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案 冀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案 冀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绍兴的船啊绍兴的桥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感情。 3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展现文中描写的情境,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文章的语言特点。过程与方法: 1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学生体会船、桥与当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么关系。 2通过朗读与分析,让学生了解绍兴的桥、船各有哪些特点。 3通过提问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文中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展现文中描写的情境,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和文章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感情。重难点分析: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朗读与分析、提问与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对文中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江南水乡绍兴的水、船、桥、人之间和谐的美,激发学生心中的美好感情。课前准备:查找水乡资料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回忆曾经学过的水乡行、威尼斯小艇、水墨徽州的有关水乡的课文,观看水乡图片,交流查找到的水乡资料,概括水乡的特点。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将对水乡的感受融入课题中,朗读课题,引导学生注意课题中的“啊”,读出水乡特有的魅力,初步感知绍兴的船和绍兴的桥。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熟的地方要多读几遍,达到熟读正确、流利。(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的每个段落分别向我们讲述了什么?2教师检查初读情况。(1)教师指名读课文。(2)交流每段的段意。学生交流预设:文章通过童谣把我们带到了绍兴:绍兴特有的乌篷船的独特规矩,孩子眼中江南水乡的清新和明丽,船夫撑船技艺高超,让我们体会到了水乡孩子独有的生在水边、行在桥上的成长经历 三、精读文本,感受风情、童趣。1默读思考:(1)“绍兴的船,绍兴的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你从中体会或感受到了什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词句、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到绍兴的乌篷船是 的。体会到绍兴的桥是 的。(2)学生根据中心话题,让学生边认真读文边勾画批注,整体把握全文。(3)全班交流感悟,并指导朗读。重点段落指导:段落:上了绍兴特有的乌篷船要脱鞋,再不许动,坐着可以,躺着也可以,就是不准晃动,这是规矩。理解:对于孩子来说坐船的规矩是苛刻的,可正因为这样的束缚,才让孩子不安分的心静下来,静静地欣赏、感受水乡的美,这份苛刻的“规矩”是一份涌动于心、流动于情的快乐。段落:啊,水好清啊,风好香啊,船似乎是在镜面上滑过去,滑过去。篷顶上簌簌响的是什么?那是挂向水面的柳条。江面上片片粉红色的是什么?那是随水漂走的桃花瓣儿理解: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孩子眼中江南水乡的清新与明丽,享受着水乡那份独有的灵动风情,体会着水乡孩子坐在乌篷船上尽情观赏美景的快乐。段落:如果你是在念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上的路,上桥了,不要东张张西望望,慢慢走,不要跑;下桥了,不要左推推右搡搡,缓缓走,不要跳。这样,一座桥你平平安安过来了。等你走完了绍兴的五千座桥,你已经长到可以念三年级了。理解:同坐船的“规矩”相比,上下桥的“规矩”更多的是让我们感受到一份长者略嫌“唠叨”的叮嘱,细细品味就会多一份感动,添一份温暖。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水乡孩子那份独有的生在水边、行在桥上的成长历程,那份特有的“规矩”所带来的于缓缓行走中体验慢慢成长的生活情趣。交流预设:绍兴的船是柔和的、是灵动的、是快乐的、是充满情趣的,是童年的伙伴,是水乡孩子的摇篮绍兴的桥造型各异、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踩满了孩子成长的足迹,承载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留下了童年美好的回忆2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主要写了绍兴小朋友在夏日黄昏时的活动。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字中的诗意、生活中的温馨,以及其中的活泼快乐。3绍兴的桥、船和当地的小朋友的生活存在什么关系?出示课件4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交流预设:拥有水乡孩子特有的“生在水边,行在桥上”的经历。第二课时一、回味课文。能够随时欣赏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情,晚上还能在桥头听故事。请用“绍兴的孩子真 ,因为 。”这样的句式来谈谈你学完这节课后的感受。二、生字学习。茧:和“萤”两个字的字形比较相近,要注意进行比较后再练习。桨:也可以找形近字进行比较记忆,例如:“奖”“浆”等矩:是会意字,圆为规,方为矩,本意是画直角或方形的工具,引申为标准、法度。潺:这个字笔画较多,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将记忆方法全班交流。通过回忆,课前查找与水乡有关的资料并进行阅读,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生自读,让学生对课文的大意有整体的感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后谈理解、谈感受,即培养了学生的总结能力,也培养了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朗读中还欣赏到了水乡的风情,感悟到了水乡孩子的童趣。引导孩子边读边想,读出其中的美,悟出了其中的情。让孩子把对水乡深刻的感受融入到句子里,锻炼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了孩子的认识,也将孩子在课文中的感情延伸到极致,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水乡的魅力。增宽了学生阅读的广度,通过背诵,将文字内化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厚度。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 苏教版一、教学要求: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本课的词语“光阴、争先恐后、羡慕、奉献”等。会用“多么多么”造句。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文中的一、二自然段学习,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一二自然段中重点句子的蕴涵。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幻灯片、音乐等)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读课题,这是一封巴金爷爷写给家乡孩子的信,通过预习你们对巴金了解多少呢2.过渡:从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巴金爷爷是一位享誉文坛、著作很多的著名作家。在xx字是“真”,表里如一;一个字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人生。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你知道他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吗?(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将课文读正确、流利。二、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浓浓的爱。1.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1)指名读;齐读;默读,用一个字来概括巴金爷爷写作的真正动力是什么?2)结合学生回答板书:“爱”2.过渡:巴金爷爷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无限的爱,对自己的同胞有着无限的爱,对家乡的孩子们更有着无限的爱,这种深深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让我们来读一、二两段。3.指名读第1、2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4.再次默读1、2自然段,静静地读,细细地品,画出能体会到巴金爷爷对孩子的爱的地方,在旁边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1)学生默读、思考。 有时候一支笔在我的手里有千斤重。 伸出你们的右手,拿出一支笔,你们的感受是什么? 一支轻如鸿毛的笔在巴金爷爷的手中有千斤重,他要用千斤重的笔给家乡的孩子回信,这种困难可想而知,所以他不能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也不能(给每个同学回一小段话),就连(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 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 哪几个词语最让你感动?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感受。 从怎么办呢?你感受到什么呢? 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从今年你读懂了什么?所以巴金爷爷多么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投影出示: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家乡的孩子们读到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想),多么(想)。 我读了巴金爷爷的这封信,多么,多么。 选择一句话进行说话练习。相信我们此时再来读这一句话一定能读得更好。 5.指导看图,加深感受,感情朗读。 请同学仔细观察P152、155两幅图,看看两幅图中的巴金爷爷有什么不同?(特别是面部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1、2自然段,去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这份无限有爱。(齐读) 三、对比朗读,启示思考: 1.巴金爷爷以他的爱感动了家乡的孩子们,更以他的真诚感动了所有的读者,感动了全中国。他被评为xx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请看评委会的颁奖辞。范读,齐读。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2.就是这样一位文坛巨匠,一位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自己的?己的一生的呢?(请自由读3、4自然段)3.一位在别人眼中享誉世界,感动全中国的伟大人物,在自己的眼中却是一个普通人,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这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请大家回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2)边交流边有感情朗读: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如何理解“温暖”?为何“温暖”?(结合学生回答感受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爱,感受巴金爷爷一颗心存感激的心,并将这种感受读出来。)可自然过渡到前一句话: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一个身体不好的87岁的老人,喜欢这种热闹吗?巴金爷爷喜欢吗?)教学后记:课文内容说得亲切,明白如话,学生读了几遍之后,能体会到巴金对家乡孩子的关爱之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造句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说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通过信中的语言文字,体会巴金爷爷对下一代关怀的情感,激发为社会添光彩、为别人奉献爱,使生命开花的愿望。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屏幕滚动播放巴金的图片师:同学们,从屏幕不停滚动播放的图片中,我们已经知道这位就是巴金老爷爷,通过上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交流:我知道这是巴金写给家乡孩子的信;我知道当时巴金老爷爷已经87岁,而且身体有病;2.师: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巴金老爷爷特别感兴趣,想了解有关他的更多内容,我特地到网上收集了一些有关于他的资料,如巴金的作品、人们对巴金的评价等等,你对什么感兴趣呢?指名交流,上机操作,朗读。3.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有关巴金的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现在,我想问问同学们,通过对巴金深入的了解,你想对巴金说什么?生:巴金的作品真多;生:巴金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4.师:看来,同学们对巴金的评价也相当高,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巴金老爷爷对自己的评价又怎样呢?二、精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上问题。生交流:巴金老爷爷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出示相关句子品读师:针对社会各界和同学们对巴金的评价,以及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你有什么疑问吗?生:大家都认为巴金很了不起,可他为何在自己信中说自己只是普通的一个人?生交流,出示相关句子读,感悟板书:平平凡凡师:巴金是这样教育家乡的孩子就算有了成绩也要把自己看成普通人,也教育了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那么,这节巴金除了教育我们要做普通人,还对我们进行了哪些教育呢? 学生再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交流感受。根据学生交流,出示相应句子。板书:乐于奉献 开花结果 生感情齐读第三自然段。2、学习第四自然段师:巴金老爷爷除了教育我们要做普通人、要乐于奉献、要让生命开花结果外,是否还对我们进行了其它方面的教育呢?生;有,珍惜时间 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交流巴金是如何教育我们珍惜时间的。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