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的类别.doc_第1页
深度报道的类别.doc_第2页
深度报道的类别.doc_第3页
深度报道的类别.doc_第4页
深度报道的类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深度报道的类别作为受到广泛尊崇的新闻旨趣,深度报道的体裁应用不一而足。从形式上看,深度报道明显可以被分为两类,其一是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其二是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这两类报道几乎在同一时期出现,但直到很久以后,它们才殊途同归,被统一在新闻深度报道这一理念之下。第一节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种类繁多,不同的研究者有其不同的分类。比如陈作平将深度报道分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分析性报道和述评性报道。刘明华则把深度报道分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独家新闻、服务性报道和“新式新闻”等等。这些划分有相似之处,也有较大分歧。这些分歧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对于深度报道的理解互有偏差。我们认为,分析性报道和述评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能并列。独家新闻和服务性报道作为交叉文体的指称有可能根本不是深度报道。至于“新式新闻”,其实就是“新新闻主义”,与深度报道的旨趣大不相同。我们在这里谨辨析指出,解择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这三种报道样式才是典型的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一、解释性报道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 Reporting),代表着现代深度报道的最高成就,是深度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文体。很早以前,日本学者新井直之曾经预言:“今后的报纸,解说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如果说,报业史的第一阶段是政论报纸的时代,第二阶段是报道报纸的时代,那么,今后的第三个阶段就可能是解说报纸的时代。”新井当年的推测,现在正在成为事实。甚至可以说,解释性报道全盛的时代正在来临。然而,尽管学界对解释性报道的作用给了相当高的评价,但却始终缺乏公认合理的定义。解释性报道出现的早期,有一种观点认为,解释性报道根本不是新闻报道,而是一种评论性文体。这一观点自然有其立论根据。因为“解释”(interpret)一词,按字典的字义系“依照自己的信仰与利益的判断进行解释”。按照这样的内涵意义,它恰恰是为传统的新闻报道所禁忌的一种主观言说。这显然是客观报道时期一般的新闻理论家所不能接受的。从当时的新闻理论主流来看,解释性报道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是大逆不道的。一个明显的例证是,美国学者D麦克道格尔1938年时将自己1932年写的著作新闻报道人门改名为解释性报道时,甚至在新闻界引起了一场风波。今天,人们对这种观点已有所修正,西方的新闻学家普遍认为解释的目的,是在于使一般的读者易于了解新闻,让“记者兼任读者的读报顾问”。霍亨伯格说:“在新闻写作中,包括解释新闻意义的责任,但并非说记者有权评论这个新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解释性新闻并不是什么评论文体,而是一种具有独特的写作要求的新闻报道。在实践中,人们现在也并不把解释性报道与评论混为一谈。在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设立了社论写作奖、评论奖两个奖项以后,1985年又单独设立了解释性报道奖。这一举措无疑是想用实际行动将评论与解释性报道区分开来。我们认为,解释性新闻的“解释”是有其特定含义的。这个解释,主要是用相关事实来解释,而不是用观点来进行解释。解释性报道的作者依然尊重新闻报道用事实说话,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始终隐藏在事实的背后。广义地说,新闻评论也是一种对新闻事实的解释,但这种解释是作者用观点和推理进行解释,个人特征鲜明,有极其浓厚的主观色彩。因此,尽管效果有某些类似之处,但解释性报道与评论根本不是一回事。在这个问题上,纽约时报星期刊总编辑马凯的见解颇有特点。他说:“事实是看到的,解释是知道的,而意见则是感到的。”他坚信解释性新闻可以完全不杂偏见。马凯是国际新闻学会的第一任会长,他曾经形象地用三个句子表达了新闻、解释与意见之间的区别:“报道苏俄正在发动一次和平攻势,这是新闻。”“说明苏俄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让和平之鸽唧唧咕咕地叫,这是解释。”“表示对任何苏俄的和平试探都应加以拒绝,这是意见。”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主观解释、客观呈现的特殊文体。”但对于主观解释和客观呈现也有不同的理解。对这个定义的一般性描述是,解释性报道在报道事实时完全是一种客观的呈现,但在解释事实时却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主观的倾向。但有人认为,主观解释意味着需要作者本人投注自己的观点在新闻事实中。还有人则认为,它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一种新闻文体。可以说,不管在词面上如何修饰,总有人认为解释与报道之间本身就蕴含着一对矛盾,于是后人改用“深度报道”一词来“解释”解释性报道。比如杰克海敦曾这样给解释性报道下定义:“解释性报道是一种作解释或者作分析的报道,也就是那个有深度的报道。它是一种加背景给新闻揭示更深一层意义的报道。”在今天,我们已经用深度报道来涵概包括解释性报道在内的几乎所有追求深刻性、广泛性等新闻旨趣的新闻文体。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1、深度报道一词来源于解释性报道的定义方法;2、解释性报道,从它的词源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冀图能够提高记者主观力量的文体要求;3、为了使解释一词在理论框架上符合新闻的客观性的总体概念,解释性报道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解释方式:它是一种用相关事实来解释和分析新闻事件的新闻报道方式。在大致分析了解释性报道的含义之后,新的问题接踵而来。首先,解释性报道解释什么?施拉姆在他的传播学模式研究中提出了编码与解码的问题:传播者要使传播变得有效,就必须在编码的时候考虑受众解码的问题;在遇到一些非常令人费解的情形时必须进行解释,以便于受众解码。也就是说,某些非要用专门术语表达不可的新闻事实,比如:法案、法律条文和其他司法文件,条约、协定和其他外交文件,以及科研及学术成果等,必须加以解释。这些专门用语的含义往往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很艰深,毕竟,世界上没有人能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专家。记者应通过深入的采访和学习,用通俗的话把这些专业性用语准确地解释出来。解决了专门术语问题并不意味着就不再需要解释了。受众在解码的过程中还会遇到一系列其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才真正是难点之所在。语言学的研究表明:语言(编码)的重要特性之一是抽象性,语言必须要忽略和舍弃某些细节,所以语言中其实有很大的意义的空白;此外,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有时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即使字面上内容很好理解,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受众都能够很准确地掌握其内在意义、结构、因果和象征。因此补充语言空白的具象化的解释,沟通“能指”与“所指”的解释是非常必要的。新闻记者的任务是要在基本新闻事实的语言抽象基础上,“补充新的事实,即历史性的、环境性的、简历性的、数据性的、反应性的事实,这样就能使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更加明白易懂”。其次,解释性报道如何解释?在实践中,记者的解释很有可能形成主观的推论和判断,这就有使解释成为评论的危险。如何使新闻既符合尊重事实、冷静客观的基本立场,同时又能够使记者在主观上担负的解释使命得以完成,这里面有一个极其敏感的尺度问题。围绕着这一尺度问题,解释性报道的基本理论思想得以展开。霍亨伯格自己对解释性报道的采写方法提出了如下看法:1、在印刷媒介中,解释性新闻可以写在主要的新闻里面,或是单独写成一篇分析性报道在电子媒介中,可以在新闻播报中,做解释性叙述,或是在播报之后,由各分析家做一单独的评论。2、在各媒介中,解释性新闻如果写在主要新闻里面,其程序是先把事实讲出来,然后在适当的地方,说明这事实的意义。如果事实有好几种可能的意义,而看不出哪个是对的,则应根据事实一一加以解释,由读者自行判断。3、如果一条新闻有解释性导言则应马上举证以充实你的解释。如果对于一件事实的解释尚不十分完整,还是先写事实,再解释的好。4、当写一条配合性的解释性新闻时,应该略去主要新闻中所已讲述的事实。但在开头的地方,应清楚地指出所应解释的问题。5、解释性新闻往往是记者署名的,以示负责。当写到某权威人士说”,“某观察家相信”,或“消息灵通人士说”时,要有根有据,记者要真的跟他谈过或访问过。6、当一条新闻报道本身已做了解释,就不必另外再做重复。假如是一篇连续性新闻报道,新闻中应该提供对过去事情的透视,或提供一段以往有关的行动或决定,但这通常并不就构成解释性新闻。7、当记者可以把上述部分的解释性报道应用到电子媒介中时,在广播和电视提供解释性报道的主要问题是:相当程度上较少的新闻人员被容许那么做。8、在为新闻性杂志或报纸星期版的综合报道写作时,新闻人员的一个倾向是分析或解释过度。尤其当读者已经知道其基本事实;而且他们并没有什么兴趣的时候,述说太多的意见是一种错误。这也是许多社会版的基本弱点。在霍亨伯格这些要求中,其所蕴涵的有关解释性报道的核心思想方法可以归纳如下:对于新闻事实的分析,应该依据基本的新闻事实,而不能随心所欲。所谓的主观意见决不是指记者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倾向性,而是呈现出关于某一事实的有关意见的多种可能性,并且依据事实一一加以解释。所谓影响读者,也主要是要依靠读者自己对于解释性报道的判断(至少是从表面上来看如此)。需要指出的是,解释性报道的解释性并不是孤立的旨趣元素,它时常以一种与其他的旨趣元素如预测性、调查性相结合的方式整合出现,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深度报道的深度和广度优势。如在美国和英国部队联合对阿富汗实施了大规模军事打击以后,英国金融时报在当天撰文分析了当前的战争形势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力问题,其文本的叙述即典型地涵盖了解释性报道和预测性报道(本书对预测性报道的有关分析见后文)这两种深度报道旨趣:形势突变必将使全球股市至少在短期内躁动不安。可以预计,投资者将会更多地转向相对稳定的投资领域,如债券市场。但是,周一美国债券市场因公众假期而关闭一天,日本金融亨场也因为国内假期暂停。虽然周日凌晨的军事行动的影响还没有立即传递给美日金融市场,但是这些市场在周二重新开市时承受的压力将更大。舆论普遍认为,美国财政部必将对债券市场采取事先措施。也有不少舆论认为,金融市场已经消化了“9ll”恐怖袭击事件带来的惊恐,投资者已经转向更具有保护性的领域,从这一角度来说,最近的军事行动并不会给金融市场带来过大的波动。穆迪投资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约翰隆斯基表示,此次军事打击将导致本星期市场出现骚动,但不会像“911事件那样令市场持续大幅下跌。此外,在消息写作时,新闻背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解释新闻事实的作用。比如在报道美国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时,介绍一些驻南使馆的背景资料,可以帮助人们对这一事件有更为清晰和直观的认识。那么,消息的新闻背景的运用与解释性报道的“用事实解释”有什么区别呢?我们认为:L从表面上看,两者有一定的区别:前者为了防止喧宾夺主,往往尽可能限制背景,能省略就尽量省略,有时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消息中,背景往往是最后几段的内容,所以一般背景数量较少。而后者往往依托背景而展开,背景在报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数量多,文体容量也大。2、从深层次上说,消息与解释性报道对背景材料的运用更有质的不同:前者只是对新闻的局部加以参照、注释或说明,一般对全文的主题不会产生决定性影响;而后者,则恰恰就是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解释,将主题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消息中的背景材料是零散的、辅助性的,而解释性报道中的背景是系统的、与主题息息相关的、甚至可能有因果关系的。两者最根本的区别在于,解释性报道以解释为其主要使命,而使用一般性的背景材料的报道则并非如此。某些解释性报道今天正越来越向“顾问式报道”的方向发,“记者兼任读者的读报顾问”。然而,有时一般记者常常不能胜任这一工作,因为这对记者的专门知识的能力要求实在是太高了。采写解释性报道常常要求记者在某一方面是一个专家,他必须像学者搞研究一样能对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综合。通常,只有那些学者型记者和专家型记者才能轻松地胜任这些工作,而这样的记者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稀缺资源。毫无疑问,对于受众也更是如此。就深度报道的旨趣的合理性而言,也正是大众的主观深度的稀缺,使得主观化的因素能够合理地存在于追求客观意义的新闻报道之中。此外,在充满“信息焦虑”的社会,传播节奏越来越快,受众有时很难有精力和耐心通读篇幅较长的解释性报道。而在一些学者看来,解释性报道的时效性也成问题,“一篇5000字左右的解释性报道大概要花去记者3(r40小时的工作时间”。由于在主观与客观之间“走钢索”,对解释性报道“度”的把握非常困难:解释过度,由报道变成评论,会受到受众的批评;解释不足;则又会丧失解释性报道的文体价值。二、调查性报道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是一种以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旨的报道形式。目前,学界对于“调查性报道”这一概念有一定的争议,这其中既有不少争议属于学术误解,也有不少提法属于对调查性报道的“中国化”理解。如有人不同意使用“调查性报道”这一说法。他们认为,凡是好的新闻报道都应进行调查。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研究者没有思考过将“调查性报道”区别于一般报道的意义。调查性报道的“调查”与一般报道的“调查”有很大的区别:一般报道只报道孤立的、公开的突发事件的表面结果,而调查性报道则注重挖掘新闻事件的内在的、隐蔽的关系,并向公众分析这些内在联系的重大意义。正如沃尔特.福克斯所说,调查性报道往往来自“新闻报道主流外所获得的材料”,却也常常是“一个记者能够写出的一些最重要的报道。它们潜藏在公众日常谈论的新闻事件之下,如果不是有敏锐嗅觉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记者冒着风险、付出比日常报道多出数倍的努力、将其揭示给受众的话,决不会被公布于世。一般新闻报道总是受制和听命于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强调记者应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告知大众;而调查性报道则注重揭开那些被有意隐蔽、不欲为人所知的内幕,它主动性更强,而对报道的时效则没有限制。正因如此,一个调查记者可以用数周甚至数年以上的时间去搜集证据和材料,而从事一般新闻报道的记者则必须争分夺秒,抢在截稿之前发回报道。二者的调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从任务、地位和效用来看,“调查性报道”词,仍是我们所能给予这类报道的最为恰当的定义。也有人认为调查性报道与我们国家常说的批评性报道是相近的。如有学者认为调查性报道在“中国新闻界类似的提法为批评性报道”。这种理解也不完全准确,有待商榷。调查性报道虽不是一个含义非常明确的概念,但它与批评性报道相比,仍然有较为明显的差别:1、从报道的目的来看,调查性报道与批评性报道有显著的不同。批评性报道是权力机关的一种批评与自我批评,记者的目的不是揭丑,而是“帮助同志,改正错误”。因此,在进行批评性报道时,“记者应从正确的立场出发,客观地提出问题,全面分析,公正报道。不仅要慎重选择批评对象,还要掌握时机与分寸,并注意批评后的效果。”而调查性报道的目的就是揭露丑闻,为社会改良而斗争。正如普利策所说的那样:“什么是报纸的特色?就是斗争,揭露罪恶”2、从记者的立场来看,调查性报道与批评性报道有显著的不同。批评性报道常常站在权力机关本身的角度提出意见,一般来说,批评报道媒体大多是劝善式的、甚至是上级对下级式的批评,而调查性报道却把自己看作是公众的代言人,并以此立场监督权力机关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舆论监督。3、从题材来源来看,调查性报道与批评性报道有显著的不同。较为重大的批评性报道,大都是在内部处理已经得出结论的情况下才开展的,有些甚至只可以说是一种悄况通报。比如周北方的贪污案件,媒介是在这一案件已经盖棺定论的情况下才进行“揭露”报道的。对于这些新闻,记者不用费力地进行艰难的调查,而且在报道时也必须统一口径。然而,调查性报道不是这样:它所报道的新闻事件,最初没有任何结论,甚至没有任何线索,全要靠记者的深入挖掘来完成这一过程。同时,调查性报道作者付出的辛苦劳动,也是有目共睹的。伯恩斯坦和伍德福德关于“水门事件”的一系列著名的调查性报道,就完全是靠记者对于新闻事件敏锐的嗅觉和坚强的意志完成的;但即使是这两位以坚忍不拔著名的记者,在他们调查“水门事件”的五个多月中,也曾数次想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其采访的艰难程度可见一斑。4、从采写方法来看,调查性报道与批评性报道有显著的不同。在调查性报道中,记者常常是一个调查者,有时甚至会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入到报道中去;报道会使用大量创造性的采访技巧,呈现大量新闻背景和一定的分析,使受众对于所调查的事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一般批评性报道则在采写方法上与传统的客观报道几乎没有很大区别。还有人会把社会调查报告等同于调查性报道,其实两者也不是一回事。常见的社会调查报告是以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论述某一议题,调查性报道则绝不仅仅依靠数据、统计分析说话。它通常更多地依靠现场观察和非数据性证据。更重要的是,调查性报道的第一目的是揭露丑闻。调查性报道是从美国19世纪末的揭丑报道,即专门揭露政府和公共机构中的腐化行为的新闻报道发展演化而来的。在西方,无论记者还是公众都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官僚社会中,不进行深入的调查,就无法让公众看到政府可能产生的腐化或其他不法行为。“在美国这样一个拥有庞大复杂的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的国家,报界只有进行广泛而又巧妙的调查性报道,才能尽到自己的责任,即使这个自由国家的人民充分了解情况。”因此,在西方新闻界,一言就有揭露的传统。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奥多罗斯福就称写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为“专门打听丑闻的人”,但一代又一代的记者却以此为荣。可以说,调查性报道就是美国新闻业“揭露丑闻”传统的后继者。今天,大多数调查性报道仍是一种典型的“揭丑报道”,它们往往涉及社会生活中鲜为人知、但对公众有巨大影响的丑行,重在揭露政府、公共机构以及社会团体中某些成员的不法行为,其根本目的在于保卫公众的利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记者认识到,对于腐败和其他不法行为的发生,不能仅从个人操守的层面去加以分析,不法行为也可能与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有关。因此,他们用政治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这些不法行为进行了宏观层面的分析和研究。据此,有学者把调查性报道分成两类,“一类是针对某人某事进行的单项揭丑式,也称传统揭丑式,另一类是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综合分析式,也称新型调研式o”调查性报道在本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到达繁荣的顶峰,此后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形式见诸于各种媒介,被称为“报纸的希望o 1975年以后,普立策新闻奖的得主,几乎都是调查性报道的成功例子。笔者认为,西方记者偏爱调查性报道,主要是因为可以利用它进行舆论监督,行使“第四种权力”。当然,能够为自己和所在传媒赢得声誉和潜在的经济利益,这也是西方媒介对其孜孜以求的重要原因。以“水门事件”调查为例,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花了五个多月的时间葬送了尼克松政府,成为舆论监督和显示媒介力量的经典案例。与此同时,这两位记者声名鹊起,获得了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而华盛顿邮报也一举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主流报纸之。所以,作为满足报纸职能和公众权利的一种重要新闻样式,调查性报道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1985年,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调查性报道的奖项,这一奖项的设立鼓励着西方的记者为词查性报道奉献更多的力作。回溯历史,1918年纽约晚邮报记者哈罗德A利特代以揭露新泽西州监狱滥用职权的报道而获“报道奖”,这是最早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调查性报道。在1917-1992年颁发的580项新闻奖中,调查性报道则摘取了40%的奖项。目前,调查性报道的比重约占整个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的三成左右,与解释性报道和客观报道三足鼎立。它的兴盛,使权力的弊端之上,悬起了一把代表大众良知的达摩克斯之剑。在历史上,调查性报道的成功使深度报道奠定了在新闻报道中的主流地位,但是它的艰难性也是十分明显的:除了具有解释性报道的一些主要困难外,它在操作上还有很大风险。这一点很容易理解:造成操作困难的首要原因是调查对象的阻挠。记者的调查对象通常总是手中握有相当权力的人,记者的调查内容也总是调查对象所不愿公之于众的。调查对象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记者的调查,甚至会采用极端的暴力手段。比如,美国名记者西摩.赫什调查美军屠杀越南平民的事件时,几乎就是在用生命谱写报道。造成操作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文体对记者的要求太高,调查性报道往往要求记者有出类拔萃的观察、分析与理解能力,而如果缺乏这种能力,记者往往会使自己陷入绝对的被动。一些新闻侵权案件告诉我们,正是因为记者缺乏处理能力,导致新闻的失实,给记者本人与媒体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三、预测性报道我们今天所说的预测性报道(Foreseeing Reporting),是指通过对现有材料的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推论的新闻报道。1、预测性报道具有超前性,它所报道的事实一般都没有显在发生。由于预告性报道所报道的事实也没有发生,所以很多人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两者差别很大。从下面这类预测性报道的陈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预告与预测的区别:虽然她(世界女单头号种子选手辛吉斯)本赛季状态绝佳,但她此次所在的女单上半区,却集中了威廉姆斯姐妹、皮尔斯以及莫雷斯姆等最优秀的力量型打法选手。辛吉斯要想进入决赛,就很有可能要在1/4决赛和半决赛中连过小威廉姆斯和大威廉姆斯两关,如此险恶的形势,一下子令辛吉斯的夺冠前景变得有些黯淡。在这段文字中,前一句是在陈述一个已经决定的、必然会发生的事实,而后一句则只是一种分析,分析可能发生的情况,并给出记者自己的推测。刘明华在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对预测性报道和预告性报道的区别作了精细的阐述:“预告性新闻是对必定发生的事实的预先通告,它适用于某些会议、社会活动、名人行踪、重大决定等等。假如新闻将着眼点放在这些活动将会产生的影响上面,那么它就成了预测性新闻。”预告性报道的对象,是人们已经加以安排的、带有一定必然性的新闻事件,所以预告性报道不管多么准确,受众都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而预测性报道只是在描述某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机率是很难估算的。虽然并不以精确洞察未来为己任,但预测性报道必须推测在正常情况下新闻事件发展的可能轨迹,从而使受众对未来有所准备。由于分析缺乏根据,从而导致预测与后来的事实出入太大这样的预测性报道会贻笑大方。20年6月举行了欧洲足球锦标赛,之前,许多报纸都对比赛成绩作出了自己的推测。在预测英国与德国所在的小组时,有些报纸认为英德两支队伍会以小组前两名的成绩双双出线。结果,这两支队伍恰恰以小组后两名的成绩双双被淘汰。尽管人们对于预测性报道,并不像对预告性报道那样,有严格的准确性上的要求,但如果推测与结果相差太远,就会对媒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2、预测性报道具有科学性。在作出预测之前,记者要对预测对象的结构和历史进行分析研究,从内外因变化着手进行预测。预测性报道的任务是讨论“应该”,而不是描述“肯定”。亦即:要讨论按照目前的情况,事件应该会如何发展:而不是描述事件事实上如何发生。它“所预见的结局是对在自然状态下过去和现在的事实所描画出的轨迹的终点”。3、预测性报道还具有深刻性。由于预测性报道对新闻事物的历史与现状作了认真的分析,有科学方法的指导,因此,它与深度报道的其他文体一样,具有显而易见的深刻性。从以上特性出发,有人认为,预测性报道实际上是解释性报道的分支,其理由是:对于未来的预测是建立在对于过去和现在的事实的解释与分析的基础上的。比如李良荣曾指出预测性报道就是解释性报道的一种,他认为,解释性报道是“从明天的角度来分析新闻事件,展望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对未来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然而,我们之所以将预测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等并列为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是源于对于报道方式的分析。客观的报道也好,解释性的报道也好,不管它们有何差异,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它们所使用的基本报道方式都是陈述。而预测性报道的陈述方式却是推论。“任何关于未来的说法都是一种推论”,推论与“用新闻事实阐释新闻事实”是截然不同的写作方式。解释性报道有时也涉及对未来的展望,但所用的陈述方式与预测性报道是不一样的。预测性报道的一般陈述方式是:“从种种迹象可以推测,这次谈判将获得圆满成功。”而解释性报道则习惯于这样来陈述这个问题:“交易会负责人XXX告诉记者:本次交易会将获得圆满成功。”前者是记者一个自然而然的推论,作出预测的是记者本人,而后者是记者援引权威机构和权威人物的预测,用来解释新闻事实的发展。从发生学的角度来看,预测性报道源于人们对未来事物的求知欲望。美国学者沙利文在预测原理中指出,预测是指对不能确定或不知道的未来事件作出的叙述。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对未来进行预测,是一件神秘而庄严的事。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祭司与巫师是未来的代言人;其后是学者:近现代以来,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预测未来这一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甚至由此推动了未来学的勃兴。而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记者也加入到了预测未来的先知行列中,预测性报道的大量出现便是其实绩所在。记者预测未来,首先与大众赋予他们的职责息息相关。广大受众总是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渴望调整当前的行动以适应未来世界的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这种愿望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强烈,大众传媒能较为轻易地满足广大受众的这种愿望。大众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环境监测功能,这种监测不仅仅是针对现在和过去,同时也要针对未来。如果把人类比做一群大雁,那么记者的分工就是做一只哨雁,它必须对雁群未来的危险保持警惕并发出警告。正如李普曼所说,新闻记者像站在船头上的嘹望者,他决不止注意眼前的表象,而是洞察气象的变化,预测航行的安危。预测性报道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未来学的支持。未来学所研究的主要领域,几乎都是新闻报道的重点领域。任晓云指出:“近30年现代未来学研究的主要领域集中在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军事这五个方面,而这些领域正是新闻的重要内容。”在这些领域,未来学在一般方法、理念上可以给新闻尤其是预测性报道以强有力的支撑。正是在这种支撑下,预测性报道发展了起来。今天,在一些可以预见的重大新闻发生之前,深度预测报道的栏目往往是人们最为关注的内容。比如,2)年9月15日在悉尼召开的第26届奥运会,早在倒计时阶段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央五台开播的“预测悉尼”节目每天都有极高的收视率,为亿万受众所津津乐道。阿尔温托夫勒说:“探索社会未来的许多问题,并不是求知的好奇,这是人类生存攸关的大事。”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深度报道领域中令人瞩目的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相比,预测性报道的重要性是毫不逊色的。第二节 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在深度报道出现以前,就有了组合式的报道方式。但人们从理论上认识到组合式的报道方式之与深度报道的关联,则仍然迟至19世纪末。组合文体深度报道中的内容元素是根据内容的相近性组合在一起的,元素个体并不刻意追求深刻,但由于它们的内容互相补充,表现力又比较丰富,因此整体上比单一新闻更有深度。当新闻的深度理念全面确立之后,媒介自觉地认识到,用文体的组合来报道新闻事件能够达到深度报道的效果,有时其效果比单篇报道还要好,于是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开始大行其道。组合文体深度报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深度报道的旧有观念,使得深度报道开始显著地脱离单纯的文体范畴。与此同时,因为消息、特写及评论等一般新闻文体,都有可能在组合文体的整合下成为深度报道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深度报道的内涵也被大大地拓展了。常见的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有三种形式。一种强调空间上的拓展,是为整合报道;一种是在时间上的跟随,即习称的连续报道:另一种是在视点上的铺排,即系列报道。一、整合报道整合报道(Column Report)是将有关某一类新闻事件或某一新闻事件的各个侧面的报道以编辑方法整合在一起,对新闻事件进行多方位报道的一种深度报道方式。打一个不确切的比方,整条报道就像是一块集成电路板,将数篇同一主题或主题相近、不同体裁类型的报道加以综合,体现了现代深度报道的整合化趋向。相比于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整合报道更具有规模性。整合报道最为显在的优势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1、大大增强了报道的视觉冲击力。整合报道形成版面或时段的强势,引起受众的注意,也方便了受众阅读或观看。以报纸为例,现代社会读者阅读报纸,往往不可能将报纸上每一篇独立主题的文章都加以细细的咀嚼,一般都会在阅读趣味上有所选择。他们往往更倾向于阅读大块的“强势报道”,更愿意接受集中在一起的内容相近的报道。一篇报道是否能为读者所选择,首先就要看它是否能引起受众的注意,在版面编辑上,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文章往往具备如下的一些特点:位置突出、面积大、标题醒目等等。整合报道将两篇以上的报道组合在一起,常常会出现整版、甚至版与版打通的文章组合,用醒目的标题(通常是通栏标题)加以标示,在版面上往往占有较大的和较显著的空间,极具视觉冲击力,容易吸引读者的目光。整合报道把几篇报道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传播上的规模效应,引导读者去注意报道,也为读者认知提供了方便。可以想象,如果把这些报道单独排在报纸的各个版面,取得的效果就要比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差得多。2、便于媒体从容地驾驭繁杂的新闻素材。我们所面对的新闻事件头绪繁多、关系复杂、甚至充满矛盾,往往不是一篇报道所能容纳的。要在一篇报道中把这些内容都表现出来,必须要做出取舍,而这种取舍往往可能导致客观性的丧失。然而整合报道却不同。整合报道的各个部分可以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一篇报道不仅视角上有所不同,引用的资料有所不同,甚至在所持观点上也可以有所不同。这些有着不同视角和不同观点的报道,客观、方便和全面地表现出新闻事件的面貌及意义,让读者掌握了全方位的新闻信息。3、使得深度报道的形式多样而灵活。随着整合报道的出现,深度报道的形式变得多种多样。一篇整合报道可以是两篇或两篇以上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也可以是一篇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加上若干篇消息、评论或特写:甚至可以是一篇述评加上一些背景材料和图表。更难能可贵的是,整合报道能够用与读者交互的方式让传受双方对某一新闻事件展开讨论,这充分展现出深度报道的递延性。例如,参考消息就常常用整合报道的方式安排头版头条,每逢重大新闻,参考消息就会把世界各大通讯社电讯稿的片断拼接起来。这些片段单独看没有任何深刻的意义,但当它们被整合在一起时,新闻深度就被充分地体现出来。4、为不同个性和素养的记者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整合报道讲究的是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各类报道形式的有机配合,反对所有的元素千篇一律。同在一个媒体中,有的记者善于陈述,有的记者精于议论;有的记者工于修辞,妙笔生花,有的记者长于知识积累,满腹经纶。如果将他们很好地组织起来,从事报道工作,其团队化工作的潜力是不可限量的。在进行整合报道的采写时,记者有可能更好地分工合作,发挥自己的潜能,把整合报道的质量推向极致。二、连续报道连续报道(Serial Story)是在一定时期内,就某一不断发展变化的新闻事件,作持续不断的报道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一般米说,连续报道的数量不会少于3篇,而且版式、修辞风格大体一致。如果说整合报道以空间优势形成阅读强势,那么连续报道则以时间优势形成强势。如果说整合报道是深度报道整合性的集rP体现,那么连续报道则是对深度报道递延性的集中体现。在很多时候,由于新闻价值度的限制,连续报道中的一些组成部分无法单独成为一篇相对独立的深度报道;但通过连续报道的整合, 这些连缀起来的报道能成为连续报道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部分,从而完成从一般报道向深度报道的旨趣转变。在西方,连续报道很早就出现了。普利策是连续报道最积极的倡导者,他的名言是:“在一件事情的真相被彻底弄清之前,决不放过它!连续报道,连续报道!”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在普利策新闻奖中,获奖者很少会因为一篇单独的报道而获奖,相反,连续报道的中奖面很高。而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连续性报道也一直很受广大公众的欢迎。连续报道的显在优势包括:1、明显的体裁优势。从叙事的意义上讲,新闻事件是一个绵延的过程,而连续报道的视野则极便于表现这个绵延的过程。为了把握过程,报道应该不只注重事件的结果,还要关注事件发展的动态的过程,直到水落石出。在这个指导思想下,连续报道的每一组成部分都可能是不完整的,每一篇后续报道都是对前一篇报道的延伸和补充。这样,连续报道能够吸引读者长期关注它所报道的新闻事实。2、悬念优势。很多中国受众都可能有过这样的娱乐体验:广播、电视里的引人入胜的传统评书,每当情节进入高潮时,故事就会嘎然而止: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天中,他们总是盼望能够得知后面的故事。这就是悬念的魔力。连续报道的悬念与小说并不完全相同,它的悬念是由新闻事件发展的进程决定的,而不是记者刻意制造的。新闻事件被时间天然地分割为一个个片断,这些片断自然地构成了连续报道的悬念。连续报道中的新信息对前面的报道进行补充,从而满足受众被吊起的胃口,但新闻事件的延伸又决定了这种满足不可能是彻底的。这种补充在解释T旧的悬念之后,往往又会设置新的悬念。因此一些精彩的连续报道不看则已,一看就会让读者欲罢不能。3、时效优势。连续报道的时效性在各类组合文体中是最强的,因此连续报道有时被称为“跟踪报道”。“由于及时分段报道,与待事件结束才写的一篇报道相比,(连续报道)时效性强,篇幅也短,更符合新闻的特性。”连续报道尤其是电视与广播的连续报道往往几乎可以做到同步报道,比如美国近年来著名的“辛普森案”的连续报道就是如此。美国的电视机构为了提高收视率,甚至动用了直升机,对辛普森杀妻案的追捕过程和审理过程进行了现场化的全程的连续报道,在受众中引起了巨大轰动。连续报道也有明显的劣势劣势产生的根本原因是记者无法左右新闻事件发展的走向。这种劣势体现在两个方面:1、事实主线的变更。从连续报道的形式来说,报道的节奏往往由新闻事件发展的状况决定,而不能由记者或编辑的整体策划来决定。尽管媒体在部署采写连续报道时,会对每一篇报道的任务和风格进行构思,从而使整个采写、演播过程更富有条理和内在节奏。然而,这种构思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而不是在新闻事实发生以后对写作内容的一种详细的安排,因此往往会随新闻事实的发展而变更。所以,连续报道常常时断时续,没有一定的规律,篇幅也可能是时大时小,容易被湮没在众多信息中,被受众忽视。最糟糕的是,有许多新闻事件最后不了了之,无法进行后续报道,对于这种虎头蛇尾的连续报道,受众会产生很大反感。2、受众的心理期待。从采写本身来说,连续报道也具有一定的难度。从心理上看,当受众看了连续报道的第一篇之后,就对以后的报道形成一种“心理期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