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 (其三)》教学设计_第1页
《归园田居 (其三)》教学设计_第2页
《归园田居 (其三)》教学设计_第3页
《归园田居 (其三)》教学设计_第4页
《归园田居 (其三)》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归园田居 (其三)教学设计 归园田居 (其三)教学设计 马艳玲 盘龙区云波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高级教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从教以来,敏而好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然、朴实、干练、刚柔相济的教学风格深得学生的喜爱。曾获云南省首届小学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竞赛一等奖、美文诵读单项特等奖。始终践行陶行知先生 爱满天下 的教育思想。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区获奖。 教育格言:心美,一切皆美,情深,万象皆深。 归园田居 (其三)教学设计 此教学设计代表 罗蓉名师工作室多次送课并获得好评 教材分析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在南山下种豆, 草盛豆苗稀 ,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是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说 但使愿无违 .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把这首诗和作者的其他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 愿 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 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2 / 8 也比在官场 为五斗米折腰 强。 陶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在雕琢诗风弥漫文坛的魏晋时代显 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钟嵘诗品仅把陶诗列为中品 .陶诗朴质的风貌实际上开启了隋唐诗风的先河。这首诗朴素如随口出, 种豆南山下 夕露沾我衣 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形成陶诗的艺术特点。 学情分析 每个孩子都是一名充满诗性的诗人,他们与古诗的对话,也正是建立在诗性的儿童世界里的。细细研读这首古诗,生字不多,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识字能力的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因此,生字教学主要以自学为主。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领会其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 染。对诗句含义适当讲解,不宜作烦琐分析。重点在于对陶渊明思想的初步认识。为孩子升入初中后,进一步学习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归园田居(其三)。 2. 了解陶渊明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中描绘的田园生活情态,感悟诗人保持自己清高节操、不与污浊社会同流合污的志向。 3 / 8 3. 初步感受陶诗的艺术风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诗歌内涵和诗人思想。 课 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忆 古人诉说 1.吟诵古诗,追忆情怀 你们即将小学毕业,在六年的学习时光里,你们一定诵读过许多古诗吧,你最喜欢哪一首或者哪一句? (指名吟诗,评价引导) 这些古诗如歌如画,有苦有乐,是诗人在向我们诉说。 今天,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再来听听诗人的诉说吧! 2.激趣导入,板书诗题 归园田居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写的一组诗,一共五首,我们今天学习其中第三首。(齐读诗题) 园田居 是陶渊明为自己乡下的住所取的名 字, 归 乃回到。这首诗就是陶渊明回到乡下的 园田居 ,隐居生活大约一年后所写的。(再读诗题) 二、读 归园其三 1.检查预习,通文识字 4 / 8 通过预习,相信你们一定能把字音读准了。(指名逐句读诗) 多音字正音:根据意思选择读音 盛 兴 荷 长. 难读字正音: 秽 看偏旁理解字义。 2.注意停连,读出节奏 按这样的韵律,自己试一试,停顿处注意:声断气不断,音段意相连。 三、品 诗中景色 1.再读古诗,诗中有画诗中描绘了什么? 2.交流 互动,引导生疑 理 除 荷 扛 对比、辨析,体会诗人的悠闲、随性。 沾 湿 在这月下,陶渊明心中? 不急,让我们先来了解陶渊明。 四、悟 诗人情怀 1.师生共述,了解生平 学生简介:陶渊明(约 365-427),东晋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号靖节,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 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长于诗文辞赋,语言朴实自然而又极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被称为 田园诗人 .5 / 8 作品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五柳先生传等。 教师补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如彼稷契,孰不愿之!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念旧林,池鱼思故渊。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2. 用心品析,悟情释疑 用你喜欢的方式自读,可动情朗诵,可小声轻吟,可静心默读,想想,在这轮月下,陶 渊明的心中把你的感悟简单批注在旁边,一两个词即可。(自主学习)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教师相机引导:解脱、自由、闲适、快乐、独善其身 3.感悟其 愿 ,师生小结 有了这样的心境,月已不再是月,而是无言的知己。 农事再苦,也不觉得苦,反而觉得乐。(板书:乐农事) 即使夕露沾衣也(板书:夕露沾衣不足惜) 6 / 8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收成不好,生活清贫也不足惜。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农事辛苦也不足惜。 从官场到田园,从书生到农夫,陶渊明的生 活中还会有哪些 不足惜 ? 这一切的一切都 不足惜 ,是因为陶渊明心中的 愿 . 陶渊明 愿 什么? 陶渊明淡泊名利、不慕富贵,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 为五斗米折腰强 .(板书:素心高洁愿无违) 诗如其人,陶渊明的诗也率真质朴。纵观全诗,淡淡着墨,不假雕饰,却道出了最真切的心愿,写出了最醇美的意蕴。(板书:言语自然意醇美) 4.动情引诵,升华情感 五、观 文学成就 1.诗如其人,影响深远 他给诗坛带来了新的气息,开创了新的诗歌流派 田 园诗。然而,在他生活的时代,人们崇尚骈俪,轻视质朴,他的诗作并不受重视,更不能登大雅之堂,但是经典是不会被历史淹埋的。陶渊明蔑视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激励着后人追求美好,鄙弃丑恶。 200 多年后的唐代: 7 / 8 王孟韦柳 继承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并发展成独特的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流派。(山居秋暝、春晓、滁州西涧、江雪) 诗仙 李白仰慕陶渊明,他那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的思想,和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骨气是一脉相承的。 诗圣 杜甫把陶渊明视若知 己:宽心应是酒,谴兴莫过诗。此意陶潜解,吾生后汝期。 诗王 白居易颂扬陶渊明: 垢尘不污玉,灵凤不啄膻 . 500 多年后的宋代: 文学家欧阳修盛赞陶渊明: 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苏轼称赞陶诗: 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1300 多年后的近代: 著名作家林语堂说: 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1600 多年后的今天: 在课堂上,我们体会到陶渊明(引读板书) 2.课内得法,延展课外 8 / 8 东晋时期产生过许多文学作品,但早已经不住历史的考验而消声匿迹,唯有陶渊明,在千年的文学长河里闪烁着耀人的光辉。 有道是 开卷有益 ,大家可把陶渊明的诗歌、散文、辞赋找来读一读,品一品,你一定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