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涉外导游中俚语的问题摘要:在涉外导游的工作中,导游语言作为导游交际工具,是导游人员工作所凭借的手段, 也是导游员和旅游者沟通的纽带。俚语(Slangs),作为一种为相当多的公众所理解和使用并带有社会集团和亚文化群色彩的会话词语,是导游翻译从游客中经常听到的一种语言现象。有位学者说过:“熟悉大量的俚语表达方式并能在具体的环境中运用它们是掌握原汁原味英语的重要标志。” 旅行团中各种身份、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他们的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地位等各不相同,因此在语言表达、选择措辞方面存在许多差异。所以,在培养合格的涉外旅游工作者时,学习和了解俚语是必要的学习内容。 关键词:俚语,涉外导游,特征,文体功能一、导入部分俚语在导游语言中的使用要注意说话的场合,对象和内容。一名合格的涉外工作者应该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使用和选用什么样的俚语。在严肃、庄严的正式场合不应使用俚语,对于长辈、贵宾、女士也要慎用俚语。当然很多导游工作是在非正式的场合下进行的,为了活跃气氛、交流感情可以使用适当的俚语,使得游客感到轻松自在。在同样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俚语给游客的感觉也是不同的。例如:有两位导游在上团时看见厕所,说了不同的俚语给游客的印象截然不同。第一位说:“Anybody wants to take a leak?,”(有人要撒尿吗)游客愕然。第二位说:“Does anybody want the happy house? ”(有人去卫生间吗)这里的happy house使用,既符合外国游客的说话习惯又不生硬,游客们会心一笑。同样,俚语中语境的使用,赋予语句意义,因此同一个词或句子的意义及所含感情色彩也因语境意而不同。例如:在聚会后的对话里有时可以听到“He is dead drunk ,and he is now driving the big bus.”在这句俚语中“driving the big bus”如果译为“开公共汽车”就会引起很大的疑虑。既然他都喝得烂醉如泥了,又怎么能去开大客车呢? 其实这里它描述的是一个醉汉在卫生间里手扶形似方向盘的马桶边缘呕吐的样子,所以本句则应该译为“他喝得烂醉,在卫生间里扶着方向盘大吐呢。”可见,涉外导游应该积极的面对学习和恰当的使用俚语的问题。二、俚语百科 说起俚语,我们不能忽视俚语的起源问题。根据记载“slang”一词是由英语中某些首字母为“s”的盗贼黑话或“sling”和“slanguage”的误写而派生出来。“slang”作为一个新的术语在19 世纪初被收入英语词典。俚语最初是属于罪犯和流浪者们使用的语言, 他们使用俚语的目的是为了向外人掩盖他们所说话的真正意义, 现在被称为暗语; 如犯人说“grass”指的是“informer (告密者) ”, 而吸毒者将“shooting gallery ”指毒品。英语俚语是一种非正式的语言,通其来源尚不可考,1800年,初见于印刷品,所载为伦敦罪犯们的行话。俚语多出自价值观念上的冲突,表示敌意或轻蔑;也可出自对本集团内成员的讪笑。但俚语的流行,则是一种社会力量的推动而非个人所能为力。文明社会多趋向于主文化群与各种亚文化群的区分,后者出于社会的或语言的偏见,为保持其团结,往往使用俚语,如职业集团和各种其他类型的亚文化群,包括性行为越轨者、吸毒者、贫民集团、各种会社成员、农村的小型结社、政治组织、部队、吉普赛人、运动员等等,而俚语最主要的来源是职业罪犯。常用在非正式的场合,所以在用这些俚语是一定要考虑到所用的场合和对象。俚语就是美国人生活里常用的语言,和大家学校里学的英语很不一样。其实中文里也有很多俚语如:哇塞、当了、不靠谱、绝倒、纯爷们儿,是学校里不教的“非正式”语言。俚语可以让说话变得更“生动”更“流利”。俚语比喻一般比较“夸张”,所以很适合用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想法,可以让你的语言变得更“生动”、“流利”。俚语的使用有很多优势, 这主要是因为俚语包含很多“夸张”的成分。当你说“我想你”对方可能感觉不到你到底有多想他,但是当你说“我想死你了”这“夸张”的表达就能将你的情感“充分”同时“生动”的表达出来。让我们来看看一则百威啤酒(Budweiser)的广告:两个大男人(美国黑人)在电话上聊天,A(男)对B(男)说: Whaaasup?(Whats up 的简化版,意思是在干什么?), B也回答说:Whaaaaaasuuuuup?(B回答得比A更夸张),两个人的距离就被拉近了。大多数亚文化群喜欢从其常接触的语言吸取词汇,赋予新义,有些则借自外语,很少自行构词的。因之俚语的形成,一如其他词汇的变形、换义,采用隐喻、明喻、民间词源、语音改变、语义扩大、缩小语义、截短法、缩略词、褒义化、贬义化、转喻、提喻、夸张、外来语及为防禁忌而使用委婉说法等。每一种俚语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流行的原因,时过境迁,或改变其义,或转为标准语,或继续用于某些飞地。某些俚语去掉其富于刺激性的色彩之后,亦为人们所接受。俚语的流通率无疑因新闻宣传而不胫而走。有些俚语引进新概念,有些则提供新的表达方式,新颖、辛辣甚至耸人听闻。扭转语音、颠倒字母顺序而成黑话,或以音、形并用组成韵语。但大多数俚语以形象的谬误为其基础,常以新词用于现成的概念。最有效的俚语往往一语概括所指之物、用物之人及其社会背景。俚语已成为幽默大师及新闻记者所必需的工具,运用得当,可使语言别开生面,推陈出新。语言学家及其他社会科学家因俚语可以反映文化概况而详加研究。在当今英语国家,特别是在美国,俚语的使用较为普遍。在美国人的平均词汇量中,俚语约占百分之十。即使是保守的英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现在也使用不少俚语。随便举几例:1Its a far cry from the airport to our hotel从机场到饭店路很远。2Whats the damage? 多少钱?3I have been stood up. (有人失约)让我白等了。4The bus is quite a pain这车坐着真难受。还有些俚语像Stick in the mud(反应迟钝的人)、A real headache(问题、麻烦)、The story of the week(重要新闻)、 Follow your nose(朝前走)、To belly-ache(埋怨、投诉)等,都是我们在导游中经常听到的英国俚语。 美国语言学家弗莱克斯纳(Stuart Berg Flexner)在他编著酌美国俚语词典之“序言”中指出,美国人的平均词汇量约有一至二万,且其中大部分较少使用,而在这一二万的词汇量中至少有二干是俚语,大约占百分之十,而这些俚语却大都属于美国人日常用语中经常使用的一部分词语。在国俚语词典中收纳的俚语词条超过一万五千个。俚语的发展和流行程度从它在现代美国英语词汇中所占的比例即可窥见一斑。俚语在美国英语中大量涌现,以至于当人们谈论美国英语时,往往提到大量的俚语表达方式,认为俚语的普及是美国英语的二个明显特征。 三、俚语的主要特征 (一)生动形象例如,形容“政府要员的丑闻”被称为Water Gate event(原指“水门事件”,近年来又出现Iran Gate event“伊朗门”、White-water Gate event“白水门”等相近词):“官僚主义”,“办事拖拉”被称作Red tape;Wheeler-dealer指“机灵鬼”、“善于交际”,Eager beaver用来形容“工作特别卖力的人”;Think-tank表示“智囊班子”:“人才外流”被称作Brain drain;等等。又譬如,用Buzz表示Telephone call(有电话),用Knockout表示“杰出人或物”,Nuthouse表示“精神病院”,Play hooky指“逃学”,To come down to brass tacks意为“照直说,不要拐弯抹角”:“香烟”被形象地称作Cancer stick(因为吸烟可以致癌):“拍马屁”被称作Apple-polishing:“干活磨洋工”被喻为Clock watcher.此类俚语既新奇又生动形象,听来趣味横生,富有幽默感,令人耳目一新。这种形象化俚语一出现,立即会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和广为使用。 (二)变化迅速这是因为大多数俚语词追求新颖,必须不断翻新,以保持其新鲜感。所以很多俚语词的寿命一般说来都不长,使用周期比较短。许多俚语仅仅是昙花一现,没有长久生命力。由于现代俚语大都是随着新生事物、新的观念的产生而产生,所以新的俚语词不断涌现,层出不穷。语言是活的、不断变化的,而俚语则是语言最容易变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老的俚语词一旦失去了新鲜感,变得平淡无味时,就会被摒弃或者被新的俚语词取而代之。正因为俚语新陈代谢特别快,随时都在变化翻新,所以俚语才被称为是“真正活的语,言”。而我们导游翻译从游客那里听到的俚语,可谓是“新鲜的 俚语”。俚语的使用期一般只有几年到几十年时间,尔后便从常用词汇中消失。但是俚语中也不断有已演变为标准词、口头语或成语 的词。例如:Jeep(吉普车)、Baby-sitter(临时保姆)、Bus(公共汽车)、Lab(试验室)、Highbrow(文化修养高的人)、Fogy (守旧保守的人)等。每一个俚语都有其自身的历史和流行的原因,时过境迁,或改变其义,或转为标准语,或销声匿迹,或继续用于某些局部地区。许多俚语去掉其富于刺激性的色彩之后,仍然被人们所接受。例如:Cop(警察)、Babykisser(为竞选而笼络人心的政客)、Hotwire(新闻)、Cold war(冷战)、To mug(街头行凶抢劫)、Have a shot(打针); HitAnd miss(碰巧)、Alligator(再见,回答See you later时用),等等。(三)比较粗俗许多俚语难登大雅之堂。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俚语词汇大都来自犯罪团伙和下层社会。英语俚语见诸于印刷品始于18世纪初。开始只限于伦敦罪犯们的行话范围,以后逐渐扩大到社会各个亚文化群,包括性行为越轨者、吸毒者、贫民阶层、各种社会成员、政治组织及军队等。现今俚语的主要来源是各种社会职业和亚文化群的行话或隐语。俚语词汇甚至还有不堪入耳的“禁忌语”(Taboo)。作为导游翻译要学会识别此类俚语,切不可随意乱用。例如:Hit the road(走吧),Give me some skin(握个手吧),Hit the hay(睡觉吧); Im dying to to the loo(我着急上厕所),He is pretty lousy(那人真差劲儿),Have s fag(抽支烟),Look at that chick(瞧那个妞儿),等等。此类俚语都是比较粗俗或缺少礼貌的。俚语的上述特征除了受不同社会集团和不同职业群体的影响以外,还受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限制。同样的英文俚语词汇在不同的英语国家往往有不同的含义或不同的理解。例如,Bloody原义是“流血的”,在英语中作为俚语是较粗鲁的骂人用语,但在澳洲英语中常用来加强语气,表示“非常的”、“得很”。Digger在澳语中是“淘金者”,在美语中是“扒手”、“傍大款的女人”。很多美国俚语对英国人或澳大利亚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例如,美国作家辛克莱尔刘易斯(Sinclair Lewis)写的小说白壁特(Babbitt)在英国出版时,书末不得不附有一个小小的美国俚语词汇表,以方便英国读者理解。又如a banana bender(昆士兰人),a Pitt Street farmer(自有农场但在城里经商的人),An egg-shell blond(秃顶者),Cobber(朋友,伙伴)等,这类澳洲俚语对英美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四、俚语的文体功能按照语言的文体功能划分,有口头用语和书面用语两大类,各自有正式、非正式用语。口语正式用语包括演说、讲演、报告、诗歌、朗诵等用语;非正式口语包括日常生活用语、俚语、行话、禁忌语等。许多中外权威词典对俚语都有比较接近的解释,称俚语是“通俗的口语词,俗语的一种,常带有方言性”(中文辞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俚语的诠释为,“主要是一种非习惯用语,用以表达新鲜事物,或对旧事物赋以新的说法”。 美国出版的(标准院校词典)对俚语的定义解释为是一种“具有活力、感情色彩、滑稽或忌讳等性质的语言、单词或词组,是在特定场合下所发明和使用,有些则源于标准词汇的非常规使用法”。俚语在其使用初期被划分为贬义词语。著名的韦氏英语词典在1828年将俚语定义为“低级的、粗俗的和没有意义的语言”;但到了1911年,“低级的”和“粗俗的”字眼却从 (牛津英语词典)对俚语的定义中消失了。197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俚语的注释为“粗俗的或通行面极窄的方言词、而在1980年出版的辞海中对俚语的定义已取消了”粗俗的这个字眼 。 自18世纪以来,俚语有了惊人的发展。俚语不但在上流社会的口语领地占有了一席之地,而且还逐步潜入文学语言的大稚之堂。一些过去只能在下层社会流行的俗语粗话中的俚语词,被一些颇有教养的上层人物选来使用了。像狄更斯(CD kens H)基昔林(RKip Ung)、高尔斯华绥(J Galsworthy)等著名作家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就时常使用俚语。目的在于使语言生动活泼,文笔诙谐幽默,突出人物个性,使其更接近现实生活。在畅销的侦探小说中,俚语比比皆是。有人曾幽默地说,两次世界大战的一个“功绩”就是将一些军队的俚语词汇传播到社会各个阶层,使其逐步成为现代英语词汇中的一个构成部分。 在当今美国社会,俚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使用,传统的对俚语的各种成见正在迅速改变。许多过去被称为“对语言的污染”、难登大雅之堂的俚语,今天已成为使英语表达方式变得更加生动活泼的语言添加剂。俚语已被用来指某些社会、行业集团和不同亚文化群成员之间随便交谈时使用的、比口语体更为非正式的一种词语。 “俚语也可以成为体面的字眼,在英语词汇中获得持久的地位”(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例如,Flunk(不及格)这个词在19世纪是校园俚语,现已成为标准的口头语词。Cut out(停止、住嘴)、Stand some body叩(失约)、Pussyfoot(骑墙派)等词在1957年版的英国语言史中被称为是俚语,而在当今许多词典中已被标明是口头语。相当多的俚语词已经跻身于标准语言,不再被认为是俚语。像sham,mob,banter,fun,bet,shabby,fad,job等我们非常熟悉的字眼,曾经都是俚语,但早已作为标准词吸收入英语词汇。中国日报(China Daily) 将“下岗职工”译作Lmd-off worke,即源于俚语。 英语俚语虽然属于非标准英语,但在当今英语国家里十分流行。很多俚语已经走出街头巷尾,进入高楼大厦,跻身于所谓 Smartse,那种上流社会。它不但充斥于人们的日常交谈,而且大量地渗入通俗文艺作品中。许多俚语与口语体的词语非常接近,有时很难在两者之间划出判断的界限。俚语的文体功能随着其流行率的提高而扩大。“俚语丰富了标准英语,促使英语成为世界上最复杂和不断发展的语言之一”(见菲氏编著的简明英语俚语词典之“序言”)。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的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形式,而俚语则是语言的一个实际组成部分,其使用当然也属于社会行为。俚语虽然不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全都使用的标准词汇,但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社会集团或行业群体,其地位似乎介于“口头语”(Co Hoquialism)与“行话”(Jargon)之间。俚语的文体功能主要在于立意新颖、诙谐风趣、富有感情色彩。恰当地使用俚语能够使语言新鲜、活泼、生动、形象,增强语言表现力和想像力。作为导游翻译,对俚语的文体功能不可低估,而应当给予重视和探讨。大凡从事导游翻译的人总希望不断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灵活运用导游语言艺术与技巧,使自己的翻译导游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和幽默感。细心的导游员会经常向外宾讨教某个俚语的确切含义,学习在何种语境或场合下恰当地引用俚语,以此作为达到上述目的的一个途径。 在导游翻译界中,对待俚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人认 为俚语大都粗俗不雅,是不规范的词语,作为导游不应该学习之,或者不学也无关紧要;有人甚至认为俚语是对标准语的“污 染”,应当予以摒弃,禁止在导游中使用。另一种态度则认为;俚语是浯。盲“新鲜、活泼、生动、形象”的一个构成部分,是语言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可以在非正式场合适当运用。导游讲解是一种口头文学。导游翻译要讲究语言美。为了活 跃气氛和增加游兴,在导游翻译中适当地选用一些风趣幽默的俚语,可以给游客一种非常亲切、悦耳的感觉。试举几例:用A big h:,表示“很受欢迎”,“大获成功”;形容一场精彩的演出可说Bring down the house(赢得全场喝彩);遇到上下班高峰成交通堵塞,就用Rush hour和Traffic jaln;对伸长脖子东张西望的游客可用Rubberneck;许多游客喜欢Snapshot(抢拍照片);假 如你“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客人会委婉地批评你:Dont bi*me On your computer;用一句Thank-you-ma ma来描绘“搓板路, 可让身受颠簸之苦的乘客开怀大笑;有的导游可能持有一种偏见,以为俚语掌握得越多,说得越 ”溜“,越能讨游客喜欢,越显得一个人的外语水平高。有的导游不惜花费过多的精力去搜集俚语,随后不分场合、不看对象地加以使用,往往会引起游客的反感。例如,有的导游在催促客人快走时说:”Shake your legs(“快点儿”)。有位导游员在带团中途经厕所时随口问外宾:“Anybody wants to take a leak”(“哪位想撒尿”)?游客们为之愕然。还有位导游员在带团参观某高等学府时,开场白竟然用“Im tickled pink to give you a low-down Of this university”(“我很乐意向诸位揭一下这所大学的老底儿”)。这无疑是缺乏文化涵养的表现。由此可见,滥用俚语,尤其是使用 “禁忌语”一类的俚语,非但不能显示一个人的英语水平高,深反而表露出你是一知半解、不懂礼貌。如果不分场合,不加分析,一味地生搬硬套,难免哗众取宠,反而让游客小瞧自己五、如何正确对待俚语 俚语在导游语言中的使用要考虑三个因素的制约,即交谈的场合、交谈的对象和交谈的内容。什么时候使用和如何选用俚语,完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严肃、庄重等正式场合,理应不用俚语。对长辈、上级或贵宾,一般也不用或慎用俚语。在非正式场合下,为活跃气氛和交流感情,适当地选用一些俚语,会使游客感到轻松自在。只要掌握好尺度,使用得当,就有助于达到活跃气氛、调节情绪、增加游兴等目的。 英国语言学家菲西安(BAPhythian)指出,“俚语是人们语言交流中极容易忽视的一个因素”。应当指出的是,对待俚语持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太恰当的。对于导游翻译来说,在严肃场合或正式文体中尽量少用或不用俚语,避免哗众取宠和有伤大雅。但在非正式场合和随意交谈中,恰当使用俚语则可以丰富语言表达力,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一般来说,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对其俚语我们往往把握不准,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谨慎小心,首先要注意场合,切忌滥用,以免因用词不当而发生误会,甚至产生反作用。此外,已经过时的俚语应该少用或不用,这是因为俚语是英语词汇中变化最快、最不稳定的成分,“外国人说英语的一个特征,就是经常使用一些过时的俚语” (牛津词典1979年第十版)。对学习英语的人来讲,最好记住 “俚语词汇的受欢迎程度并不特别长久,只有在确定它们尚未过时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使用俚语要听起来非常自然,要避免引起他人反感。”(牛津最新英语学习词典,1980年版)。 众所周知,英美人同外国人谈话时总是没有像他们自己相互间交谈时那么随便自如。作为导游翻译,游客可以从你的导游或谈吐中听出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陇南城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3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湖南省气象部门事业单位第三轮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1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湖北咸宁通城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驻马店遂平县公益性岗位招聘真题
- 2024年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2025江西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招聘见习生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南昌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招聘统计监测劳务外包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航空港区某国企梅河芳邻选手村项目招聘1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招聘1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2026学年度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4年江苏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手足口病》课件
- 《铁皮石斛的介绍》课件
- JCT478.2-2013 建筑石灰试验方法 第2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
- 拼多多民事起诉状模板
- 大数据、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上)
- 砌砖抹灰工程劳务承包施工合同范文
- 第一季度胸痛中心典型病例分析会
- 2023年造林工考试造林工考试(试题)
- GB/T 19812.2-2017塑料节水灌溉器材第2部分:压力补偿式滴头及滴灌管
- GB/T 19249-2017反渗透水处理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