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探索信息教育技术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探索信息教育技术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普及与应用,将如何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又将如何推进现代中小学语文教学呢?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总结,我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优化教学的多种特性,在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等方面对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有非常大的帮助。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创情激趣,再现形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为教学提供学习 “ 媒介 ” ,突破重点难点; 指导观察方法,培养写作能力等方面都可以有效推进现代语文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新课程教育改革语文教学 正文 : 信息教育技术的出现使现代教育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成为教育领域的又一次革命。作为一名多年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常常思考:如何让信息技术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发挥它的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总结了几点关于信息技术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2 / 8 一、教育技术的内涵 当我们步入 21 世纪时,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 刻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同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为代表的现代学习理论的蓬勃发展和广泛传播,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使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了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教育技术一词的定义,诸多的教育技术学导论课本上都是从教育和技术这两个词的定义开始讨论的,然后在归结教育技术定义时又引用各个专家的不同说法。在这里我引用一个最为简洁、明确,最具代表性的说法: “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 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论的理论与实践。 ” 简单地说,现代教育技术主要指现代教育媒体和现代教育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 二、教育技术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关系 先来谈谈新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决不是换一套教科书,也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整个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国家课程标准的的制定,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课程资源的开发,评价体系的建立3 / 8 等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在语文课程标准 中就指出: “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 ” 。 再来说说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信息呈现多煤化、信息流通多渠道、信息反馈多样化等特点,有利于改变传统的 “ 粉笔 +黑板 +一张嘴 ” 的单一信息呈现和流通形式。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难点、重点;实践个别化(因材施教)、协作等方式教学,促进教育改革。主要教学模式有 :课堂模拟演示,在线个别辅导,自主探索,网络协作学习等。 教育家们提出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强化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这也就是进行多媒体教学应用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途径和重点,也是进行教育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口。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实践教学模式由 “ 刺激 反应型 ” 向 “ 双向互动型 ” 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就要求教师真正的尊重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推理、 归纳、实验等过程。 4 / 8 从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转换这一问题上来就看,在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水平的高低。原由中就包括: “ 教师需要理解和专门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善于在汹涌而来的信息面前指导学生学会处理信息。 ” 只有教师完全地掌握并熟练地运用教育技术才能达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确定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现代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在教学中,教 师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艺术再创作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推进现代语文教学方面,信息技术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1、利用多媒体创情激趣,再现形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尽管在常规语文教学中,我们能领略到小说的曲折情节,散文含蓄意韵,诗歌优美旋律以及 “ 浓妆淡抹总相宜 ”的遣词造句,但对一些抽象、难以理解的教材,多媒体的运5 / 8 用就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材中一些形象的比喻,传统的教学只能凭借语言描述,而多媒体在再现形象方面独具优势。在教学时根据需要依 “ 煤 ” 设景,可以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的环境,使他们受到美的陶冶,不知不觉中得到感悟能力的培养。教学荷花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 婷婷的舞女的裙 ” 般的荷叶, “ 袅娜地开着的, ”“ 羞涩的打着朵儿的 ” 荷花,一张张极大地荷叶铺展着,一朵连一朵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这一幅幅画面形象逼真,让文章的神韵出神入化的感染学生,学生的情思 自然会飞向文学的自由王国。在桂林山水搭石等众多美文中,我都采用了类似手法。 另外,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也尝试了用多媒体再现形象,发展学生想象力。教学望天门山这首诗时,我发现其中的 “ 断 ”“ 开 ”“ 回 ”“ 出 ”“ 来 ” 等字对全诗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但又感觉 “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怎么办呢?我又请来了多媒体帮忙。课前,先播放了天门山的视频,课上,当学生一遍又一遍的跟着音乐诵读这首古诗时,他们仿佛看到了那刀砍剑劈的天门山,那奔腾咆哮的江水,那乘风破浪的一叶孤帆,学生们陶醉在那天门山的奇山险水之中,不仅真切 的感受到了作者锤炼字词的妙处,而且丰富了想象力。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汇的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逼真的表现效果,从而提高了学习6 / 8 效率。 2、利用多媒体为教学提供学习 “ 媒介 ” ,突破重点难点。 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 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那么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 “ 媒介 ”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按教学大纲要求改编成电子教科书,图、文、声并茂。在课堂上由电 脑充当教师,将老师难以说清和在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知识,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一位教师在讲神奇的极光时,学生们(甚至包括老师们在内)都没有见过这种只在高纬度才出现的现象,要他们理解并能概括极光的成因机理,其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教师概括教材及教参的介绍,自制完成了 “ 极光的成因机理 ” 动画,向学生们展示了极光的形成过程,再让学生对这一过程进行概括,效果明显,学生们都能顺利地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一切。 3、利用多媒体指导观察方法,培养写作能力 。 要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就要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是学生取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往往不注意应该看些什么,或者先看些什么,后看些什么。7 / 8 这是一个观察方法和观察能力的问题。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能较好的指导学生,授以观察方法。我在教学颐和园一课时,先在大屏幕上显示颐和园的全貌图,又配以短片介绍颐和园历史,然后一边播放课文内容,一边带领学生观察颐和园的各处景观。学生看清了课前弄不清楚的 “ 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 ” ,画在哪里,什么样的画;弄清了 “ 八角宝塔形 ” 是什么形状;也看清了 “ 十 七个桥 ” 和桥上雕刻的 “ 小狮子 ”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感受观察顺序和观察角度的变化 -远看、近看、俯视、仰望 多媒体的介入,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把观察对象从复杂的背景中分离出来,从声、画并茂的感触中了解课文内容,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学会了观察方法,为此类作文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教育信息化是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的必然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旅游专业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的连杆
- 食品专业毕业论文范本
- 燃气专业毕业论文
- 张伟专业团队毕业论文
- 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方案
- 2024上半年事业单位联考《综应》真题及解析(B类)
- 风电场建设质量控制方案
- 奥斯丁爱玛专业毕业论文
- 汽车售后专业毕业论文
- 子宫腺肌症教学护理查房
- 操作手册/西门子/软件/Simotion Programming-MCC
- DBJ53T-44-2021云南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 中国可见光通信项目创业计划书
- 五金件盐雾测试报告
- 肛管鳞状细胞癌临床诊疗要点
- JG/T 8-2016钢桁架构件
- 选择测试题大全及答案
- 陕西西安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废旧船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3年河北省中考数学真题(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