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西南大学).doc_第1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西南大学).doc_第2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西南大学).doc_第3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西南大学).doc_第4页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西南大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 课程名称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学 分 数3总学时:54讲 课:42 学时实验课:12 学时课型必修课() 选修课( )理论课() 实验课()任课教师职称副教授授课对象12林学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教材: 1. 朱明哲主编.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1992.2. 盖钧镒主编.试验统计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参考书:1. 李春喜主编.生物统计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05 2. 盖钧镒主编.试验统计方法.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 袁志发 周静芋主编.试验设计与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 杜荣骞主编. 生物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于洪彦主编. EXCEL统计分析与决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王文中主编. EXCEL在统计分析中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教学目的和要求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中,所需的试验设计设计、实施和试验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类、植物保护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的基础上,介绍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讲解试验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实施和试验资料统计分析方法,既涉及一些严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又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作为农学类、植物保护类等专业专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学目的是为进一步学习遗传学、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奠定必备的基础,为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提供统计分析工具,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基本的试验设计方法,Excel的统计分析功能。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从样本试验数据最基本的描述统计开始,逐渐引入到统计理论分布,进而介绍这些统计理论在农业科学试验中的应用。课程的重点是试验设计设计方法和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但也注意到实验室Excel统计分析功能的应用。由于课程内容中涉及到一些严谨的数学理论和方法,教学难点表现为概念多、符号多、公式多、计算量大,理论抽象,系统性强;本课程的另一特点是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实践,所以教学又一难点是实践性强,需要学习者有较好的专业背景知识。教 学 进 程第 次课理 论 课 授 课 章 节学 时备 注第一章 绪论及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第二章 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第三章 次数分布和平均数、变异数第四章 统计假设检验第五章 方差分析第六章 单因素方差分析第七章 多因素方差分析第八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第九章 多元回归与相关第十章 曲线回归与相关第十一章 聚类分析第十二章 主成分分析合 计333 3 6 363333342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理论课讲授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实验课安排在微机房进行。第 次课实 验 课 授 课 内 容学 时12345实验一 数据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实验二 统计假设测验实验三 常用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实验四 直线回归和相关合 计333312-可编辑修改-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一章 绪论及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 (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理解该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了解本课程学习的特点与要求,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重 点难 点重点:1.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与其他学科的关系3. 试验误差及其控制4. 试验方案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教学教学进程新课导入:对于我们学农业的来说,不管是农学、中药、资环专业,还是园艺、植保专业,都离不开试验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复杂的生物有机体(作物、中药材、蔬菜、果树、昆虫等),农业试验很多都是在田间进行,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活动、生长变化及有机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光照、温度、水分、土壤条件等),都使生物学研究的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往往会掩盖该生物体本身的特殊规律。同时,我们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如何通过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找出试验资料内在的规律性呢?生物学研究实践证明,只有正确地应用生物统计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对试验进行合理设计,对数据进行客观分析,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的试验设计和科学客观的统计分析呢?这就是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这门课程要给大家介绍的内容。新课讲授:一、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主要内容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试验设计的设计、实施和数据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科学。二、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基本作用1. 提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 2. 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教学进程3. 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4. 提供试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三、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特点、要求和学习方法特点:概念多、符号多、公式多、计算量大、理论抽象、系统性强、实践性强着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介绍,有选择地介绍基本公式及其推证过程,更多地从应用角度理解。要求:1. 熟练掌握几种基本的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正确进行试验设计;2. 熟练掌握几种基本的生物统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3. 培养严谨精细的治学态度,培养独立刻苦的治学能力。四、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1. 科学研究与科学试验2. 试验方案3. 试验误差及其控制建议学习方法:1. 弄懂基本原理和公式、理解其含义和应用条件2. 认真做作业,加深对公式及统计步骤的了解。3. 培养科学的统计思维方法4. 联系实际,结合专业,了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总 结通过绪论的介绍同学们了解了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这门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它的基本作用。同时也了解了课程的特点和老师对大家的要求,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按照要求和建议的学习方法,认认真真地听课、独立刻苦的学习,真正地做到学有所得,有所收获。作 业1. 简述控制试验误差的几种方法?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二章 田间试验的设计与实施(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田间试验的意义、要求和作用;理解田间试验的种类和效应、互作的估计,了解田间试验的布置与管理的要求和技术;理解试验误差以及与准确度、精确度的关系,比较的可靠性与误差大小的关系,误差的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田间试验的布置与管理、试验误差的概念、准确度与精确度的概念难点:试验误差及其控制途径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重要内容采用书写板书教学进程第一节 田间试验的任务和要求(1学时) 田间试验的任务,田间试验的实验室试验、盆栽试验等的关系。田间试验的要求:(一)试验目的要明确;(二)试验结果要可靠;(三)试验条件要有代表性;(四)试验结果要能够重复。 第二节 试验方案(1学时) 试验方案的概念,田间试验的种类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和综合性试验。试验因素的效应和交互作用,确定试验方案的要点。 第三节 田间试验的布置与管理(1学时) 田间试验计划的制订。试验地准备和田间区划,种子准备,播种或移栽,栽培管理,观察记载,收获及脱粒。 第四节 试验误差及其控制途径(1学时) 试验误差的概念,试验误差的来源分为:(一)试验材料固有的差异;(二)农事操作和管理技术不一致;(三)土壤差异以及肥力不均、病虫害侵袭等。控制误差的途径本章思考题1. 举例说明田间试验的特点和对田间试验的要求;2. 分析试验地土壤差异的特点,如何通过小区技术和试验设计控制土壤差异?3.一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棉花品种试验,供试品种10个,采用四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10平方米,试画出田间种植图。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三章 次数分布和平均数、变异数(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总体与样本、参数与统计数等常用统计术语的概念和试验资料的分类;2掌握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的制作方法;3掌握平均数和变异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各种资料的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的方法及其步骤、平均数、变异数的计算难点:平均数、变异数应用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重要内容采用书写板书教学进程新课导入:试验资料的搜集整理是数据资料处理的首要环节。数据的收集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也是全部统计工作的基础,基础工作做的不好,以后的统计分析就无法开展。通过调查或试验可以获得大量试验数据,这些数据在未整理之前,一般是分散的、零星的和孤立的,是一堆无序的数字。直接用它,是不能反映任何问题的。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进行归类,使其系统化,才能把数据中蕴含的客观规律挖掘出来。新课讲授:第一节 数据的收集 (1学时) 一、几个常用的统计术语总体、有限总休、无限总体、观察值、变量、统计数、参数二、数据的收集间接来源:利用别人调查或试验的数据直接来源:直接的调查和科学试验统计调查的方式:普查统计报表抽样调查()机械抽样()典型抽样()随机抽样三、数据的检查与核对数据本身是否有错误、取样是否有差错、不合理数据的修订;从而保证数据资料的完整、真实和可靠。 第二节 资料的整理 (1学时)一、试验资料的分类(连续性资料,离散性资料)(一)数量性状的资料:(1)用计数方法获得的不连续或间断性变数; (2)用量测方法获得的连续性变数。(二)质量性状的资料:(1)用计数方法所得的资料; (2)给予每类性状以相当等级方法所得资料。教学进程二、次数分布表:制作次数分布表的意义;间断性变数资料的整理,连续性变数的整理;确定组数、组距、组限、组中点值和数据归组的方法,做成次数分布表。属性变数资料的整理。三、次数分布图:方柱形图、多边形图适用于表示连续性变数的次数分布资料。条形图适用于间断性变数和属性变数的资料。三种图形的绘制方法。第三节 平均数 (1学时)一、算术平均数(一)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直接法 2加权法 (二)算术平均数的主要特性:离均差的总和等于零;离均差平方的总和较各观察值与任意数值的差数平方的总和为小。二、几何平均数 三、中数四、众数第四节 变异数 (1学时)一、极差(又称全距)利用两个极端观察值的相差来估测资料的变异度。R=max-min二、方差以样本平均数作为共同比较的标准,利用全部观察值与平均数的差数平方的总和,再被其自由度除后的商数来度量资料的变异度。 三、标准差:为方差的平方根值(一)自由度的意义;(二)标准差的计算方法:1.直接计算法=2.加权法=四、变异系数:样本的标准差对其平均数的百分数,用以比较两个样本的变异度。总 结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分析是试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的收集常用的方法有调查和试验,资料的整理一般需要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核对,制作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来完成。定量的来描述数据资料的分布特征,则需要计算它的特征数,平均数是反映集中性的特征数,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数和众数;而反映离散性的变异数主要包括极差、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本章思考题1. 什么叫总体、样本、随机样本、样本容量、参数和统计数?2. 为什么随机样本具有总体的代表性?由随机数字表取得随机样本的基本方法?3. 试验数据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类?4. 编制次数分布表的好处何在?5常用的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6度量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的指标各有哪些?7.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统计学含义是什么?应用上各有什么特点?作 业P13 4题、6题、7题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四章 统计假设检验 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了解统计假设测验的意义和内容2 掌握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和步骤、一尾测验与两尾测验的区别;3 理解假设测验的两类错误及减小两类错误的方法;4 掌握单个样本、两个样本平均数间差异显著性测验的方法5 掌握单个百分数假设测验的方法,了解两个百分数假设测验的方法;6.掌握参数区间估计的原理和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平均数、百分数假设测验的方法,各类参数区间估计方法难点: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一尾测验与两尾测验的区别,参数区间估计的原理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本课程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重要内容结合书写板书讲授教学进程新课导入:我们知道总体和样本的关系是两个方向的,前面讲了由总体样本即抽样分布问题,从本章起讨论由样本总体,即统计推断的问题,由样本估计总体。统计推断就是根据抽样分布规律和概率理论,由一个或一系列样本的结果推论总体特征。新课讲授: 第一节 统计假设测验的基本原理(2学时)一、统计假设测验的实例有一个小麦品种亩产量总体是正态分布,总体平均亩产360kg,标准差40kg。此品种经过多年种植后出现退化,必须对其进行改良,改良后的品种种植了16个小区,获得其平均亩产为380kg,试问改良后品种在产量性状上是否和原品种有显著差异?二、 假设测验的基本步骤 (一)提出假设 无效假设H0 备择假设HA(二)确定显著水平 =0.05或=0.01(三)计算概率 在H0正确的前提下,依统计数的抽样分布,计算实际差异由误差造成的概率。(四)推断H0的正误 根据“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来接受或否定假设。三、一尾测验和两尾测验(一)接受区和否定区(二)一尾测验和两尾测验 两尾测验和一尾测验的区别及其应用四、假设测验的两类错误(一)第一类错误 (二)第二类错误 假设测验中的两类错误及其控制途径。教学进程第二节 单个平均数的假设测验和区间估计(1.5学时)一、单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一)测验方法复习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知识:1.从s2已知的总体抽样,无论样本容量的大小,其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必做正态分布,具有平均数和方差。2.从s2未知的总体抽样,当样本容量足够大时(n30),其样本平均数的抽样分布趋于近正态分布,具有平均数和方差。3.从s2未知的总体抽样,样本容量n30时 ,其样本平均数的的抽样分布服从t分布。由抽样分布可知,单个平均数的假设测验方法有U测验和t测验两种:U测验: 2已知(无论n30 ,还是 n30 ),; 2未知,但n30(大样本),。t测验:从s2未知的总体抽样,样本容量n30时,进行u测验。百分数的假设测验两个样本百分数的假设测验 本章思考题1何谓假设检验?作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是什么?2统计假设有哪两种?各有何含义?假设测验直接测验的假设是哪一种,为什么?3什么是显著水平,=0.05的显著水平的含义是什么? 4什么是双侧检验和单侧检验?它们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5什么是假设检验的类错误和类错误?如何才能降低它们发生的概率?6对单个或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作假设检验,用Z检验还是用t检验的根据是什么?7什么样的资料是配对资料?它和非配对资料的主要区别是什么?8如果将配对资料用非配对资料的检验方法来检验可能有什么情况出现?9对两个总体的平均数作假设检验时为什么必须先检验两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作 业P62-63 5题、6题、7题、8题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五章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 掌握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的方法;3. 了解方差分析基本假定和数据转换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平方和自由度的分解、F测验和平均数的多重比较难点:用标记字母法表示多重比较的结果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进程新课导入:对于单个样本平均数或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测验,我们可以利用第四章统计推断中介绍的t测验或u测验的方法。在实际研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5个品种、6种农药、7种化肥的比较试验,此时如果仍用t测验或u测验对其平均数进行两两的比较,就会出现以下问题(1)检验过程繁琐;(2)推断的可靠性降低,犯错误的概率增加;(3)误差估计的精确性和检验的灵敏性低。因此,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进行多个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测验。这就是第六章方差分析。新课讲授: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4学时)一、数学模型二、平方和和自由度的分解;三、F测验四、多重比较(一)最小显著差数法(二)新复极差法第二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与数据转换(5学时)一、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1、处理效应与误差(环境)效应是可加的;2、试验误差是独立的随机变量,且作正态分布;3、所有处理的误差方差都是同质的。二、数据转换1、平方根转换2、对数转换3、反正弦转换总 结方差分析是对多个平均数进行差异显著测验的方法。它的用途非常广泛,对于单因素试验,通过方差分析可以分辨出最优的水平;对于多因素试验可以分辨出最优的处理组合。因此,方差分析是科学实验设计和分析中十分重要的工具,同学们一定要掌握。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总平方和和自由度的分解和F测验,若F测验显著,需进行多重比较。常用的多重比较方法有最小显著差数法和最小显著法。本章思考题1多个处理平均数间的相互比较为什么不宜用常规的t检验法?2什么是方差分析?方差分析在科学研究中有何意义? 3进行方差分析的一半有哪些基本步骤?4什么是多重比较?多重比较有哪些方法?如何决定选用哪种多重比较法?5. 多重比较的结果如何表示? 6. 方差分析有哪些基本假定?为什么有些数据须经过转换后才能进行方差分析?7. 数据转换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作 业备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六章 单因素方差分析 (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顺序排列试验设计结果分析;2. 掌握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3. 掌握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4. 了解裂区设计的统计分析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顺序排列试验、随机区组、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统计分析难点:完全随机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进程新课导入:上一章讲述了如何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合理的设计试验,对于得到的试验结果,还要采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试验结论。本章主要讨论常用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新课讲授: 第一节 顺序排列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0.5学时)一、对比法试验设计统计分析二、间比法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第二节 完全随机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2学时)一、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二、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第三节 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1.5学时)一、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二、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三、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的缺值估计第四节 裂区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1学时)一、试验结果的整理二、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三、多重比较总结这一章介绍了5种常用实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其中对比法和间比法试验设计,为顺序排列试验设计,其结果不能进行方差方分析。三种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结果则要进行方差方分析。四种类型的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和两种类型的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在平时的实验中用到的最多,要求同学们必须要掌握。本章思考题1. 对比法和间比法的试验结果能不能进行方差分析,为什么?如何分析?2. 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四种类型结果应如何进行分析?3. 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和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有何区别?4. 裂区试验结果分析中把试验误差分解成哪两个部分?作 业P110- P 111 7题、9题、10题、12题、13题 P139 4题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六章 多因素方差分析 (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 掌握顺序排列试验设计结果分析;2. 掌握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3. 掌握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4. 了解裂区设计的统计分析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顺序排列试验、随机区组、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统计分析难点:完全随机和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结果的方差分析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多媒体教学与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教学进程新课导入:上一章讲述了如何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合理的设计试验,对于得到的试验结果,还要采用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试验结论。本章主要讨论常用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新课讲授: 第一节 顺序排列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0.5学时)一、对比法试验设计统计分析二、间比法试验设计统计分析第二节 完全随机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2学时)一、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第三节 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1.5学时)二、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三、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的缺值估计第四节 裂区试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1学时)一、试验结果的整理二、平方和与自由度的分解三、多重比较总结这一章介绍了5种常用实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其中对比法和间比法试验设计,为顺序排列试验设计,其结果不能进行方差方分析。三种随机排列的试验设计结果则要进行方差方分析。四种类型的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和两种类型的随机区组实验设计结果的统计分析在平时的实验中用到的最多,要求同学们必须要掌握。本章思考题1. 对比法和间比法的试验结果能不能进行方差分析,为什么?如何分析?2. 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四种类型结果应如何进行分析?3. 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和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结果的分析方法有何区别?4. 裂区试验结果分析中把试验误差分解成哪两个部分?作 业P110- P 111 7题、9题、10题、12题、13题 P139 4题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八章 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回归与相关的概念、回归和相关分析的种类;2.掌握直线回归分析方法;3.掌握线性相关分析方法。4. 掌握多元回归分析方法5. 掌握曲线回归分析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散点图、最小二乘法、离回归平方和、回归估计标准误、条件总体平均数、置信区间与预测区间、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难点:回归模型与相关模型区别、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条件总体含义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本课程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重要内容结合书写板书讲授教学进程新课导入:前面所讨论的统计方法,通常只涉及一个变量。例如,两个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中,每一个品种的平均数反映了产量的集中点,标准差反映了产量的离散程度,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则是鉴别多个品种产量平均数间的差异是否显著,研究的对象只涉及到产量一个性状。而产量不仅与品种有关,还与施肥量、播期、播种密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经常要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常用到回归和相关的方法,直线回归和相关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新课讲授: 第一节 回归与相关的概念(1学时)一、回归与相关的概念二、回归和相关分析的种类第二节 直线回归(3学时)一、回归方程二、回归方程的建立三、回归的估计标准误四、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五、回归的置信区间六、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第三节 直线相关(2学时)一、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二、相关系数的假设测验三、回归与相关分析的区别和联系四、回归与相关分析的注意事项本章思考题1什么叫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各具有什么意义?2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应注意哪一些问题?作 业P168 5题备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九章 多元回归与相关分析(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回归与相关的概念、回归和相关分析的种类;2.掌握直线回归分析方法;3.掌握线性相关分析方法。4. 掌握多元回归分析方法5. 掌握曲线回归分析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散点图、最小二乘法、离回归平方和、回归估计标准误、条件总体平均数、置信区间与预测区间、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难点:回归模型与相关模型区别、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条件总体含义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本课程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重要内容结合书写板书讲授教学进程新课导入:前面所讨论的统计方法,通常只涉及一个变量。例如,两个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中,每一个品种的平均数反映了产量的集中点,标准差反映了产量的离散程度,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则是鉴别多个品种产量平均数间的差异是否显著,研究的对象只涉及到产量一个性状。而产量不仅与品种有关,还与施肥量、播期、播种密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经常要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常用到回归和相关的方法,直线回归和相关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新课讲授: 第一节 回归与相关的概念(1学时)一、回归与相关的概念二、回归和相关分析的种类第二节 直线回归(3学时)一、回归方程二、回归方程的建立三、回归的估计标准误四、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五、回归的置信区间六、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第三节 直线相关(2学时)一、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二、相关系数的假设测验三、回归与相关分析的区别和联系四、回归与相关分析的注意事项总结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回归分析相关分析y称为依变量,处于被解释的地位,x称为自变量用于预测依变量的变化不仅可揭示变量x对变量y的影响大小,还可以由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和控制依变量y是随机变量,自变量x可以是随机变量,也可以是非随机变量变量x和变量y处于平等地位;主要是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所涉及的变量x和y都是随机变量;本章思考题1. 什么叫回归分析?回归截距和回归系数的统计学意义是什么?2直线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3. 配合直线回归方程应满足那几个条件?直线回归方程是怎么得来的?4. 直线回归中总变异可分解为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平方和如何计算?5.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有何异同?6什么叫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各具有什么意义?7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应注意哪一些问题?作 业P168 5题备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十章 曲线回归与相关分析(6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曲线回归和相关分析的种类;2. 掌握曲线回归分析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散点图和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难点:回归模型与相关模型区别、回归方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条件总体含义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本课程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重要内容结合书写板书讲授教学进程新课导入:前面所讨论的统计方法,通常只涉及一个变量。例如,两个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中,每一个品种的平均数反映了产量的集中点,标准差反映了产量的离散程度,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则是鉴别多个品种产量平均数间的差异是否显著,研究的对象只涉及到产量一个性状。而产量不仅与品种有关,还与施肥量、播期、播种密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经常要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常用到回归和相关的方法,直线回归和相关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回归和相关分析方法。新课讲授: 一、回归方程二、回归方程的建立三、回归的估计标准误四、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五、回归的置信区间六、利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本章思考题1. 配合直线回归方程应满足那几个条件?直线回归方程是怎么得来的?2. 直线回归中总变异可分解为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平方和如何计算?作 业P168 5题备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十一章 聚类分析(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聚类分析的思想;2.相似性度量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模糊聚类分析方法难点:K-均值聚类和有序样本聚类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本课程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重要内容结合书写板书讲授教学进程新课讲授: 第一节 聚类分析的思想(1学时)一、聚类分析的定义二、聚类分析的定义第二节 系统聚类法(1学时)一、相似性度量二、类和类的特征三、系统聚类法第三节 模糊聚类法(1学时)一、K-均值聚类二、有序样本聚类三、上机操作本章思考题1. 什么叫聚类分析? 2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作 业P168 5题备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第十二章 主成分分析(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主成分分析的思想;2.相似性度量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模糊主成分分析方法难点:K-均值主成分和有序样本主成分教学方法直接讲陈法、示例法、提问、启示法,本课程主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重要内容结合书写板书讲授教学进程新课讲授: 第一节 主成分分析的思想(1学时)一、主成分分析的定义二、主成分分析的定义第二节 系统主成分法(1学时)一、相似性度量二、类和类的特征三、系统主成分法第三节 模糊主成分法(1学时)一、K-均值主成分二、有序样本主成分三、上机操作本章思考题1. 什么叫主成分分析? 2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步骤有哪些?作 业P168 5题备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实验一 数据的整理和描述 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通过整理田间调查资料,了解资料整理的意义;2.掌握频数分布表、图的制作方法、各种特征数的计算方法;3.熟练掌握利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图表制作及特征数的计算。重 点难 点重点:频数分布表、图的制作、各种特征数计算难点:frequency等函数的使用 教学进程一、EXCEL中的数据整理工具1. 数据排序2. 频数分布函数(FREQUENCY)3. 统计图 4. 直方图分析工具 工具 数据分析 直方图5. 数据透视表二、利用EXCEL进行数据描述(一)利用“统计函数”进行数据描述1. 均值函数(AVERAGE)2. 中位数函数(MEDIAN)3. 众数函数(MODE)4. 几何平均数函数(GEOMEAN)5. 总体方差函数(VARP)6. 样本方差函数(VAR)7. 总体标准差函数(STDEVP)8. 样本标准差函数(STDEV)(二) 利用分析工具进行工具 数据分析 描述统计本实验作业P13利用4题中的数据编制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图,并计算其特征数主要参考资料1.本教研组自编.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上机实习指导书,20042.于洪彦主编. EXCEL统计分析与决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王文中主编. EXCEL在统计分析中应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备注本实验课安排在微机房教室进行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案(章节备课) 章 节实验二 统计假设测验 4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显著性测验的意义和基本原理,2.掌握利用EXCEL进行统计假设测验的方法。重 点难 点重点: EXCEL中与假设测验有关的粘贴函数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假设测验操作方法难点: TINV、TDIST含义和使用教学进程一、单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1. 样本容量( COUNT ) 4. 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2. 平均数 ( AVERAGE ) 5. 求u或 t值3. 样本标准差 ( STDEV ) 6. 求对应的t临界值( TINV )二、两个样本平均数的假设测验1. 成组数据(1)工具 数据分析 Z-检验:双样本平均差检验(2)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