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大名县束馆镇方言语音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大名县束馆镇方言语音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大名县束馆镇方言语音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大名县束馆镇方言语音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大名县束馆镇方言语音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大名县束馆镇方言语音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b s t r a c t d a rn i n g c o u n t y o f h e b e i p r o v i n c e , w h i c h w a s o n c e t h e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c e n t e r o f t h e f a m o u s d a m i n g f u i n h i s t o ry , i s s i t u a t e d o n t h e j o i n t o f h e b e i , h e n a n a n d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s . b e c a u s e o f t h e s p e c i a l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p o s i t i o n , i t s d i a l e c t i s i n fl u e n c e d b y b o t h z h o n g y u a n a n d j i - l u m a n d a r in s w h i c h a r e c o - e x i s ti n g h e r e . t h e r e f o re , it h a s m a n y t r a n s i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u n t i l n o w , t h e r e is o n ly a b r i e f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a b o u t d a rn i n g d i a l e c t, f o u n d i n d a m i n g c o u n ty a n n a ls , w i t h o u t a n y m o n o g r a p h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n d a rn i n g d i a l e c t re s e a r c h . t h i s d is s e r ta t i o n w i l l in v e s t i g a t e s h u g u a n t o w n o f d a r n i n g c o u n ty , w h i c h i s i n t h e j o i n t o f t h r e e p r o v i n c e s . t h i s d is s e r t a t i o n a t t e m p t s t o s k e t c h a g e n e r a l p i c t u r e o f t h e p ro n u n c i a t i o n , a n d f i l l t h e b l a n k i n t h i s fi e l d w it h t h e f u ll a n d a c c u r a t e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m a t e r i al . t h r o u g h s y n c h r o n i c a n d d i a c h r o n i c d e s c r i p t i o n ,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o r i g i n a n d t h e p r o n u n c i a t io n e v o l u t io n i n s h u g u a n d i a l e c t , a n d g i v e s s o m e in t r o d u c t i o n o n s o u n d c h a n g e s i n s p e e c h fl o w . mo r e o v e r , t h i s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d i s c u s s e s l i t e r a ry a n d c o l l o q u i al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i n s h u g u a n d i al e c t . t h i s d i s s e r ta t i o n i s s u b d i v i d e d i n t o s i x p a r t s : c h a p t e r o n e i s i n t ro d u c t io n , w h i c h g i v e s a g e n e r al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o f t h e g e o g r a p h i c l o c a t i o n , h i s t o r i c al c h a n g e s a n d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v e d i v i s i o n o f d a rn i n g c o u n ty . i n a d d it io n , t h e d i s s e r ta t i o n al s o p o in t s o u t t h e s i g n i f ic a n c e in s e l e c t i n g t h e p r e s e n t t o p i c a n d i t s r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 t h i s p a rt p r o v i d e s t h e n e c e s s a ry b a c k g r o u n d m a t e r i al s f o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a n d a n a l y z in g s h u g u a n d i a l e c t . c h a p t e r t w o p re s e n t s p h o n o l o g i c a l s y s t e m o f s h u g u a n d i al e c t . i n t h i s p a r t w e l i s t t h e i n i t i al s , f i n a l s a n d t o n e s o f th e d i al e c t . t h e n w e i l l u s t r a t e t h e r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in it i al s a n d fi n al s . i t p r o v i d e s a n e n t i re l y a n d a c c u r a t e p h o n e t i c s tr u c t u r e . c h a p t e r t h r e e d e al s w i t h t h e c u r r e n t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s o f a n c i e n t r u s h e n g c h a r a c t e r s . t h i s p a r t w i l l i l l u s t r a t e s t h e c o m b in a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c o f a n c i e n t r u s h e n g c h a r a c t e r s i n s h u g u a n d i a l e c t , t h ro u g h a p a r t i c u l a r d e s c r ip t i o n a b o u t t h e c u r r e n t ab s t r a c t c u r r e n t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s o f s o m e s p e c i f i c r u s h e n g c h a r a c t e r s i n s h u g u a n d i a l e c t a n d d e t a i l e d c o m p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m a n d s ta n d a r d s p o k e n c h i n e s e . c h a p t e r f o u r i s a b o u t t h e p h e n o m e n o n o f l i t e r a r y a n d c o l l o q u i a l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i n s h u g u a n d i a le c t . a ft e r a d e t a il e d a n a l y s i s a b o u t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l i t e r a ry a n d c o l lo q u i a l p r o n u n c i a t io n o f i n i t i a l s , fi n a l s a n d t o n e s , a c o n c l u s i o n i s m a d e t h a t t h e c o l l o q u i a l in s h u g u a n d i a l e c t t o o k z h o n g y u a n m a n d a r in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a s a f o u n d a t i o n , a n d h a d a b s o r b e d s o m e j i n a n d i a l e c t s f e a t u r e s , a n d t h e l i t e r a ry h a s t w o s t r a t a : t h e o l d o n e b a s e s o n b i g h e b e i ma n d a r i n , s t i ll a l i v e i n s o m e o l d - f a s h i o n e d p e o p l e w h o r e a d p r i v a t e s c h o o l . t h e n e w o n e c a m e in t o w i t h th e i n fl u e n c e o f t h e s ta n d a r d s p o k e n c h i n e s e , p o p u l a r i n m o s t y o u n g m e n p e o p l e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t h e o l d l i t e r a ry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g r a d u a l l y v a n i s h e s . c h a p t e r f i v e d e a l s w i t h s p e c i a l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c h a n g e , w h i c h in c lu d e s a s s i m i l a t i o n a n d d is s im i la t i o n p h e n o m e n a , s o u n d - c o m p o u n d w o r d s a n d s o u n d - d i n d e d wo r 山. c h a p t e r s ix p r e s e n t s a h o m o p h o n e t a b le w h i c h p r o v i d e s b a s i c m a t e r ia l s o f s h u g u a n d i a l e c t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 k e y w o r d : s h u g u a n d i a le c t l it e r a ry a n d c o l l o q u i a l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a n c ie n t r u s h e n g c h a r a c t e r s s p e c i a l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 c h a n g e i i i 符号说明 符号说明 本文采用国际音标符号记音, 完整的 音节有口 , 声母和韵母没有【 , 送气符号用“ “ ” , 零声母用 ,r 。下表是文中所涉及的国际音标: 辅 晋 沐 、哭 双 唇齿唇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后 塞不送气 p tk 送气 p 0 t k 0 塞 擦 不送气i s 咚 岭 送气 ts 6 扩 t ob 鼻浊 mn 习 边浊1 擦清fg 争 c x 浊 孔y 兀 音 圆唇元音 舌尖元音 前后 舌面元音 前央后 高 半高 半低 低 ( yyu ) ( o ) 1 简飞 从i y u 丫0 自 e s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 扫描、 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 学校有权提供目 录检索以及提供 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 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 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 本授权书。 指导教师签名: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解密时间:年月日 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 气拭托、 八祥. 刀又几 a 部声年( 最 长5 年, 可 少 于 石 年 ) 秘密古1 0 年 ( 最长1 0 年, 河少于1 0 年) 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 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 对本论文所涉 及的研究工作做出 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 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学 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日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大名县束馆镇概况 1 . 1 . 1大名县地理位置和历史沿革 河北省东南端的大名县,是冀鲁豫三省的交界处.其东与山东省萃县、冠 县接壤,南与河南省的南乐县相连,西部、北部与本省的魏县、广平、馆陶毗 邻。 大名县人民 政 府驻大名镇,北距省会石家庄2 4 7 公里,西北距邯郸市7 3 公 里,西南距河南省安阳市9 2公里,南距河南省浪阳市 7 5公里,东距山东省聊 城市9 2 公里,东北距山 东省临清市1 0 1 公里. 大名县境内 一望平原,漳河、卫河、马颊河三条河流,从县境南北穿过, 将全县分割为卫河东、卫河西、漳河北三个大块。其中,卫河原名御河, 又称白 沟,源于太行山南端山西省南部山区的晋城等县和河南省北部山区的博爱县、 武陆县及辉县等县,由山间泉水汇流而成。汉朝末年曹操将淇水、汤河、安阳 河引入白 沟,以 便运粮。隋朝大业年间,隋场帝再次开挖白 沟,并改称永济渠。 自 汉以 来, 卫 河便 成为 沟 通 大名南 北的 水上 交 通要 道, 故自 古 有 运粮河之称。 , 大名历史悠久,远近闻名。旧志载:“ 阳平 ( 历史上曾为阳平郡) ,古名胜 地,介齐、鲁、晋、赵间,控扼中原,襟喉南北” , “ 地大物众,密迩荤毅,声 教先被” 。春秋时期,大名初属卫,后属晋。战国时期属魏,魏武侯以为别都。 汉成帝时,以孝元皇后世居委粟里 ( 大名古地名) ,家凡九侯五大司马,故曾以 “ 贵乡”名之。 “ 控扼中原,襟喉南北”的地理位置,使大名一度成为兵家必争 之地。为抵御契丹之南侵,宋太宗曾于太平兴国五年 ( 公元9 8 0 年)驻哗大名, 真宗也于咸平二年 ( 公元9 9 9 年) ,御次于此, “ 恺甲于军中” ,契丹主隆绪 “ 知 帝亲征,纵掠而去” 。 真宗景德三年 ( 公元 1 0 0 6年) 寇准主持天雄军,称大名 为京都开 封的“ 北门 锁钥” 。 仁宗庆历二年 ( 公元 1 0 4 2年) 辽聚兵幽蓟, 声言 攻宋, 仁宗纳吕 夷简之议, 升大名府为北京,以 示抗辽决心。 大名自 三国 魏文帝黄初二年 ( 公元2 2 1 年) 至民国2 6 年 ( 1 9 3 7 年) “ 七七 事变”的1 7 0 0 年间, 先后是郡、州、 府、路、道治所在地。曹魏黄初二年置阳 平郡,北周为魏州:唐德宗建中三年 ( 公元 7 8 2年)田悦膺称魏王,改魏州为 第一章 引言 大名府。 宋为北京大名 府, 元为大名路, 明、 清为大名府,民国3 年 ( 1 9 1 4 年) 建大名道, 辖冀南4 7 县。 1 9 2 8 年改道为大名专区, 辖1 3 县. 1 9 4 5 年大名解放, 一度将县城及郊区建市,不久废市并入县。 从先秦实行郡县制以来,大名县先后数次与魏县、元城县分分合合,合合 分分。现在的大名县境,是历史上大名、元城两县的疆域。 大名县境东西长3 6 . 4 公里,南北宽2 8 . 8 公里,总面积 1 0 5 2 . 9 8 平方公里, 耕地1 0 9 . 9 0 1 万亩, 辖六镇、 3 3 乡、 6 5 1 个 行 政村 1 . 1 . 2大名方言的归属、语音特点和内部差异 根据 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河北大名县是河北省仅有的两个中原官 话方言点 之一 ( 另一处是魏县)u u io u 。 大名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同时又受冀鲁 官话、大河北方言的影响,是一个情况较为复杂的过渡区。大名方言的语音特 点主要有: ( 1 ) 普通话的 开口 呼零声 母字, 大名 话读 为 舌根 浊擦音丫 声 母字。 ( 2 ) 大名话分尖团音,古精见组字音不同。 ( 3 ) 普通话读作r . 。 、 u o , a i , e i 的部分字,大名话读作 或u e 。 这些字 除假摄、 止摄的十几个舒声字外,其余的都是古入声韵变为舒声后的大名读音; 另外就是相当于普通话语助词 “ 的、地、得”和动态助词 “ 着”及词缀 “ 子” 的主要元音是e .在这方面大名方言内部有所差异,详见后面说明。 ( 4 ) 大名话有四个单字调。 古清声母入声字、 次浊声母入声字今多读阴平, 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多读阳平。 根据语音的差异,大名方言大体可以卫河为界分为河西、河东两部分,河 西又分为杨桥一带和城关周围两个小的方言区域。以营镇、北堤、金滩镇、从 善楼、家北为主的东部边缘乡镇,其语音与山东话接近;龙王庙、 鲍庄、马陵、 捻头等东南边缘乡镇,河南话音较浓:西部、北部与魏县、 广平、馆陶毗邻的 边缘区域, 其语音也呈过渡色彩.方言的内 部差异主要有: ( 1 ) 大名话的尖音字多分布在县城、城周围、 卫河东及县城北一些居民的 语言之中, 城西和城南不多见。 ( 2 ) 河东、河西、县城的声调调类调型相同,调值有所不同。 ( 3 ) “ 的、 地、 得、 着、 子开 的 发 音, 内 部 有差 异。 回民 说“ 着、 子” 为 【 t r o 第一章 引言 汉民 内 部 也 不 尽相同, 除了 金 滩 镇、 营 镇、旧 治, 其他 说【 t e ; 县 城、 杨 桥、万 堤、 金滩镇、 营镇说“ 的、 地、 得” 为p i ,家北毗邻山 东, 说 t i ,旧 治说 l e i , 王村、 王乍 村、 龙王 庙、 孙甘 店、 束 馆镇说 l e i i o 1 . 1 . 3束馆镇概况 卫河以东距大名县人民政府驻地2 5 . 8 公里处的束馆镇,东接山东省萃县, 南与河南省南乐县接壤,是冀鲁豫三省边缘村庄的交界地。 束馆镇原名安贤镇, 因西晋文学家、史学家束哲辞官居于此,在此地开馆收徒而得名。自明朝以来, 便以束馆名之,没有变化. 束馆镇境内 有一条马颊河,穿越东南部将该镇所辖农村分割为三部分。马 颊河是一条平原排涝河道,源于河南省埃阳,经清丰、南乐进入大名县西付集 乡,向东北经束馆镇、w,北乡 进入山东省萃县,经聊城、高唐县至土呈口 入渤 海。 束馆镇辖1 9 个行政村( 巧个自 然村) , 镇东十里外的阎庄村“ 一脚跨三省, 是真正的 三省交界村。 束馆是一个较大的农贸集镇, 每旬 ( 农历) 二、 . 七大集, 山东、 河南的群众纷纷来此交易,是三省交界处的一个较繁荣的贸易中心.幻 该地居民与河南、山东两省通婚频繁。 束馆方言属于大名方言河东片,声韵调类与县城基本相同。由于地理位置 特殊,当地居民与河北省其他地区联系较少,却与河南山东两省来往频繁,因 而束馆镇方言比县城保留了更多的古音和外省口音。 第二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及材料来源 1 . 2 . 1选题意义 人们根据古入声的分化,把官话区划分为三大块:( 1 )中原官话,包括中 原官话和兰银官话区,古入声一分为二,正是历史上长期作为政治、文化活动 中心的中原地区,狭长的河西走廊是它向西的延伸;( 2 )北方官话,包括胶辽 官话、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和冀鲁官话区,古入声一分为三,属于后来代中原 官话区而起的新兴重心区,包括河北、山东一带以及向东北的延伸;( 3 )古入 第一章 引言 声整 类转 变的 西南官 话 和 保留 入声的 江 淮官话并为 一 类, 称 之为 南方官话 。 河北大名县处于中原地区,坐落在河北、河南、山东三省的交接点上,越 过河南境内,就是安徽省,不愧是 “ 控扼中原,襟喉南北”的 “ 北门锁钥”之 地.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在历史上一度是名城,经济和政治地位突出,河运 发达,因而其方言必定受到来自 四面八方官话的影响。 目前,对于大名方言的研究,除了 大名县志之方言部分的简要记述以 外,学术界尚没有专著系统地研究大名及其下属乡镇的方言。在普通话影响日 益加剧的情况下,抢救各地方言,尤其是受普通话冲击正在快速失去本身语言 特点的方言,就成为当务之急。 大名处于三省交界处, 而大名县下属的束馆镇正好处在这个交界点上。我 们选择调查束馆镇方言,一方面考虑它离县城较远,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受 普通话的影响相对较少;另一方面考虑它 “ 一脚跨三省”的位置,更能代表大 名县语言具有过渡性这个特点。 音变现象十分复杂,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方面探索束馆方言的音变特点, 冀为方言比较、方言接触及其他方言研究提供一个标本,做一点工作。 1 . 2 .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细致描写和纵横比较的方法,力图对单点语音进行翔实的记录; 与此同时,综合利用音系学、社会语言学、词汇扩散理论的成果,对当地方言 的语音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另外,本文采用现代统计方法得出的数据,可为现 代方言研究数据库增添材料。 1 . 2 . 3材料来源 本文研究所使用的材料分别来自: ( 1 ) 大名县志第五章关于大名方言的介绍; ( 2 ) 作者本人所作的田 野调查; ( 3 ) 发表在刊物上的 相关资料以 及方言专著。 第一章 引言 第三节 发音人 作者自 幼在束馆镇长大,通晓当地口语,故根据自己的语感,设计出调查 字表和词表,并同当地人合作,进行核实、修正、补充。为了得到准确的资料, 并对当地方言进行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作者先后调查了多位发音人 ( 详见附录 二) ,其中主要发音人有五位,介绍如下: 陈爱素,女,5 3 岁,初中学历,退休前从事会计工作,从未离开过本地。 陈耀庭,男,7 3 岁,读过私塾,高小学历,退休干部。 陈克敬,男,7 3岁,读过私塾,高小学历,务农,世居本地。 聂考臣,男,5 3 岁,高中学历,国企职工,下岗后做零售生意。 吕 任,男, 7 5岁, 读过私垫,小学退休教师, 擅长书法,在当地小有名气. 第二章 束馆方言语音系统 第二章 束馆方言语音系统 第一节 声母 束馆方言有二十三个声母: p巴补 八逼沪 趴盘普皮。 煤门 木米f 肺法福乏 t 大刀就 毒户台踢脱炭n纳年捏女1 拉连 路吕 i s咋祖精聚i s “擦取清促s三心雪素 tf招住 责 泽扩唱尺 厕侧, 水谁 缩色4 人 输 锐肉 t i;经刚街决t h权轻骑掐吸下歇学 k联刚隔革砂 棵扩客克x虎和黑核y局鹅 袄德 一衣耳屋远 说明: 1 ,“ 属、 癌、 袄、 撼、 藕、 爱 ” 等古疑影 母开口一二等 字的声 母是y 2 、古精清从心邪和见溪群晓匣五母今读齐齿和撮口两呼的字,束馆方言一 般不相混。 如 “ 精 ts il 3 l # 经 t c i g l ” 、“ 酒 t s i o u - 久【 t 9 i o u . 3 、古日 母逢效流咸宕摄的开口 三等的 部分字 “ 饶、 绕、 揉、染、 瓤”读作 零声母;古日母逢山臻通摄的合口三等的部分字 “ 软、润、闰、戎屯绒、茸、 乱”读作零声母;喻三喻四母普通话读作日母的字“ 荣融容蓉铭” 读作零声母。 4 、古庄组遇合三上声字“ 所” 、止开三去声字 “ 厕万、深开三、臻开三、曾 开三、梗 开二、 通合三入声字 “ 涩、 瑟、 侧、测、 色、音、责、策、册、 缩” 读 作咚 、 护,, 而普 通 话读 作怡 、 t s h . s e $ 疑母 逢山 开三、 宕开 三、 止开 三的部 分字, 如 “ 孽、 疟、 虐、 拟” 等字, 在一 些老 派发音人口 里,读作零声母。 第二章 束馆方言语音系统 第二节 韵母 束馆方言有四十二个韵母,儿化韵在外: 1字 词四 伺i 踢 鸡集 七u 谷 肚福路 y 菊足 铜续 飞 知吃是师 a拔杀发他i s加瞎轧牙u a 花挂抓挖 。剥脖 沫泼u o 活 烙勺嚼y o确学 药 脚 丫哥渴喝恶 。 德 这 涩 裂i 。 歇 姐 撤 戎u e 国 雪 绝 说y e 瘸 靴 月 倔 a i 盖栽核买i a i 鞋街介疥u s i 怪帅揣获 e i 给贼笔墨u e i 雷回累泪 a u 桃包好绰i a u校表票跃 o u 手头肉狗i o u流袖九秋 a n 三山 弹班i a n挽电 咸钱u a n 官乱全酸. y an 权远眩娟 a n 深真门 陈i n 斤亲 勤 沁。 村春困 俊y n 军 云 裙训 a p 堂 方 棒蹭i a p刚良 香 呛u a王 光芒装 匆耕灯生 碰句 醒领冰 精 ,u 明翁嗡瓮刊 穷荣融绒 2r儿耳二而叨 红横中 捅 说明: 1 、 蟹合一灰韵来母 “ 雷、儡、累v . n,止合三脂韵来母 “ 垒、类、泪”, 止合 三支 韵“ 累 - n . a - ” 保留 着古 介 音u , 读作 lu e i a 2 、 蟹开 二皆 韵见母“ 皆 、 秸、 阶、 介、 界、 芥、 疥、 届、 戒”, 匣 母 “ 谐、 械”,蟹开二佳韵见母 “ 街、解、懈”,匣母 “ 鞋、蟹” 今读音的韵母为i a i , 3 、 古宕开 入声韵 变 舒 声 后的 大名方言韵 母为y o , u o , 如: 雀鹊 脚却 虐疟约 药跃钥、略掠勺芍嚼削。 4 、山 合三薛月屑三韵 精 影 两组的 字, 读y e , 宕开 三药 韵、 江开 二觉韵 的 精见两组的字, 读y o , 不相混。 5 、山合三仙韵精组字,普遍读合口韵u a n ,如 “ 全、痊、泉、宣、选”。 6 、 见组和端组德陌麦韵的部分字, 老派发音人读让 , 如 “ 格隔特克刻黑核”。 7 、以 : 为韵腹的字较多. 这些字除来自 假摄止摄开口 三等的十几个舒声字 外,其余的都是古入声韵变为 舒声后的读音。详见下表: 第二章 束馆方言语音系统 表2 . 1韵腹为的字的中古音来源 假开三 麻韵遮车蛇奢赊佘 e 马韵者扯拾社惹 e 妈韵蔗射鹰赦舍 e 止开三志韵厕 e 咸开三叶韵折涉摄 e 、 lc 深开三缉韵蓄涩 e 山开三 薛韵列烈裂哲重撤辙折浙舌设热 e 山合三薛韵劣拙说 e, u 曾开一德韵默得德特肋勒则塞刻克黑 e 、 让 曾开三职韵侧测色音 e 曾合一德韵国或惑 ue 梗开二陌韵百柏伯迫拍魄白陌拆泽择宅客窄 e、 i s 麦韵. 册麦脉摘责策册革隔核 e 、 lc 第三节 声调 束馆话有四个声调 ( 轻声在外) : 阴平 3 3高专尊铁福鹿笔尺 上声5 5五老暖拐好米里炒 阳平4 2拿鹅麻娘局合舌读 去声2 1 3 近是共六饭害抱树 第四节 声韵配合关系 束 馆 方言的声 韵 配合 关 系 主 要是: p - 沪 , m只拼开 齐合 三呼, 不拼撮口 呼: f 只拼开合, 不拼齐撮; t , 户 只拼开齐合三呼, 不拼撮口呼; 拼合口呼限于u 韵; n 、 1 和. 声 母能 拼开 齐 合 撮四 呼; ts , t s h , s 能 拼开 齐合 撮四 呼, 但不能 拼以y 为 介 音的 复 韵 母 : 4 , tg h , p , 2 , k , k , x 只 拼 开 合, 不 拼齐 撮; t o , t l; h 、 。 只 拼齐撮, 不拼开 合: y 只拼开口 ,不拼齐撮合三呼. 第三章 古入声字的今读调查 第三章 古入声字的今读调查 第一节 引论 入声的问题十分复杂,也备受关注。研究入声,对于方言分区及语音演变 等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汉语各方言中,保留入声的,情况复杂:有的 保留 着一 、 一 、 一全套入声韵尾, 有的己 不完全, 有的 保留 着喉音韵尾, 也有的 只剩下入声自 成一个调类.入声消失的方言,入声韵归入阴声韵,促声调归入 舒声调,归并情形也不尽相同。例如,宕摄药韵 “ 薄烙落脚药钥角勺芍剥嚼” 等字, 在北 京 方言中 读 作a u , i a u , 与效 摄 合 流; 在中 原 官 话中, 读作u o , y o , 读作1 o 的 与 果 摄 合流, 读作y o 的,自 成 一 个韵 母。 再 如, 入声消失 后, 清声 母入声字在济南方言和洛阳方言中归入阴平,在北京话中则分派四声。 束 馆 方 言 入 声 已 经 消 失, 入 声 韵 归 入 阴 声 韵 , 促 声 调 归 入 舒声 调。 研 究 该 方言古入声字的归向 情况,并与普通话比 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古 入声字在当地的演变规律。本章调查分两部分:一是通过调查入声字在当地老 年发音人当中的归并情况,并与普通话和周边方言比较, 得出主要特点;二是 选择声调作为观察点, 调查束馆方言在普通话影响下,不同年龄段人群入声字 归调变化的趋势。 本文调查所用的字表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的 方言调查字表 ( 修订本) 的基础上, 参考刘淑学先生 中古入声字在河北方言中的读音研究 中 使用的 入 声 字 调查 表 习 , 有所增减 而 成。 字表的 设计 遵循以 下 两个原 则: 一、考虑到调查时不是让被调查人读字表,而是采用询问的方式,因此当地人 口 头上经常使用的字,即使生僻,也收录了,如: “ 踢、默”等字。二、对于 某些事物当地有不同说法的字,如 “ 蟋蟀” ( 当地是“ 促织万)的 “ 蟀”,或 不见于本方言的音, 如 “ 捆”字 ( 当地人用“ 煽” 字表示这个动作)一律不用。 总之,完全尊重当地人的方音习惯, 避免出现口 语中不常用的字。经过严格筛 选,该调查字表共收4 7 7 字, 其中清入2 6 1 ,全浊入1 1 5 , 次浊入1 0 1 . 第三章 古入声字的今读调查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一:古入声字今读特点 束馆方言古入声字存在文白异读,文读有两层:旧文读和新文读 ( 见第四 章) 。 对于有文白两读的入声字,本章取其白 读和旧文读,舍其新文读。另外, 为了 使束馆方言古入声字的归并特点更显明,我们把该方言与普通话及其他方 言进行了比较。调查和比较结果如下: 3 .2 . 1声母 与普通话相比,4 7 7 个入声字中声母读音不同的有5 4 个,其中尖音字是3 7 个,这些字分别是:妾节泄雪薛屑切七漆膝 ( 膝是误读)悉致戌削爵觉雀鹊熄 息即媳绩迹脊集集习袭截绝疾嚼夕籍席寂. 这些字全部出现在清入和全浊入里。 清入有2 3 个,全浊入有 1 2 个. 普通话读作平舌,而当地是卷舌的音有1 0 个:涩则侧色测策册缩泽择,清 入8 个,全浊入2 个。 普通话读作n 声母,当 地读零声母的字有4 个:虐疟逆孽, 全部是次浊入。 误读字有3 个:陌摄膝 普通话读送气,当地读不送气的字1 个:触 3 .2 .2韵母 束馆方言入声己经消失,入声韵分归舒声韵,下面是入声韵和阴声韵在束 馆方言中的合流叠置情况: 表3 . 1中古入声韵和阴声韵在束馆话中的合流叠置表 束馆 方言 韵母 中古入声韵条件和例字中古阴声韵条件和例字 深开三章组执汁湿十什拾 臻开三知系侄秩质实失室日 曾开三知章组直值织食识殖植 梗开三知章组只赤斥尺适释石 梗开四溪母吃 止开三知持耻置治士使事脂至 庄章组之诗知池支施是迟师 蟹开三知章组滞制世势誓逝 第三章 古入声字的今读调查 续表 中古入声 韵和阴声韵在束馆话中的 合流叠置表 i 深开三知系以外立粒缉集 习急级及 臻开三知系以外毕密蜜七疾 吉乙一 曾开三知系以外力即息极忆翼 梗开三知系以外璧僻积惜席译 梗开四部分劈笛锡击滴踢绩寂 梗合三昔韵以母疫役 止开三帮组( 部 鼻离利李奇寄弃 分) 泥组见系欺机毅移医衣 蟹开三知系以外蔽毙例祭际艺 蟹开四闭米梯泥挤计绮 a 咸开一二端知系答纳杂腊扎插 咸合三非组法乏 山开一二帮组端知系拔达辣 擦杀铡 山合三非组发伐罚 宕开一明 母摸一 牌 假开二帮组端知系 疤爬拿茶茬沙 果开一端系少量字大他 扭 咸开二见系夹掐峡甲匣压 山开二见系轧_ 4 花 瞎辖 假开二见系家牙虾霞鸦 蟹开二见系少量字佳涯崖 u舀 山合二庄组见系刷滑猾挖刮 山合三微母袜 假合二庄组见系蛋耍瓜花蛙 a i 梗开二帮母伯大 一 哥 梗开三匣母核一 算 梗开三影母扼一 要 蟹开一帮组除外台来在海爱大 蟹开二见系排拜债楷握挨败 部分字除外 u a i 臻合三生母率顺 梗合二匣母获一 得 曾合一匣母或一 者 惑迷 - 蟹合二拽乖怀怪快 止合三庄组揣衰帅摔 丫 咸开一见系鸽喝合盒磕 山开一见系割葛渴喝_ v 宕开一见系阁各鹤恶、 。 果开一见系歌蛾河个贺 第三章 古入声字的今读调查 续表 中古入声韵和阴声韵在束馆话中的合流叠置表 0 山合一帮组拨泼钱末沫抹 臻合一帮组勃脖悖没ix - 宕开一帮组博泊莫膜摸 江开二帮组剥驳 果合一帮组波坡婆磨 流开三非母否 uo 山合一端见系脱夺撮括活 宕开一端系精组托铎落洛作 错凿薄烙乐 宕开三略掠爵雀鹊嚼弱 见系以外绰削- x 1p 条 着勺芍 宕合一见系郭廓扩 江开二知 见系部分桌啄握捉镯朔觉一 得 山 合三精组部分绝沪头 雪一 花 衡 果开一端系疑母 多拖驮挪罗搓我 果合一帮组以外 朵妥骡锉过火锅 y o 宕开三见系脚虐疟约药钥 江开二见系 觉- 5 . , 察 角确摧 部分字岳乐音 一 学 u 臻合一不突卒骨窟忽没 汀 臻合三非知章组佛书物术出述 通合一木秃独鹿禄毒酷 通合三见系以外 福竹祝束轴六一 庄 深开三日母入 江开二镑母澄母朴浊混 - 山 合一帮组部分拨一 拉 抹 一 拉 遇合一布土奴苏姑梧胡 遇合三非组知系 夫赴猪初书如主 流开一帮组部分某亩牡母拇 流开三非组部分 谋浮妇负富副复 流开三章母帚 y 臻合三泥见组律橘屈 曾合三云母域 梗开三群母剧 通合三泥见组菊郁绿锡曲 局玉狱畜 山合一来母将 遇合三见系虑去誉屡句遇 止开三来母履篱筑一 第三 章 古入声字的 今读调查 续表 中古入声韵和阴声韵在束馆话中的 合流叠置表 y 通合三精组足俗肃宿 臻合三精组戌煌致 遇合三精组絮蛆徐序叙绪取 趋须趣聚需 ei 曾开一帮端见系北贼墨 臻开三帮母部分字笔 梗开四帮母壁层 卜 摘 蟹开一帮组贝沛 蟹合一帮泥组杯培妹 蟹合三非组废肺吠 止开三帮组被美备王臂披掉避 止合三非组飞肥费味 a u 江开二帮组雹 宕开三昌 母绰宽 - 山 合一端母掇拾 - 宕开一来母落 一 价 、 一 生 络孑 效开一保刀劳操高豪 效开二见系以 外包茅闹抄 效开三知系超赵招少绕 i a u 宕开 三知系之外削 皮 跃)c - 进 山 开 三心 母屑 朴儿 效开二见系交郊巧孝效 效开三知系以外 表燎焦小笑骄妖 效开三日母部分绕 效开四钓挑料箫叫晓 ou 通合三屋韵知系粥肉 流开一偷头楼走狗呕 流开三知系及 非组部分字抽宙愁周柔 i o u 通合三屋韵泥精组六陆 流开三非组流秋袖丘牛有由 知系以外 流开三日母揉 已 咸开三部分猎折褶涉 深开三澄母、生母蚕涩 山开三列烈裂哲哲彻热 撤辙折浙舌设折 曾开一部分默得德特勒则塞 曾开三庄组侧测色音 梗开二部分册伯百迫柏麦脉责 择宅窄魄拆客陌策 假开三章组遮车蛇奢赊佘者蔗 射察惹扯舍社 止开三初母厕 第三章 古入声字的今读调查 续表 中古入声韵和阴声韵在束馆话中的合流叠置表 i s 梗开二部分拍孽革隔 曾开一部分戒肋刻克黑 咸开三四端见系聂摄- i9 接帖 蝶叶业 山开三四帮端见系别孽揭撇 铁切结 果开三群母茄 假开三精组见系姐些写借谢 夜野爷 ue 山开三心母薛 山合三非组以外拙说绝- ,n , 雪下 - 曾合一见母国 y e 臻合三群母掘倔 山合三四见系 悦阅撅月秽越日决 诀缺穴 宕合三见母级 果合三见系瘸靴 从 上表 看出 , 入声 韵分归 二 十 三个韵 母, 其中u s 和y o 没 有与 之相对 应的阴 声 韵。 与 普 通话相比 , 束馆方言多出 了。 、 u s , y o 三个韵 母: 咸深曾山 开三摄、 曾开一、梗开二的字,普通话读作y . 8 i . i e 的音,束馆方言读作 。 ;山开三合 三合四曾 合一的部分字 “ 薛劣绝- z 1 雪f - 拙说国”,读作u e ;宕江摄部分字 “ 脚 虐 疟 约药 钥觉角 确摧岳 乐 r- 学觉 - 9 、 一 察 ” 读作y o . 另外,普通话读作 i e 的部分字,束馆方言i s ,开口比较大。臻开三、梗开 四、曾开一帮组部分字“ 墨、 笔、 壁” , 普通话读作。 和i 的,束馆方言读作e i ; 曾合一梗合二的匣母字“ 获、 或、 惑” 有旧文读u a i ;宕摄山摄部分字“ 绰、 掇、 落、络”有旧文读a u :梗摄部分字“ 伯、核、扼” 有旧文读a i . 与普通话相比, 4 7 7 个古入声字中有1 2 5 个字的韵母有差异,其中有6 7 个 清入字、2 7 个全浊入字、3 1 个次浊入字。例字分别如下: 表3 . 2韵母与普通话有异的古入声字 清入6 7缩足肃促伯格责革隔百窄柏迫魄客策册壁拍拆册摘国 克侧色测塞黑逼得摄德则觉角确剥脚绰雀鹊爵着削刻 致戌佛笔彻撤设屑浙雪折哲涩摺褶拙说薛蛰悼约 第三章 古入声字的今读调查 续表 韵母与普通话有异的古入声字 全浊入 2 7轴熟俗白泽择宅核获特或惑浊学薄嚼着勺芍凿佛辙舌折绝蛰涉 次浊入 3 1额陌麦脉墨默肋勒岳乐摸烙乐略掠虐疟跃没列烈裂热孽蔑末抨劣 悦阅猎 3 .2 . 3声调 束馆方言入声消失, 入声调分归舒声调。 4 7 7 个古入声字的今读声调情况如 下: 表3 .3古入声字在束馆方言中的归调比例统计表 清入 2 6 1全浊入 1 巧次浊入1 0 1 阴阳上去阴阳 上去阴阳上去 2 1 31 31 4 . 2 19 8 91 256 7342 7 8 2 %5 %5 %8 %8 %7 7 %1 0 %4 %6 6 %3 % 4 %2 7 % 从上表可以看出,清入字归阴平的比例高达 8 2 %,符合中原官话清入归阴 平的特点。其他分归阳上去三声的字分别是:阳平胁别卒佛博爵着酌攫媳 识责幅:上声恰给哆设乙乞索朴抑孽赤的叔嘱;去声妾怯泄彻撤轧毕 必率错侧饰亿忆碧璧释益壁畜祝。 全浊入字归阳平的比例是7 7 %,其余依次归入上声、阴平、去声,比例是 1 0 %, 8 %, 4 %,这些字分别是:上声闸涉习袭术述剧辟蜀属仆昨:阴平 集突秩鹤雹特夕淑复;去声林倔弼寂续。 次浊入字归入阴 平和去声的比 例高达9 3 % ,而归入阳 平和上声的仅占7 %, 分别是:上声抹额辱褥;阳平茶蔑膜。归入阴平的比例为 6 6 %,远高 于归入去声的 2 7 % 。这符合当地的语言情况:束馆镇毗邻山 东河南,处于中原 官话和冀鲁官话的包围中。由于冀鲁官话和中原官话一样,都是清入和全浊入 分别主要派入阴平和阳平,因而观察冀鲁官话在当地的影响,主要从次浊入的 归并特点上来看。中原官话入声字的归调特点与冀鲁官话的主要区别是:次浊 入字中原官话是派入阴平的, 而冀鲁官话是派入去声的。束馆方言次浊入声字 两分的局面,体现了冀鲁官话对当地方言的影响。 第三章 古入声字的今读调查 第三节 调查结果二:不同年龄人群入声归调的差异 本节数据来自 于4 5 名发音人,其中男性2 3 人,女性2 2 人。这些发音人被 分为不同的性别和职业及受教育程度,但调查中发现职业和性别都不如年龄的 因素影响大,受教育程度有些影响,但不如年龄的作用显著。本文暂不考虑这 些因素。 把发音人按年龄分四组,6 0以上为老年组, 4 0 - 5 9 岁为中年组,2 0 - 3 9 岁为 青年组, 2 0 岁以 下为少年组。 老年组1 1 人, 中年组1 3 人, 青年组1 2 人, 少年 组9 人。统计数据取各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