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蒙古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docx_第1页
对内蒙古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docx_第2页
对内蒙古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内蒙古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摘 要:文章结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进行SWOT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内蒙古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解决措施。 下载 关键词:内蒙古 循环经济 问题 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4-189-03 在过去的30年,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我国各项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部分地区粗放式的生产使资源禀赋、环境等遭受了巨大破坏,不可持续的发展给未来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亟需解决的危机。对于农牧业收入占主要来源的内蒙古农村经济而言,随着其人口的不断增多和长期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使得其农业发展面临资源浪费与环境公害的双重压力。为缓解资源浪费引起的矛盾,减轻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积极研究和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正是基于内蒙古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积极研究和发展循环农业具有其紧迫性和现实性,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之路,是内蒙古现代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循环农业经济的定义 在人类文明中,人们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已经浸入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但是在学术界,对循环农业经济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本文将循环农业经济界定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或零(最小)干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一概念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经济建设融为一体,循环型农业只是农业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提高经济质量,更好地建设经济;经济建设不仅要尊重经济规律,也要尊重生态系统的规律,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样经济建设才能持续长久。 二、内蒙古循环农业经济在某些方面取得较大发展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按照“生态既是生存环境,也是发展环境”的科学理念,集中力量推进乌拉特草原保护、乌兰布和沙漠治理、乌梁素海湿地保护三大生态工程建设,全力打造山川秀美的生态巴彦淖尔。截至目前,沙区已完成造林面积3万亩。敖汉旗在城镇建设中,坚持“三个结合”,全力发展城镇支撑产业。一是把城镇化同工业化结合起来。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发挥了城镇的聚集效应,提高了产业的聚集度,新州、新北工业园区入驻项目23个,带动了大批农业人口向产业工人转变,增加了城镇人口,扩大了城镇规模。二是把城镇化同农牧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围绕羊、鸡、牛、草、猪等主导产业,依托丰富的农林牧资源,引进了蛋鸡加工、牛羊生猪屠宰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日益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渐成群体,带动了地方经济。三是把城镇化与市场化结合起来。壮大专业化市场,发展新型商业,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实现以市场活流通,以流通促生产,加快商业中心建设。 三、内蒙古自治区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分析(S) 1.基础优势。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资源辽阔,各种农业经济形态较其他省份广泛,土地利用空间还有大幅提升的空间,大量农荒地适宜发展多种特色农作物。内蒙古自治区气候类型的特征是气温日差较大,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自然隔离条件好,病虫害发生率低和工业污染轻等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的条件相对优越。 2.技术优势。玉米、小麦、向日葵、马铃薯是自治区优势粮油作物,在自治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以及农民增收等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高产创建、良种补贴、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配方施肥、节水增粮行动等项目为平台,已连续八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实施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推广,2013年全区继续开展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推广工作,重点在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农机农艺融合与技术培训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实施范围和面积,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为全区粮食稳定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3.拥有大量优质的龙头企业。内蒙古通过ISO9000、HACCP、GAP等认证的龙头企业国家级有38个,获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将近300个,获得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品400多个。尤其伊利和蒙牛这样的大型企业,已经开始在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布局,为其他龙头企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内部劣势分析(W) 1.农业人口的制约。内蒙古自治区今年人口增长迅速,预计人口总数将达到480万。其中农业人口的增长尤为迅速,人口的不断增长势必增加农业资源的负荷压力,过度的负担会对自然环境、土地资源等造成极大的压力。在广大农牧区,取暖也主要以传统方式为主,而这些地区的生态条件极为脆弱。极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农牧民的文化素质较弱,易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市场缺乏了解,组织化程度较低,对于发展循环农业经济存在一定抵触思维。而且大量优秀的大学生骨干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对去农牧区工作没有较大兴趣,促使大量优秀的技术人才不能在农村发挥作用。 2.缺乏完善的法规。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各经济主体(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营行为涉及到一个外部性的问题,需要通过立法手段,界定各主体的产权,从而通过法律形成强制的行为约束。内蒙古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明确各参与主体在循环经济中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法规与标准、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实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进行环保审计等,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3.农牧民企业市场没有有机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