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对三则案例的思考_第1页
语文教学论文:对三则案例的思考_第2页
语文教学论文:对三则案例的思考_第3页
语文教学论文:对三则案例的思考_第4页
语文教学论文:对三则案例的思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5 语文教学论文:对三则案例的思考 语文教学论文:对三则案例的思考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 包逢祺 笔者最近偶获三则案例,思忖几日,感受颇多,深觉育人工作是一项智慧而艺术的事业。 案例一:一天,刘老师班上的小军同学放钱的皮夹子不翼而飞了。于是,刘老师照例把全班同学集合起来,问:“有谁看到或拾到小军的皮夹子?”大家都说没有。刘老师只好又对大家说,如果谁拾到的话,立即归还给他。可大家还是异口同声:“没有看到。”这时刘老师又换一种口气说:“如果有人拾到了,现在不好意思拿出来 ,回家好好想想,明天早上送到我这里也不迟。”第二天早上还是没有人送来。 案例二:一位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王老师为了“侦破”班里一位学生丢钱的“案子”,发给班里每位学生一根一般长短的小棍子,让学生拿在手里并把手放在课桌下面。他说:“我这把小棍儿是施了法术的,谁拿了别人的钱,他的小棍2 / 5 儿会长长。”过了五分钟,他收回学生手中的小棍儿,收一根比一根,结果终于破了“案” 拿钱学生的小棍儿比别人的短了一截儿,因为他怕自己的小棍长长就暗中掐了一截儿。 案例三:我校周老师班上一位同学的 20 元钱 不知被谁“借”走了。周老师让大家围绕下列问题进行讨论:假如这 20元钱是我丢的,我会怎样?如果谁拿了或拾到了,不归还给失主,这是一种什么行为,发展下去后果会怎样?如果犯了错误现在应怎么办?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已见,讨论很热烈。 在此基础上,周老师发给每人一张小纸条,事先讲清楚,如果你没拿这 20 元钱,使在纸上写“我没拿”三个字及自己的名字,如果你认识了自己的错误便写,“我错了”。写的时候不准互相看,同时老师绝对保密,你自己认识了错误,老师绝不追究,只要以后下决心改就行。果真,一个同学在纸条上写 着“我错了”三个字,并主动向班主任讲了事情的经过,把钱物如数还给了丢钱的同学。 思考 3 / 5 可以肯定班主任处理这种事的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要弄清事情真相,二是要教育学生。面临的问题则是如何使“拾”东西没有归还的同学既不失“面子”,又受到教育。“案例一”中的刘老师采用的是提问式,三次发问,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三部曲”,即先直截了当,继而委婉式,最后采用宽容的方式,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因为这个“三部曲”是在一种常规思维支配下所进行的调查 处理方式,学生对此习以为常,因而丝毫没有在学生中产生什么影响,尤其是那位拾到皮夹子的同学还会产生“会在全班同学面前丢面子”的危机感,他绝对不会在这种情况下自动交出皮夹子来。这种紧紧相逼的工作方法最终只会获得个适得其反的结果。 那么“案例二”中的班主任王老师又怎么样呢? (教学论文 )一看结果,似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再细细思量他的整个教育过程,很显然,王老师是以“骗”贯穿此中的,这是一种教育欺诈手段。学生将棒掐去一截儿,说明还是有自尊心的,他不愿意将自己“拿”钱的事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布出来。而王老 师却用“骗”的手法让他自己“露了馅”。也许,这位学生以后在同伴们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了;也许,这位学生迫于王老师的“破案技术”暂时改掉了“拿”东西的毛病,但就在此日寸,他又从老师身上学会了“骗诈”的伎俩;也许,为了在全班同学面前树立新形象,这位学生表4 / 5 面上会积极表现,但等到诱惑一至,心底休眠的“病菌”又会再次被激活,重犯此错,长此以往,他将失去了和谐的“生长家园”,“无家”可归,形成病态的双重人格,到那时,可悲的是教育,受害的却是孩子。 教育的功能在于引导、纠偏和提高。对于这些“拿”东西的学生,教 育者既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诱发他们的内疚感,激发他们的正义感。为此“案例三”中的周老师采取了讨论和在小纸条上写三个字的做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前两个例子,老师让当事人处于被动、不平等的地位和紧张、失去安全感的氛围中,试想,被动、害怕、焦虑怎能使人思想上生出健康的种苗呢?“案例三”中的讨论,则淡化了教育痕迹,使这位学生处于和其他同学同样主动、平等的地位,在讨论中每位学生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和启发,特别是这位学生会从中受到心灵的触动和思想的感悟。而周老师工作的巧妙之处则在答应保密的前提下,让学生在小纸条上 写三个字,因为小纸条对小学生来说本身就有一种亲切感,同时它又带有强烈的游戏色彩,这会使小学生即刻产生某种外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