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表现.doc_第1页
浅析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表现.doc_第2页
浅析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表现.doc_第3页
浅析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表现.doc_第4页
浅析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表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台词的阶层差异表现 杨晓君 摘要:语言的阶层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作为宫廷剧的佼佼者,其台词很好地体现了语言的阶层差异。因而,本文主要以剧中的台词为核心,力求研究其阶层差异在语言本体方面的表现。 关键词:台词阶层差异后宫甄嬛传 语言的阶层差异,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也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透过不同社会阶层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语言在不同阶层中的表达方式。正如美国约翰布鲁克斯所说:“一个人的言谈永远是他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告示牌。”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作为宫廷剧中的佼佼者,自xx年11月17日上映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各大电视台接连播放,可谓风靡一时。后宫甄嬛传之所以能够成就斐然,自然与其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演员精湛的演绎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该剧的人物语言具有区别于同类电视剧的独特魅力,一度引起了观众对于“甄嬛体”的热议。同时,从皇帝到奴婢,剧中人物在穿着、行为、言语等方面的不同,充分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这种阶层差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剧中不同阶层人物的语言表达都要符合本阶层的身份地位,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充分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因而,本文主要以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的台词为核心,力求研究其阶层差异在语言本体方面的表现。 一、语音表现 (一)音强 语音是从人的发音器官中发出并且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有四个物理属性,分别是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其中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又称音量,它与发音体震动的幅度有关。我们通常所说的“低声下气”中的“声”指的就是音强,它用来形容说话和态度谦卑恭顺的样子。在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人物台词的阶层差异在音强上表现为高阶层者音强强,而且时常带有重音;低阶层者音强弱。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的人物有着鲜明的阶层差异,有时为了突出中心思想,表明身份地位的差别,在声音的强弱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最为明显的是皇上与奴婢及后宫妃嫔对话时,声音响亮、底气十足。所处阶层最高的皇帝音强强;而奴婢和妃嫔,受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限制,在语言表达上要注意“君王在上”,说话的态度要谦卑恭顺,因而在声音的强弱上表现为“低声”“弱语”。 (1)皇上:这茶是用梅花上的雪水泡的吗?怎么有一股梅香呢? 余莺儿:皇上恕罪,是奴婢身上不小心染上了梅花气味,惊扰了圣驾。(第5集) (2)皇上:去太医院传旨,江诚、江慎赐死,华妃褫夺封号,降为贵人,慢着褫夺封号,降为嫔。(第23集) 例(1)是皇上初见余莺儿时的一段对话。此时的余莺儿还是倚梅园的一介宫女,身份卑微,因而在回皇上的话时低着头,声音微小,音强很弱,生怕由于自己的鲁莽“惊扰了圣驾”;而作为一国之君的皇上,此时盘腿坐在榻上,表情冷峻,声音响亮,音强较强,带着一种质问的口气,不怒自威。由此可见,声音的强弱在语言表达中作用明显,是显示人物身份地位最好的标志。例(2)是皇上让苏培盛传旨时的一段表述,此时皇上知道了华妃伙同江诚、江慎陷害眉庄假孕之事,话语中虽没有明显的怒气,但声如洪钟,不容抗拒,“赐死”“嫔”等字的重读,更显示出皇上一言九鼎的威严。 (二)语调 语调是指说话时的腔调,是一句话中声音高低抑扬以及轻重的配置和变化。一句意义完整的话既包括词汇意义,还包括语调意义。所谓“语调意义”就是指说话人用语调表示的态度或口气。在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人物台词的阶层差异在语调上表现为阶层高者语调平缓,喜欢拉长语调,意在凸显自己的位分高贵或对地位低者的轻视;阶层低者多用升调,表示疑问及不确定性。 皇后作为六宫之首,在皇上的妃嫔中所处阶层最高,一般而言其语调比较平缓,喜欢拉长语调,这样不仅符合其母仪天下的贤淑风范,更能显示出其执掌六宫的威严气势,使她端庄稳重的形象跃然于荧屏之上。 (3)皇后:熹妃,照理说,你的宫里本宫是可以不来的,只是因为你是胧月公主的生母,又怀着身孕,有些事情不能不顾着你的颜面,所以本宫只好叫了端妃和敬妃,一起过来走一趟。(第59集) (4)皇后:本宫身体不适,病了这几个月,什么事情都有心无力,所以都撒手交给了端妃和敬妃操劳,端妃的身子一向就弱,而敬妃带着胧月公主也是自顾不暇,难免有些纰漏。(第59集) 例(3)(4)是皇后对熹妃所说的一段话,此时的甄嬛虽然已至妃位,但是她所处的阶层依然不及皇后,因而皇后依然要履行“训导妃嫔,以正宫闱”的职责,语调虽然十分平缓,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着皇后的威严,对于“纰漏“二字的重读,以及故意拉长的语调,都是为了警醒端妃和敬妃正是因为她们办事不利才导致宫中出现了“对食”之事,其语调既保住了皇后的威严,又指责了妃嫔。由此可见,人物说话时的语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自己所处的阶层,因而语言的阶层差异在语调方面表现明显,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 二、词汇表现 (一)称谓语 称谓语是说话人用来称呼与其对话者的用语。在日常交际中,称谓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最为清晰直观的交际策略,交际双方想要表达的许多意义,有时不必通过语句,通过称谓就可以明白无误地表达出来。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作为宫廷剧的领军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清朝雍正时期的皇家称谓,透过剧中人物对称谓语的运用,可以看到人物身份地位的鲜明差别。 妃嫔处在不同阶层,其称谓语的使用会随之发生变化。甄嬛是剧中的一位核心人物,其阶层变化也是众多嫔妃中最多的一位,她的一生可以说走过了所有的阶层。通过其称谓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她的阶层变化。在甄嬛未参加选秀时,侍女浣碧称其为“小姐”,如例(5),说明此时的甄嬛仍待字闺中;当她入选为秀女时,其父甄远道跪迎甄嬛时称她为“小主”,可见“小主”是对秀女的称呼;甄嬛入宫后直至她彻底除去华妃,皇上将她封为菀妃时,侍女槿汐才改口称她为“娘娘”,如例(6);之后,她受皇后陷害被迫出宫修行时,皇上称她为“甄氏”,侍女浣碧再次称她为“小姐”,槿汐则称她为“娘子”,太医温实初与果郡王都以“嬛儿”相称,连她自己在面对宫中的妃嫔时也自称为“贱妾”;等到甄嬛复宠回宫之后,其所处阶层几经变化,位分由熹妃变为熹贵妃,最终成为圣母皇太后,在这一过程中,宫人一直以“娘娘”相称。 (5)浣碧:都说这里的菩萨最灵验,小姐的心思一定能如愿。(第1集) (6)奴婢们:恭喜娘娘荣升菀妃。(第43集) (7)皇上:甄氏离宫后,这儿就再没人动过。(第47集) (8)浣碧:哪个人说我们小姐得了肺痨,哪个大夫说过了,你们这样满口胡说,也不怕天打雷劈吗?(第48集) (9)槿汐:甄嬛娘子刚刚生完孩子,怕是一路上受了寒,你可有红糖能讨一些吗?(第46集) (10)果郡王:嬛儿,我没有和你开玩笑。 甄嬛:可我只能当您是玩笑 果郡王:从前你是皇上的女人,现在已是自由之身。(第49集) (11)温实初:嬛儿离宫后,贵人一直郁郁寡欢。(第46集) (12)祺嫔:阿弥陀佛,本宫还以是谁,原来是菀嫔娘娘,已经不是菀嫔,该如何称呼呢? 甄嬛:贱妾甘露寺莫愁。(第47集) (二)礼貌语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的礼貌用语使用十分频繁,而这也恰好体现了其作为古典剧的特色。古代社会,礼制严苛,处于不同阶层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交谈对象时,礼貌用语会有一定的区别。处于封建社会最高等级的皇上,为了显示其一国之君的威严,对待比其地位低者是不必使用礼貌语的,这在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体现得很鲜明。笔者通过统计发现,整部电视剧每集均会使用3至5次类似“请”“烦请”“劳烦”“谢过”“谢”等礼貌词语,这其中有阶层低者向高者的请求,也有出于语境或礼貌需求阶层高者向低者的请求,但无论出于何种情况,皇上都没有使用过类似词语。由此可见,其特殊的身份地位赋予了其特殊的话语模式,而这也显示出了不同阶层使用礼貌语的差别。 剧中不乏这样的场景,各宫小主或娘娘,在对待皇上身边的太监总管苏培盛和皇后宫里的掌事姑姑剪秋时,用词客气,通常会使用“烦请”“劳烦”“谢过”等词;而对待那些身份卑微,无权无势的奴婢时则很少甚至不会使用这样的词语。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苏培盛和剪秋虽为奴婢,但是他们处于奴婢阶层中的最上层,所依附的对象位高权重,因而,受到的待遇要好于一般奴婢。 (13)惠贵人:请公公不要和皇上说我来过了。(对苏培盛说)(第14集) (14)菀贵人:烦请通报皇后。(对剪秋说)(第14集) (15)菀嫔:这地方收拾得如此干净利落,本宫知道是公公费心了,在此谢过公公。(第39集) (16)苏公公:菀嫔娘娘万福。 菀嫔:苏公公请起。(第41集) 除此之外,剧中使用的“皇上万福金安”“皇上万岁”“娘娘金安”等是妃嫔向皇上、奴婢向主子请安时常用的表达方式,而在整个宫廷中,“万岁”只能对皇上一人使用,意在表达其可以绵延永久的寓意。“万岁”一词用于皇上的专称始于汉武帝,而用来表达对皇上的祝福则最早出现于唐朝,在现代社会“万岁”一词早已褪去了曾经的“辉煌”,既可用于普通人物,也可以用于值得庆祝的场合。虽然电视剧后宫甄嬛传拍摄于现代,但是它的台词很好地还原了历史,剧中的“万岁”是皇上的专属用词,打上了阶层差异的烙印,深刻显出其不同于其他阶层的语言特点。 三、结语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不同阶层人物在语言表达方面的差异及技巧,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首先,从中可以了解古代的礼仪文化,为我们更好地学习礼仪、宣扬礼仪提供借鉴;其次,我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要注意自己的说话策略,既要遵守礼貌原则,也要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最后,这部电视剧中有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应对得宜则困境解除,应对不当则陷于不利,于是,我们应当从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做到融洽相处,文明相处。当然,出于剧情需要,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也有不符合那一时代的人物言谈,以及过于激进的内容,我们应当去粗取精,从中吸取值得我们学习的知识,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Labov.W.拉波夫语言学自选集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xx. 2美罗友枝著,周卫平译.清代宫廷社会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xx. 3后宫甄嬛传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