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中文摘要 新农村建设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的重要问 题。财政支农资金违规使用问题,尤其是目前对于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体制的极 度不完善,不利于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政支农资金发 挥更大的效益,更严重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法律界有名言 “阳光是最好的 杀毒剂”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财务信息披露,增强政府财政的透明度已是国内外的共 识。通过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信息披露逐步提高整个政府财务活动的透明度,促进农业和 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农业和农村的稳定运行,推进新农村建设。此外,财政支农资金 不涉及国家重大机密, 以财政支农资金信息披露的改革为切入点可以推动整个政府财务 信息披露乃至政府会计体制的改革,真正建立“阳光政府” 。 鉴于我国政府会计统一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 计制度,各省份财政支农资金的财务信息披露情况是一致的,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山东省 财政支农资金数据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对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本文对于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的现状,主要通过对于财政支农资金财 务信息披露数量和质量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的数量现状分 析主要从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供求上进行分析, 财政支农资金的供给仅仅限于政府报 告中对于财政支农总体情况的数据以及政府预决算报告中对于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总额 及大体支出分布的数据, 而包括政府审计监察部门和广大外部信息需求者在内的财政支 农资金信息需求主体无法获取有效的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 财政支农资金供给远不能 满足信息需求者对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的需求;同时,通过对山东省财政支农资金财 务信息对外披露情况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分析发现,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的及时性、 完整性、准确性、相关性及专款专用性都难以达到财务信息质量要求,财政支农资金财 务信息披露时间严重滞后、仅仅披露总额性的大体支出数据、通过层层统计获得信息准 确性差、信息需求者难以通过披露的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进行有效决策、财政支农资 金被挤占挪用严重,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不能够满足基本的财务信息质量要求。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上都不能满足财政支农资金信息需求者 的要求。 其次,对于造成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现状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财政 支农资金财务信息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是目前财政支农资金信息披露目标不明确、 披露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 ii 内容不全面以及披露制度不完善等因素,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以国家宏观管理要求为 目标,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以内部单位为服务对象,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的广大的 外部信息需求者的需求注定不能满足, 财政支农资金信息披露目标的不明确从根本上影 响了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的披露;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记录及披露仅限于资金的流 转等方面,对于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和隐性负债无法反映,导致诸多财政支农资金形 成的资产和负债无法有效地监督, 从而也对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效果产生负面的 影响;制度上的不完善最终导致了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数量上的不完整和质量的低 下。 最后, 结合我国的实际对于提高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提出可行 性的建议。 明确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目标, 目标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只有明确目标才能为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提供好的指引, 为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披 露的效率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鉴于有些财政资金财务信息涉及国家机密,政府会计改 革难度大,本文提出应当建立财政支农资金专项报告,以推动政府会计系统的改革,同 时,对于形成的资产和负债予以披露,避免财政支农资金的流失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 用效率;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资金专项报告质量体系,为对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 提供更加明确可依的质量体系,更好更快的推动财务信息披露体制改革,提高财政支农 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新农村建设更好更快的进行。 关键词:财政支农资金 财务信息 供求 质量 专项报告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abstract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soci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llegal use of financial funds for agriculture, especially imperfect system in the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agricultural financial funds is extremely is not conducive to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of the funds. to a certain extent, it hindered the fund for agriculture to play greater financial benefits, but also seriously affected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legal profession famous sunshine is the best disinfectant,”. it is accepted that strengthening the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fund can enhance the transparency of public finances. strengthening the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financial activities of the government would promot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sur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additional, the financial fund for agriculture does not involve major state secrets, financi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as the entry point of reform can promote the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 accounting system, really a sunshine government. in view of the uniform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accounting general budget accounting system, administrative unit accounting system, institutions accounting systems. the disclosure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for agriculture in the provinces is consistent. through analyzing the data of financial fund for agriculture of shandong province, we could analyze information of financial fund for agriculture.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financial fund for agriculture, we see that the suppl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can nor get up with the demand of the information of financial fund for agri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financial fund for agriculture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alysis, we find that the timeliness, accuracy, completeness and relevance of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griculture finance are not able to meet the basic qual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the fund for agriculture can not meet the information needier, both i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 ii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low qual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of financial fund for agriculture is that the goal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disclosed in financial are not clear,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with institutional. given that some funds financial information involving state secrets, the government accounting reform is difficult, the proposed financial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fund a special report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government accounting system. financial fund for agriculture set up a special report should be made clear first financial fund for agriculture goal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and improve special financial funds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e contents of the report, special funds for supporting agriculture to improve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keywords: financial fund for agriculture; special report financial information; supply and demand; quality. i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所取 得的成果。对在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帮助和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 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和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纸质本和电子版,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东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 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将 本学位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并向社会公众提供信 息服务。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 师 签 名: 日 期: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新农村建设在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新农村建设中“三农”建设存在弱质性,自身无法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 为保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社会进程的实现,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对于农 业、农村和农民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需要通过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中对于“三农”的 财政支持,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业化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新农 村建设的进程。据初步测算,截止 2020 年,我国“三农”建设仍需要 15 万亿元至 20 万亿元的建设资金,这些资金来源则是政府财政支农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在提高农业生 产率、缩小地区差距和农村扶贫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近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投入明显增加,对农业支持的范围也越来 越广,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财政支农资金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财 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体制方面的缺陷,财政支农资金违规使用现象严重。 审计署50 个县中央支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结果(2008 年 7 月 25 日公告) 对黑 龙江、吉林、河北、山西等 16 个省(自治区)2006 年中央转移支付支农专项资金的管 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报告中指出: “一些主管部门(单位)受部门利 益驱动或缺乏责任心,在支农项目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变相增加农民负担、损害农民利 益的问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农村公路、沼气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和 扶贫等项目的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也使一些乡村形成新的负债。 审计抽查发现,50 个县中有 16 个县(市)存在此类问题。如黑龙江省桦川、甘南两县 中央补助扶贫项目,地方财政应配套 575.84 万元,实际上仅省级落实了 60.56 万元。 二是挤占挪用支农专项资金,影响政策目标实现。据不完全统计,16 个省(自治区)有 关部门和项目单位共挤占挪用中央支农专项资金 6 亿多元, 其中抽审的 50 个县 2006 年 共挤占挪用中央支农专项资金 1.25 亿元,用于平衡预算、弥补行政经费不足和发放补 贴等。三是截留、克扣农民补助,乱收费,损害农民利益。审计调查发现,有 8 个省(自 治区)的 10 个县(市)存在此类问题。如湖北省监利县 2005 年擅自截留、扣发 21.25 万户农民的中央专项水稻良种补贴 362.62 万元, 直至 2007 年 7 月经审计调查指出后才 1 张亦工.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增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8,2.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 2 陆续发放到农民手中。 ” 1 审计署 10 省区市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结果 (二九年五月二十 日公告) 对包括山东省在内的 10 省区市 2006 至 2007 年财政支农资金的专项审计中发 现诸多问题。审计报告指出: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如农村公路、沼气建设、 农村安全饮水等)和扶贫等项目的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也使一些 乡村形成新的负债,审计抽查发现,50 个县中有 16 个县(市)存在此类问题。二是挤 占挪用支农专项资金,影响政策目标实现。据不完全统计,16 个省(自治区)有关部门 和项目单位共挤占挪用中央支农专项资金 6 亿多元, 其中抽审的 50 个县 2006 年共挤占 挪用中央支农专项资金 1.25 亿元,用于平衡预算、弥补行政经费不足和发放补贴等。 三是截留、克扣农民补助,乱收费,损害农民利益。审计调查发现,有 8 个省(自治区) 的 10 个县(市)存在此类问题。如湖北省监利县 2005 年擅自截留、扣发 21.25 万户农 民的中央专项水稻良种补贴 362.62 万元, 直至 2007 年 7 月经审计调查指出后才陆续发 放到农民手中。财政支农资金的违规使用影响财政支农资金对农业的支持效果,不仅妨 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的稳定运行。 ” 2 “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对 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财政支农资金 挤占挪用严重问题不仅与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本文认 为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体系的不完善是支农资金违规使用重要的原因。 财政支农资金违规使用问题, 尤其是目前对于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体制的极 度不完善,不利于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财政支农资金发 挥更大的效益,更严重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法律界有名言 “阳光是最好的 杀毒剂”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财务信息披露,增强政府财政的透明度已是国内外的共 识。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曾指出,用公共的方法管理财政,要意识到,财政花的钱是老 百姓的钱,因此,应该采取公正、公开、透明的办法使用资金,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财 务信息披露,以节约财政资源,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加强财政支农资金信息披露 逐步提高整个政府财务活动的透明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农业和农村的 1 审计署. 50 个县中央支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结果(2008 年 7 月 25 日公告)r.审计署公 报,2008,7. 2 审计署. 50 个县中央支农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结果(2008 年 7 月 25 日公告)r.审计署公 报,2008,7.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稳定运行,推进新农村建设。 此外,财政支农资金不涉及国家重大机密,以财政支农资金信息披露的改革为切入 点可以推动整个政府财务信息披露乃至政府会计体制的改革,真正建立“阳光政府” 。 我国政府会计统一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 度,全国统一政府财政预算制度,各省份财政支农资金的财务信息披露情况是一致的, 山东省的资料分析就能够代表全国的情况;此外,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拥 有耕地 9480 万亩,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75%以上,财政支农资金涉及范围广、数量大,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同时,以山东省数据的调查分析来研究我国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情况, 能够很大的减轻工作量, 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 所以, 本文主要基于对山东省财政支农资金数据资料的分析, 来研究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 息披露的情况。 1.2 研究综述 综观国内外财政信息披露的文章, 较少有对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的直接研究 和述评。本文主要从新公共管理角度下阐述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财政支农资金的研究 西方国家最早研究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的应该是美国经济学家 levitt 和 joyce (1989) 。他们在公共支出的增长与效率 (the growth and efficiency of public spending)中,从费用与效益对比的角度研究财政效率问题,但没有揭示财政效率的真 正含义。 olga melyukhina(2002)在oecd 非成员国支持水平测定 ,通过对保加利亚、爱沙 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俄罗斯和斯洛文尼亚的生产者支持等值和消费者 支持等值的测算来研究这些国家的农业支持水平;dimitris diskosavvas (2002)在如 何测量农业支持水平:oecd 和 wto 计算方法的比较 ,利用欧盟、日本和美国的数据, 运用oecd的生产者支持等值(pse)指标和乌拉圭农业协议(uraa)的综合支持盘指标的比 较,反映农业支持政策调整所取得的进展。 国外学者对财政支农资金监管研究主要是对支农政策的研究上, 对于政府财政支农 问题的研究,最早见于美国 1933 年出版的农业调整法一书中,该书中明确指出支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 4 持农民收入是国家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 随后, 1958 年原欧洲共同体成立后对财政支农 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规范的研究,制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农业财政政策。此后的 70 年代, 有英国的专家对农业投资与农业增长的关系也做了一系列系统的研究。 (2)财务信息披露 国外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研究主要是对财务信息披露需求的研究上。 国际会计准则委 员会(iasc)在 1989 年 7 月公布的编制和提供会计报表的框架结构 (framework for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中认为,现在的和潜在的 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商业债权人、顾客、政府及其机构与公众是会计 报表的需求者。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需求者主要包 括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的需求者。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认 为公司报告需求者主要包括股东、债权人、为股东债权者服务的分析师与咨询专家、雇 员、非执行董事、顾客、供应商、行业团体、工会、政府部门及其有关部长、公众、管 理机构、其他公司、会计准则制定者与学术研究人员。 有关政府财务信息披露, 美国联邦政府提出可以在政府财务报告的基础上调整编制 预算案,要调整项目包括:影响政府当期费用,但不影响政府当期支出的项目;影响政 府当期支出,但构成政府当期费用的项目等。1996 年 6 月,gasb 又要求州和地方政府 除了基金报告外,还要编制以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整体财务报表。政府运作 报表是按服务或政府职能为导向编制的。此外不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但要求披露“管 理层阐述和建议”的信息。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效率的研究 国内研究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证实由于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支出规模结构的不合 理,导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新农村的建设。 沈淑霞(2004)通过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分别对农业投入性支持的规模和结构效 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投入性支持资金使用结构不合理是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主要原 因;直接收入补贴代替流通环节的价格支持符合效率原则,但不能成为我国财政农业支 持的主导方式。 何振国 (2005) 从财政农业边际投入和对比财政农业指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与农业 gdp 占全国 gdp 的比例的角度分析 1986-2004 年财政对农业支出规模,得出从长期看,财政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农业边际投入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财政农业指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的下降速度,大于农 业 gdp 占全国 gdp 的比例。利用马栓有估计中国财政最优规模的思想,结合 barro 的理 论以及中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刚性约束,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最优规模进行了估计。他 指出当财政支农指出占农业 gdp 的比重为 47.1%时,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最优;我国财 政支农支出边际产出率远大于 1,说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远远不够。 沈坤荣、张璟(2007)运用 1978-2004 年的数据,采用多变量回归和 granger 因果 检验方法对财政支农资金、农民收入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表明,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运用效率低下;从支出结构看,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 的生产性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占比过高,而农业科研和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支出过低,此 外,由于政府引导力度不够,使得政府支农支出在提高农民收入方面收效甚微, 财政支农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周再清, 吴俊杰(2009)运用dea模型结合因子分析对我国各地区财政支农效率进行 了实证研究。他们指出各地区支农效率差异明显。无论生产效率还是分解的纯技术效率 和规模效率,东部地区均高于中西部地区; 就中西部地区而言,中部地区生产效率及纯技 术效率略高于西部地区但在规模效率上逊色。 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支农效率,应该协调地 区之间农村财政资源配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财政资源投入,构建多层次的农村财政组 织体系,不断完善农村财政支农制度。 (2)财政支农资金监管的研究 国内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政支农资金出现问题以及如何加强政府 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方面。 财政部农业司农业处 (2000) 指出一项资金使用单位众多, 可支持的项目不计其数, 地区之间差别很大,制定的使用管理办法也只能做到基本适用;各专项资金在使用管理 中,规定有支出范围和用途,可以用于哪些方面,但没有相应的支出标准,对各方面的 支出缺乏规模控制,导致预算执行中随意性大,不利于强化资金监管;由于管理办法简 单,导致从资金申请到项目确定和资金分配等一系列环节中,出现行政不当干预等,从 而难以保支农专项资金获取较的使用效益。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就 是依据专项资金性质、目标和要求,对资金预算落实到具体项目、细化项目支出内容、 明确相应支出标准、进行资金监管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管理。 鲁正义、史晋雷、和晋亚(2002)财政支农资金主管部门协调不够,存在重复立项 现象;主管部门对立项申请缺乏实地考察,立项审批不严,以致出现个别项目以旧顶新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 6 或资金被挪作他用;资金来源渠道分散,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管;乡镇政府项目管理职 能不明,抵扣、挤占专项资金现象严重;项目涉及面过大,资金投入面过宽,形不成合 力,难以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等问题。他们认为应当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监管,建立 县级农业项目协调机构,全面了解、掌握和监督农业投资项目的计划申报、审批和立项 情况;改革现有农业投资体制,实行事权与财权相分离;提高乡镇政府的政策水平和管 理职能。 苏明(2003)指出财政支农资金“等、靠、要”,“跑步进京”争取中央财政财政 支农资金严重;由于管理监督缺位,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滞留、拖欠,虚报冒领、套取、 骗取等现象相当普遍;财政专项项目执行程序不规范、不透明、不公正;项目实施单位 擅自调整建设项目,重投资,轻效益,重建设,轻管理,资金和项目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 损失浪费现象严重。他指出应当着力深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新 的乡村债务。 沈淑霞(200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财政支农资金监管的必要性。我国财政财政支农 资金在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多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 只要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存在信 息不对称,作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代理人就有进行投机活动的动机。而作为财政财 政支农资金初始委托人的全体公民,却无法直接对资金使用实施监督。因此,有必要建 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预算、会计、审计和财政等监督主体的职能,对财政财政 支农资金使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减少各层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陈琪(2006)财政支农资金存在着县乡财政无力提供配套,甚至截留娜用中央和省 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模式落后;资金安排不科学,各部门配合 不协调甚至出现缺位等问题。同时指出加强财政理财、用财、管财的职业意识和监管力 度,根据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农口部门时务管理体制进行合理化、科学化、 高效化改革,提高农口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明晰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农方面的财权和事 权,防止投资缺位和越位。 (3)企业财务信息披露 国内把研究范围简单的界定在企业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上。 杨杰(1997)主要就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管理、制度建设等问题进行探讨。 他指出应当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和监管体系,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 有的学者专门从上市公司信息需求的供给方面考察企业财务信息披露。邱宜干 (2003)提出财务信息披露起源于复式记账,其发展有赖于会计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对财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务信息的新需求,特别是股份公司的出项则进一步加速了财务信息披露的发展;他主要 从财务信息披露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缺陷, 并预测未来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未来发展模式。吴琳芳(2005)指出财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依据 国家或法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及规范的报告格式,通过适当方式向证券管理机构及 广大投资者完全公开与证券发行、交易有关的信息资料的行为;她主要分析上市公司财 务信息披露的法律体系和披露体系及内容的现状, 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需求分析,预测 未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也有一些学者主要就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管制方面进行研究。吕晓梅(2005) 从财务信息披露与管制的动因、 强制性财务信息披露管制形成及其制度安排方面进行深 入研究,并通过财务信息披露国际比较,结合我国转型期财务信息披露管制的特点,对 我国财务信息披露管制提出改进思路;刘春和(2006)在对国内为财务信息披露体制及 存在问题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违规进行实 证分析, 并从政府和注册会计师以及上市公司内部监管对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效果进行对 比分析。 此外, 一些学者运用博弈理论对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进行分析。 姜丹陈澎 (2006) 则从所有者和经营者的角度进行博弈分析, 指出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规范经营者行为, 同时严格对经营者的监管,预防代理人的道德冒险和不当选择。孟庆彬(2007)分析证 监会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两组主体的博弈过程,指出应当建立健全注 册会计师惩戒制度、强调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结合及柔性监管与刚性监管的统一;贾 国栋,李姝(2009)仅对政府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进行博弈分析,提出努力促使博弈主 体更加到位以及加强博弈过程的充分性理想的会计制度应能充分兼顾各方利益, 成为博 弈各方自觉自律的行为。 (4)政府及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 有些学者专门对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李静,万继峰(2006)对非营 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 通过对非营利组织信息及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现状进 行分析,找出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的制约因素;他指出财务信息披露成本的制 约、.会计理论不完善以及竞争意识缺乏是制约非营利组织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制约因 素;孙杰(2008)通过分析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非营利组织财务 信息披露的瓶颈,提出改进财务信息披露的建议。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 8 国内对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政府财务报告进行的。 美国政府会计报 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支及余额变动表、营运表、现金流量表、预算执行情况表、预 算调节表以及固定资产和长期负债账群表,以及附表财务报告注释等。在编制会计报告 时,按期中报表和年度报表报送。上级政府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各级政府按报告的 作用应该同时报送财务报告、审计报告和统计报告。 李建发(2001)更加详细全面的对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提出了改进措施,他认为政府 财务报告中,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仍然应作为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但应当补充提供 立法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的比较信息,同时,把我国现行的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进一步 扩展为财务报告附注,使它不仅可以对预算执行情况作出说明,对财务报表项目和影响 财务状况的相关事项也应进行披露。 此外,由于政府承担广泛的受托责任,许多责任的履 行情况及结果并无法用财务的信息表达,如社会治安、公民素质等问题。所以,政府财务 报告除了提供财务信息外,还应当提供非财务的信息,比如统计报表或其他形式的信息。 1.2.3 研究展望 目前国内外对支农资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支农资金的支出规模结构的合理性以及 效率、支农资金的监管方面,只是从宏观的层次提出支农资金支出结构规模不合理,对 “三农”效率低下,支农资金申请以及拨付过程中存在诸多贪污舞弊现象;只从改善支 农资金政策、支出体系方面提出改进建议。而没有找的支农资金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的根 源-财务信息披露存在诸多问题, “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 ,规范支农资金信息披露,提 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才是根本之举。此外,对于财务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上 市公司及证券市场上的财务信息披露进行研究, 对于财政资金的财务信息披露处于一片 空白。 近年来我国财政对农业、农村以及农民的投入明显增加,对农业支持的范围也越来 越广,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支农资金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支农资 金财务信息披露体制方面的缺陷,支农资金违规使用现象严重。对于财政支农资金的财 务信息披露进行深入研究, 从根源上杜绝支农资金违规使用, 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 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本文将在对政府财政部门以及社会公众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对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息披露需求以及信息披露的质量分析, 明确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改革的必要 性。指出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并通过对我国有关专项资金会计准则 及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导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继而 根据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现状提出可行性意见。 我国政府会计统一执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 度,全国统一政府财政预算制度,各省份财政支农资金的财务信息披露情况是一致的, 山东省的资料分析就能够代表全国的情况;此外,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拥 有耕地 9480 万亩,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 75%以上,财政支农资金涉及范围广、数量大,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同时,以山东省数据的调查分析来研究我国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情况, 能够很大的减轻工作量, 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 所以, 本文主要基于对山东省财政支农资金数据资料的分析, 来研究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 息披露的情况。 本文将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将介绍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及方法以及本文创新点; 第二部分对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研究基础进行 概述;第三部分是对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的供给与需求分析;第四部分将分析财 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 第五部分对导致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效果 不理想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第六部分规范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加快政府会计改 革, 推进我国财政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的体制改革; 第七部分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1.4 研究方法及路线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在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供求分析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信息收集 并归纳整理的方式。 对与财政支农资金相关部门的财务人员以及包括学者纳税人在内的 财务信息需求者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获取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的供给和需求现状,通 过对于信息供给和需求者的调查走访, 了解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在数量上供求的 差距;同时,对国家相关部门供给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社会各界对于财政支农资金 需求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 并对获取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来获取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的 供给与需求现状。 (2)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特征分析部分,主要采用申请信息公开、 文献查阅、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对于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使用者的调查走访、各种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 10 途径获取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情况, 对我国政府有关财政支农资金信息披露方面的质 量特征进行系统分析整理,明确财政支农资金信息披露质量特征的实际情况。 (3)在文章的其他部分,本文还将用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采 取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目标内容以及制度等 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实地调查研究,在实 际数据的辅助下,进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并力争做到理论上的创新。 本论文将沿着 “文献资料整理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问卷调查财政支农资金信 息披露状况分析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完善财政支农资 金财务信息披露的建议”的技术路线展开研究。 查阅有关支农资金及政 府会计信息披露政策 国内外文献查阅分析,部 门与专家访谈、实地调研 进行初步衡量与评价 找出存在问题及根源并从根 本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咨询财政支农方面 的有关专家 国际对比分析 财政支农资金会计信息 披露质量 财政支农资金会计信息 披露体制 财政支农资金会计信息 披露供求 与负责财政支农问题的 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交流 对典型地区申请信息公 开 对典型地区问卷调查、 申 请信息公开 图 1.1 研究技术路线 图 1.1 研究技术路线 figure 1.1 technical line of study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1.5 论文的预计创新之处与不足 本文在研究内容、研究视角及研究方法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创新性。 (1)从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这个导致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的根源上,深 入分析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原因, 有效地提出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的可操作性措施。 (2)从数量、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更全面的对于财政支农资金财务 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此外,本文从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目标、内 容和体制三个层次,逐步深入地分析来查找财政支农资金违规使用的原因。 (3)综合运用调查问卷、走访调查、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等 调查方式,更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财政支农财务信息披露的现状。 本文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由于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涉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切身 利益,在调查走访过程中,调查难度大,无法获取有效信息用于论文写作;在对农民、 学者、企业的调研中,由于个人精力和财力的限制,调查样表数量小,由此可能导致得 出结论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的调查分析 12 2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的研究基础 2.1 财政支农资金财务信息披露概述 2.1.1 财政支农资金概述 2.1.1.1 财政支农政策演变 1949 年到 1978 年,也就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国家主要集中力量进行 工业建设,采取的是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道路。农业税收是国家主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 一,国家从农业中汲取大量资金用于工业建设,而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却非常少。农 业资金来源以地方财政投入和农民投工投劳为主,中央财政投入为辅。这段时期农业为 支持工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结果出现了农业经济倒退、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市 场经济比例失调等严重的问题。 1978 年改革开放从农村拉开序幕, 实行家庭承包方式大大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国家 为了改变工农业发展不平衡的的状况增加了对农业的财政支出, 通过建立一系列农业建 设重点专项基金,预算内和预算外共同筹集农业资金,保障“三农”资金的投入;对重 点的农业领域实行资金配套投入; 通过财政贴息方式把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结合起来使 用;对于财政支农资金中各项支出采用有偿使用的方法,提高了资金使用效果,促进了 农业发展。 1994 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 国家进一步结合增发国债和吸引外资等方式增加财政支 农支出,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同时从 2000 年开始实行税费改革进一步减 轻农民负担。国家财政加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投入;加强对防汛抗旱、动物疫病防治 支持等农业灾情的防控;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 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支持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 件; 加大科技扶贫开发的力度, 提高财政扶贫资金中用于科技推广和培训经费的比重等。 从 2003 年至今,党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解决 “三农”问题。从 2004 年至今国家的“一号文件”都是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 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国家财政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新增教育、文化和卫生支出 用于农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变过去单一的支农方式,对农民直接补 贴;对农业税进行减免直至取消农业税。 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政策经历了一个从“多取少予”到“多予少取”的过程。为了改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变农业长期落后的局面,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多方位、多举措促进农村农 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 2.1.1.2 财政支农范围 财政支农资金是指为了克服市场缺陷,政府运用财政手段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各 种直接和间接的投入的总和 1。财政支农资金是全部财政支出项目中支农资金的汇总。 支农资金具体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 出、农业科技三项费、农村救济费、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2。 支农资金支出可有以下几种分类: 根据涵盖范围,把财政支农支出分为宽、中、窄三个口径(亦称大、中、小三个口 径)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分类方法。具体如表 2.1 所示。 表 2.1:国家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口径分类 表 2.1:国家财政用于三农支出的口径分类 table 2.1: the classification of national budget for the agriculture expe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