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学专业论文)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构建研究研究 学学 位位 类类 型型 : 学术型学位 学科 (专业学位类别)学科 (专业学位类别) : 教育学 作作 者者 姓姓 名名 : 周美丽 作作 者者 学学 号号 : 09011402028 导师姓名及职称导师姓名及职称 : 向东春 副教授 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实践导师姓名及职称 : 学学 院院 名名 称称 : 教育学院 论论 文文 提提 交交 日日 期期 : 2012 年 6 月 1 日 学学 位位 授授 予予 单单 位位 : 湖南科技大学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based on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type of degree academic degree discipline (type of professional degree) pedagogical candidate mei-li zhou student number 09011402028 supervisor and rank dong-chun xiang associate-prof practice mentor and professional title school school of education date june 1,2012 university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摘摘 要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 需求越来越强烈,基础教育对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高学历教师的需求也 越来越迫切。为此,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日制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教育。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面向基础教育教学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 人才,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立根之本。当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是 说要撇开理论知识,全日制教育硕士同样需要一定的理论积累。理论知识是解决 教育教学问题的依据,可以为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开 展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联系基础教育 的实践课程的开设,培养理论用之于实践的能力。因此,要提高全日制教育硕士 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就必须通过基于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来实现。本论文主要 关注第一学年理论课程学习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能 力培养。 本论文以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作为调查对象,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 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实施者等方面对当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 系进行了实证调查。对部分全日制教育硕士导师及任课教师、部分已毕业的全日 制教育硕士进行了访谈。此外,还对部分高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了 文本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存在课程内 容偏学术化、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实施方式单一、课程评价欠科学、课程实施 者多为学术型教师等一系列问题。针对目前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不足, 本论文通过分析相关政策文件及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 借鉴国外相关、相似学位的成功经验,希图提出构建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 硕士课程体系的设想:全面的课程内容、合理的课程结构、灵活的课程实施方式、 合适的课程实施者和多元的课程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使之得以顺利 实施。 关键词: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实践能力 i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economic and penetration of basic educational revolution, the countrys needs for high-level technology talents is greater and greater, the basic education requirements for high-educated teacher who has great abilities of teaching practice are also increasing. so,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developing full-time educ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this kind education will train high-level technology talents who has a great ability of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is great ability is the root of education. of course, it is not to say that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rain educational abilities and put theories aside.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also need certain theoretical accumulatio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s to makes service for teaching practice, is the tool to solve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blems, is to provide theoretic support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realistic problems. to carry out full-time educ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education, we have to pay attention to combine practice and theories, to open up practice classes and to train the abilities of practicing with theories. thus, to improve abilities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we have to construct a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is based on training practice abilities. this paper just focuses on how to foster practice abilities of theories learning stage in the first term, is to say that it mainly studies how to foster practicing abilities in theories teaching process. this paper with a part of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as interview objects,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ull-time educ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curriculum system from different aspect, such as content, construction, practice, evaluation and executor in the curriculum. according the interview of some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tutor, graduated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and meanwhile, it makes textual analysis curriculum systems of some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urvey result analysis show, at present, there are series of problems in the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like the partial academic course content, unreasonable course structure, iii single curriculum practicing form, unscientific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most of academic curriculum-practicing teachers, etc. aiming at different problems and disadvantage in the course systems, this paper analyzing related policy documents for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and make some contrast studies on the foreign related and similar degree, want to structures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s based on practicing abilities from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content, reasonable curriculum structure, flexible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qualified curriculum practicer, multiple curriculum evaluation. it also puts forward related safeguard measures to make sure for smooth implementation. keywords: full-time master of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he practice ability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摘摘 要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 问题提出 .1 1.2 研究意义 .1 1.3 概念界定 .2 1.3.1 全日制教育硕士.2 1.3.2 实践能力 .2 1.3.3 课程 .2 1.3.4 课程体系 .4 1.4 文献综述 .4 1.4.1 国外研究现状 .4 1.4.2 国内研究现状 .8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1 1.5.1 研究内容 . 11 1.5.2 研究方法 . 12 第二章第二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 2.1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要求 . 13 2.1.1 背景 . 13 2.1.2 政策解读 . 14 2.1.3 特色分析 . 16 2.2 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对课程体系的要求 . 17 2.2.1 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 18 2.2.2 联系一线教学实际 . 19 第三章第三章 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现状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现状 3.1 调查设计及资料来源 . 21 3.2 调查结果 . 22 3.2.1 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基本状况 . 22 3.2.2 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基本状况 . 23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3 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31 3.3.1 课程内容缺少科学的选取 . 31 3.3.2 课程结构脱离实践目标 . 32 3.3.3 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 33 3.3.4 课程实施者脱离基础教学实际 . 34 3.3.5 课程评价主体单一 . 35 3.4 影响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因素. 36 3.4.1 课程编制者 . 36 3.4.2 课程管理者 . 36 3.4.3 课程实施者 . 37 第四章第四章 构建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构建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 4.1 构建基础 . 39 4.2 构建原则 . 40 4.3 构建内容 . 41 4.3.1 全面的课程内容. 41 4.3.2 合理的课程结构. 43 4.3.3 灵活的课程实施方式 . 45 4.3.4 合适的课程实施者 . 47 4.3.5 多元的课程评价. 48 4.4 保障措施 . 49 结语结语 . 5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53 致谢致谢 . 57 附录附录 . 59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科研成果 . 59 附录 b 关于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的调查问卷. 61 附录 c 访谈提纲 . 63 附录 d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 . 65 附录 e 美国数学教育方向课程计划 . 67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 随着基础教育的深入发展,已有的全日制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和在职教育硕 士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小学对高层次教师的需求,现在社会,不仅示范高中、 重点高中,很多普通中学在招聘教师的时候也希望是研究生,这使得全日制教育 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有了社会需求的基础。 自 2009 年教育部提出增设全日制教育硕 士专业学位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了第一批全日制教育硕士。2010 年全国有北 师、华师等 73 所高校招收全日制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是具有较强教 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体系还处于一个慢慢摸索发展的阶段。全 日制教育硕士多是应届本科毕业生,一般没有基层教学经验,甚至有一些学生是 非师范专业毕业,没有学过教育教学方面的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能力非常薄弱。 因此,如何兼顾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师教育实践,如何在课程学习阶段提高教学实 践能力,成为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噬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提高全日制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质量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全日制教育硕士第一学年的理 论课程学习阶段进行研究,探讨在课堂上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涉及第二学年教学实践阶段实践能力的培养。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全日制教育硕士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 践能力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中小学教师,其课程体系的科学与否直接影 响着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通过学习国内外教育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课程体系的研 究成果,对探索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和现实意义。 在理论层面,全日制教育硕士作为一个新兴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形式,还处于 起步阶段,各方面都还不成熟,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国内关于它的研究少 之又少,通过学习国内外教育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观 点上的支持和研究方法的借鉴。 本论文尝试性地研究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 第一章 绪论 -2- 探索构建基于实践能力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对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 的发展和完善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实践层面,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学的实践型教师,不仅要 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型教师不仅能很好的胜任 课堂教学,还能够进行教学研究,知道如何有效的促进教学,为基础教育改革出 谋划策。因此,在进行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时候,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协调成为 关键。通过对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提出构建基于实践能力的课程 体系,为培养大批实践型教师出力。 1.3 概念界定概念界定 1.3.1 全日制教育硕士全日制教育硕士 所谓全日制教育硕士,就是大学毕业后再脱产学习两年教育学、心理学、学 科教学等方面的课程,参加不少于半年的教学实习,毕业时授予教育硕士的学位。 全日制教育硕士招收的多是师范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还有部分非师范类的跨学 科学生,一般没有基层教学经验。他们要全脱产两年,完成教师教育课程的学习、 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获得学位后再去中小学任教。 1.3.2 实践能力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通俗的来说就是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或者是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的 能力。本论文研究的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能力,包括教 材分析的能力,信息搜集加工的能力,对知识的创新力、理解力,对课堂的组织 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交流及与人协作的能力,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的能力等等。科研能力也是全日制教育硕士应该培养的一种实践能力,只有具备 了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实践,即把科研作为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 题的依据,只有对教育教学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研究,才能更好的应用于 实践,指导实践。可以说,全日制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为教学实践服务的, 最终也是为了促进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中 更应该突出教学实践能力。 1.3.3 课程课程 课程,英文表述是“curriculum” 。关于课程的概念,众说纷纭, 教育大辞典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中对课程的定义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称谓。 而不同的 学者所持观点和看法也都不同,有理解为学生在学校全部课程的总和,也有理解 为某一学科或某一类型的课;有认为是教学内容的进程及实施过程,还有认为是 学生预期达到的结果等。 在国外,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意为学习的进 程,简称学程。这一解释被牛津字典、美国韦伯字典、国际教育字典等沿用。斯 宾塞在教育论中把课程看做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克鲁格认为课程是学校 为给学生提供称心如意的学习经验的机会所使用的一切手段;多尔认为课程是在 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当代英美教育界比较公认课程是有 计划的学习经验;今天的课程专家普遍认为,课程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 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是学习者在学校领导下,确实获得 的一切经验。 在我国, “课程”一词在唐宋期间就已经出现了。唐代孔颖达在为诗经小 雅的注疏中说: “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 , 但这里所指的并非我 们今天所说的课程。南宋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多次提到课程,如“宽着 期限,紧著课程” “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 其中所说课程是指学习的范围、 期限及进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课程的释义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 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我国学者施良方归纳了六种典 型的课程定义 :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 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一般来 说,人们习惯从狭义上对课程进行理解,将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 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称之为课程。肖云龙教授则从广义上提出了课 程的概念,他认为课程是指学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 综合性的一切。然而,有学者认为“综合性的一切”也包括学校为学生生活或者 生长发育所提供的一切课外实践,范围过于宽广。本论文所研究的课程是根据全 日制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所编制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教学活动。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892. 叶澜主编.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 刘旭东著.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2:13. 林云.中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3:6.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7. 第一章 绪论 -4- 1.3.4 课程体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既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教育 政策的影响,也受到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学条件 等因素的影响。广义的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 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专业培养目标 实现的系统。 从教育活动全过程来进行探讨,课程设置是根据培养目标,由学 校或者教育机构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的课程安排,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最突出的部 分。课程体系是课程设置的结果,是通过实践积累沉淀下来的知识和经验,经过 选择和组织以课程形态呈现的供传授用的体系。 我国学者张绍翔把课程设置定义为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 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 美国课程 论专家舒伯特认为课程设置是学校或其他机构在既定或特定的时间里安排的课程 的整个范围和特征。也有学者认为,课程设置就是指课程大纲或课程纲要中论述 的既定课程的内容。著名教育家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目标 模式,就是一个课程设置,对现代课程领域颇具影响力。这个模式由学校应该达 到哪些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这些经 验、怎样确定这些教育目的正在得到实现这几个基本问题构成。可以看出,这些 问题都是以学校应该达到哪些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就是要回答“提供哪些教 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这个问题的,由于不同学科的要求不同,因此,形成 的课程体系也不一样。本论文基于实践能力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进行研 究。 1.4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没有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这种提法,但是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 养模式已经比较成熟,相关的研究也非常的多,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的研究成果来 促进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发展与完善。 罗尧成.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2. 林云.中美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3:7.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1、关于课程体系的研究 日本教职大学院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有以下特点:(1)科目丰富。日本教职大 学院的共同基础课、专业科目各为 10 门;(2)课程内容实用,贴近教育实践。日 本教育硕士开设的课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始终围绕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如 学 校危机管理的理论与事例演习 关于儿童不良行为的案例分析等都和具体的教 育实践紧密相关; (3)教育课程没有英语科目。 日本教职大学院直接取消英语课程, 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利用有限地在校学习时间来提高学生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水 平;(4)重视案例分析。日本教职大学院的课程中只有少数是由教师讲授为主,案 例分析、课堂实践等带有“实践” 、 “案例” 、 “方法” 、 “应用”等名称的课程占了 多数。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教职大学院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在英国现行的学位教育体系中,教育方面的课程硕士是与中小学管理及各科 教学直接相关的。而我国全日制教育硕士也是与中小学管理和各科教育教学直接 相关。显然,英国教育方面课程硕士的培养对象也是基础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所不同的是,由于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同,英国教育方面课程硕士的培 养对象包括了中小学和相当于我国幼儿园大班阶段的教师。 而且,英国还提供 系统的教师职业培训,以及与之配套的标准化、系列化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监控 管理。 美国专业学位硕士类型很多,各个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也不同,但 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模块式课程体系和固定式课程体系。美国专业学位 硕士课程体系特色有:第一,美国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构建灵活,围绕培养 目标,紧贴学生的需求,必修课少选修课多;第二,强调拓宽知识面。美国大学 很重视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体系建设,大多把专业学位硕士界定为跨学科研究生 培养,通常是联合多个学院的师资共同培养;第三,课程授课形式多样,内容丰 富,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实践训练、调查研究等不同的形式实现学用结合; 第四,本硕课程贯通,有利于专业学位硕士有计划补修相关课程。 2、关于培养目标的研究 加拿大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分为:使学生可以掌握和应用教育、学习和 管理等相关的理论;拓展教育工作者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实践水 平;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能力,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服务;培养具备雄厚学术知 李永春.中日教育硕士制度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08:26. 袁锐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中英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96. 第一章 绪论 -6- 识储备的专业教育管理人员。 澳大利亚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在于加深学习者对于教育研究领域的理解和提 高在教育教学实践领域的技能;促进专业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发展并注重反思;培 养独立研究的能力,提升学术水平;培养具有恰当处理学校各种各样疑难问题的 能力;拓宽教师视野,提高终身学习能力,进一步掌握实践性的指导能力、开拓 能力。 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其特有的专业性,通过对研 究生提供学习和科研实践的条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专业素养的复合型高级人 才。知识经济时代,不仅是人才数量的竞争,更是人才创造力的竞争,所以要立 足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因此,美国又提出了培养智能型和创新性的专业学位 人才培养目标。 日本根据学生不同的职业发展背景,对培养目标进行了细分:培养未来学校 的高层管理人才,包括中小学校校长、教务主任等学校管理层人才;培养能对学 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的教育行政专业人才;培养学校的中层人才,这些人在学校 工作中能发挥主导作用,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改革中能起核心作用;培养新人教 师,主要是能在新型学校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年轻教师。 在 2002 年修改的学校 教育法中,正式在第 65 条关于研究生教育目标的规定中加入了“培养承担高度 专门职业所需的深厚学识及卓越能力”的内容,并追加了第二款,规定“研究生 院中,研究学术理论及基础应用、培养从事高度专门职业所需之深厚学识及卓越 能力者为专业研究生院” , 从而正式在法律上确认了专业研究生院在研究生院中的 地位。 3、关于课程结构的研究 加拿大教育硕士的培养通常由各大学的教育学院承担,设置的专业方向也不 尽相同。总的说来,加拿大教育硕士的课程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专业核心课程(教 育各专业的基本理论或研究);教育研究方法类课程;专业拓展类课程(选修课程, 学生必须修习几门专业方向内的课程);专题研讨课程(专业方向内理论或实践中 的热点问题)。 王喜娟.加拿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及其特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72. 舒晓燕.澳大利亚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以莫纳西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 坛,2008(10):253. 李永春.中日教育硕士制度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08:26. 高益民.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7(5):35. 王喜娟.加拿大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及其特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4):72. 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澳大利亚的教育硕士要求修满 72 个学分,根据各自学习目标和侧重点的不 同,可以选择以下三种学习路径:修 6 门课程单元,不需要提交论文;修 5 门课 程单元外加一份 8000 字左右的专业研究课题(论文);修 4 门课程单元外加一份 16000 字左右的学术论文。 日本教育硕士的课程由公共基础科目、专业学科选修科目和实习科目构成。 基础科目是各个专业方向的共通课程,包含各大学共有的公共科目和体现大学特 色的公共科目,不低于 20 学分;专业学科课程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和专业特性 设置的专业课程,多为必修或选择性必修,要求不低于 15 学分;实习课程是日本 教职大学院的一大特色,是凸显教育硕士培养的实践性的科目,是必修的内容, 要求不低于 10 学分。另外,还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设置了不同的课程类型:(1) 学校经营课程,培养未来的校长、教务长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官员;(2)教学实 践领导课程,培养教学和教学实践研究骨干;(3)道德教育实践课程,培养课外活 动开发、道德教育、学生指导方面的骨干教师;(4)小学教师特别培养课程,培养 适应新型学校教育的新任教师。 美国的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定,各学校的差别很大,一般可分为三 个部分:9-12 学分的核心专业研究课程;21-27 学分的本专业研究课程;6-12 学 分综合性的实践研究课程(含学位论文)。不同学校的最低学分要求也不同。 英国的课程硕士分为全脱产和在职学习两种。全脱产学习 1 年,30 周的上课 时间,实行“2 门核心课程+4 门选修课程”的课程结构。以教育管理专业为例, 沃威克大学规定的 2 门核心课程是“研究方法基础”和“教育的领导与管理” ,选 修课是从一系列有关教育管理的课程中选读 3 门,如“资源和财务管理” 、 “人力资 源的开发与配置” 、 “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 “成绩的测量与评价” 、 “教育的国际 展望”等;另外,再从其它专业课中选修一门。 这种课程结构简单、主次清晰, 课程之间有机结合,不仅突出了核心课程,而且核心课程的课时数倍于其他课程。 2 门核心课程中有 1 门是所有专业(方向)都必修的,即包括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 在内的“研究方法基础” ,另 1 门则是本专业(方向)的带概论性质的主课。 在这 个课程结构中找不到单独设置的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课程,这些课程的 的原理、规律、技术、方法已有机地结合到所有其它课程中。 李永春.中日教育硕士制度比较研究j.科技信息,2008:26. 秦春生,戴继天,孙平.中美教育硕士教育比较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1):36. 袁锐锷,中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0(3):28. 袁锐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中英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96. 李蕾蕾.对我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5):82 第一章 绪论 -8- 4、关于课程实施方式的研究 英国对教育硕士的课程,并不是采用统一大纲或教科书来进行规范,而是采 用评估标准进行规范,运用视导手段进行监督管理,在这种政府的宏观监控下, 各大学拥有教学管理的自主权,他们积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努力促进理 论与实践的结合,自觉规范教学过程。 日本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的特点。在课程实施中必 须采用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教育方法,如案例研究、实地调查、模拟教学、集体或 小组讨论、教学观察与分析、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远程学习等灵活多样的课 程实施方式。另外,为确保实习的顺利实施还建立了合作学校制度,与普通中小 学建立合作关系,来实现长时期实习和实地调查等实践性教育。 1.4.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作为一种新型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形式,还处于起步 阶段,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和参考,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育科技企业竞争策略与教育品牌建设研究报告
- 2025年工程经济社会效益分析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内容总结试题及答案
- 工程投资的法律合规性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学考试实践与理论的试题及答案
- 媒体融合与产业生态建设:2025年广播影视行业融合产业生态建设报告
- 行政管理人才选拔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本科考试复习计划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交流技巧试题及答案
- 施工计划与安排试题及答案
-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工作制度及流程(模板)
- 2025届南通市重点中学中考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窝沟封闭课件
- 大数据平台建设及运营合作协议书
- 工程车驾驶员安全培训
-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检测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 业务合规培训
-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专题13:图文转换(学生版)
- 工厂实验室规划和建设
- 空调售后客服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