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达标训练四第一单元第四课斑纹(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达标训练四第一单元第四课斑纹(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达标训练四第一单元第四课斑纹(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达标训练四第一单元第四课斑纹(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课时达标训练四第一单元第四课斑纹(含解析)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达标训练(四)斑纹(时间:40分钟分值:44分)一、基础巩固(15分,每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德国羽毛球公开赛期间,林丹_世界羽联发布关于发球高度不能超过1.25米的新规。在杨高中路、平度路路口附近,一堆建筑垃圾占据人行道5个月之久,周围居民深受其苦,而三家相关单位却都_责任。惠灵顿高等法院16日宣判,现年60岁的新西兰人迈克尔普雷斯顿杀害中国公民范荣梅,判处_监禁,至少19年不得保释。A质疑推托终生B质疑推脱终身C置疑 推脱 终生D置疑 推托 终身解析:选B“质疑”是提出疑问的意思。第句语境是林丹提出的疑问,该用“质疑”。“推脱”意思是推卸、推辞。第句语境指推卸责任,该用“推脱”。“终身”指切身的事情,常用于生活、婚姻、利益、职业、职务、权利等方面。第句语境是剥夺犯人权利,应用“终身”。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消防部门组成巡查小组,24小时不间断开展巡查,确保第十届长春汽博会展会安全万无一失。B廉由心生,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在。要牢筑思想防线,做到慎初、慎微、慎独,时时处处节欲自守、克己自律。C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正因为私欲泛滥才会外强中干,说话办事偏心偏向,遇到违法的事不敢与之斗争,唯恐拔出萝卜带出泥,引火烧身。D在晚清腐败的官场中,官员的身边人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往往狐假虎威,贪污受贿,勒索百姓,有的官员贪赃枉法,祸国殃民。解析:选B“无所不在”指到处都存在,到处都有。但语境是强调如果没有思想防线,就会什么坏事都干,所以应该改为“无所不为”。“无所不为”指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斑纹告诉我们,往往大型食肉动物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而又胆怯。B记者日前获悉,第二批自贸区已经筛选出21项改革经验,8个创新实践案例,已经由商务部上报国务院,近期有望获批并开始向全国适合的地区推进。C教育部表示,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作弊将被追究刑责,广大考生要提高法律意识,了解法律规定,自觉守法,诚信考试。D中国自主研发的一项物联网安全关键技术TRAIS被纳入国际标准,这是中国在物联网核心技术RFID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解析:选DA项,语序不当,“往往”应在“闲散”前。B项,搭配不当,应把“推进”改为“推广”。 C项,成分残缺,应在“作弊”后加“行为”。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艺术家欣赏自然,有非常明显的群体特点。_,_。_,_,_,陶潜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句最能代表这种态度。觉得彼此尚能默契相安中国人对待自然是用乐天知足的态度但不甚浓厚所以引以为快中国人“自然”的观念中虽偶杂有道家的神秘主义ABC D解析:选D纵观四选项,第一空有两种选择。由语段最后一句可推知与代表陶渊明人生态度的句子相对应的应是“乐天知足的态度”,故应放在后半部分,可先排除A、B两项。C、D两项区别在于谁先谁后,用“所以”表明分析原因得出的结论,故应在后,排除C项,得答案为D项。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今冬的第一场雪给家乡带来了这个季节特有的风景,落了雪的世界是恬淡的,是迷人的,是静谧的。B“鬓衰头似雪,行步急如风”,第二军医大学吴孟超院士从医近70年,现在虽然已经90岁高龄,但仍披甲执刀,工作在医学科学领域。C“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漂泊他乡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无法让慈母放下深深的牵挂,而他们自己,又有多少次在梦里回到故土家园。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夏完淳父子葬于此已有三百六十多年,但墓园一片寂静,无人凭吊,我在碑前站好,举行这只有一个人的祭奠仪式。解析:选CA项,“飞花”“青竹变琼枝”描写的是雪景,与句意吻合。B项,“鬓衰头似雪”表现年老,“行步急如风”表现动作敏捷,与“90岁高龄,但仍披甲执刀”句意相符。C项,“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表达的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之情。该项表达的是游子对故土家园和慈母的思念之情。D项,“自春色”“空好音”表现哀愁和惆怅,与语境相符。二、阅读鉴赏(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天鹅布封天鹅的面目优雅、形状妍美。大自然对于任何禽类都没有赋予这样多的高贵而柔和的优美,使我们意识到它创造物类竟能达到这样妍丽的程度。俊秀的身段,圆润的形貌,优美的线条,皎洁的白色,婉转的、传神的动作,忽而兴致勃发、忽而悠然忘形的姿态,总之,天鹅身上的一切都散布着我们欣赏优雅与妍美时所感到的那种舒畅、那种陶醉,一切都使人觉得它不同凡俗。古代神话把这个媚人的鸟说成天下第一美女的父亲,一切都证明这个富有才情与风趣的神话是很有根据的。我们看见它在水上活动得那么轻便自由,就不能不承认它不但是羽族里第一名善航者,而且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航行术的最美的典型。可不是吗,它的颈子高高的,胸脯挺挺的、圆圆的,就仿佛是破浪前进的船头;它的宽广的腹部就像船底;它的身子为了便于疾驶,向前倾着,愈向后就愈挺起,最后翘得高高的就像船舳;尾巴是地道的舵;脚就是宽阔的桨;它的一对大翅膀在风前半张着,微微地鼓起来,这就是帆,它们推着这艘活的船舶,连船带驾驶者一起推着跑。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它无拘无束地生活在我们的池沼里,如果它不能享受到足够的独立,使它毫无奴役俘囚之感,它就不会逗留在那里,不会在那里安顿下去。它要任意地在水上遍处遨游,藏到灯芯草丛里,钻到最偏僻的湾汊里,然后又离开它的幽居,回到有人的地方,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在我们这方面发现的是它的居停(寄居之处的主人)和朋友,而不是它的主子和暴君。驯天鹅的惯常叫声与其说是响亮的,毋宁说是浑浊的。古人描写的那些和鸣铿锵的天鹅,显然不是拿一些像我们驯养的这种几乎喑哑的天鹅做蓝本的。我们觉得野天鹅曾较好地保持着它的天赋美质,它有充分自由的感觉,同时也就有充分自由的音调。可不是吗,我们在它的鸣叫里,或者宁可说在它的嘹唳里,可以听得出一种有节奏、有曲折的歌声,有如军号的响亮,不过这种尖锐的、少变换的音调远抵不上我们的鸣禽的那种温柔的和声与悠扬朗润的变化罢了。此外,古人不仅把天鹅说成一个神奇的歌手,他们还认为,在一切临终时有所感触的生物中,只有天鹅会在弥留时歌唱,用和谐的声音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前奏。据他们说,天鹅发出这样柔和、这样动人的声调,是在它将要断气的时候,对生命作一个哀痛而深情的告别。这种声调,如怨如诉,低沉地、悲伤地、凄黯地构成它自己的丧歌。这个传说控制了古希腊人活泼而敏感的想象力:诗人也好,演说家也好,乃至哲学家,都接受着这个传说,根本不愿意怀疑它。我们应该原谅他们杜撰这种寓言。对于敏感的心灵来说,这都是些慰藉的比喻。无疑地,天鹅并不歌唱自己的死亡,但是,每逢谈到一个大天才临终前所作的最后一次飞扬、最后一次辉煌表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无限感慨地想到这样一句动人的话语:“这是天鹅之歌!”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作者心中有爱,笔端含情,不仅描摹了天鹅“天生的美质”,更表现出它“自由的美德”,使全文情理交汇。B本文结尾一节情文并茂,天鹅的临终绝唱哀婉凄怆,深沉动人,曾经打动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也成了文学艺术史上传诵不绝的佳话。C作者先实写后虚写,形神结合、细腻生动地刻画了美丽而又温和的天鹅形象,寄托了对天鹅的礼赞之情。D文章两次引用神话传说,巧妙点染,使天鹅不同凡俗的形象有所依附,焕然生辉。解析:选BB项,天鹅本无临终绝唱,更谈不上哀婉凄怆、深沉动人。7文章画线句“天鹅既有天生的美质,又有自由的美德”中,“天生的美质”指什么?“自由的美德”又指什么?试以简洁的语言回答。(5分)答: 参考答案:“天生的美质”指优雅妍美的形态,善航的最美的典型。“自由的美德”指任意遨游,无拘无束;只接近友善之人,不接受奴役。8文章通篇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刻画天鹅?请结合原文,具体说说这样写的好处。(6分)答: 参考答案:拟人手法。好处:将天鹅人格化;创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自然、贴切地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会于艺术形象之中;能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三、语言运用(15分)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沙漠不见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不是该长长地松口气了?没那么简单,新的问题会出现。树木虽然优点很多,比如能涵养水源,能调节气候,还可以降低噪音,。它们在捕获和吸收阳光的同时,还会将热量传输到空气中,以便自身降温,但这样会使得地面温度升高。树木本身虽然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而抵消掉向空气中散发的热量,可是整个过程极为缓慢,要花数十年的时间。由于有了沙漠,因为它反射阳光的能力较强,有助于散热,。参考答案:但树木也有缺点整个过程就不会这样漫长可以起到很快降温的作用(意思对即可)1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遇到不顺心的事,找个朋友倾诉一下,就可以减轻压力,让自己放松。在倾诉的过程中,将心中的苦恼和盘托出,如果能得到朋友的理解,就能帮我们缓解消极情绪。而朋友的安慰,或许能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思考角度的变化,势必让我们走出困境。找朋友倾诉并不一定能起到减压或放松的效果。 。 。解析:解答这类问题,应注重分析语句的意思,从逻辑的角度判断这些说法的正误。比如“找个朋友倾诉一下,就可以减轻压力,让自己放松”的说法过于绝对,找个朋友倾诉一下,可能可以起到减压或放松的效果,但找个朋友倾诉一下和起到减压或放松的效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同理可证,“如果能得到朋友的理解,就能帮我们缓解消极情绪”的说法过于绝对,得到朋友的理解,也许可以帮我们缓解消极情绪,但得到朋友的理解和缓解消极情绪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思考角度的变化,势必让我们走出困境”的说法过于绝对,思考角度的变化,也许能让我们走出困境,但思考角度的变化和走出困境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参考答案:得到朋友的理解不一定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