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石家庄普通高校结合武术段位制教程进行武术教学的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石家庄普通高校结合武术段位制教程进行武术教学的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石家庄普通高校结合武术段位制教程进行武术教学的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石家庄普通高校结合武术段位制教程进行武术教学的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石家庄普通高校结合武术段位制教程进行武术教学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ii 摘 要 摘 要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 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普通高校为武术运动的进一步普及与提高提供了一片肥 沃的土壤。高校武术教学对促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承担着先 锋和模范带头作用。高校武术要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研究高校武术教学改革问题,也是 武术运动发展所赋予我们的时代要求。 多年来高校武术教师们在增强武术教学内容和模 式,改进传统的教学教法等方面,对高校的武术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 中国 武术段位制教程的实施和推广,对现代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结合武术段位制进行教学改 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增加武术教学新内容,拓展教学教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石家 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加以分析研究;同时 结合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 (以下简称教程 )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武术教学实验研究,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通过对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和结合武 术段位制教程进行武术教学实验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教程内容可使学生 武术专项能力素质和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2.教程内容符合学生身心特点,激发了 学生兴趣; 3.教程 内容增强了学生对武术的认知,促进了课外一体化的进程;4.教 程内容符合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需要;5.石家庄普通高校师资队伍能够保 证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的开展和实施; 6.石家庄普通高校场地器材能够满足武术段位制 教学改革的需要。 根据现状调查和教学实验研究结论, 对石家庄普通高校进行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提 出了以下具有针对性的建议:1.做好宣传工作;2.创编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段位制统编 教材;3.加强石家庄普通高校师资培训;4.加强课内外一体化锻炼模式;5.建立石家庄 普通高校武术段位制考评机构。 关键词:武术 武术教学 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 教学现状 教学实验 v abstract a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port, wushu is a bright pearl in nations long history, with its rich culture and broad-based ma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 a fertile ground for the martial arts movement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popularity. teaching of martial arts assumes a vanguard and exemplary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and communicating fine chinese culture. martial a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reform of teaching in order to develop itself, which is also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given to us. wushu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carrying out a positive change and exploration of wushu teaching for many years, with enhancing the content and mode of teaching and improv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and promotion of chinese wushu ranks system course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reform of teaching wushu combined with ranks system, establishing a new teaching model, increasing the new content, expanding the teaching method. this paper gives the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all aspects of teaching martial arts in shijiazhuang colleges through the use of documentation, investigation, teaching experiment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al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studies the martial arts teaching experiment and analyzes experimental results combined with chinese wushu ranks system cours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urse). through the survey of the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shijiazhuang colleges and the analysis of teaching experiments of ranks system, we can dra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will enable students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their martial arts abilities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2.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corresponds to students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imulates interests of students; 3. the course enhances the students knowledge of the martial arts and promotes the extra-curricular integration process; 4. the course meets the needs of wushu teaching reform in shijiazhuang colleges; 5. college teachers in shijiazhuang can guarantee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in the wushu ranks system; 6. field and equipments in shijiazhuang colleges can meet the needs of wushu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ranks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nd teaching experiment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bit of targeted vi recommendations for wushu teaching reform with the ranks system: 1. to do publicity work; 2. to produce a new standardized textbooks of wushu ranks system in shijiazhuang colleges; 3. to strengthen teachers training; 4. to enhance integration of training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class; 5.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agency of wushu ranks system in shijiazhuang colleges. key words: wushu wushu teaching chinese wushu ranks system course teaching situation teaching experiment 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提交的学位论文石家庄普通高校结合武术段位制教程进行武术教学的研 究 ,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原创性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 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确认(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河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 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 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论文作者(签名) : 指导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 1 前 言 1 前 言 1.1 选题依据 1.1 选题依据 自建国以来,一代又一代新中国武术人,为武术运动的发展付出了艰辛努力。从挖 掘、整理到广泛推广,几十年来有经验,亦有教训,如简化 24 式太极拳,自创编以来, 不仅深受社会大众及国外友人青睐, 而且在国内多数各类学校均有开展, 而对于初级拳、 初级剑等而言,开展则不容乐观。在现今的高校中无论是简化太极拳、武术初级套路, 还是其它形式的武术,均开展滞后。倒是一些外来文化,诸如跆拳道、空手道等运动项 目深受欢迎,对于深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华武术而言,无疑是一大悲哀!如何在 高校开展武术运动, 武术运动以什么样的模式进入, 是高校教师不断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武术从课程模式和内容上显现出了许多 跟教学改革发展不甚合拍的弊端,选修武术课的学生逐年在减少,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课堂的教学效果差,武术第二课堂开展不力等等,严重影响了武术运动在高校的健康发 展,以上现象已经受到高校武术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关注,并在不断寻找武术教学改革 的良机。 高校武术教学必须要坚持“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大学生具有终身体育锻 炼的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为中心,运用系统的、科学的原理与方法指导武术运动 在高校的普及和提高,进行高校武术教学的研究。使武术这一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真 正为大学生所掌握并实际运用。高校武术教学,除了使大学生掌握武术运动的技术技能 外,更要以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使他们在学习武术技术技能的同时,更能 深入的领略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与灿烂,使他们对武术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 (以下简称教程 )的推广和试行,为我们高校武术课程 体系改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教学模式,对我们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正确的引 导高校武术运动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价值。 武术段位制的实施符合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 思想形成,引导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锻炼,向着更高的段位不断迈进,使更多大学生 武术爱好者融入其中,对弘扬尚武爱国、厚德载物、身心一统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加 强大学生自身内涵建设均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这对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全民健身计 划纲要 、 奥运争光计划 、 阳光体育工程等,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从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和武术教学实验效果的视角 2 入手,了解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课程开展的现状,结合教程内容进行了教学实 验,并对其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完善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可持 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提供新的教学模式, 从而推动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步伐, 为促进武术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现状 1.2 研究现状 本人通过对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cnki)等诸 多资料库中现存的优秀硕博论文和期刊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 其中有关武术教学现状的 114 篇、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 29 篇、武术段位制的 24 篇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其中 有关武术教学现状研究的文章较多,而武术段位制的较少,借鉴教程内容进行武术 教学的文章尚没有,其中大多数文章和研究仅限于理论上的研究,而有关于实践研究的 较少。其中涉及到的省市有上海、河南、安徽、湖北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地区。有关国内 武术教学和结合武术段位制教学的研究现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国内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 1.2.1 国内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 对崔浩澜高校武术教学与改革的调查研究 1一文,刘振宇、司金鹏河北省普 通高校武术教材内容设置研究 2一文,金向红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 调查与分析 3一文,贾宇龙浅谈对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改革4一文, 司金鹏、刘振宇河北省普通高校现行武术教材不可行性研究 5等有关武术教学现状 研究的文章,经过认真研读和归纳总结如下: 1.2.1.1 师资设备 1.2.1.1 师资设备 国内普通高校师资问题逐步得到优化,武术教师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武术教 师不断充实。但受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模式的束缚,他们对当前国内武术发展的形式不了 解,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丧失了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制约了武术运动在普通 高校的健康发展。武术教师是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保障,武术教师的技术水平、理论知 识水平、 教学的经验、 创新能力是决定高校武术教学质量与科研发展好与否的决定因素。 因此教育部门还应加大普通高校武术教师队伍的业务培训,更新观念,加强交流。随着 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教育部门不断加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教学环境和场 地条件得以改善,为武术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2.1.2 教学内容 1.2.1.2 教学内容 武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创新,不能满足学生需要,从而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 3 兴趣下降是几乎所有关于武术教学文章研究中所提到的, 也是全国各大普通高校急需解 决的武术教学的共同问题。现今多数院校武术教材的教学内容依旧是 1956 年国家体委 推出的各种初级套路,这些套路各个动作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性,不能充分体现武术运 动打练结合、攻防技击的本质,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的需求,缺乏时代性、创新性。武 术理论内容不够全面,它是武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理论主要讲授的是如何弘扬 民族优秀的武术文化、如何更好的理解武术技术动作的重要手段。 1.2.1.3 教学方法 1.2.1.3 教学方法 武术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方法单一,缺乏科学的手段。教学组织过程过于死板、沉 闷,处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比葫芦画瓢的模仿,机械的练习,忽视了他们个体之 间存在的差异和风格特点,没有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步骤一成 不变,基本功练习、复习旧的、学习新的、学生自习,教学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主动积 极性。 教师由于各种原因对武术动作的技击技术分析较少, 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技击本质, 远离了武术运动攻防格斗的实用价值,成了真正的“花拳绣腿” ,使学生的学习武术兴 趣逐渐降低,产生了误解,甚至于远离了武术。以上种种都对武术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非 常不利的影响,使培养学生以武术为终身体育锻炼手段的目的成为了空话。教学方法是 武术课程教学顺利实施的手段与途径, 科学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 性和创新能力、高效率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1.2.2 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的推出 1.2.2 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的推出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为进一步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 增强人民体质,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全面评价习武者的武术水平而制定的等 级制度。它可以更加全面的对习武者的武术水平进行评价,形成一种多等级的制度。其 目的是可以通过段位制考评,推动全社会群众性武术各种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快中华 武术发展的步伐,从而促进“国粹”中华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更加广泛的发挥武术在增 强国民体质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以及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 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在 1998 年开始推广试行中国武术段位制 ,它根据 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 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武术段位定为九段。其段位名称主要是初段位: 一段、二段、三段;中段位:四段、五段、六段;高段位:七段、八段、九段。不同段 位获得者能得到相应的证书和徽饰。 近年来,武术段位制进入了一条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比如 2004 年开始“向海外推 4 广武术段位制” 。2005 年,段位制从对武术工作者的落实“套段”阶段,转入“考段” 的新阶段,使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从 2008 年 5 月开始, 选择了流传较为广泛的武术拳种和器械以及在群众中深受喜爱的武术功法和自卫防身 术,在全国范围内组织了专家团队,着手制定段位考评标准、创编段位考评内容并编写 配套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 。2008 年 7 月, 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通过中 国武术协会审定。这套教程采用了“练打结合”的练习模式,同一套路既可单人练习, 又能两人对打,还能拆招实用,并从各段内容的技术元素、规格质量、动作数量和难度 进行标准化规范。段位制教程套路的形式有别于传统套路的形式,套路的前两段和后两 段是一套完整的双人对练,很好的体现出了武术攻防的技术。 武术段位制在经过了十多年的试行后, 为确保武术更加顺利的进入到学校教学工作 中去,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门共同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 。国家武术研究院 通过调查研究,在不断归纳整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各级学校的武术教材教法以及广大师 生对中华武术的认知水平等基本情况, 进一步提出了新形式下学校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 和编排原则以及分层次教学的内容和要素等。 以段位制递增的段级序列作为循序渐进的 教学程序,按照武术运动内在规律,将 “既可单练、又可对打,还能实战”的传统武 术的演练形式, 定为段位技术内容的结构标准。 即每一级段位技术都可以分套路的单练、 对打和拆招,套路既能单人练习,拆分后又能进行两人对打的练习,同时还能够以拆招 形式体现实战中的技法。随着段位的提高,武术的技术元素、动作质量、动作难度逐段 增加。这样的创编思路彻底改变了以往武术套路的编排的操化形式,突出体现了传统武 术“打练结合”的特点和攻防含义,还原了传统武术的本来面目。 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 的内容与方式, 其实质是激励学生由初段位向高段位晋升, 能展示高校大学生不断挑战自我的心理特点,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个性,促进一种积极向 上的体育精神。大学生不仅能够学到武术运动的精髓,而且经过努力,投入考段晋段, 获得国家颁发的武术段位证书,得到社会认可和自我满足,可以大大激发他们习武的兴 趣,提高习武的积极性。为解决和深化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 供了新的思路, 1.2.3 国内普通高校结合武术段位制进行教学的状况 1.2.3.1 普通高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1.2.3 国内普通高校结合武术段位制进行教学的状况 1.2.3.1 普通高校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 2002 年上海高校率先实施结合武术段位制进行武术课程教学改革, 尤其是复旦大学 率先构建了武术段位制教学模式。现今上海已有众多高校大力开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 5 武术教学效果。它们通过教学活动定期举办武术段位制教学赛,深深吸引了武术选修课 80%以上的学生参加这一活动,增加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满足了学生们获取段位的愿望。 从教学、考核、考段等方面都建立了一整套系统的模式,把武术课与段位制二者的结合 进行的红红火火。从已经结合武术段位制进行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上海各高校来看,学 生对武术段位制都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上海各大学武术选修课的学生人数大增,课堂 学习热情高涨。武术段位制教学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够满足大学生进行自我 鉴定、自我认可的心理需求。同时学生掌握的武术技能与知识能够得到社会和大众的认 可,为今后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课堂教学内容体现了武术运动的特色,激发了学生学习 求知欲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和自我创造性,促进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改革 的深入发展。 但是国内大多数省市普通高校还没有实施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原因是多方面的。 武术段位制虽然为高校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了研究的方向, 但是各院校在实施当中也遇到 了许多实际困难,有的不得已而终止教学改革,其中有很多问题不是能够一言能概之。 1.2.3.2 普通高校有关武术段位制教学研究的情况 1.2.3.2 普通高校有关武术段位制教学研究的情况 通过查阅,涉及武术段位制的科研论文较少,国内普通高校教师能够结合武术段位 制应用于武术教学实践的相关文章则更少。主要有: 王家忠 2004 年的安徽省高校施行武术段位制的可行性研究 6谈到,安徽省有些 高校武术课程也结合武术段位制进行了教学改革,但由于诸如教育部门的不重视、宣传 的力度不够、高校中没有评审机构等等的问题,使得教师很为难,无从下手。 花妙林 2006 年的构建高校武术段位制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7一文,对高校武术 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构建武术段位制的教学模式,同时进行了教学 实验研究,对武术段位制教学新模式的效果给予了肯定。 张云龙、林大参 2007 年的上海高校武术试行段位制教学模式之效果分析 8 也对上海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建议要 加大改革的力度,完善体制,创编适合于高校武术段位制教学的系统教材。 刁振东、于德义 2008 年的普通高校推广武术段位制研究 9谈到武术段位制在普 通高校的推广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拓展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提出了构建适合于 普通高校武术段位制发展的“直通车”模式。 林大参、张云龙 2009 年的高校武术课实施段位制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 10, 对上海大学结合武术段位制进行武术教学做了教学实验研究, 对教学实验结果进行了分 6 析和调查,结果显示段位制教学模式从提高学生兴趣,掌握武术技术技能,增强身体素 质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7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 研究对象 石家庄共有普通本、专科院校共计 37 所高校。本研究随机抽取了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 院、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 职业学院共计10所院校的46名武术专项选修课的武术教师和武术选修课大学生500名, 作为调查对象。 表 1 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现状调查对象表 调查学校 调查人数 武术教师(人) 学生(人) 石家庄经济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石家庄铁道学院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石家庄学院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总计 6 6 6 6 3 3 3 3 6 4 46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0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 internet 搜索(cnki)和人工查阅期刊杂志、检索相关文献,系统地查阅 1995-2009 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各种有关武术教学现状与武术段位制教学的相关论文, 包 括教程从酝酿到推广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以及武术段位制教学改革、高校体育教学、 体育社会学等方面的科研论文资料,还有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课程的课程设置、教材内 容、考核形式等,并将这些有关的资料和论文进行收集、鉴别、整理、分类分析研究, 为本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2.2 调查法 2.2.2.1 专家访谈法 2.2.2 调查法 2.2.2.1 专家访谈法 本人作为教练员带队参加了2006年石家庄高校大学生武术邀请赛和2008年河北省 首届大中学生武术比赛, 以及多次参加了河北省各种武术比赛和河北省武术段位制的通 8 段裁判工作。通过实地和电话联系到了石家庄市武术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石家庄高校中 国武术段位制评审委员和部分石家庄高校武术专家并进行了访谈, 访谈的主要内容为与 本论文相关的内容, 就有关石家庄普通高校实施段位制武术教学的可行性及研究实施过 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教材内容、考核形式、测试指标及问卷调查表的内容设计等等,咨 询和听取了有关本研究的问题与建议,并对访谈的内容作了记录和整理分析。从中了解 到目前高校武术教学的部分情况及专家对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观点, 为调查问卷 及教学实验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2.2.2 问卷调查法 2.2.2.2.1 问卷的设计与评定 2.2.2.2 问卷调查法 2.2.2.2.1 问卷的设计与评定 本人在设计各调查问卷之前,对有关高校武术教学、中国武术段位制及体育科研方 法方面的书籍进行了查阅和学习, 提前为本论文关于武术现状和教学实验前后各问卷的 设计作了充分准备,按照社会学设计问卷的要求,结合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在查 阅了大量与本论文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分别对武术教师和大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了设计 (见附件) ,不断征求导师及有关武术专家的意见,对问卷反复进行修改,并请 10 名高 校武术教学的专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评定。由专家打分对问卷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评价, 满分 10 分。详情见表 2。 表 2 调查问卷效度调查表 专家 1 2 3 4 5 6 7 8 9 10 评价 8.4 9.1 9.3 9.08.89.29.18.7 9.2 8.9 从专家的评价结果看,问卷的效度为 8.97,具有较高的结构和内容效度,最后确定 并形成了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问卷和教学实验调查问卷 。 2.2.2.2.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2.2.2.2.2.1 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 2.2.2.2.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2.2.2.2.2.1 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 选取石家庄 10 所普通高校的 46 名武术课教师和每所高校 50 名武术选项课的学生 共计 500 人,进行了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9 表 3 石家庄普通高校现状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调查对象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有效问卷 回收率% 有效回收率% 武术教师 46 43 40 93.48% 86.95% 大学生 500 486 480 97.2% 96% 2.2.2.2.2.2 教学实验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 2.2.2.2.2.2 教学实验调查问卷发放和回收 在实验前后, 对教学实验对象进行武术兴趣、 满意度和价值的理解等方面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 60 份,回收有效问卷 60 份,回收的问卷全部有效。实验前后都是由本人组织 60 名实验学生到指定教室,发放给学生,指导学生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从而保 证问卷的真实可信。 表 4 教学实验调查问卷发放回收情况统计表 问卷类型 调查对象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 有效回收率% 实验班 30人 30人30人100% 100% 前测问卷 对照班 30人 30人30人100% 100% 实验班 30人 30人30人100% 100% 后侧问卷 对照班 30人 30人30人100% 100% 2.2.2.2.2.3 问卷的信度 2.2.2.2.2.3 问卷的信度 采用再测法对石家庄市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进行了信度检验。 调查后的 第 15 天,在被调查的人中随机抽取了教师 15 人、学生 30 人重新发放了调查问卷,对 两次调查的结果进行相关系数分析,r=0.86,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实验问卷的信度也是通过再测法,随机抽取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 30 名,进行两次 调查, 间隔时间 15 天, 计算两次回答之间相关系数 r=0.892, 高度相关, 调查结果可信。 2.2.3 实验法2.2.3 实验法 本文实验为体育教学实验,在实验中贯彻“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明确石家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的,培养学生以武术进行锻炼的良好习惯,充 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教学实验期内,积极改进教法、学法,在教学中宣传与弘扬民 族精神, 将武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奠定基础。 教 程实验中按照教学内容,对单练、对练、以及拆招练习进行了重点的解析,根据此原 则制定了教学进度和教案,并实施相对应的教学和考试。 2.2.3.1 实验目的、时间、地点、对象2.2.3.1 实验目的、时间、地点、对象 实验目的:通过对武术教学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拓宽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 10 学内容提供依据。 实验时间:2009 年 9 月 7 日2010 年 1 月 9 日(共 16 周 32 课时) 实验地点:石家庄市经济学院田径场 实验对象:石家庄经济学院 2008 级武术选修课中的 60 名学生,其中实验班 30 名, 对照班 30 名。 2.2.3.2 对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控制 2.2.3.2.1 2.2.3.2 对实验中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控制 2.2.3.2.1 本实验中自变量是武术段位制教程和传统武术教学。 2.2.3.2.22.2.3.2.2 本实验的因变量为测试的各项数值指标(兴趣度、满意度、武术专项身 体素质等等) 。 2.2.3.2.32.2.3.2.3 为了更有效地的控制无关变量,减少实验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干扰,采用 三盲实验, 实验过程中既不告诉被试者的实验目的, 也不告诉实验中主试者的实验目的。 2.2.3.3 实验步骤 2.2.3.3.1 2.2.3.3 实验步骤 2.2.3.3.1 在实验实施前,通过和有关专家进行全面访谈,确定实验分班和测试指 标。 2.2.3.3.22.2.3.3.2 实验的分班。 将石家庄经济学院 2008 级武术选修班 60 名本科大学生(30 名男生、30 名女生),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的总分,男生和女生分别从高分 到低分进行排列,名次为单数的男生和女生组成对照班,名次为偶数的男生和女生组成 实验班,平均的分为了两组,并对两个班的成绩数据进行了齐性检验(p0.05) ,两个 班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没有显著性差异。 2.2.3.3.32.2.3.3.3 由一名武术教师进行授课,在一个学期内进行教学实验(共 16 周 32 课 时) ,即一组为实验组,进行武术段位制教学,主要教授教程长拳四段内容和攻防 技术,最后进行考试测评;另一组为对照组,按原传统模式教学,主要教授初级长拳三 路的内容和攻防技术。 2.2.3.3.42.2.3.3.4 考核是武术教学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和检查教学的效果的作用。在教学实验的最后一课,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教学内容 技术考核。邀请到了石家庄高校具有武术六段、武术国家一级裁判共 4 名武术教师组成 考评组,利用一次武术课 90 分钟的时间对两个班学生进行了考核,使用统一标准,两 组 60 名学生的出场顺序提前进行了随机分配。 单练套路考核的评价标准是: 1.优秀 (90 分以上) :动作规范、熟练,技法清晰,发力顺达,节奏合理,风格突出,没有遗忘; 2.良好(80-89 分) :动作较规范、熟练,技法清晰,发力较顺达,节奏合理,风格较突 11 出,没有遗忘;3.合格(70-79 分) :动作较规范、较熟练,技法较清晰,发力较顺达, 节奏较合理,风格较突出,出现轻微失误和遗忘;4.及格(60-69 分) :动作较规范、不 熟练,技法较清晰,发力较顺达,节奏较合理,风格不突出,多次出现失误和遗忘;5. 不及格(60 分以下) :动作不规范、不熟练,技法不清晰,发力不顺达,节奏不合理, 风格不突出,出现严重失误和遗忘。 2.2.3.3.52.2.3.3.5 武术教学实验考核两天后,本人组织并由任课教师协助,对两个班学生 的部分武术专项身体素质进行了以班为单位的测试,并详细记录了成绩。 2.2.4 数理统计法 2.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 excel 软件包和 spss11.5 对回收的问卷、测得的数据、考核成绩进行了常规 数理统计。 12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武术教学师资状况分析 3.1.1.1 教师年龄状况分析 3.1 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3.1.1 武术教学师资状况分析 3.1.1.1 教师年龄状况分析 表 5 教师年龄分布调查表(n=40) 年龄层次 人数 百分比% 2030 18 人 45% 3140 15 人 37.5 4150 5 人 12.5 51 以上 2 人 5 合计 40 人 100 通过表 5 显示的 10 所高校共 40 名武术教师的调查结果来看, 40 岁以下的武术教师 共有 33 人,占教师总体比例的 82.5%,这说明中青年教师居多,他们年轻、充满着朝气 与活力、精力充沛、接受能力强,承担着武术教学的重担;其中 31-40 岁这个年龄段的 教师占到了总比例的 37.5%,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正是工作的黄金时期,他们既有教学经 验又有能力和体力, 在武术教学改革中真正能够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41 岁以上的武术 教师共有 7 人,占教师总体比例的 17.5%。这样的比例结构与各高校扩大招生、人才的 引进有一定关系,各年龄段的武术教师都要在推动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优化武术课程体 系中各展所能,充分发挥老、中、轻相结合的优点,扬长避短,为武术运动在高校的健 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1.1.2 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3.1.1.2 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表 6 教师学历统计表(n=40) 学历 专科 本科 研究生 研究生以上 人数 0 人 33 人 7 人 0 人 百分比 0% 82.5% 17.5% 0% 通过表6显示, 可以发现武术教师队伍的学历: 专科没有, 本科82.5%, 研究生17.5%, 研究生以上没有,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和研究生中。教师的学历虽然决定不了教师教学 的水平和能力,但是武术运动所固有的武术文化体系的讲述、武术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及自身的科研能力,都对武术教师的整体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武术教师还是要在 13 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强武术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业务 素养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近年来高校教师积极响应教育部门对学历的要求,通过在职 攻读硕士的方式,来完善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学历结构。 表 7 教师职称结构统计表(n=40) 职称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 人数 12 人 17 人 11 人 百分比% 30% 42.5% 27.5% 从武术教师的职称情况来看, 它是一个教师工作能力、 教学及科研水平的集中体现, 衡量的是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表 7 显示来看初级职称占 30%,中级职称 42.5%,副高以 上职称占 27.5%,初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师比例较大达到了 72.5%,反映出武术课程教学 体系改革中领头人的选择面较窄。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武术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 的掌控能力很强,具有很高的科研水平,是高校武术教学工作的带头人,肩负着石家庄 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重任。我们的武术教师要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使我 们师资队伍的结构、层次与梯队人才储备更加合理,高效的完成武术教学的各项任务。 3.1.1.3 教师科研状况分析 3.1.1.3 教师科研状况分析 武术教师进行高校武术教学工作,除了要具备专业的武术技术技能,还要具备武术 专业相对应的科研能力。 它衡量的是武术教师对武术运动项目本身发展及规律认识的深 度,是武术教师在从事武术教学及相关活动中从实践到感性,又从感性到实践应用的不 断升华的体现。武术教师科研能力如何决定了其所从事的武术教学质量的好坏,所以必 须形成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教改的良性互动。 表 8 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师发表武术论文情况统计表(n=40) 发表篇数 o 篇 12 篇 34 篇 5 篇以上 人数 3 人 21 人 14 人 3 人 百分比% 5% 52.5% 35% 7.5% 从表 8 武术教师发表的武术论文来看,发表 5 篇以上的占 7.5%,3-4 篇的 35%,1-2 篇的 52.5%,没有发表过的还有 5%。可以看出武术教师从事本专业的科研水平较低。现 今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定都对教师的论文发表数量状况有相关的要求, 但是结合教师的年 龄和职称的进行分析不难发现,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师的武术科研水平有待于提高。 3.1.1.4 武术教师裁判级别、外出学习进修情况分析 3.1.1.4 武术教师裁判级别、外出学习进修情况分析 高校武术教师裁判队伍的建设也是衡量学校教师能力的一个标志, 是高校举办的各 14 种大型比赛能不能公平、 公正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 裁判员的业务管理非常科学和系统, 要求裁判员作风端正、业务熟练。各等级裁判的获得和武术教师参加的各级武术比赛的 场次有很大关系,武术教师要积极参加社会的各项武术活动,多与外界交流,才能不断 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表 9 自担任武术教师后外出学习进修情况(n=40) 外出学习进修情况 裁判情况 5 次以上 3-4 次 l-2 次 0 次 国家级 一级 二级 无级别 7 人 3 人 6 人 24 人 0 人 6 人 29 人 5 人 17.5% 7.5% 15% 60% 0% 15% 72.5% 12.5% 表 9 显示,没有出去进修过的教师高达 60%,1-2 次的占 15%,3-4 次的占 7.5%,5 次以上的占 17.5%。国家级的裁判员没有,一级裁判员占 15%,二级裁判员多占 72.5%, 没有级别的占 12.5%。 通过以上情况可以反映出石家庄普通高校对武术师资培训的不足, 武术教研的交流活动太少,这其中和教师本人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学校和有关教育 部门不够重视。 3.1.1.5 武术教师对武术段位制的了解及获段情况分析 3.1.1.5 武术教师对武术段位制的了解及获段情况分析 表 10 武术教师对武术段位制的了解及段位情况(n=40) 段位制了解状况 了解 了解一些 不知道 段位 高段位 中段位 初段位 无段位 7 人 14 人 19 人 0 人 5 人 3 人 32 人 17.5% 35% 47.5% 0% 12.5% 7.5% 80% 通过表 10 显示,高校武术教师对段位制“了解”的占 17.5%, “了解一些”占 35%, “不知道” 的占 47.5%。 段位显示高段位没有, 中段位 12.5%, 初段位 7.5%, 无段位 80%。 其中获得中段位的这一部分武术教师都是经常参加省市各级裁判工作的, 省武术管理中 心对他们有相应的要求,这些教师的武术技术技能和武术理论的水平较高,了解武术运 动发展前沿的动向,他们是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 3.1.1.6 学生对武术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分析 3.1.1.6 学生对武术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分析 通过表 11 显示,学生认为武术教师动作标准, “很规范”和“较规范”的合计达到 了 55.41%, “一般”的有 20.42%;讲解“很清楚”的有 25.83%,讲解“较清楚”的有 31.04%;对武术教师攻防讲解的满意度调查发现学生“不太满意”和“不满意”率达到 了 60.84%。 说明石家庄普通高校的武术教师教学能力较强, 具备上好武术课的基本素质, 15 但是忽略了武术动作攻防实用性的传授,不能满足学生对武术运动实用性的追求。 表 11 学生对武术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统计表(n=480) 示范 讲解 攻防讲解满意度 很规范 112 人 23.33% 很清楚 124 人25.83%很满意 46 人 9.58% 较规范 154 人 32.08% 较清楚 149 人31.04%较满意 53 人 11.04% 一般 98 人 20.42% 一般 135 人28.13%一般 89 人 18.54% 不太规范 67 人 13.96% 不太清楚72 人15% 不太满意 223 人 46.46% 不规范 49 人 10.21% 不清楚 0 人 0% 不满意 69 人 14.38% 合计 480 人 100% 合计 480 100%合计 480 人 100% 3.1.2 武术教学的物质基础状况分析 3.1.2 武术教学的物质基础状况分析 表 12 石家庄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场地和器材现状(n=10) 场地状况 教学器材 室内 场地充足 室内 场地不足 室外 场地充足 室外 场地不足 教学 器材齐备 教学 器材不足 2 8 10 0 3 7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