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浅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浅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浅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_第4页
浅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浅析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于 2000 年 12 月 XX 年 10 月,肾上腺占位性病变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126例,其中经腹腔途径 1 例,经腹膜后途径 121例,经腹手助腹腔镜 4例。 结果 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 125 例,中转开放手术 1 例。手术时间( 7225.1 ) min( 40 175 min);术中出血量( 5432.6 )mL( 15 420 mL);无输血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 6.31.3 ) d( 5 8 d) ,随访( 28.511.5 )月( 385 月),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功能性肿瘤患者的症状减轻或消失。 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创伤小 ,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大多数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术式。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腹腔镜检查; 肾上腺切除术 2000 年 12月 -XX年 10月,笔者本院采用腹腔镜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126例,均获成功,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6 例中,男性 56 例,女性 70 例,年龄( 39.69.4 岁)( 22 75岁),均行 B超检查确诊。肿瘤位于左侧 65 例,右侧 61 例;肿瘤大小 0.9 cm1.1 cm 7.8 cm6.5 cm 。术前诊断儿茶酚胺增多症 30 例,其中肾上腺2 / 8 嗜铬细胞瘤 27例,大小为 2.5 cm2.1 cm 5.8 cm4.3 cm ,双侧肾上腺髓质增生 2例( 4侧),异位嗜铬细胞瘤 1 例(位于左肾下极腹主动脉旁),大小为 3.4 cm2.8 cm 。均有头晕、心悸、出汗等症状,血压不同程度升高( 170/100230/120 mmHg, 1 mmHg=133.3 Pa),血儿茶酚胺浓度超过正常值 2 倍以上, 1 例异位嗜铬细胞瘤行 131I MIBG 闪烁照相确诊;术 前用苯卞胺或哌唑嗪控制血压至 150/90 mmHg 以下,术前 3 d 扩容。醛固酮瘤 42例,肿瘤大小为 0.9 cm1.1 cm 2.9 cm2.0 cm ,均有高血压和 /或周期性麻痹症状,血钾不同程度降低, 37例生化检查血浆醛固酮含量升高,术前口服安体舒通 40 120 mg, 10%氯化钾 10 mL,每日 3次,至血压平稳、血钾正常后手术。皮质醇腺瘤 21 例,肿瘤大小 1.9 cm1.6 cm 4.4 cm3.6 cm ,具有典型的柯兴氏综合征症状和体征,血浆游离皮质醇明显升高,术前给予控制高血压和高血糖,纠正电解 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等处理。余 33例患者为体检时发现。 患者既往无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手术史,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表现,无凝血功能障碍,无手术野局部皮肤感染。 4 例肿瘤长径 6.0 cm 采用经腹手助腹腔镜途径, 1 例异位嗜铬细胞瘤采用经腹腔途径,其余 121例肿瘤长径 6.0 cm 的患者。采用患侧向上 45 侧卧位。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做 67 cm 的长斜切口(右侧)或以脐为中点做一长 6 7 cm的腹3 / 8 部正中切口(左侧),经此切口放置手助装置 LapDisk,在手的协助下,另外在脐、上腹正中(右侧)或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点、腋 前线肋缘下(左侧)穿刺置入 Trocar,将肾上腺肿瘤完整切除,具体手术步骤与标准腹腔镜手术类似。标本经手助切口取出,放置引流管,妥善缝合手术切口。 2 结 果 125 例患者手术均成功, 1 例嗜铬细胞瘤因肿瘤血管丰富术中止血困难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 7225.1 ) min( 40175 min),术中出血量( 5432.6 ) mL(15 120 mL),术后住院时间( 6.31.3 ) d( 5 8 d)。其中 1例患者术中分离瘤体时血压从 100/60 mmHg 升至 180/120 mmHg,考虑为静止型嗜铬细胞瘤 ,术后出现急性左心衰,经治疗后 7 d 心功能恢复正常,其余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检查报告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28 例,双侧肾上腺髓质增生 2 例( 4 侧),异位嗜铬细胞瘤 1 例,醛固酮瘤 42 例,皮质醇腺瘤 21 例,肾上腺髓性脂肪瘤 7 例,肾上腺囊肿 5 例,宫颈癌肾上腺转移 1例,脑膜瘤肾上腺转移 1 例,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 18例。 术后随访( 28.511.5 )月( 3 85月)。嗜铬细胞瘤和双侧肾上腺髓质增生患者术后当天至 3 月内血压均恢复正常;醛固酮瘤患者中 35例术后血压在半年内恢复正常, 7 例血压4 / 8 接近正常;皮质醇腺瘤 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 3 28 月内复查 B 超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 2 例转移性肿瘤随访 3年未见复发。 3 讨 论 1992 年 Gagner 首先报道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2,之后,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代替大多数开放手术,成为治疗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标准术式。 Guazzoni 等的资料表明,在技术熟练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恢复工作时间都明显优于开放手术1,3。 一般认为直径 6.0 cm 的肿瘤必要时可选择 手助腹腔镜术式。本组 4 例 6.0 cm 的肿瘤(包括 2 例转移瘤)采用经腹腔手助腹腔镜术式,均顺利切除。手术入路的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术者个人习惯决定,经腹腔途径适用于各种肾上腺占位病变的切除,优点是显露清晰,操作空间大,但存在干扰腹腔脏器,易发生肠麻痹、腹腔感染及肠粘连的缺点;经腹膜后途径的优点是对腹腔脏器干扰小,但是解剖标志不明确,操作空间小,对大体积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的切除比较困难。笔者体会,肿瘤直径 5.0 cm 的患者则选择经腹腔入路更合适。 顺利找到肾上腺及其病灶是腹腔镜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5 / 8 笔者的经验 是打开肾上极 Gerota 筋膜后,先用钝、锐性分离结合的方法将肾上极脂肪、结缔组织从膈肌向下分离,使肾上腺在肾上极内侧面显露。肾上腺组织质脆,易撕裂出血,术中不应直接钳夹,分离时应适当远离肾上腺组织。肾上腺周围血管分支较多,术中尽量用吸引器将肾上腺周围组织钝性分离成束状后用超声刀切断,可避免不必要的出血,也可减少钛夹用量。对中央静脉的处理存在不同看法, Salomon等认为应先分离中央静脉 5,但 Bonjer等认为这一步骤并非必要 6。笔者认为,除嗜铬细胞瘤外,不需要刻意先分离、结扎中央静脉,从最容易的地方开始,循序渐进地分离即可。 丘少鹏等认为直径 6.0 cm的肿瘤或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选择开放手术可能更合适 10。充分的术前准备对保证手术安全性至关重要,本组中 17 例嗜铬细胞瘤患者,经术前降压、扩容等处理,术中、术后生命征平稳,未出现剧烈的血压波动; 1 例静止型嗜铬细胞瘤患者,瘤体直径约 5.0 cm,有液化坏死,但术前血压正常,儿茶酚胺测定正常,未按嗜铬细胞瘤进行术前准备,术中血压从 100/60 mmHg 升至180/120 mmHg,术后出现急性左心衰,持续低血压,需用多巴胺维持, 1 周后才恢复正常。因此对术前表现为无功能的肾上腺肿瘤,如体积较大、 CT值较高、生长迅速、瘤体内有坏死液化等表现时,应考虑到有静止型嗜铬细胞瘤的可能,6 / 8 必要时做 I131 MIBG检查,并按嗜铬细胞瘤进行术前准备,术中避免挤压瘤体,尽量先分离、切断中央静脉,减少儿茶酚胺大量释放入血以降低手术风险。对瘤体过大,特别是怀疑恶性嗜铬细胞瘤,仍以选择开放手术为宜。腹腔镜下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文献报道不多,本组 1例位于腹主动脉旁左肾下极腹水平,采用经腹腔途径顺利切除。故如术前 定位明确、瘤体较小,在腹腔镜下行异位嗜铬细胞瘤切除也是可行的。 转移性肾上腺肿瘤一般不主张采用腹腔镜手术,但Feliciotti等报道 6 例肾上腺转移瘤行经腹腹腔镜切除,术后随访 7 月,无一例复发 11。本组 2 例转移瘤,瘤体直径 6.0 cm,选用手助腹腔镜术式顺利切除,术中发现肿瘤表面血管并不丰富,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术后恢复良好,随访 3年,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因此,转移性肾上腺肿瘤如瘤体边界清楚,周围无肿大淋巴结,腹腔镜手术是值得选择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 旭,叶章群, 陈 忠,等 . 腹腔镜和后腹腔镜肾上腺手术与开放肾上腺手术的疗效比较 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2002,23(6):332 334. 2 Gagner M,Lacroix A,Bolte E. Laparoscopic 7 / 8 adrenalectomy in Cushing,s syndrome and pheochromocytomaJ. New Engl J of Med, 1992,327(14):1033. 3 Guazzoni G,Cestari A,Mantorsi F,et al. Eightyear experience with transperitoneal laparoscopic adrenal surgeryJ. J Urol, 2001,166(3):820 824. 4 Gagner M,Pomp A,Heniford B T, et al. 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lessons learned from 100 consecutive proceduresJ. Ann Surg, 1997,226(3):238 247. 5 Salomon L,Rabii R,Soulie M, et al. Experience with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 for pheochromocytomaJ. J Urol, 2001,165(6Pt1):18711874. 6 Bonjer H J,Van der Harst E,Steyerberg E W, et al. Retroperitoneal adrenalectomy:open or endoscopicJ. World J Surg, 1998,22(12):1246 1249. 7 丘少鹏,陈 羽,陈 炜,等 .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性的比较 J. 腹腔镜外科杂志, XX, 11( 1): 43 44. 8 袁建林,王 禾,张运涛,等 . 经腹、经后腹腔途径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附 56例报告) 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XX, 6(6): 459 460. 8 / 8 9 罗康平,马潞林,洪 锴,等 . 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 35例临床分析 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XX, 5(10):841 842. 10 Bentrem D J,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