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语文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级上期语文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级上期语文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级上期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八年级上期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姓名 : 考号 : 密 封 线 八年级上期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7分)1.请用楷书写一句你喜欢的或自创的有关爱国的格言。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不少于 8个字。2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逶迤(y) 酣(hn)然 蹊跷(qio) 蹒(pn)跚 B歉疚(ji) 斟(zhn)酌 堪(kn)称 风靡(m) C愚氓(mng) 虬(qi)干 潋(lin)滟 喧嚣(xio) D温馨(xn) 龟(gu)裂 悖(bi)论 繁衍(yn)3.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矗立 宽慰 万籁俱寂 围追堵截 B 懊悔 遨游 风烛惨年 触目伤怀 C 凋谢 褴褛 辗转反侧 恍如隔世 D 祈祷 编撰 肆无忌惮 梦寐以求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5根据下面歇后语,补写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人物。(2分) 上梁山官逼民反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打黄盖个愿打,一个愿挨 李逵打 过后赔不是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由于目前西藏电网还没有与大电网联接,导致了西藏冬季缺电的严重。为了解决西藏经济发展用电的问题,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建设一条输电入藏的电力青藏线。电力青藏线建成后,可以把源源不断的西北五省的火电输送到西藏,满足当地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的需求。7、根据语义,仿照划线的句子,运用恰当的比喻,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两个句子,表达你读书的感受。2分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感受。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每次阅读, , ;每次阅读, , ;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会更精彩。8.用课文原句填空。(12分)(1)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2)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 。(3)、治水必躬亲一文中写假设治水不能成功的一些人为原因的句子是: , , , 。(4)过零丁洋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 ,。(5) 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6)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7)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飞鸟的变化写早春之景的句子是 。二.综合性学习 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6分)9.请你给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为主题。(2分) 。10.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三点建议。(2分) 11.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理由。(2分) 三、阅读(一)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1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_。(2分)13.文段中加点的这指代什么?(2分) 。14.文段第5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_的表达方式,它的作用是_。(2分) 16.根据上文你认为中国画的审美观点是: 。(1分)17.联系全文来看,你觉得参观苏州园林要不要选择最佳时间?在园林要不要选择最佳观察角度?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2分)(二)火车6年不到站 (10分)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 “你弟弟住院多久了?”“六年。”“六年?”我震惊。他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知道了。”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五次。第二天,我问起这事,他告诉我,弟弟是在6年前春节回家时被车撞的,出事时,刚下火车,所以醒来后,一直以为自己还在火车上。他总是趁弟弟睡着的时候,默默地踱到外面抽会儿烟。他从25岁到现在,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全耗在这个医院。这天,弟弟吃了药,睡得很沉。他找到我,说:“你去不去逛街?”我惊讶地问:“这里有街吗?”他兴冲冲地说:“我带你去。” 从医院走出来,他兴奋地说,他要去买件衣服,很久没有买新衣服了。这里是开发区,很荒凉,过了河才有集市。我们乘船过去,那里只有十几家商铺,他却来来回回逛了好几趟。最后,他买了只烧鸡,说他弟弟从小就爱吃烧鸡。 准备往回走的时候,他看着手表惊呼:“下午4时了,弟弟一定醒了。”我们飞快地往回跑,到了江边,发现一只船停在岸边。他扯开喉咙喊:“开船的呢?”旁边的商店老板说,那人回家吃饭去了,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他很着急,我安慰他:“你弟弟醒来,护士会照顾他的。”他不听,开始脱衣服。 我惊呼:“你干吗?” “我游过去。” “天这么冷,你会冻坏的!” 他挣脱我的手,跳进河里。那可是冬天啊! 街上的人全跑来看热闹:“有人跳河了” 我看着河面,他把衣服和烧鸡顶在头上,一点一点地向对岸游去。直到他上岸,我才松了口气。他在对岸向我挥挥手,然后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 两小时后,我回到医院,看到他换了衣服,坐在床上看着弟弟吃烧鸡。弟弟好像哭了很久,一边抽泣,一边吃烧鸡:“哥,我以为你先下车了呢。” “怎么会呢?要下车,我一定会喊你一起的。” 弟弟点点头:“那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下车?”他肯定地说:“明天就到了。”我转过头,泪流满面。这路真长,火车一坐就是6年,也许,还要坐很多年(作者 魏 岚)18有人认为将题目改为“那车一开,就是6年”更贴切,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 19文章重点描写了哥哥担心弟弟醒来,着急赶回医院的情形。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作描写,依次填写在横线上。(3分)惊呼 脱衣服 向对岸游去 20文中两次写到“弟弟”和“哥哥”的对话,试分析第二次对话描写的作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风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答: 21对本文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线索明晰,情节简单。 B本文运用了对话、动作等描写方法,人物形象生动感人。 C文中的“哥哥”非常善良,富有责任感,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D本文通过刻画“哥哥”这个人物,赞美了不离不弃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真诚、善良等美好品德。(三)(12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度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宋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 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明李流芳游虎丘小记,有删改)注虎丘:苏州名胜。 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钩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22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月色人户 木兰当户织 B然终不若山空人静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时闻风铎 隔簋竹,闻水声 D生平过虎丘才两度 道不通,度已失期23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和“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中的“于”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 B、青出于蓝 C泥于掌故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2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25用斜线()为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标出两处停顿。(2分) 不 复 饮 酒 亦 不 复 谈 以 静 意 对 之学校: 班级: 姓名 : 考号 : 密 封 线 26用自己的话说说苏轼是怎样描写承天寺夜色的。(2分) 答: 27承天寺的夜色与虎丘的夜色有哪些共同特点?(2分)答: (四.)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4分)2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 ,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29. 自选角度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做点赏析。 。四、写作(50分) 题目:在我心里, 是 写作要求: 1、请先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完成题目,如“在我心里,学习是快乐的”、“在我心里,友情是珍贵的”、“在我心里,春天是一幅画”、“在我心里,母爱是明媚的阳光”然后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不少于20行)。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答案一、1、略 2、D 3、B 4、B5、林冲猪八戒周瑜宋江6、(1)缺电的眼中严重改为严重缺电(2)句末加的工程(3)“源源不断的”的改为地并移到火电后7、略8、略二、9、如:书香满校园10、如:开展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课外阅读的情况.;搞一次书展;请作家到学校做走进名著报告会11、略三、12、第1句13至17略 18示例:原标题好,因为对弟弟的照顾并未完结,强调这种责任的持久性,突出了哥哥对弟弟的手足深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改后的题好,突出了哥哥6年如一日付出的艰辛,强调“不容易”,难能可贵。(答好,3分;答好,2分。开放题。共3分)19(3分)飞快地往回跑(或“跑”,或“扯开喉咙喊”) 跳进河里(或“跳”) 一边穿衣服一边向医院跑去(或“跑”)20内容上表现出哥哥对弟弟的悉心呵护,不离不弃,突出人物品质,使文章主题更鲜明;结构上与前文第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