契约。,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基于名义工资粘性假设) 不妨设实际工资初始处于劳动市场出清的位置,其大小为,则,=实际工资高于市场出清水平,=劳动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水平,假设:劳动的边际产量为常数,厂商需求劳动原则:,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的移动,总供给曲线移动,因为:,(i) 技术水平的变化。 (ii)资本存量的变化。 (iii)影响企业成本的其它外生因素,如自然灾害,政府环境 法规等。,第四节 总需求曲线,定义1:总需求=在各种价格水平下, 人们对商品和劳务的 的总购买量。,定义2:实际货币余额=根据货币可以购买的商品和劳务量来 表示的居民持有的货币量。,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假设M保持不变, 则,=对产出的需求量增大,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第五节 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1.时间范围与宏观经济模型的类型,短期模型:,理论假设=(i)工资和价格具有粘性, 从而资本和劳动有时 得不到有效利用。 (ii)资本和技术水平是给定的。,适用范围= 解释那些逐年逐月发生的经济波动。,长期模型: 理论假设= (i)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从而资本和劳动能得到 充分利用。 (ii)资本和技术水平是给定的。,适用范围=解释在数年的时间范围,价格如何调节总量经济, 以达到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特长期模型,理论假使= (i)工资和价格具有伸缩性,从而资本和劳动能得到 充分利用。,(ii)资本、劳动力、技术都会发生变动。,适用范围=解释在几十年的时间范围,宏观经济如何运行。,2.经济冲击与短期经济波动,需求冲击与短期经济波动,凯恩斯学派: 需求冲击既影响总产出水平,又影响价格水平。,极端凯恩斯学派:需求冲击只影响总产出水平,不影响价格水平。,供给冲击与短期经济波动,如图, A点为宏观经济初始均衡状态,假设作为外生变量的世界 石油价格上涨, 则,第六节 从短期到长期 : 凯恩斯学派与古典学派的综合,短期,长期,在短期内,总需求的变动既影响产量又影响价格,经济表现出凯 恩斯学派的特征;在长期内,却只对价格有影响,表现出古典学派 的特征。,结论:,第四章 消费和储蓄,第一节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及其经验证据,1.凯恩斯内省的消费函数,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猜测:,(i) 消费取决于当期绝对收入水平,而与利率水平关系不大。,(ii)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介于0和1之间。,基于猜测的消费函数的数学表述:,(iii)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推论: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国民储蓄率将上升。,2.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经验证据,短期,验证结论: (i)收入高的家庭消费更多,同时收入高的家庭储蓄也更多。,(ii) 高收入家庭将其收入中的较大的份额用于储蓄。,说明:,其中,=短期证据支持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长期:,验证结论: 库茨涅兹的反论,1869-1938年平均储蓄倾向经验数据,=从18691878年十年期到19191928 年十年期,国民收 入增加了七倍多,而根据上表可知APS仅在0.11与0.16 这一狭窄范围波动,这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推论相矛盾。,问题: 为什么凯恩斯消费函数得到短期经验研究的证明, 但却与 长期经验研究相悖?,解释:,(i) 基于家庭跨时期选择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之迷,(i) 家庭只生产一种“综合商品”Q, 其价格为1。,基本假设:,第二节 家庭关于消费和储蓄的跨时期选择,= 以实物经济为研究背景,商品Q为计价单位。,(ii) 家庭通过金融资产市场实现消费的跨时期选择。,=通过积累债券将现在收入移至未来消费,而通过负债将未来收入 移至现在消费。,(iii) 家庭生活于两个时期, 即时期1和时期2。,跨时期预算约束,再利用(4.5)将(4.3)和(4.4)结合起来得:,结论: 消费者在既定时期内的消费可以大于收入但不能超过其 一生的总资源。,跨时期预算约束方程,方程:,图示:,说明: (i) Q点称为禀赋点,即在任何利率水平上,消费者总可 以选择禀赋点为实际消费组合点。,(ii)在A点上,消费者在第一期为净借方,在第二期为净 贷方。 在B点上,消费者在第一期为净贷方,在第二期为净 借方。,(iii)横轴的截距代表两期产量的现值。,(iv)斜率的绝对值为(1+r),代表在第一期每增加一单 位消费而必须在第二期放弃的消费量。,消费者偏好,=跨时期效用函数,= 无差异曲线,最优跨时期选择,结论1: 在E点上,MRS=1+r, 即 消费者对两个时期消费的选择 要使MRS等于(1+r),以保证效用最大化。,第三节 持久收入假说,定义: 持久收入=家庭在长期视界内各个年份所获收入的预期 平均值。,假说:(i)人们一生的经历是随机的,从而家庭不同年份的收入 具有波动性。,(ii)家庭对稳定消费的偏好胜过对不稳定消费的偏好。 换言之,家庭将试图通过金融资产市场维持完全稳定 的消费路径, 以使每一个时期的消费都等于持久收入。,两时期持久收入模型,=偏好:,=约束:持久收入给家庭带来的跨时期预算约束同收入流波动 时跨时期约束相同。,= 第一时期家庭的最优消费和储蓄决策,结论:家庭会使现期消费等于持久收入。当现期收入大于持久 收入时,家庭会增加储蓄;而现期收入小于持久收入时, 家庭会动用储蓄。,收入冲击与家庭现期消费和储蓄最优决策,现期消费增量和储蓄增量的表达式:,结论:在暂时冲击下,持久收入和现期消费都没有多大改变, 消费者会增加或动用储蓄。,(ii)持久冲击,结论:在持久冲击下,持久收入的变动和冲击幅度大致相等, 从而消费增加(或减少),而储蓄几乎不变。,(iii)预期的未来冲击,结论:在预期冲击下,由于持久收入发生变化,消费者会通过调整 当前储蓄来增加或减少当前消费。,持久收入假说对消费之谜的解释,持久收入假说认为:,(i)现期收入(Y)=持久收入( )+暂时收入( ),(ii)现期消费,所以,平均消费倾向,解释: =就短期而言,收入变动主要来自暂时收入的变动,因此APC 随着Y的增加而下降。,=就长期而言,收入变动主要来自持久收入的变动,因此APC 基本保持不便。,第四节 生命周期假说,假说:(i)人在一生过程中,收入将会有规律地波动。,(ii) 家庭会通过金融资产市场以理性的方式统筹安排 一生的资源,实现一生中最平稳的消费路径。,两时期生命周期模型,=偏好: 一生有平稳的消费,=两阶段: 工作年份和退休年份,=收入变动的原因:退休(工作年份收入为Y,退休年份收入为零),=图解:,结论:由于人们对平稳消费的偏好,所以工作年份进行储蓄,退休 年份动用储蓄。,生命周期假说对消费之谜的解释:,生命周期假说认为:经济中的总消费既取决于家庭的财富水平, 又 取决于家庭的收入水平。,所以, 平均消费倾向,解释:,=从短期来看, 随着收入的增加,财富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平均 消费倾向递减。,从长期来看,随着收入的增长,财富也会同比例增长,因此平均 消费倾向不变。,生命周期假说的反例,(i)遗产的存在,(ii)流动性约束的存在(即某些个体没有能力用未来收入作担保 而获得贷款,从而所能进行的最大消费只能是当期收入。),第五节 利率与储蓄,问题: 单个家庭储蓄是否随着利率的提高而增加?,答案: 不能肯定。,= 可能性之一(图a),在图(a)中,=可能性之二(图b),对两可结果的解释:,利率提高对储蓄的影响,说明:宏观经济学通常假定一个经济系统,净借方和净贷方的收入 效应在总体水平上趋于相互抵消,所以替代效应占优势,即 利率提高,总储蓄水平将上升。,第六节 企业储蓄和家庭储蓄,问题1: 企业储蓄决策会不会影响家庭跨时期消费选择?,答案: 不影响。,证明:设在两时期框架下家庭从企业所获得的红利分别为,针对家庭跨时期选择而言,,将(4.9)、(4.10)和(4.11)结合起来可得:,再将(4.8)式代入(4.12)式得:,=企业储蓄决策与家庭跨时期选择,问题2:企业储蓄决策会不会影响私人储蓄?,答案: 不会。,说明:,企业增加一单位储蓄,家庭必然减少一单位储蓄,从而企业 储蓄决策不会影响私人储蓄,即家庭“戳穿了企业的面纱”。,第五章 投资,第一节 家庭投资决策理论,相关概念的界定,=资本 : 积累的机器、设备、厂房以及其它耐用生产要素存量。,投资 : 用来维持或增加经济中资本存量的产出流量。,投资的类型 : (i) 固定投资 (ii) 存货投资(包括原料积累、半成品积累和成品积累) (iii)住宅投资(包括房屋维修和建造新房的开支),=总投资包括: (i)折旧,即用于替换因磨损而需废弃的资本的支出。 (ii)净投资,即用于增加经济中资本存量的支出。,设 经济中资本存量在每一个时期按固定比例折旧,,则: I=J +dK,其中, I是总投资,J是净投资, d 是折旧参数, K是资本存量。,= 资本积累方程,显然,,= 生产函数 Q = Q (K,L),基本假设,(i) 家庭只生产一种所谓的“综合商品 ”Q, 其价格为1。,(ii) 家庭有两种方法将购买力作跨时期转移,其一是通过在金融 市场上购买债券,其二是通过投资以增加未来的产量。,(iii)家庭生活于两个时期,即时期1和时期2。,跨时期预算约束,将上面三式结合起来得:,结论: 当家庭可以通过购买债券和投资这两种方式将购买力做 跨时期转移时,家庭所面临的预算约束是消费的现值等 于产出的现值减去投资支出。,家庭最优投资决策模型,家庭实现效用最大化所面临的跨时期选择: (i) 如何决定消费水平和储蓄水平。 (ii)如何将储蓄在投资和债券之间分配。,最优投资决策:,结论: 当家庭通过投资使得第二期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资本成本 时,便实现了财富最大化。,最优消费决策:,s.t.,效用最大化选择图解:,家庭最优投资决策模型的拓展-多时期的情形 拓展模型对假设的 修改与补充:,(ii) 家庭在第二时期结束时将把第一时期投资所购买的资本品按 原价折旧后卖掉。,=第一时期投资只增加第二时期产量,而不影响其它各个时期产量。,令 家庭的生命周期由T个时期组成,则家庭在T个时期总财富水平 为:,(i) 与多时期相适应,第二时期的资本存量 在时期3以及以后各 时期仍然具有使用价值。,总财富最大化条件,结论: 在多时期框架下,当家庭通过投资选择使得第二时期的资本 的边际产量等于利率加折旧率时,便实现了财富最大化。,第二节 企业投资决策理论,1. 企业固定投资的决策理论,企业性质的界定,(i) 企业所有者是资本所有者,依靠雇用劳动来运行企业。 (ii) 企业所有者在支付劳动成本之后获取利润。 (iii)企业的目标是企业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而不考虑所有者的 跨时期偏好。,两个重要命题,命题1: 假设整个经济分为家庭和企业两部分,如果让家庭通过 市场供给劳动并拥有企业,那么家庭和企业的分离并不 影响家庭财富的表达式。,证 在两时期框架下, 企业在第一时期和第二时期短期利润 分别为:,企业市场价值即两时期企业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为:,拥有企业的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拥有的总财富为:,将(5.3)、(5.1)和(5.2)依次代入(5.4)得:,命题2: 如果企业选择的 能够使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 那么 也能使家庭财富达到最大化。,显然,家庭和企业的分离并没有改变财富的表达式。,证: 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的条件:,即,而根据以下等式:,(最适劳动量投入原则),可知第一时期投资的变化带来的第二期利润变化为:,将(5.6)代入(5.5)得知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条件等同于:,即 家庭财富最大化条件。,家庭与企业相分离条件下企业的固定资本投资决策原则:,= (i)在两时期框架下,投资决策原则为:,(ii)在多时期框架下,投资决策原则为:,固定投资的决定因素,= 预期资本边际生产率,未来资本边际生产率具有不确定性, 因为:,(i) 未来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ii)未来生产技术条件的不确定性,结论: 投资行为取决于预期,而预期极可能基于有关商业条件 的证据,也可能反映了某种“动物情绪”。,= 实际利率,投资需求曲线:,推论: 预期资本边际产量的提高会使投资需求曲线向外移动。,=政府的税收和补贴,对企业收益和成本的影响:,(i)政府税收(如公司所得税)使企业投资边际收益变为MPK(1-t)。,(ii) 政府补贴(如投资税减免)使企业资本成本变为(r+d)(1-s)。,2. 企业存货投资决策理论,存货的基本类型: (i)原材料 (ii)半成品 (iii)成品,企业最佳原材料存货管理理论,持有原料的收益: (i) 节省市场交易费用 (ii)避免生产中断,适时 (just-in-time)原料存货管理原则: 原料存货要控制在最低水平,同时还要保证供应商能及时供货。,企业最佳成品(或半成品)存货管理理论,持有成品存货的收益: (i)能够维持平稳的生产, 以避免生产率忽高忽低。 (iii) 能够避免缺货,从而可 防止企业利润和声誉受损。,= 成品存货管理的S-s规则:,企业的目标产量既要能满足预期市场需求,又能使存货维持在最佳 水平S,所以:,(i)当实际市场需求大于预期水平,以至存货降至 某个低水平s(Ss) 之下时,企业将在下一期生产中特意扩大产量,以补充存货。,(ii) 当实际市场需求小于预期水平,以至存货升至最佳水平S之上时, 企业将在下一期生产中特意减少生产,从而使存货保持在S水平。,第三节 投资支出研究的经验模型,1.投资的加速数模型,模型所基于的经验研究结论:,=投资支出水平与总产出的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模型所基于的基本假设,理论说明:令 经济系统中总生产函数为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即:,又因为最优投资决策原则为: MPK=r+d,显然,在资本成本为常数的条件下,上述假设成立。,假设之二:企业总是愿意并且能够使实际资本存量等于意愿 资本存量,即,加速数模型,结论:经济中净投资支出取决于总产出的变化,即当总产出 加速增长时,投资将会增加。,加速数模型的局限,=(i) 资本成本(r+d)会使h发生变化。 (ii) 资本到位会出现时滞。 (iii) 决定下一期意愿资本存量的预期可能与下一期实际 总产出发生偏差。,2.调整成本模型,模型所基于的经验结论,=企业通常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使实际资本存量达到意愿资本存量, 因为:,(i) 技术约束 (ii)成本约束,即快速投资会产生较高的总体投资成本。,模型对加数模型假设的修正,=企业通过逐步调整实际资本存量来弥合实际资本与意愿资本之间 的缺口。,模型的数学表述,其中,g代表实际资本存量向意愿资本存量的接近速度。,对模型的理论阐述,投资决策所面临的难以两全其美的选择: 一方面,如果企业增加投资支出速度,那么虽然下一期实际资本 和 意愿资本的缺口会较低,从而企业可以获得较多的潜在利润, 但投 资成本也会随投资支出速度的提高而上升。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降低投资支出速度,那么虽然企业的投资成本 可以降低,但所获得的潜在利润也会较少。,=企业调整实际资本存量的原则:,令 在下一期某一实际资本存量水平 上企业的潜在利润损失为:,而相应的投资成本为:,(其中, 为大于0的常数),则 企业的总损失为:,(其中, 为大于0的常数),结论: 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会逐步弥合实际资本与意愿资本之间 的缺口。,3. 托宾的q投资理论,q理论所基于的经验结论,= 净投资波动与股票市场波动存在正相关关系。,q理论,= 定义:,=内容: 如果q1,那么企业会增加投资。 如果q1,那么即使面对资本损耗,企业也不会重置。,=理论阐释:由于企业的股票价值等于未来企业所支付红利的贴 现值,所以q值就是单位资本未来红利的贴现值。,假设未来资本边际产量不变, 则:,显然, 当q1时, MPKr+d 成立。 当q1时,MPKr+d 成立 。,4. 依据信贷配给的理论,= 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i) 非均衡利率 (ii) 差别风险,= 面临信贷配给时企业投资支出的决定因素:,(i) 资本成本 (ii) 投资盈利性 (iii)投资基金的可获得性,结论: (i)由于信贷配给,经济中企业的内部资源成为影响 总 投资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ii) 由于信贷配给,企业只能缓慢将实际资本存量调整 到意愿水平。,第六章 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第一节 经常项目,1. 封闭经济中均衡市场利率,封闭经济中储蓄水平决定于: (i)市场利率水平 (ii) 现在暂时收入 (iii)未来收入,令 储蓄函数为: S= S(r),市场均衡利率的决定:,结论: 在封闭经济中,经济中总储蓄通过金融市场调节能够全 部转化为总投资。,2. 开放经济下资本和物品的国际流动,命题1: 开放经济下,一国居民的总储蓄不必总是等于该 国居民在国内的总投资。,= 当SI时,没有用于国内投资的储蓄会用于向外国人贷款。,= 当SI时, 国内额外的投资会通过向外国借款来筹资。,命题2:开放经济下,国际间为资本积累筹资的资金流动 和国际间物品和劳务的流动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一定时期内,若某国向国外的净贷款大于零,那么该国出口 的商品和劳务一定大于其进口的商品和劳务。,在一定时期内,若某国向国外的净借款大于零,那么该国进口 的商品和劳务一定大于其出口的商品和劳务。,国际资本流动所采取的主要形式,=(i) 国与国之间相互借贷货币 (ii) 国与国之间相互购买对方的债券和股票。 (iii) 国与国之间相互购买对方的不动产。,3. 经常项目概念的不同定义,经常项目定义之一:,设净国外资产头寸 B* 代表一国居民对别国居民的净债权,即用 B* 度量本国居民拥有的外国总资产减去本国居民对外居民的总负债。,= 经常项目CA定义为:,当CA0时, 该国在这一时期增加了对他国的债权,从而外国总资产 得到积累或对外总负债得以减少。,当CA0时,该国在这一时期增加了对他国的负债,从而外国总资产 缩减或对外总负债增加。,= 一国经过t年后净国外资产头寸可表示为:,经常项目定义之二:,= 经常项目可定义为国民储蓄和投资之间的差额,即 CA=S-I。,说明: 对一国单个家庭而言,有:,将(6.1)、(6.2)和(6.3)结合在一起,得:,因为国内家庭之间的债权对有些家庭来说是资产,但同时对其它 家庭来说又是等量负债,所以将国内所有家庭的(6.4)式加总可得:,含意:一国国内储蓄在开放经济下既可以用国内投资(I), 又可用 于对外投资,经常项目定义之三:,经常项目可定义为国民收入和国内总吸收之差,即 CA=Y-A。 (其中,A=C+I),说明: 因为 CA=S-I , S=Y-C 及A=C+I 所以, CA=Y-C-I=Y-A,经常项目定义之四:,=经常项目可定义为贸易余额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支付, 即 CA=TB+NF,第二节 经常项目的决定,基本假设: (i) 以小国经济为研究对象。 (ii) 经济行为人是理性的跨时期效用最大化追求者。 (iii) 经济行为人能区分暂时收入冲击和持久收入冲击。 (iv) 经济行为人能够按世界利率自由地借款或贷款。,世界利率对经常项目的影响,投资冲击对经常项目的影响,令 经济初始处于均衡状态 (CA=0), 则,,市场投资前景改善=投资曲线外移 =CA出现逆差(CA0),图解:,(i)产出暂时的下降(或上升),产出冲击对经济项目的影响,令 经济初始处于均衡状态 (CA=0), 则,,产出暂时的下降=总储蓄水平下降 = 经常项目出现逆差(CA0),(ii) 产出持久的下降(上升),令 经济初始处于均衡状态(CA=0), 则, 产出持久的下降=总储蓄水平不变 =经常项目保持不变(CA=0),贸易条件冲击对经常项目的影响,定义:贸易条件是一国出口价格指数对进口价格指数的比, 即,(i)贸易条件的暂时上升(或下降),令 经济初始处于均衡状态(CA=0), 则, 贸易条件暂时上升=收入暂时上升 =储蓄水平上升 =经常项目出现盈余(CA0),(ii) 贸易条件的持久性上升(或下降),令 经济初始处于均衡状态(CA=0), 则, 贸易条件持久上升=持久收入增加 =储蓄水平不变 =经常项目保持不变(CA=0),结论:“为暂时冲击融资,对持久冲击调整。”,= (i) 宏观经济学的实证结论 (ii)IMF的贷款政策准则(规范结论),第三节 一个国家的跨时期预算约束,1.两时期模型中的国家跨时期预算约束,结论: 在两时期框架下国家跨时期预算约束是总消费的贴现值 必须等于现在总产出加上未来总产出的现值减去投资支出。,推论1: 在两时期框架下国家跨时期预算约束又可表示为:, 这表明第一时期贸易逆差必须有第二期等量现值的贸易 顺差来平衡。,这意味着如果某国在第一时期经常项目出现赤字,从而出现了对 外债务,那么该国必须在第二时期保持经常项目盈余以偿还债务。,2. 多时期框架下国家跨时期预算约束,偿还全部债务有限期的情形(t期) = 跨时期预算约束的三种表达式:,偿还全部债务无限期的情形,问题:在无限期的情形,一个国家能不能实行庞兹计划(即 先过 分举债进行高消费,然后不断地通过借新债来换旧债)?,答案:不能。因为这时该国的债务会以(1+r)的几何速率增长, 贷方的谨慎行为会迫使该国量入而出。,= 无期限跨时期预算约束:,结论: 如果一个国家在第一时期初期欠债 , 那么它未来必须 出现贸易盈余,且全部未来贸易盈余的贴现值等于其初始的 净债务。,净资源转移(NRT)与债务国的预算约束,定义:净资源转移是指某一时期某债务国从它的债权国所获 得 的净 贷款减去该国对其债权国的债务偿付。,即,结论:当TB0时, NRT0。,= 债务国的预算约束可表示为:,第四节 世界利率的大国效应,经济类型的界定:,封闭经济: 国内利率使国内储蓄与国内投资均衡,从而国内的 储蓄或投资决策会改变国内的均衡利率。,小国开放经济:国内经济不会影响世界利率,且本国可以按世界 利率无限量地向外国居民借款或贷款。,大国开放经济: 国内经济总量在整个世界市场占有较大的份额, 从而国内储蓄和投资决策会对世界利率产生影响。,世界均衡利率的决定,设 统一的世界资本市场由n个国家组成,则,,由于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封闭经济,所以均衡利率的决定条件为:,大国进入世界资本市场对世界利率的影响,令 和 分别为某大国的国内投资和储蓄,而且,结论1:大国经常项目余额在均衡世界利率水平上必须等于其它国家 经常项目余额的相反值。,假设该大国在进入世界资本市场之前储蓄率较低,从而具有较高的 国内市场利率 ,而世界市场则具有较低的市场利率 ,则该大 国进入世界市场后世界利率的大国效应可图解为:,结论2: 储蓄率较低的大国进入世界资本市场,其国内市场利率会下 降,而世界利率会上升,最终会重新形成一个较高的单一世 界利率。,大国储蓄和投资冲击对世界利率和其经常项目的影响,= 储蓄冲击,= 投资冲击,令 初始状态的均衡利率为 则 ,大国投资率下降,第七章 政府部门,第一节 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政府预算,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 家庭对政府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所以随着一国人均收 入的增长,公共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将增长。,政府赤字预算与公债,=命题1: 政府预算赤字等于政府净债务的变化量。,说明:令 为政府的净金融资产存量,T为扣除转移支付后的一次 性总付税收收入,,= 命题2: 政府预算赤字等于公共部门投资和储蓄的差额。,将 (7.2)式代入(7.1)式得:,政府为预算赤字融资的途径: (i) 向私人部门借债。 (ii)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融资。,引入公共部门后的经常项目概念,=概念之一:,=概念之三:,第二节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相互作用: 一次性总付税收的政策效应,1. 平衡预算下政府支出增加的政策效应,基本假设 (i) 政府税收是一次性总付税收。 (ii)家庭生活于两个时期,即时期1和时期2。 (iii)政府在两个时期始终维持平衡预算。,政府支出暂时增加的政策效应,=政策 令某政府初始时对两时期所制定的财政政策是平衡预算政策,即 均为零,现设政府拟通过税收融资来暂时增加G,且该财 政计划满足:,=政策对家庭行为的影响,= 政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ii)资本控制经济,图解:,(iii) 大国开放经济,政府支出持久性增加的政策效应,政策 令 某政府初始时对两时期所制定的财政政策是平衡预算政策,即 均为零,现设政府拟通过税收融资持久性增加G, 且该 财政计划满足:,=政策对家庭行为的影响,=政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2.李嘉图等价,李嘉图等价原理,只要政府税收的现值保持不变, 税收的时间路径对家庭预算 约束没有影响,从而也不会影响私人消费支出。,李嘉图等价原理的推论: =在家庭生活于两时期的框架下,给定政府消费支出 ,,政府 投资支出 和第二期政府债务 ,则税收的时间路径对家 庭预算约束 没有影响。,证 在家庭生活于两时期框架下,,李嘉图等价原理的政策意义,=政府支出不变时减税政策对国民储蓄没有影响,从而也不影响 经常项目和利率。,由于政府会通过将第二期税收增加 来偿还第一期的 债务 , 所以实施减税后 仍为零。,又因为政府支出在减税时保持不变,所以根据“推论”知减税政 策对家庭预算约束没有影响,从而,李嘉图等价原理的局限 (i) 公共部门可能比家庭具有更长的借债视界。 (ii)流动性受限制。 (iii)存在不确定性。,第三节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相互作用: 非一次性总付税收的政策效应,非一次性总付税收的额外经济损失,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结论: 税收会扭曲家庭和企业在其经济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对价格, 从而扭曲人们的选择行为,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最终导致额 外经济损失。,最佳税收制度: 巴罗(Barro)的建议,建议: 政府应该实行长期保持不变的税制,因为边际税率保持 不变的税制比起边际税率忽高忽低的税制扭曲成本要低。,实现途径: 通过在政府支出较高的时期增加预算赤字和公债使 预算跨时期得到平衡,而不是在每一个时期都保持 平衡,从而使各时期税率维持在相同水平。,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拉弗 (Laffer)曲线,= 总税收收入函数单调性之谜:,拉弗的推断: 从零税收开始,t的提高会带来总税收收入的增加,但在达到某 一点之后,税率再提高会使总税收收入减少。,=拉弗曲线:,政策含义: 如果高税率对创造收入造成严重负激励,那么政府按高 税率收取的税收收入很可能低于按低税率收取的收入。,第八章 货币需求,第一节 货币:定义、职能和度量,货币的定义,货币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被广泛接受用来作为支付手段的那种 “东西 ”,如现金、支票账户等。 种类: (i) 商品货币,如金银、牲畜等。 (ii)信用货币,即由贵金属或其他商品支持的纸币。 (iii)法定货币,即没有商品支持从而没有内在价值 的纸币。,货币的职能,(i)交易媒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避免物物交易所要求的需求的双重 偶合,从而节约交易费用。,(ii)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可简化相对价格的决定,从而节约交易费用。,(iii)储藏手段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被赋予对资源的支配权,从而可以廉价地 充当财富储藏手段。,货币的度量,(i)货币层次的划分,=划分的依据: 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在其价值没有任何损失的条件下迅速 兑换为现金的能力。,=货币供应量指标类别:,(ii)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指标的界定,第二节 货币经济和家庭预算约束,1. 货币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名义变量与价格,若干名义变量的定义,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定义: 实际利率: 现在增加一单位产出去购买金融资产在下期所能多消 费的产出数量。 名义利率: 现在增加一单位货币去购买金融资产在下期所能多获 的货币数量。,=两者之间的关系:,2. 货币经济下的家庭预算约束,预算约束,将(8.3)式和(8.4)式结合起来得:,第三节 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1.鲍莫尔托宾模型(the Baumol-Tobin Model),家庭持有作为“劣势资产”的货币的收益和成本,鲍莫尔托宾模型的基本假设,(i)家庭每月的名义收入为PQ,在月初全部自动存入不能直接 用之进行交易的生息储蓄账户。 (ii)家庭在一个月当中去N次银行,每次取款额为 ,并且 在一月中的每个N分之一时间段内按固定支出率逐渐化完 , 全月总支出等于全月总收入PQ。 (iii)家庭每次前往银行的取款成本为固定成本Pb。,鲍莫尔托宾模型的数学表述,证明:,图解:,鲍莫尔托宾模型的基本结论,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名义货币持有量有同方向相同程度的影响。 (家庭没有“货币幻觉”),实际收入增加会提高货币的意愿持有量,但货币需求的实际 收入弹性小于1(即货币持有量存在规模经济)。,说明:,2.货币收入周转率,货币收入周转率的定义,货币收入周转率的决定因素,第九章 货币供给过程,第一节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给,1.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作为垄断发行货币的银行 即: 在不允换货币体系中,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并通过国 家强制使其所发行的货币得以在全国范围流通。,=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使政府掌握一种收入来源:铸币收入。,作为银行的银行 (i)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ii)办理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间的资金清算。 (iii)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作为政府的银行 (i) 代理国库,即经办政府财政预算收支, 充当政府的出纳。 (ii)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政府金融事物,如国债 的发行与还本付息、外汇的买卖业务等。 (iii)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即直接向国家财政提供贷款或透支。 = 中央银行极可能沦为政府弥补预算赤字的工具,从而使货币 发行失控。 (iv) 执行金融行政管理,并通过货币政策实现其对金融领域乃至 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2.中央银行改变基础货币的三种途径,定义,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Mh),指流通中所有的通货(钞票 和铸币)的价值(CU)加上私人银行的储备(R), 即Mh=CU+R.,=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能够决定高能货币的供给。,说明:(i)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导致高能货币 供给增加,反之则导致高能货币供给减少。,(ii)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贴现率,改变私人银行从贴现窗口所获 取的贷款数量,从而同等程度地影响基础货币。,(iii) 在固定汇率制和肮脏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既可以买进外汇 以增加高能货币供给,又可以卖出外汇以减少高能货币供给。,2. 高能货币供给与政府预算约束,高能货币存量变动的基本等式,令: 为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存量。 为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存量。 为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所作的贷款存量。 E为按每单位外币可兑本国货币的数量来度量的汇率。,政府预算赤字的融资途径,忽略贴现窗口,(9.1)式可变为:,说明: (i)政府可通过印制货币(即中央银行用高能货币购买 国债)、向私人部门借债以及减少外汇储备这三种 途径为预算赤字融资。 (ii)通过中央银行购买国债来为赤资融资(即赤字货币 化)从本质上是政府通过通货膨胀税为它的支出筹措 资金。,政府预算约束,又因为: (i)政府对银行持有公债不支付利息。 (ii)政府可获得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利息。,即 包含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在内的公共部门预算约束。,第二节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1. 货币乘数: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过程,相关概念的界定,= 货币供给 =流通中的通货(CU)+在银行系统的活期存款(D),货币乘数,(ii) 货币乘数计算,结论:既定存量的高能货币能带来比他大得多的 ,因为商业 银 行能够创造货币。,2. 货币供给的理论模型,模型: 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