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空间日志:读《我与地坛》后的一点感悟.doc_第1页
QQ空间日志:读《我与地坛》后的一点感悟.doc_第2页
QQ空间日志:读《我与地坛》后的一点感悟.doc_第3页
QQ空间日志:读《我与地坛》后的一点感悟.doc_第4页
QQ空间日志:读《我与地坛》后的一点感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Q空间日志:读我与地坛后的一点感悟 读我与地坛后的一点感悟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陈英 我与地坛,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隐约记起上学的时候学过一篇文字,大概是一个叫史铁生的作家坐着轮椅,记录了在地坛中的一些感悟。怀着残存的儿时的一点记忆,我欣赏了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新奇的情节,史铁生用了十分平淡的叙述方式,将他的经历以及人生感悟向我娓娓道来。 世界上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心态决定了你的处境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地坛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史铁生遭遇了他人生中巨大的不幸,从此“跑”、“跳”这样的字眼对于他只能出现在纸上。面对不幸,他没有悲观消沉,而是思考活着的意义,最终他为自己接上了精神的双腿写作,并且用这两条腿跑的很远、很欢。联想到我们的生活,肯定会经常出现各种不如意,也可以称之为不幸,这时心态很重要。上帝在交给我们一个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如果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不幸会转瞬即逝;如果怨天尤人,意志消沉,这不幸将遥遥无期。这就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儿?并且庆幸并且感激这样的安排?因此,不要去羡慕别人的幸福,不要去抱怨自己的不幸,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一切,你就能成为世界上所有幸福的人中的一份子。 史铁生在书中经常提及他的母亲,对于儿子突然截瘫这件事,“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读到这句话时,我深有感触。让我想到母亲戴着花镜坐在灯下为我织毛衣的情景,深夜里背着生病的我四处求医的情景,假期的早上坐在门口等待我回家的情景。母亲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什么回报,只为了让我幸福,因为只有我幸福了,母亲才会幸福。母亲深深地爱着我们,为了自己的孩子,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她为我们做的太多了,而我们又能为母亲做些什么呢?即使我们不是为了自己活,也算是为了爱我们的母亲,报答我们的母亲而活下去,否则会把她的心伤透的。自己现在也做了母亲,孩子开心我比她还开心,孩子生病难受我比她更难受,同样,我的母亲肯定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为了母亲,也为了身边像母亲一样关心我们的人,面对挫折时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这样才能获得幸福,并且时刻不忘将幸福感传递给身边的人,因为你的幸福在母亲以及关心你的人那里也是会加倍的。 * 在苦难中寻找幸福读我与地坛有感 苏州供电公司肖霞 小时候去过地坛,可能是过年办庙会的关系,印象中的地坛人山人海,喧嚣而热闹,充满了中国春节喜庆的气氛,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微笑,与史铁生笔下的“废弃的古园”,“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相距甚远。庙会时的地坛让人忘记了痛苦是什么,也丝毫看不出若干年前一个失去了行走能力的青年的轮椅留下的车辙印记。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也许在喧闹繁华的现代文明的背后,是一个个孤独空虚的心灵,只是每日忙碌琐碎的生活让我们无暇审视自己,更没有沉静淡薄的心绪去端详生活,只有当我们有机会从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中跳脱出去,才有可能真正深入的去思考人生。命运之神在一个鲜活生命的最光彩的时刻剥夺了他行走的能力,却给了他一个思考“如何死、为何生、如何活”的机会,也给后世留下了我与地坛这篇印刻着一个人的心灵史的优美而经典的散文。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史铁生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从喧嚣的世间一下堕入苦痛铸成的冰窟,他时时面对的是与死神摩肩接踵,在人们问他为什么写作时,史铁生的回答是“为了不至于自杀”。幸而有地坛,让他可以总是摇了轮椅到地坛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在这样一个静谧荒芜的世界里,他把自己从平庸忙碌的生活中抽离出来,细细“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这样想了好几年,终于明白:“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没有长篇累牍的描写英年身残的痛苦,也没有大段的叙述如何由病痛联系到人生,如何从人生走到死亡,这些最为痛苦的回忆,最为黑暗的思绪,他都没有一一摊开在纸上展示自己的伤口,而是尽力的淡化它们。卓别林说过:“着什么急?早晚会死的”,这句话轻而易举的把死的绝望变成了一种希望,把死作为一个人人皆可到达的车站终点。不会有高低贵贱的判别,也不会有宁有种乎的区分,死亡就在那边静静的等着我们,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到达那个终点。想通了这个问题,生命便不会被他的主人随意的按下终止键,这是对生命最起码的期待和尊重。 看透了死,人便复活了。但是相比于死,活这个过程则显得更加复杂和严肃。虽然大多数人每天都“活着”,却没有思考过我要“如何活”,我“为什么活”。在史铁生看来,人生是苦难的,苦难的自己,苦难的母亲,一个漂亮而不幸的姑娘,甚至连地坛本身也是苦难的象征,苦难成了生命的主旋律。慈悲的佛陀说:“生是痛苦。衰老、疾病和死亡也是痛苦。与不亲者合与亲者离也是痛苦。总之,对尘世事物的都是痛苦。”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这就是一个因苦难而有差别的世界,如果你被选择去充任那苦难的角色,你就只好接受它。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描写了这样一个人:“他是个最有天赋的长跑家,但他被埋没了。他因为在文革中出言不慎而坐了几年牢,出来后好不容易找了个拉板车的工作,样样待遇都不能与别人平等,苦闷极了便练习长跑。那时他总来这园子里跑,我用手表为他计时。他每跑一圈向我招下手,我就记下一个时间。每次他要环绕这园子跑二十圈,大约两万米。他盼望以他的长跑成绩来获得政治上真正的解放,他以为记者的镜头和文字可以帮他做到这一点。第一年他在春节环城赛上跑了第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可是新闻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他没灰心。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橱窗里挂前六名的照片,他有点怨自已。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却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他几乎绝望了,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容群众场面的照片。”命运之神好像时时刻刻都在和这个人开着玩笑,将他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剧烈摇摆,但就算面对这样极端而苦仄的人生,他也只是留有一句话“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因为只有活着,才能有机会去尝试,去体会,去感受“活着”,才能试图在苦难的主旋律中找出幸福的音调。 苦难和幸福是一对有着强烈对抗意义的反义词,但没有了这对词的任何一方,另一方都不能得以成立,没有苦难,便没有幸福。史铁生曾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才是写作。正是长期患病的痛苦经验才让他能够直接体验到苦难和幸运。“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如果没有苦难的敲打,我们如何能发现幸福?如果没有苦难的提醒,我们如何能品味幸福?如果没有苦难磨砺,我们又如何能够珍惜幸福?苦难来临时候,幸福似乎离我们远去,但回忆可以向昨天邀请幸福,希望可以向明天呼唤幸福,幸福甚至在角落里默默等待你的目光。 周国平写到:苦难与幸福是相反的东西,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直接与灵魂有关,并且都牵涉到对生命意义的评价。在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都是沉睡着的,一旦我们感到幸福或是遭遇苦难时,它便醒来了。如果说幸福是灵魂的巨大愉悦,这愉悦源自对生命的美好意义的强烈感受,那么,苦难之为苦难,正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打击了人对生命意义的信心。外部的事件再悲惨,如果它没有震撼灵魂,也只能成为一个精神事件,就称不上是苦难,一种东西能够把灵魂震醒,使之处于虽然痛苦却富有生机的紧张状态,那它一定具有某种精神价值。 苦难是一架梯子,它想让人们踩着它,去摘取幸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