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经信委业务应用系统及支撑保障的研究.pdf_第1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经信委业务应用系统及支撑保障的研究.pdf_第2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经信委业务应用系统及支撑保障的研究.pdf_第3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经信委业务应用系统及支撑保障的研究.pdf_第4页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经信委业务应用系统及支撑保障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江苏经信委业务应用系统及支撑保障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ba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system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business and supporting-guaranteeing for jiangsu province candidate :qiang xing major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upervisor :prof. cai shuqi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p.r.china october, 2012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i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摘摘 要要 在现有信息技术应用背景下,各级政府都在建立相应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但 在实际过程存中会存在制约政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问题,如“信息孤岛”和“资 源共享”等实际问题。因此本文以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信息化建设为例, 以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及其支撑保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三级机构在推进信息化 应用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本文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业务应用系统方面主要是考虑到现有业 务应用系统与新建业务应用系统的关系,提出了以“一个应用中心、两类应用、三个 平台、多个业务应用”的解决方案。一个中心是一个数据库应用中心,两类应用是外 网应用和内网应用,三个平台是统一支撑平台、数据交换平台和决策分析平台,多 种业务应用是与工作职能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如协同办公、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 明运行系统、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等。在纵向网络路构建方面着重研究组网结构与方 式,如采用 sdh 专线组网、vpn 组网或是 sdh 与 vpn 混合组网。在理念上采用一 套标准的方法,即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从顶层开始考虑,以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 作为系统架构方法。在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实现标准统一、数据集中的管理要求, 建立统一标准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并实现与全省征信数据库保持信息同步,逐步把 分散在业务单位的数据迁移到数据中心。本文研究成果将应用于全省三级机构信息 化建设过程中,为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的规划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经济和信息化系统 业务应用系统 支撑保障 ii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abstrac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existing it applications,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are establishing the e-government applications. in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we suggest resource consolidation of e-governmentintegrated application since some problems tha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process of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this article takes jiangsu province 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ission for instance, targeted in the study of the business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s and their support, comprehensive analy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 the three agenci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gives a complete analys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solution of “an application center, two types of applications, the three platforms, multiple business applications business application system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isting business applications and new business applications. a center is a database application, two types of applications extranet applications and intranet applications, three platforms are unified support platform data exchange platform and decision analysis platform, a variety of business applications business applications. such as collaborative office, administrative the open and transparent operation system of the powers in internet, industrial economic operation monitoring. longitudinal network link building focuses on networking structure and form, such as sdh line networking, in the form of of vpn networking or sdh and vpn hybrid network. the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 standard set of ideas that take a top-down manner, from the top floor began to consider,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ystem as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chieve a unified technical standards, unified data center, unified authentication maintenance and rights management, unified management platform. a database of basic information in the underlying database building, the standard unified iii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dataset management requirements, establish a unified standard, and keep information synchronized with the provinces credit information database, and and gradually dispersed business units migrate data to the data cente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be applied in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ree agencies of jiangsu province,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operational guidance for business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systems planning studies. keywords:econom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business applications system support security iv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目目 录录 摘摘 要要.i abstract.ii 1 绪论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1)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2) 1.3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3)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4) 2 江苏省经信机构信息化应用现状和发展需求江苏省经信机构信息化应用现状和发展需求 2.1 江苏省经信机构(省级)信息化应用现状.(7) 2.2 江苏省经信机构(市县)信息化应用现状.(11) 2.3 信息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需求分析.(16) 3 江苏省经信机构业务应用系统架构研究江苏省经信机构业务应用系统架构研究 3.1 业务应用系统的总体框架 .(20) 3.2 典型业务应用系统分析 .(25) 3.3 业务应用系统安全保障 .(31) 4 江苏省经信机构纵向网的构建江苏省经信机构纵向网的构建 4.1 全省经信机构纵向网构建需求 .(35) 4.2 省市县三级网络结构和组网模式 .(36) 4.3 网络系统安全保障 .(43) 5 江苏省经信业务应用系统实施建议江苏省经信业务应用系统实施建议 5.1 立足职能规划先行 .(46) 5.2 业务应用与安全并行 .(47) v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5.3 推行评价监督机制 .(48) 致致 谢谢.(5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51) 附录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55) 1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1 绪论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论文研究背景 从 20 世纪末开始,我国的电子政务和信息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电 子通信业、广播电视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互联网应用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基 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渐深入,为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奠 定了基础,为深化机关电子政务建设创造了条件。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基本建成 了覆盖全国的电子政务网,初步建立了信息公开及共享机制,逐步实现了协同办公, 为民服务的能力。 在各省政府网络中, 基本形成“王”字型的结构, 由省市县 (市、 区)及各级政府同级部门间的纵向与横向网组成(刘玉霞,2010) 。2008 年组建国家 工信部以后,国家从体制上确立了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 展方向。 江苏省对于政府信息化的建设也十分重视。 2002 年 12 月, 江苏省政府下发的 江 苏省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 ,明确指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对于应对加入世 贸组织的挑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增强政府管理能力、决 策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会监督,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 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信委)是推进全省经济与信息化 发展的省级政府机构职能部门,主要承担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指导,并制定相 应的政策规划,指导全省经济社会的信息化工作向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是全省 信息化发展的主导力量。经过较长时期的积累和发展,全省经信系统内部的信息化 建设具备了扎实的基础,迫切需要在提高机关管理能力、改善机关服务水平等方面 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省经信委提出了全委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即全 省经信机构网络链路逐步按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化业务应用 系统,如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投资技改备案系统、内部办公系统等,使得 2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信息化建设方面达到更高的层次和水平;力争到 2015 年,覆盖全省三级经信机构的 统一网络链路基本建成,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按国家有关要 求做到资源公开,信息透明。基本形成在全省三级经信机构之间做到部门之间内部 的信息要互相共享,全省三级机构内部信息与各自同级政府其他部门之间信息相互 共享,全省三级经信机构信息要向外部公众用户开放共享,并逐步建立一套与之相 配套适应的标准规范体系,以满足政府职能和业务发展需要,管理方式方法要进一 步完善,机关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提升。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标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本文研究是在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新兴的 it 技术向社会领域深度与广度进一步 应用,全省经信机构对业务应用实行信息化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江苏经信委业务应用系统及支撑保障的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深化业务应用, 在公文交换、工作调度、数据管理、视频会议、业务拓展、项目资金管理等基础方 面进行研究和推进,逐步解决三级机构在办文、办事、办会等业务应用需要,加强 系统的凝聚力和工作的协同;二是有利于高起点规划信息资源,省市县三级经 信机构成立时间都不长,信息化技术条件相对较弱,在全局上利用现有信息资源, 构建纵向网链路从基础上解决经信机构信息化长期建设的关键之举;三是有利于加 快工作职能转变,进一步发挥省经信委在扶持产业、服务企业中的作用,下放职责 权限,提高办事效率,使行政权力更加公开透明运行。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信 息化应用的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和措施指导依据,对下一步全省经信系统数字化应用 的研究规划打下扎实基础。 本文整体以研究构建全省经信机构业务应用系统为主,同时考虑网络的构建模 式,以经信工作业务应用研究切入点,通过集成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增强经信 机构的管理调控能力、改进决策质量、降低行政成本、改善工作效率和提高廉洁程 度为重点,优化内部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以直接、非接触和虚拟的方式,向社会 提供全方位与跨部门、超越时间与空间、行为规范与透明、符合法律与国际惯例要 求的管理和服务(杨裕翠,2009) 。 3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1.3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我国政府部门经过多年信息化应用的发展,从单一应用到多部门、多业务的应 用,在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中,各级政府在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方面存着很多 需要解决的问题,才能把电子政务推向更新的发展。 朱希铎(2002)提出要做好电子政务应用方面要消除“信息孤岛”。在些之后有 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整合的思想,如提出的三整合思想,首先是要为适应政府大部 制改革,从源头上整合政府管理结构,体现为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和政府职能的转 变;其次是信息化应用技术的发展,对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体现为建立统 一的、标准化的资源整合平台;第三是电子政务框架整合,体现为政府管理和信息 技术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 郭金生(2010)提出一方面政府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都是从单一应用开始, 采用不同的方式开发, 这就使得系统之间较为独立, 会使数据和业务产生一个个 “信 息孤岛” ,造成系统之间信息交换困难。另外一方面电子政务应用系统虽然都经过了 多年的发展,但是这些业务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系统异构的问题。还有就是业务之间 的通信与交换,目前有很多业务系统都没有采取很好的网络和通信手段,往往会造 成系统形式多样,数据多源,通信受限的局面。 近年来,基于电子政务业务系统的方面的研究,其他学者提出对业务系统进行 整合的解决办法,如提出基于网络系统与业务应用系统的整体解决办法,尽量消除 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方面的“信息孤岛” 。电子政务整合办法主要是考虑包括政务内 网和政务外网的业务应用。内网应用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业务系 统连接本级政府专网,以日常办公业务为主要需求的办公业务网,建成连接本级政 府及各级行政机关内部的业务应用系统;二是以本级机构着力点,打通向上、向下 延伸的纵向网络, 并建立面广、 量大并安全运行的纵向业务应用系统 (李荷华, 2010) 。 通过横向与纵向业务应用系统的建立,可以进一步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提升行 政管理水平,增强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政府信息化应用程度的提升,对系统整合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 4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越迫切。通过文献资料的查询研究,美国 fea2、英国 egif 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电 子政务都非常成功,他们的成功经验模式是:网上服务功能普遍,在美国有 70%的 政府管理服务职能都能通过网络为民众提供服务;强化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功能,我 国香港地区政府有 90%的政务事项能通过 g2c 平台,为民众提供互动功能,一般是 采用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承担政府与民众的交流互动;政府应用战略规划先行,如 我国的香港地区政府于 1999 年推出的“公共服务电子化系统计划” ,提出出长达 20 年电子政务信息化规划,这有助于集中政府管理优势,最大限度避免政府业务系统 的出现“信息孤岛”的现象。 根据当前现状,杨梅云(2010)分析了影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因素是“缺少一 个在对政府业务充分理解和流程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应用系统所谓 的顶层设计架构”。并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应“明确机构主导建设”、“构建符合 我们自己的顶层设计架构”、“建立可操作的评价体系”等思想。 从目前文献研究资料来看,电子政务应用的发展要逐步消除“信息孤岛” ,建立 完成系统整合机制。在具体实施方法上,专家学者根据不同的应用架构模式提出了 不同的建议方法,如面对应用系统相对独立、相对封蔽的现状,业务应用系统之间 要达到信息充公共享,可以采用通行的 xml 信息交换技术,促进系统之间的互联互 通和信息共享,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由独立分散状态向系统充 分整合的状态发展,其中安全保障应用一般会采用安全隔离技术、ca 认证和加密技 术,从而有效降低系统安全运行的风险。 但之,通过对国内外电子政务应用的文献研究,以及对先进发达地区电子政务 成功运行的经验来看,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整合需要采取对各自业务系统通盘考虑, 因地制宜地提出符合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的整合方法,同时要考虑网络架构和业务 应用系统的安全保障,提高业务应用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和方法 我国提出了以“一站两网四库十二金”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建设目标, “一站”是指政 府门户网站;“两网”是指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 5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十二金”是要重点推进办公业务资 源系统等十二个业务系统(姚国章,2005) 。在此框架基础上,根据全省三级经信机 构的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提出两个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规划业务应用系统,以及业务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 从全省三级经信机构的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使用对象来看,可分为内部使用用 户和外部使用用户两类。内部使用用户主要是三级机构各个业务部门的使用人员, 各市、县经信部门的使用人员,这些使用用户之间需要通过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之 间的业务互动,他们是经信业务应用系统的主要业务使用者,承担经信业务的管理 与决策和职能;外部使用用户主要是在外部使用经信业务应用系统的机构与人员, 一般是指访问使用经信业务系统的企业与个人用户。这些用户通过系统与管理机构 内部进行互动和业务往来,便得全省三级经信机构与企业与公众之间的业务合理互 动,对外提供政府服务职能和业务监管职能。 从全省三级经信机构的信息化业务应用系统的内容看,主要是为了构建有效业 务应用系统,为内部和外部使用者提供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 在些基础上,全省三级经信机构之间必须建设统一的业务应用系统和网络链路、基 础框架(顶层)平台、数据交换平台、信息资源库、支撑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类政务 应用系统、从系统的运行保障方面,要有一套安全保障体系、系统规划、业务标准、 以及业务组织人才体系等一系列良好的应用环境。 2)研究如何建立全省三级经信机构的纵向网络系统 全省三级经信机构纵向网络是日常业务工作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先决条件,网络 链路是承担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同时要联接省市县三级机构,实现业务之 间的数据关联。目前在全省三级经信机构之间还没有网络联接,但各级机构内部都 有自成体系的局域网,这些局域网相对封闭,在全省三级机构纵向之间采用何种方 式构建网络链路,这是需要做深入研究,既要保证链路,同时也要有必备的安全保 障。 结合本文的具体情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数据文献检索法 6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本文的研究需要首先阅读大量的文献成果,才能总结出现在该论题的研究进展 情况,找出以前研究的不足和避免研究内容的重复性;在了解国外政府机构信息化 建设过程中发展的方向以及具体内容,由于无法亲自对国内外政府机构信息现状的 调查研究,只能借助于文献检索法,通过各种资料的介绍进行分析总结,以便了解 国内外同类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2)比较分析法 在论文中将对国内与国外政府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需要对两者的管理方 式、技术、内容等各方面进行比较,总结出不同的特点,看出国内与国外存在的差 距,还要分析出国内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的不足,进而根据不足提出对策。 3)关键信息人访谈法 主要包括对江苏省同级政府机构信息化建设部门的关键核心人员进行进行实地 调查、座谈和访谈。对江苏省财政厅、国税局、安监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教育厅、发改委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和信息化建设核心支撑人员等进行访谈和调查。 4)数据分析法 主要对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的“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信息化数据采用问卷表的 形式,收集地级市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需求与发展方向,主要涉及到机构情况、人 员情况、信息化发展指数、以及信息化投入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统计。 7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2 江苏省经信机构信息化应用现状和发展需求江苏省经信机构信息化应用现状和发展需求 2.1 江苏省经信机构(省级)信息化应用现状江苏省经信机构(省级)信息化应用现状 江苏经信委是在大部制改革的背景下,由原省经贸委、省信息产业厅合并而成, 机关信息化建设经过原有两个部门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9 年 机构新组建以后,积极组建信息中心,调配相当力量,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电 子政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美国、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的成 功应用模式,江苏经信委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在网上服务功能,与民众交流互动、 信息化建设规划、建设模式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2.1.1 经信机构(省级)业务应用系统现状经信机构(省级)业务应用系统现状 省级业务应用系统初具成效。在统筹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省经信委的电子 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如政务内网、外网的物理网络结构逐步配套成熟,两地办公网络的互联,网络安全 设备的投入都有所加强。与此同时,还大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和 内部办公系统和公文数据交换系统的应用,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电子化服务继续扩大。近年来,省经信相关处室积极探索利用各种电子化的方 式服务社会,推进政务发展,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创造了条件。对于广大的中小企业 在全省推出了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深受企业用户的好评,江苏省投融资在线网、江 苏春运网等网站为企业提供了相应的信息服务整体效益明显。 部门应用不断充实,电子化办公有序协同。省经信有关部门结合业务需要开发 的应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如 “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对工业经 济的运行监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源监管系统”对油、电、气的动态监控为领导 决策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职称申报系统以及公务员绩效考核系统”对方便业务的管 理,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有较大的帮助(康洪青,2012) 。 信息资源信息共享有序进行。经过长期积累,在现有业务应用系统中积累产生 8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的大量业务数据,已经在全省国民经济活动中产生的重大的影响,如江苏企业信用 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全省社会信用系统的基础业务数据,同时也将成为全省征信 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诚信建设的重要支撑;如江苏中小企业网经过十 几年的运行,积累了全省中小企业运行数据,这些数据将成为制定中小企业扶持政 策的基础数据,是政府制订政策的重要依据。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已经逐步展开, 但还远远不能满足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通过调研,省经信委包括各下属单位内部,基础局域网基本成形,在应用服务 器、网络设备、系统安全等方面都已有所投入。表 2-1 所示的是江苏省经信委现有资 源配置情况,从网络、硬件、软件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表 2-1 现有信息化基本情况 类别类别 名称名称 内容内容 说明说明 网络 互联网出口 局域网 广域网 无线电专网 100m 互联网接入; 北京西路 与中山北路 sdh 2m 联网。 无线电专线自成体系,与 13 市无线电监测站建成有 2m 专线。 互 联 网 接 口 负 载 重、桌面带宽低, 均衡能力差。 设备 网络设备(40 台) 各类服务器设备(30 台) 计算机设备(500 多台套) 楼层内网交换机多为2002年 前购置。内、外网计算机各 配置一台。 内网交换机、部分 台式计算机已超年 限,需更换 安全系 统 防火墙 入侵监测系统 防病毒系统 由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防病毒系统等构成了网 络安全体系主架构。 在业务应用系统方面, 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投入较多的部门级业务应用系统, 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能为省委省政府的经济运行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技术 改造项目备案系统、软件专项资金申报系统平稳运行。如表 2-2 所示为在线运行 系统。 9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表 2-2 现有业务应用系统 机关业 务应用 系统 机关业 务应用 系统 省经信委电子政务平台省经信委电子政务平台 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互联网电子邮件系统 实现全过程网络化的公文目 录和办文单应用 实现全过程网络化的公文目 录和办文单应用 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内容 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内容 机关业务 应用系统 工业经济运行监测系统 技术改造项目备案系统 科学产学研项目申报系统 职称申报系统 软件专项资金申报系统 中小企业监测统计直报系统 中小企业专项引导资金系统 中小企业贷款补偿奖励资金 系统等。 实现重点企业、中小企业等信 息直报, 技术创新、 技术改造、 软件、职称等项目基本管理、 无线电专项管理。 目前系统不能满足 工作要求, 各系统各 自为阵, 技术不统一 规范, 信息资源无法 共享。 社会服务 系统 政府门户网站(过渡版) 中国中小企业江苏网站 (群) 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网站 完成机构改革中过渡的工作 需要,基本实现政务公开的需 要,基本江苏中小企业网站, 初步建成网站服务群。 功能不完善、 界面登 录不统一, 缺少统一 的信息编发平台, 应 用功能有待进一步 提高。 对外服务型网 站运行环境和保障 机制脆弱, 拟新建委 门户网站。 2.1.2 经信机构(省级)网络系统现状经信机构(省级)网络系统现状 省经信委网络目前有机关办公内网和互联网,委机关内部办公网络联接情况是 36 个处室局域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以保证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委机关在南 京市区有多个办公区,其中北京西路 16 号苏兴大厦与中山北路 285 号电子大楼的办 公人员较多,其它办公区多为下属单位,市区办公网络都没有组建。与 13 个地市的 经信委都没有联网。 图 2-1 是委机关与其它办公区的网络联接情况。 10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图 2-1 办公内网连接 委机关办公内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北京西路 16 号苏兴大厦办公内网与中山北 路 285 号电子大楼办公内网之间,通过 2m sdh 专线进行连接。 委机关互联网网络联接情况。委机关网络核心设备设置在 19 楼中心机房。以防 火墙为界,可以分为机关外部区、内部区和 dmz 区三个部分:外部区实现 internet 的连接;内部区实现机关各处室办公人员 internet 的接入;dmz 区实现 dns 管理、 对外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如门户网站、外部邮件系统以及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 运行系统外网受理平台等。网络拓扑结构如图 2-2 所示。 图 2-2 网络拓扑图 11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其中委机关内部区采用千兆以太网技术,楼层间的接入层交换机通过光纤与核 心交换机相连,桌面终端采用 100m 以太网接入,按照各处室进行 vlan 划分,在 核心交换机上配置三层交换。 2.2 江苏省经信机构(市县)信息化应用现状江苏省经信机构(市县)信息化应用现状 通过对各市、县(区)经信机构信息化基本情况的调研,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和 实地调研相结合,调查内容涉及信息化组织结构、资金投入、建设过程与管理过程 等方面。截止 2012 年 8 月 30 日,共收到反馈的调查问卷 104 份,利用举办会议期 间实地调研 3 家市经信委(局)和 6 家县(区)经信局。通过对所有调查数据的深 入分析和仔细研究,基本对全省经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有了初步了解,总体现状如下。 在 2009 年大部制机构改革组建之前,市、县两级经信机构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 入的专业职管理人员和专项经费都严重不足。专职管理人员在 3 名以下的约占 40% 和 51%, “十一五”期间建设累计专项经费投入情况在 40 万以下的约占 30%和 51.8%, 年度运行费用在 10 万以下的约占 55%和 64%。如表 2-3、表 2-4、表 2-5 所示。 表 2-3 信息化机构人员情况 全省全省 市市 区县区县 填报个数 81 10 71 =10 人 12 14.81% 2 20.00% 10 14.08% 总数 69 85.19% 8 80.00% 61 85.92% 8 人 5 6.17% 1 10.00% 4 5.63% 7 人 4 4.94% 1 10.00% 3 4.23% 6 人 4 4.94% 0 0.00% 4 5.63% 5 人 5 6.17% 0 0.00% 5 7.04% 4 人 10 12.35% 2 20.00% 8 11.27% 3 人 20 24.69% 2 20.00% 18 25.35% 2 人 14 17.28% 1 10.00% 13 18.31% 1 人 5 6.17% 0 0.00% 5 7.04% =100 万 13 20.31% 2 20.00%11 20.37% 9099 万 1 1.56% 0 0.00% 1 1.85% 8089 万 1 1.56% 0 0.00% 1 1.85% 6069 万 3 4.69% 1 10.00%2 3.70% 5059 万 13 20.31% 4 40.00%9 16.67% 4049 万 2 3.13% 0 0.00% 2 3.70% 3039 万 7 10.94% 1 10.00%6 11.11% 2029 万 6 9.38% 0 0.00% 6 11.11% 1019 万 8 12.50% 2 20.00%6 11.11% 19 万 7 10.94% 0 0.00% 7 12.96% 0 万 3 4.68% 0 0.00% 3 5.57% 表 2-5 年度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费用 全省全省 市市 区县区县 填报个数 75 11 64 =100 万 2 2.67% 0 0.00% 2 3.13% 5099 3 4.00% 0 0.00% 3 4.69% 30 2 2.67% 1 9.09% 1 1.56% 20 5 6.67% 1 9.09% 4 6.25% 1019 15 20.00% 3 27.27%12 18.75% 49 16 21.33% 2 18.18%14 21.88% 0.53 30 40.00% 4 36.36%26 40.63% 0 2 2.66% 0 0.00% 2 3.11% 2.2.1 经信机构(市县)业务应用系统现状经信机构(市县)业务应用系统现状 在信息化应用系统建设方面主要从门户网站、 oa 以及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 行系统这几个方面来看。未建门户网站的县级机构约占 34%,未建 oa 的市、县机 13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构分别约占为 66%和 68%,未建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的县级机构约占 45%。 如表 2-6,表 2-7,表 2-8 所示。 表 2-6 门户网站建设情况 全省全省 地级市地级市 区县区县 填报个数 93 13 81 已建 65 69.89% 13 100% 53 65.43% 未建 28 30.11% 0 0.00% 28 34.57% 表 2-7 oa 系统建设情况 全省全省 地级市地级市 区县区县 填报个数 80 12 68 总数 38 47.50% 6 50.00% 32 47.06% asp 12/29 41.38% 3/6 50.00% 9/23 39.13% jsp 9/29 31.03% 1/6 16.67% 8/23 34.78% php 3/29 10.34% 1/6 16.67% 2/23 8.70% 开发 语言 其它 5/29 17.25% 1/6 16.66% 4/23 17.39% 全部 32/37 86.49% 4/6 66.67% 28/31 90.32% 已建 覆盖 范围 部分 5/37 13.51% 2/6 33.33% 3/31 9.68% 总数 42 52.50% 6 50.00% 36 52.94% 未建 拟建 13 16.25% 2 16.67% 11 16.17% 表 2-8 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系统建设情况 全省全省 地级市地级市 区县区县 填报个数 80 12 68 总数 60 75.00% 12 100.00%48 70.59% 已建 通过 57 95.00% 12 100.00%45 93.75% 总数 20 25.00% 0 20 29.41% 在建 5 25.00% 0 5 7.35%未建 拟建 6 30.00% 0 6 8.82% 14 华华 中 科中 科 技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文 表 2-6 至表 2-8 描述了市县经信机构各单位应用系统建设情况,目前,全省经信 系统 47.50%的单位已建成内部办公系统(oa) 、75%的单位权力阳光系统已通过并 运行、 50%以上的单位开启了各种业务应用系统。 市级机构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强于县 机构的情况。 2.2.2 经信机构(市县)网络系统现状经信机构(市县)网络系统现状 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在市级机构中内部局域网基本全部成型,由于县级 机构办公地点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合署办公,人员较少,没有独立局域网的约占总 数的 45%;在接入本接政府与本级和上、下级政府专的情况来看,县级机构未接 入本级政府约占 1%, 未接入上级机构约占 62%。 通过市、 县机构的情况来看, 市、 县机构主要以接入本地政府的网络为主,但未与上级和下级机构联网,网络连接 情况较差,不能满足全省三级机构网络连接情况。如表 2-9,表 2-10,表 2-11, 2-12 所示。 表 2-9 内部局域网建设情况 全省全省 地级市地级市 区县区县 填报个数 92 12 80 已建 62 67.39% 9 75.00% 53 66.25% 总数 30 32.61% 3 25.00% 27 33.75% 在建 4 13.33% 0 0.00% 4 5.00%未建 拟建 7 23.33% 1 33.33% 6 7.50% 表 2-10 接入本级政府网络情况 全省全省 市市 区县区县 填报个数 93 12 81 已接 85 91.40% 11 91.67%74 91.36% 总数 8 0.86% 1 0.83% 7 0.86% 未接 拟接 3 0.32% 1 0.83%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