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编 制 说 明(征求意见稿)2018年8月目 录1 项目背景11.1 任务由来11.2 工作过程12 技术政策制订的必要性22.1 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22.2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22.3 排放标准编制的必要性33 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制定方法和技术路线53.1 基本原则53.2 制定方法和技术路线64 我国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政策及法规现状84.1 国内汞污染防治管理状况84.2 国际社会及国际发达国家汞污染防治管理状况135 贵州省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概况及发展趋势185.1 贵州省汞及其化合物工业的发展趋势185.2 汞及其化合物工业主要企业概况205.3 汞及其化合物工业目前执行标准246 贵州省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防治现状266.1 汞及其化合物工业生产工艺及产污节点266.2 行业排污现状356.3 污染控制技术分析467 贵州省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限值可达性分析487.1 标准主要大气污染物限值可达性分析487.2 标准执行技术经济性分析518 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558.1 标准适用范围558.2 标准结构框架558.3 术语和定义568.4 污染物控制项目选择568.5 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578.6 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639 标准实施的建议701 项目背景1.1 任务由来为了有效防治汞污染,促进涉汞行业可持续发展,受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委托,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中心)联合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共同编制了本标准,即贵州省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黔环科201719号)的制定工作。1.2 工作过程中国科学院北京综合研究中心和贵州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在接到贵州省环保厅所下达的项目任务后,及时召开专门会议,成立了标准编制组,布置编制任务,并制定了工作计划。为推进本排放标准编制工作的开展已完成如下工作: (1)资料调研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汞污染防治管理及技术状况调研通过网络及专家研讨会等方式,对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以及国际组织汞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进行调研,包括汞污染防治技术及管理状况,汞污染防治管理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各国汞污染防治技术路线等。贵州省汞污染防治管理及技术状况调研项目实施期间,通过问卷、资料搜集及实地调查等形式对贵州省重点涉汞行业汞污染防治技术及管理状况调研与分析,对我国汞污染防治管理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明确我国重点涉汞行业的污染防治技术和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及解决对策。(2)编制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在上述工作基础上,综合考虑生产工艺、污染预防技术等因素,并参考国外相关污染预防技术,确定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框架,编制了初稿、编制说明。2017年12月完成文本及编制说明初稿。(3)专家研讨会及专家征求意见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将邀请涉汞行业专家对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信息进行研讨,包括专家研讨会议及函件征求意见,邀请来自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以及相关企业的代表参加会议,就标准的制定工作进行研讨,也将深入调研,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测试和验证工作。(4)文本及编制说明质量提升课题组将积极组织相关会议,做好分工合作,推进文本及编制说明质量提升。上述工作的基础上,经逐步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5)专家审议会2018年4月27日召开了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专家审议会,邀请国内及省内行业专家对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提出了修改建议,编制单位根据专家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并完成了标准的征求意见稿。2 技术政策制订的必要性2.1 国家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造纸、印染、化工、制革、规模化畜禽养殖等行业污染治理,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湖库及河流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加大重点跨界河流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力度,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要求对5大重点防控行业和4452家重点防控企业实行多方面的有效监控。到2015年,重点区域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非重点区域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的水平。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物是铅、汞、镉、铬和类金属砷等。2.2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其一,汞与其他重金属不同,由于具有长距离迁移性,作为全球性污染物已被纳入世界环境政治议题,目前一般认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汞生产国、使用国和排放国,履约进程和减排情况必将受到特别关注。旨在消除汞污染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于2017年8月对缔约方正式生效,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多边环境条约。该公约对全球范围内几乎所有与人为活动有关的汞及其化合物的使用、排放和释放纳入了管控,主要包括原生汞矿开采、汞的有意使用、无意排放、汞废物及污染场地等。随着工业的发展,来自冶炼和燃煤行业的汞排放使我国成为最大的大气汞排放国;我国PVC 生产行业由于以煤炭而非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使用大量的汞作为触媒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用汞行业;生产和出口的添汞产品几乎供应全球,废弃的含汞产品对全球废物流产生重要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发布的汞排放定量定性估算工具包中的所有11大类59小类排放源在我国基本都存在,涉汞行业众多、排放面广。从国际履约的角度,作为汞排放大国,我国的汞减排任务尤其艰巨。其二,汞是环境中毒性最强的重金属元素之一,且由于具有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即使在非常低的浓度水平下也会对人体健康以及水陆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低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所带来的风险。汞可以通过空气、水和食品进入人体,对健康危害极大,20世纪50年代日本水俣病爆发之后,汞污染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的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2009年)、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年)和关于加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防控的意见(2018年)中,汞均是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时至今日,贵州地区的废弃汞矿和冶炼区附近地区历史遗留问题仍比较突出,其他无意排放汞的行业(如燃煤、有色金属生产)也加重了环境汞污染负荷,从零散的基础信息资料看,局部地区存在突出的风险隐患。2.3 排放标准编制的必要性(1)从目前国内管理和研究进展来看,国内相关机构针对汞及其汞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及监测技术等开展了一定的工作,但相关成果分散、缺乏系统性,尤其是在国家层次针对汞及其汞化合物行业污染防治的政策导向和技术路线等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有待通过开展该领域环境排放标准研究以弥补缺失和不足。(2)目前涉汞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执行情况: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对于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汞及其化合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012mg/m3。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规定危险废物焚烧炉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1kg/h。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2014)规定汞冶炼行业汞及其化合物大气排放浓度限值及特别排放限值为0.01mg/m3,并适用于现有汞采选及冶炼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3-2015)规定无机酸、碱、盐、氧化物、氢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单质工业企业企业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1 mg/m3。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任何1小时平均浓度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003mg/m3。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指以汞矿石或含汞废物为原料生产汞精矿、氯化汞触媒、含汞试剂以及含汞危险废物处置的工业企业,贵州省内主要的汞及其化合物工业包括汞矿采选冶炼、汞化工和含汞废物处置行业。目前该行业现有的排放标准或参考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或参考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2014),存在不同标准对同一污染物限值要求不同的问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执行哪个标准成为具体企业及环境管理部门的困扰。(3)目前涉汞行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执行情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规定现有单位以及建设项目污水中总汞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05mg/L,烷基汞不得检出。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现有企业自2016年1月1日起、新建企业自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水污染物总汞排放限值0.005 mg/L。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规定无机酸、碱、盐、氧化物、氢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单质工业企业企业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总汞排放限值为0.005 mg/L。目前贵州省主要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执行的排放标准或参考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综合性污染物排放标准,或参考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存在不同标准对同一污染物限值要求不同的问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执行哪个标准成为相关企业及环境管理部门的困扰。(4)目前涉汞行业含汞废物标准执行情况:2016年8月1日,生态环境部修订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正式开始实施,名录中HW29含汞废物列出了我国主要的含汞废物的来源和危险特性。表1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列出的含汞废物来源和特性行业来源废物代码危险废物危险特性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091-003-29汞矿采选过程中产生的尾砂和集(除)尘装置收集的粉尘T贵金属矿采选092-002-29混汞法提金工艺产生的含汞粉尘、残渣T合成材料制造265-002-29氯乙烯生产过程中吸附汞产生的废活性炭T,C265-003-29电石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酸T,C265-004-29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单体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污泥T常用有色金属冶炼321-103-29铜、锌、铅冶炼过程中烟气制酸产生的废甘汞,烟气净化产生的废酸及废酸处理污泥T非特定行业900-022-29废弃的含汞催化剂T2007年生态环境部修订了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包括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腐蚀性鉴别(GB 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易燃性鉴别(GB 5085.4-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反应性鉴别(GB 5085.5-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 5085.7-2007),并同时出台了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2007)。其中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规定废物浸出液中汞浓度超过0.1mg/L的则判定为固体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险废物。对不明确是否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予以认定。经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属于危险废物,应当根据其主要有害成分和危险特性确定所属废物类别,并按代码“900-000-”(为危险废物类别代码)进行归类管理。经鉴别不具有危险特性的,不属于危险废物。由于贵州省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涉及的大部分为含汞废物,均按照国家危险废物管理体系进行鉴别和管理,其他废物遵从一般固体废物管理要求,因此本标准中未涉及固体废物排放限值说明,相关体例也在其他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有所体现。基于上述背景,作为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尽快制定、颁布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既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环境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更是推进贵州省涉汞行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的需要。通过该排放标准,对于全面理顺贵州省涉汞行业污染防治的减排要求,推进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3 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制定方法和技术路线3.1 基本原则3.1.1 坚持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含汞的产品或工艺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汞排放。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汞排放可以被视为最初投入的汞在一个产品或工艺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被持续分配到各种媒介或排放途径中的过程。本技术政策统筹考虑水体、大气和土壤等多种环境因素,以及污染物从源头产生到末端治理的全过程,采取协同控制的综合技术措施。以行业为主,水、气、声、渣全盘考虑。同时,随着国内环境保护目标的变化、汞污染防治技术水平的发展和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适时修订,本技术政策将不断完善提高,实现全过程控制的思想,将清洁生产、末端治理与综合利用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涉汞行业汞污染防治技术水平,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3.1.2 坚持全面控制,分步实施的原则本标准中汞污染防治技术对照当前涉汞行业生产工艺各工段产污节点、汞污染防治技术与管理各环节依次编写,全面控制涉汞行业,重点控制重点涉汞行业汞污染,包括汞矿采选冶连、汞化工和含汞废物处置等行业汞污染防治技术各个环节。指明了在各工段和环节中所应推广的清洁生产技术及鼓励开发的新技术,分步实施,有目的、有步骤的减少涉汞行业汞排放。本技术政策体现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协调关系,具有经济上可承受、技术上可行,综合效益最佳的特点。3.1.3 坚持与现行管理体系及需求相结合的原则如何结合几种重要的涉汞行业汞环境污染的成分和排放特点,结合现有汞污染防治技术系统配置和单元设计,明确汞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核心环节。如何将本标准的编制与现行汞污染防治技术管理体系相衔接,推进本技术政策的合理定位。如何结合不同涉汞行业汞污染防治技术及设施特点,结合我国汞污染防治管理体系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切实可行的技术政策导向。3.2 制定方法和技术路线在编制方法方面,课题组将在对国内外汞污染防治相关领域的管理和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对贵州省现有涉汞行业汞污染处理设施的技术选择、污染防治以及管理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技术政策的内容框架及具体内容。在本标准的制订过程中,严格执行该类标准制订的有关规定,确实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项目实施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图1 项目实施技术路线4 我国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政策及法规现状4.1 国内汞污染防治管理状况4.1.1 法律法规体系中国对大气汞污染防治工作日益重视,围绕松花江汞的控制开展一系列防治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了大量汞的大气排放研究,与汞污染控制的法律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为了推进汞等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2011年颁布实施了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国涉汞相关法律法规如表2所示。表2 中国涉汞相关法律法规法规名称发布时间/文件名称发布机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87年颁布,2000年修订人大常务委员会采取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计划地控制或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人大常务委员会规定了环境保护的体系和制度,是中国环境保护根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6年4月实施,2005年4月修订人大常务委员会规定了中国境内危险废物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要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2004408号国务院规定了从事医疗废物处置的单位必须由国家环保总局审批颁发许可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年2月国务院规定到2015年重点重金属污染物在重点区域排放量比2007年减少15,在非重点区域排放量不超过2007年水平。中国政府分别于1992年5月和2004年4月批准了涉及汞的巴塞尔公约和鹿特丹公约。2002年开始实行进口汞的定点加工,对汞的进口进行防治。2005年中国已明确将含汞催化剂列入“含汞废物”。2007年,国务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中对于氯化汞催化剂项目明确规定为限制类。2008年,新修订的危险废物名录中HW29再次明确了含汞废物种类。2009年11月,环保部牵头下发关于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对重金属污染源开展监测工作。中国已开始逐步建立汞污染监测系统,加强污染监控。2009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61号)。涉汞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禁止部分产品包括农药、化妆品和高汞电池。淘汰落后工艺包括土法炼汞、汞法烧碱、汞法提金、年产汞10t以下的企业需确认也列入淘汰目录。限制PVC生产能力在8万t/年以下的乙炔法。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明确指出“鼓励分子筛固汞、无汞等新型高效环保催化剂和助剂的开发与生产;高效节能电光源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及固汞生产工艺应用;废旧灯管回收再利用;含汞废物汞回收处理技术和汞替代品的开发与应用。限制新改扩建充汞式玻璃体温计、血压计生产装置、银汞齐齿科材料。高汞催化剂和使用高汞催化剂的乙炔法聚氯乙烯生产装置,落后方式炼汞工艺及设备;淘汰汞制剂,含汞开关和继电器,汞电池(氧化汞原电池及电池组、锌汞电池),含汞高于0.0001的圆柱型碱锰电池,含汞高于0.0005的扣式碱锰电池(2015年)”。2016年4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以下简称汞公约)。汞公约将自2017年8月16日起对我国正式生效。公约规定:(1)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停止颁发新的汞矿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2032年8月16日起,全面禁止原生汞矿开采。(2)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新建的乙醛、氯乙烯单体、聚氨酯的生产工艺使用汞、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或使用含汞催化剂;禁止新建的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的生产工艺使用汞或汞化合物。2020年氯乙烯单体生产工艺单位产品用汞量较2010年减少50%。(3)禁止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生产氯碱(特指烧碱)。自2019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汞或汞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生产乙醛。自2027年8月16日起,禁止使用含汞催化剂生产聚氨酯,禁止使用汞或汞化合物生产甲醇钠、甲醇钾、乙醇钠、乙醇钾。(4)禁止生产含汞开关和继电器。自2021年1月1日起,禁止进出口含汞开关和继电器(不包括每个电桥、开关或继电器的最高含汞量为20毫克的极高精确度电容和损耗测量电桥及用于监控仪器的高频射频开关和继电器)。(5)禁止生产汞制剂(高毒农药产品),含汞电池(氧化汞原电池及电池组、锌汞电池、含汞量高于0.0001%的圆柱型碱锰电池、含汞量高于0.0005%的扣式碱锰电池)。自2021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和进出口附件中所列含汞产品(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的生产除外)。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6)有关含汞产品将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纳入禁止进出口商品目录,并依法公布。(7)自2017年8月16日起,进口、出口汞应符合汞公约及我国有毒化学品进出口有关管理要求。(8)各级环境保护、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商务、卫生计生、海关、质检、安全监管、食品药品监管、能源等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强对汞的生产、使用、进出口、排放和释放等的监督管理,并按照汞公约履约时间进度要求开展核查,一旦发现违反本公告的行为,将依法查处。4.1.2 污染控制标准体系生态环境部科技标准司已制定和修订了汞等重金属污染防治的技术政策、最佳可行技术指南以及相关标准体系,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排放标准、监测规范等标准体系,其中与汞及其化合物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标准和监测标准如表3至表5所示。表3 中国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名称标准号发布机构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中国领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一、二、三、四、五类水体汞标准限值分别为0.00005mg/L、0.00005mg/L、0.0001mg/L、0.001mg/L和0.001mg/L。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甲基汞标准限值为1.010-6mg/L。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4848-1993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除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外的地下水质量一、二、三、四、五类水体中汞浓度应分别0.00005mg/L、0.0005mg/L、0.001mg/L、0.001mg/L和0.001mg/L。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一级土壤(自然背景)汞浓度0.15mg/L,二级土壤(6.5)汞浓度0.30mg/L,二级土壤(6.57.5)汞浓度0.50mg/L,二级土壤(7.5)汞浓度1.0mg/L,三级土壤(6.5)汞浓度1.5mg/L。表4 中国涉汞行业排放标准标准名称标准号发布机构大气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国家环境保护局适用于现有单位以及建设项目污水中总汞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05mg/L,烷基汞不得检出。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国家环境保护局1997年1月1日前安装的用于金属熔炼的工业炉窑一级标准的最高允许汞排放浓度为0.05mg/m3,其它工业炉窑一级标准的最高允许汞排放浓度为0.008mg/m3。1997年1月1日起新、改、扩建用于金属熔炼和其它工业炉一级标准禁止排汞。车间空气中汞卫生标准GB 16227-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规定车间空气中汞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2 mg/m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了现有污染源汞及其化合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012mg/m3,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于周界外浓度最高点,监控浓度限制为0.0015mg/m3。新污染源汞及其化合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012mg/m3,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于周界外浓度最高点,监控浓度限制为0.0012mg/m3。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4-2001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规定危险废物焚烧炉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1kg/h。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770-2014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大气:锡、锑、汞工业企业冶炼、烟气制酸工序车间或设施排放口监测的大气中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1mg/m3。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任何1小时平均浓度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003mg/m3。水体:锡、锑、汞工业企业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监测的水中汞污染物排放限值为0.005mg/L。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企业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监测水中汞排放限值为0.005mg/L。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31573-2015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大气:无机酸、碱、盐、氧化物、氢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单质工业企业企业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1 mg/m3。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任何1小时平均浓度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为0.0003mg/m3。水体:无机酸、碱、盐、氧化物、氢氧化物、过氧化物及单质工业企业企业车间或生产设施废水排放口总汞排放限值为0.005 mg/L。工业企业卫生设计标准TJ 36-79卫生部规定新改扩续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产生显著毒害的小型工业企业居住区大气中汞的最高容许日平均浓度为0.0003mg/m3。地面水中汞的最高容许浓度为0.001mg/m3。含汞可溶性工业废渣必须专设具有防水、防渗措施的存放场所,并严禁埋入地下与排入地面水体。车间空气中金属汞、升汞、有机汞化合物的最高容许浓度分别为0.01、0.1、0.005mg/m3。表5 汞监测方法及标准标准名称标准号发布机构发布机构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68-87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了地面水、地下水、饮用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测定水中总汞的方法。固体废物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5555.1-95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了测定固体废物浸出液中总汞的测定方法。车间空气中汞的双硫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 16013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规定了生产和使用汞现场空气样品汞的测定方法。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6-1997国家环境保护局规定了测定土壤中总汞的测定方法。固定污染源废气 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暂行) HJ 543-2009环境保护部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 汞的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壤和沉积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 680-2013环境保护部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汞、砷、硒、铋、锑的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HJ 694-2014环境保护部规定了测定水质中汞、砷、硒、铋和锑的原子荧光法。固体废物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HJ 702-2014环境保护部规定了测定固体废物中汞、砷、硒、铋、锑的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环境空气 气态汞的测定 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910-2017环境保护部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气态汞的金膜富集/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固定污染源废气 气态汞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917-2017环境保护部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气态汞的活性炭吸附/热裂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土壤和沉积物 总汞的测定 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923-2017环境保护部规定了测定土壤和沉积物总汞的催化热解-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汞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926-2017环境保护部规定了测定汞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汞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 160.14-2004卫生部规定了监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汞及其化合物浓度的方法。4.1.3 全过程控制管理体系遏制和解决重金属污染问题,需要经济部门、环保部门、企业界以及全社会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手段,加强执法监督,建立联动机制。中国将从多个方面推进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进而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强重金属污染治理、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要求。中国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流通控制管理体系如表6所示。表6 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流通控制管理体系领域标准名称发布机构主要内容许可证审查废氯化汞触媒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指南环境保护部规定了废氯化汞触媒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审查要求。排污许可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有色金属工业-汞冶炼HJ931-2017环境保护部规定了汞冶炼行业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要求。鉴别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058.3-2007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规定固体废物浸出液汞浓度超过0.1mg/L时,判定该固体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特征的危险废物。贮存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95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了钾汞齐(B4.75)、钠汞齐(B4.76)、砷酸汞(61012)、硝酸汞(61030)、氯化汞(B6.13)、汞(B6.14)、苯甲酸汞(61093)、溴化亚汞(61509)等贮存通则。贮存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6-2001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规范了危险废物贮存行为,规定了危险废物包装、贮存设施的选址、设计、运行、安全防护、监测和关闭等要求。填埋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8-2001国家环境保护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了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保护要求,是指导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的基本标准。劳动安全职业性汞中毒诊断标准GBZ 89-2007卫生部规定了职业性汞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基于汞污染的国际影响,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已经生效,中国针对汞公约所涉及的背景调查和基础研究、行业污染防治技术评估、政策标准体系建设以及相关工程实例工作将全面展开。在此特定的历史阶段,如何结合国内需求,并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汞污染防治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明确我国及重点省份汞污染防治管理需求,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标准和规范,完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体系至关重要。4.2 国际社会及国际发达国家汞污染防治管理状况4.2.1 全球汞管理行动及发展趋势自2001年起汞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完成的全球汞评估报告指出环境中汞污染广泛存在并已威胁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2003年UNEP第22届理事会审议了全球汞评估报告指出,汞已对全球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将采取统一行动解决汞问题。此后,国际社会针对采取自愿性措施还是国际法律约束手段解决汞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广泛的讨论与评估。2009年UNEP第25届理事会,各方就制定独立的汞公约达成共识,启动针对汞问题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文书(简称汞公约)谈判,已于2013年1月中旬召开的汞文书第五次政府间谈判委员会上正式通过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文本,2013年10月在日本正式签署关于汞的水俣公约。随着各国对汞污染问题关注程度的不断升温,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也日益增加,规模日益扩大。例如,全球汞污染国际学术会议(ICMGP)自1990年正式召开以来,每2-3年召开一次例会,其参会人数从最初的一百多人增加至上千人。同时,ICMGP对全球汞污染问题的解决以及促进国际汞公约缔约进程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需特别指出的是,2009年6月7-12日,ICMGP第九届会议在中国贵阳成功召开,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名官员和学者参会,其中国外代表450人,国内代表200人。该届会议以“生态学方法研究汞污染问题”为主题,围绕汞和有机汞的生态毒性、监测方法、排放迁移转化规律、污染控制和治理技术、汞污染的社会经济影响、气候变化对汞污染影响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国际和区域间汞控制协议的趋势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从受控地区的地域范围上看,国际和区域协议覆盖的地域范围正在扩大。原来的国际协议覆盖的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欧洲,此后逐步向全球扩展。第二,从控制目标的角度看,国际和区域协议越来越重视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并研究减少损害的策略。由于汞的低剂量致毒和致害特征,汞排放控制行动和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与汞相关的人类健康风险给予更多的重视。目前已经有一些国际协议和区域行动着眼于评估汞污染引起的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损害。第三,从控制对象的角度看,从针对点源进行控制到全生命周期管理。汞污染控制最初更多的是对点源进行控制,随着对汞污染源的不断识别和对汞污染途径的深入理解,控制对象逐渐从减少工业源的排放扩展到化学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和危险废物管理。4.2.2 美国汞污染防治管理状况美国在汞污染控制法律法规体系方面,通过立法加强对汞排放、汞使用和暴露、汞污染管理和控制。已建立的法律法规包括清洁水法案、清洁大气法案和资源保存法案、安全饮用水法案、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RCRA)等。另外,美国环保署还针对汞污染控制制定了多项专项法规。如含汞和可充电电池管理法案、美国总统布什于2008年签署的禁止汞出口法令,拟从2013年起禁止出口汞,以防止这种神经毒性物质向环境释放,确保其安全储存。在汞污染控制领域相关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在环境空气领域,美国先后颁布了电弧炉炼钢设施排放标准、氯碱工业汞减排管理规定、固体废物焚烧管理规定、危险废物焚烧源排放有毒空气污染物规定、减少有毒空气从工业商业及公共机构锅炉排放规定、日光灯开关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开关和主动驾驶控制系统中汽车开关使用规定、含汞流量计、天然气压力表及高温计使用规定(SNUR)。在水污染控制领域,提出了针对五大湖系统的水质标准(大湖倡议),建立了水体中汞污染物分析测试程序,制定了甲基汞水环境标准。在废物和产品领域,颁布了危险废物鉴别条例(40 CFR第261部分)、通用废物条例(40 CFR第273部分)、土地批准和土地处理限制规定(40 CFR第268部分)、固体废物焚烧规则(40 CFR第129部分)、含汞资源回收和保护法案的汞测试方法(7470A-7474)等。在技术标准方面,美国环保署2000年依据清洁大气修正案,要求燃煤和燃油电厂通过应用最可得的控制技术来达到危险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另外,很多立法对污染源制定汞污染控制最大可得汞控制技术。比如,有些国家要求对所有的废物焚化装置(有毒废物、医疗废物和家庭废物)都安装烟气过滤装置,这种措施有效的抑制了大部分的汞的排放。另外,针对汞污染控制还有各州的立法和管理规则。许多州已经颁布了针对汞减排进入大气、土壤和水体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美国政府还加强环保署和其它部门的共同协作来控制汞污染。环保局主要致力于制定空气、水和土壤的排放标准,通过制定污染源的排放标准或者环境介质的环境标准来控制污染源的汞排放,管理汞排放造成的风险。美国食物和药品管理局则管理化妆品、食品和牙科产品当中的汞,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局负责管理工作环境中的汞暴露。政府对排向大气、水、土壤、越境转移处理、越境循环或者就地循环使用的汞及其化合物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4.2.3 欧盟汞污染防治管理状况欧盟是建立汞公约的重要推动力量,欧洲特别是北欧、挪威等国家已将汞排放量较20世纪80年代水平消减了95%以上,主要做法和经验包括:一是通过立法加强对汞排放和汞污染的控制;二是设立协同管理机构,强调全过程管理;三是建立汞污染的管理和政策体系,包括源清单建立与管理、技术标准与控制技术指南等;四是产品标签和分类收集:要求生产商标注含汞产品,以便进行严格管理,并满足最低的健康安全要求;将汞隔绝在废物流之外。五是制定排放标准、质量标准以及技术标准等,对汞进行管理和控制;六是综合运用激励型控制手段和市场导向型控制手段、强制性政策与自愿性政策的政策组合。早在1976年,欧盟就签署了黑名单物质框架指令,汞污染排放列入其中。联合国欧洲经济理事会(UNECE)分别在1979年和1998年,签署了长距离跨界大气污染公约及其关于重金属的奥胡斯议定书,要求针对排放的、产品中的、废物中的汞及其化合物等采取强制性措施,减少措施达到议定书设定限制和目标,要求在2020年关闭所有目标污染物所有的点源和非点源。1992年,北欧国家签署了赫尔辛基公约,对汞的减排、监测设定了约束性指标。欧盟内部已经建立了以综合污染防治指令(IPPC,1996/61/EC)为核心、以许可证管理为手段的环境管理体系,制定了操作性很强的各工业行业最佳可行技术指南(BREF),还专门制定了欧洲汞共同战略来全面控制汞污染。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欧盟对含汞商品、产品限制采取了越来越严厉的措施,欧盟报废电器电子设备指令(WEEE)、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已明令禁止含汞电池的进口,要求电子、电器产品中在2006年7月1日后不得超标含有包括汞在内的六种有毒有害物质,并计划在2009年10月颁布禁止医疗器械含汞的法令。REACH规定年产量超过1t的企业需进行注册,并对汞的监测进行了具体要求(未含化妆品和食品)。在欧盟现状书:汞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准备阶段之后,欧盟通过了欧洲汞战略和欧盟共同体汞战略。目前,欧盟已经要求能源工业、金属生产和加工业、开矿业、化学工业、废物管理和大规模畜牧业、纸浆造纸业和制革业等使用最佳可得技术来预防或减少汞及其化合物对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2008年9月25日正式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欧盟将在2011年禁止出口汞,这一法规的对象是正在逐步淘汰“汞法氯碱电槽”的欧盟化工。该出口禁令生效以后,不再使用汞的氯碱厂家和欧盟其他产业将不得不把过剩的汞储存起来。丹麦主要通过两个法案来控制汞污染:环境保护法案(1974)控制排向大气、水体、土壤的会对人类健康或者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化学物质和产品法案(1980)则加大对化学品的销售、消费和处理的规章管制的力度。目的是避免化学物质对健康和环境造成损害,以及促进清洁技术的使用。德国则根据联邦排放控制法案来制定技术导则中预防工业向大气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主要采取了从限制现有企业汞的使用,到停止审批新建涉汞企业,再到最终关闭涉汞企业的逐步淘汰措施。1990年,禁止工业测量仪中含汞,2006年禁止家用测压仪中含汞。计划在2020年,淘汰全部涉汞氯碱工艺。芬兰政府通过和化学品咨询委员会的合作来监督各部门和商业之间的合作,环境部门则和其它不同组织和部门合作监督化学品(包括汞)的使用。而芬兰环境协会(SYKE)负责对防污产品、杀粘菌剂和木材防腐剂进行授权,芬兰环境协会和国家产品福利和健康控制机构共同管理生物灭杀剂,安全技术部门则和市政部门一起,对危险化学品的处理和储存进行核准,农药则由种植产品监测中心来授权。瑞典从1991年开始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涉汞法规,危险废物法令规定需要对汞含量超过1000ppm的设备或废物进行处置,除非特殊原因,含汞废物须在五年处置,并且不得迟于2010年7月1日。化学品处置和进出口法令,要求在1992年禁止特定含汞产品的商业用途和销售,要求在1997年禁止汞和含供产品的出口。瑞典政府要求在2004年停止汞的分析用化学品和化学试剂用途,并要求在2010年停止氯碱工业用汞。瑞典化学品管理局对光源含汞设定了严格的限制。瑞典政府无毒环境的化学品战略最晚在2003年要求所有产品必须是无汞产品。目前瑞典唯一接受的处理技术就是深埋地下的“最后贮存”挪威主要通过废物管理法规和废物回收条例对含汞废物进行管理和无害化处置。1998年禁止了体温计用汞,以禁止除了节能灯、牙医用汞齐和含汞疫苗用途外的进出口。4.2.4 加拿大汞污染防治管理状况加拿大与汞控制有关的环境介质包括:空气、淡水饮用水、废水。另外还包括船舶处理过程中所涉及的被污染场所、作为产品或者废品的运输过程、汞消费品;防治病虫害产品以及职业接触等。为了把有毒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降到最小,加拿大联邦政府颁布了许多政策和法规,如加拿大矿产和金属政策、汞安全使用原则、有毒物质管理政策、联邦污染防治策略、加拿大1999年环境保护法(CEPA)赋予环境部制定有关汞和其他有毒物质的法规的权力,氯碱汞排放法规限制了汞氯碱厂向环境空气的汞排放,包括有关报告排放、故障和细目分类的规定。同时还有附属于渔业法的氯碱汞废水排放法规。在具体标准方面,在大气领域,颁布了有关重金属冶炼厂汞排放、垃圾焚化和含汞灯以及废弃汞合金牙的标准、火电厂汞排放等标准,规定了汞的职业接触极限值。在废水领域,颁布了国家导则,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后的危险废水中最大汞含量提出了要求。在土壤污染控制方面,加拿大环保部颁布了“加拿大土壤质量导则”。此外,各省关于废水、饮用水和工业排放的法令、法规和指导方针对联邦法规作了补充。加拿大政府确立了一个涉及加拿大卫生部、加拿大印度和北方事务委员会(INAC)、加拿大食品检验局(CFIA)、加拿大渔业与海洋局和加拿大环境部的程序来执行法令、法规和部门要求,以保护加拿大人的健康和环境。加拿大卫生部还特别确定了不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人的汞摄入量标准。加拿大环境部的要求包括保护和加强自然环境的质量,包括水、空气和土壤质量。INAC确保让北方地区认识到食用汞含量可能较高的传统食品对健康的危害;CFIA负责处理鱼类产品在加拿大市场销售之前的商业检验;渔业和海洋局负责内陆渔业;省政府有责任开展监测和检验项目,包括对各类湖泊和河流中的鱼类进行抽样检验,分析抽检鱼类的污染物,如果有必要,公布鱼类消费报告,并将这些报告告知公众。4.2.5 其他国家汞污染防治管理状况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国家污染物清单基于预测技术和排放到环境中的化学品的类型和总量来推测污染物清单,它提供给社区、行业和地方政府获得具有一致性和可靠性的相关信息的一种途径。日本的水供给法和水污染控制法规定水中的总汞浓度标准和汞排放标准。食物卫生法中规定鱼和甲壳类动物的汞含量标准。另外,还有很多针对金属开采和生产的环境立法和法规,控制点源向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日本电器回收法规要求生产商在产品使用寿命到期时无偿追回其含汞产品。而韩国的基本环境政策法案、大气质量保护法案、水质量保护法案、饮用水管理法案、地下水法案、废物管理法案、食物法案、工业安全与健康法案等都涉及汞的控制和管理。设立协同管理机构、强调全过程管理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总体负责、多部门参与并分工负责。5 贵州省汞及其化合物工业概况及发展趋势5.1 贵州省汞及其化合物工业的发展趋势2016年4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关于汞的水俣公约(以下简称汞公约)。汞公约将自2017年8月16日起对我国正式生效。基本控制义务是全球汞控制公约的核心内容,应包括4个领域:(1)减少汞的来源, 如关停汞矿、逐步禁止汞原料或废物的贸易;(2)积极促进含汞产品和含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琴启蒙教材初探-以《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与《PIANO TIME》为例
- 2025年柴油水泵机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 小学美术教育阶段性教学计划
- 俄罗斯极地地区工程项目员工临时居住协议
- 工程预决算编制及审计合同
- 元宇宙虚拟办公3D建模师岗位聘用与办公环境设计合同
- 岭南版五年级美术文化传承计划
- 一年级学生书写习惯培养计划
- 体育馆室内装修与体育赛事运营合同
- 【正版授权】 ISO 4532:1991 EN Vitreous and porcelain enamels - Determin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enamelled articles to impact - Pistol test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卷
- 园区绿化设计方案
-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
- 第五章-包装容器造型设计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章 导论
- 《阵列式消声器技术要求》(T-CAEPI 17-2019)
- (2024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策略与技巧
- 社区警务工作培训
- 角磨机切割作业的应急预案
- 搪瓷制品的艺术创作与文化创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