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中 中 文文 摘摘 要要 人类需求的激增、生产方式的粗放以及设计所引导的过度消费,都使得环境生 态系统不堪重负,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如何能够解决人与环境、资源之间 的矛盾问题?废弃产品再设计观念的引入正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 之间的矛盾关系。这种思想是对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一项亟待开 发的新设计课题;在提倡“物尽其用”的设计原则下,最终实现物质资源的可持续 使用。它的理论和方法将在建设人类良性生态家园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本论文提出了废弃产品再设计的概念,将“再设计”思想应用到那些已经废弃 的产品上。提倡在设计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身边的废弃资源,如果我们能够把眼光放 得足够长远,或许在这些废弃的资源身后,同样隐藏着无限的创造源泉和财富价值。 首先,作者先阐述了再设计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为以后对废弃产品再设计提供 理论依据;接着,深入分析了废弃产品再设计思想,并结合国内外设计实例分析了 再设计思想在废弃产品中应用的现实意义;然后,深入探讨了废旧产品再设计的分 类与方法,并具体分析了废弃产品再设计思想在废弃塑料方面的应用和实践;最后, 在综合分析了废弃产品再设计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关键词:废弃产品再设计;可持续设计;再设计 ii abstract it is causing double pressure due to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needs ,the extensive mode of production and excessive consumer,and mak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s overwhelmed.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theory of waste product re-design is just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design, waste product re-design takes key effect on rebuilding eco-environment. meantime, it extremely needs breakthrough in the area of design under the principle of utilizing the best use of everyth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oncept of the waste product re-design, and applies the idea to products that have been abandoned. we should reexamine the waste resource around us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 if we are able to see far enough, perhaps there is unlimited source of creation behind these waste resources. first, the author thoroughly describes the origin and concept of re-design, 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on the waste product re-design; then, completely analyses the meaning of the waste product re-design, and elabo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waste product re-design with the examples at home and abroad .next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sorts and the methods of the waste product re-design,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in the waste plastic.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aste product re-design, put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in the process of re-design. key words:waste plastic re-design; sustainable design; re-design 承诺书 51 承 诺 书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山西大学。如果今后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与在 读期间学位论文相关的内容,将承担法律责任。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文献资料外,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 的成果。 作者签名: 20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52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山西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允许 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同意山西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论文的全 部或部分内容。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20 年 月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 1.1 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背景 资源、环境、人口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而环境和资源问题, 正在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和制约。长久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 完全依仗在对地球资源不断消耗的基础上,我们使用现有的各种资源来改善我们的 生存环境。人类需求的不断激增,加速了资源的匮乏,给地球的资源造成无法挽回 的后果。同时,在经济和利益的驱使下,设计沦为满足无节制消费的助推器。企业 为了满足无止境的商业化需求,只关注产品本身的属性,当产品达到技术、功能、 工艺和市场目标后,产品的设计任务便是大功告成了,至于产品的末端治理问题, 则不在企业设计的考虑之内。这使得资源在流通过程中呈现“单一线性式”的发展 模式:资源-产品-废弃物,废弃物成为物质资源的最后归属。特别是在设计中流行 的“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往往会刺激和引导人们过度消费,其结果就是大量生产、 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产品的形式越丰富,意味着对资源的消耗越大,产生的废弃 产品就越多。因此,这一恶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最终导致资源枯竭,从而引发资源 危机,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人类需求的激增、生产方式的粗放以及设计所引导的过度消费,使得每年都有 大量的消费产品被淘汰。这些废弃的产品实际上仍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将其废弃或 只回收其中的一部分可再生资源实际上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那么,如何能够解决 人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问题?废弃产品再设计观念的引入正是为了更好的解决 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的矛盾关系。废弃产品再设计思想是对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它提倡 “物尽其用” 的原则,通过对废弃产品进行再设计,赋予它新 的功能与形态以实现产品再利用 1。 有效的降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也为人 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创意和惊喜。其理论和方法将在建设人类良性生态家园中发挥 关键性的作用。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对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破坏、资源严重浪费的反思,是 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变革。通过对废弃的产品进行再设计,以另一种形式赋 予产品新的生命,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当资源不断地被反复利用,相当于在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 2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从而缓解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目前,废弃产品再设计思想在设计领域只是作为一种理念进行讨论,在工业设 计界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未真正与主流产品的设计和发展结合起来。 选择这个课题做 研究,主要目的是希望引起更多的设计师关注这一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法,希望通过 更多的设计师身体力行,投身到这种设计思潮中,从而引导更多的人认同和接受其 理念,激发人们对废弃产品再设计、再创造的兴趣,形成一种全民的创意设计潮流 和绿色时尚的生活方式。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有许多的日常用品只是因为破损、陈旧或者有新的替代品 而被随意丢弃。也许只要对其做一些改变,它们就不会被抛弃或冷落,并在新的功 能里体现出新的价值 2。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废弃的产品重新利用,将资源再生化, 推动物质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就可以摒弃“用完即扔”的社会现象。这样一方面 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创意和惊喜, 同时还可以节省垃圾处理的费用,可以说是一举三得的好事。因此,对废弃产品再 设计思想的研究不单是对设计风格的探讨,而是引导设计观念的变革,是一种科学 的方法论,对文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3。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国内外研究成果 国外对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例如毕加索的作品公牛 头 ,所用的原料来源于废弃的自行车座和车把,将这些本来不具备审美特性的废弃 产品按照艺术构思组合起来,使其脱离了原有的属性得到升华,在形式上开创了艺 术的先河。毕加索的现成品雕塑在设计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来集合艺术和新 达达主义以及波普风格的兴起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集合艺术和新达达主义的影响下,国外涌现一批独具 慧眼的新锐设计师,他们利用废品、旧照片等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物品,甚至以垃 圾当作创作的素材加以利用。将发现或捡拾的消费文明的废弃品、机器的残片凑合 在一起,成为一种立体艺术的作品。这种思潮是达达理念的另一种呈现形式,也是 大量生产物资过剩时代的表现。这一时期创造了大量值得收藏的艺术作品,并对日 后废弃产品的再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今,对于废弃产品的再设计也一直备受艺术界的关注。在国外每年都有权威 机构发起一系列的相关主题的设计活动和展览,并有一些前卫的设计公司已经开始 从事废弃产品再设计的工作。如图 1.1 是由设计师 john greg ball、 shoko cesar, 第一章 绪论 3 和 darryl barton 共同设计的 cholesterol lamp (胆固醇灯), 堪称为废弃产品再设 计的经典范例。 这个灯的灯罩是用陈放鸡蛋的透明塑料架层层叠加而成的,光线通过 不断地反射与折射营造出非常丰富的视觉效果。 图 1.1 胆固醇灯 然而,中国在对废弃产品利用方面形式比较简单,并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再设 计理念。在国内,对于废弃产品的处理方式上,主要是简单的回收可再生资源。废 弃产品再设计思想只是被少数的设计人士和社会团体所关注。 现在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 废弃产品的设计应该被更多的设计师们关注, 并将其应用在产品、包装和建筑等其他领域,并引导更多的人参与这一设计活动。 废弃产品再设计将是一种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建设有着深远 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1.再设计思想的起源和发展 2.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现实意义 3.废弃产品再设计分类和方法 4.废弃塑料再设计实例应用与解析 5.深入发展废弃产品再设计思想的可行性分析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 4 1.5 论文的结构框架论文的结构框架 图 1.2 论文的结构框架 第二章 产品再设计思想的研究 5 第二章第二章 产品再设计思想的研究产品再设计思想的研究 产品再设计思想为废弃产品再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本章将着重对再设 计思想展开系统的阐述,为后续的废弃产品的再设计的研究提供理论的依据。 2.1 产品再设计的概念产品再设计的概念 “产品”就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资料,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不论 它的社会形态如何,他的有用性即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4。 “再” , 辞海中有三种解释:1、第二次、二次。 书大禹谟 “联言不再” 。 左传僖公五年 “一之谓甚,其可再华?”后亦泛指重复,如再接再厉。2、表示 有所期待,如:再说吧。3、更加,如:再好没有了 5。 “设计” 是“将人为环境符合人类、社会心理、生理需求的过程” 6。 再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使之更加合理化,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产品再设计,简单的说就是对现有产品重新设计,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继 承和创新的设计方法。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对再设计的本质做了阐述; 他认为:从无到有,是一种创造,但将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其内在追 求在于回到设计的原点, 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 以最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 索设计的本质 7。 产品再设计的内涵相当广泛,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其关注的主体也在不断 变化,因此其内容也需要做相应的延伸和发展。虽然再设计思想的内容是变化的, 但是它的原则始终不变:对原有产品再反思、再设计,使其更加合理化、更加适合 时代发展的需求。 2.2 再设计思潮的产生与发展再设计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再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源于人类对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的不断反思,其思想 发展的驱动力来源于人们对“产品-人-环境”这个系统之间关系变化的认识。随着 人们对这个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化,设计所关注的主体也在不断变化,其指导产品再 设计的设计理念也随之变化更迭。 2.2.1 再设计的产生再设计的产生 资源和环境因素引发的设计变革 资源和环境因素引发的设计变革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 6 上个世纪,由于传统的经济模式,使得物质呈现单向线性的流通方式,即“资 源-产品-废弃物” ,大量的产品被生产、消费,最后被废弃,人类无节制的对资源进 行掠夺,最终导致经济的发展和资源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 “到 2030 年,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将 出现衰退,除非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减少使用地球所能提供的自然资源” 8。人类目前 对地球资源盲目的掠夺性使用,己经以 20%的比例超过了地球的承受能力,而且这个 数字每年还在不断地增加。同时,由于人们的过度消费,导致大量的垃圾产生,也 使得我们的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如今,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所面临的最 大的问题,我们不得不对传统的设计方式进行反思,认清设计师身上所应承担的社 会责任感,我们需要对产品重新设计, 对其设计要素进行变革, 创造出既符合人们需 求的产品,当产品废弃时又不影响环境。 例如,日本建筑家坂茂对震后临时住宅(图 2.1)进行的再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环 保理念和生态观念。阪神大地震时,坂茂使用纸管替受灾用户设计了临时住宅和教 堂。他认为由于这种避难所具有临时性,如果建造的房子太过于高级,会使人们定 居下来,偏离了原来的用意。因此,用最简易的工业再造纸建临时建筑,可以有效 的解决日本资源稀缺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现实问题。坂茂对纸的强度进行研究, 将纸筒作防水、防火等处理。在经过严格的强度测试之后,纸筒解决了耐久性、韧 性等问题,完全可以替代钢筋水泥。同时,纸筒作为建筑材料有着广泛的前景,它 对环境的威胁相对较小;再加上纸是可以回收使用的,废弃的纸筒随时可以再次循 环利用。这种设计是既不浪费资源又能合理地达到目的的典范。 图 2.1 坂茂设计的震后临时住宅 人性关怀的诉求 人性关怀的诉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产品的非物质性层面的需求也 第二章 产品再设计思想的研究 7 不断增长。对产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物质方面,而是对产品舒适性、宜人性 以及所表达的情感、个性、文化意识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诉求,产品的功能已经不在 是吸引人们眼球的唯一要素,产品附加的要素成为当下人们对设计的新要求。人类 消费观点的改变,必然促进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的变革,引发设计师对以往的设计 进行再设计。这一时期的设计,更加注重对人性的关怀。 例如美国设计师亨利德雷福斯就坚持工业产品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是高度 舒适的使用性,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他在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基础上发表 了著名的人体测量 ,为设计界在进行产品设计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 2.2.1 再设计的发展再设计的发展 从再设计的产生我们可以看出,再设计是在人类环境、人类社会形态和人性的 需求转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8。 随着人们对这个系统认识的不断变化, 设计所关注 的主体也在不断变化,其指导产品再设计的设计理念也随之变化更迭。以下介绍的 几类设计思想是人们对以往的设计不断反思,基于再设计思想发展起来的设计思想。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经济的繁荣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的高潮,从而进一步刺激 了商业设计的发展;同时又随着“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的提出,大量的产品被淘 汰、废弃,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9。 1972 年联合国召开了举世瞩目的人类环境会议,并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 口号,同时又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1992 年联合国又发表了21 世纪议程 ,决 心彻底改变现行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球环境问题备受人们关注时,设计师 通过绿色设计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创造出更为合理的生活空间和生活产品 10。 “绿色设计”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兴起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是人们对现代化 科技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行的反思;它强调使用低环境影响的材料和能源, 并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应该充分的考虑到环境效益,并把环境要素作为产 品设计的目标和出发点,尽量减少产品设计时对环境的副作用。除了要尽量减少物 质和能源的消耗,而且要使产品及其零部件能够达到循环再利用的目的。绿色设计 要求设计师放弃那种过分强调产品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而将重点放在真正意 义上的创新上面,以一种更为负责任的方法去设计产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11。 因此可以看出,绿色设计应该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再认识,它不仅是一种技 术层面的考量,更是一种观念上的变革,它力图通过对以往的产品重新设计,从而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 8 建立一种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法。 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 进入二十一世纪,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生活 上富足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情感的需求,简单、实用的产品已经再也无法满足人 们对生活品质的高追求。人们对设计的要求变得更加挑剔,产品不仅要满足人们的 生理需求,而且还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因此,再设计的主体改变为对人性需求 的关注,围绕以人性发展的设计思想便应运而生。 产品人性化设计, 是指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 根据人的行为习惯、 人体的生理 结构, 人的心理情况, 人的思维方式等, 在保证产品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 使 人的心理、生理需要和精神追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体现人文关怀对人性的尊重的一 种设计理念 12。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对产 品的某些要素进行优化,让消费者使用时更加方便、舒适。 在日本90年代流行的 “人的感觉的计划”,其目的就是要找出如何才能让消费 者更舒适?更惬意的使用产品?这种想法将设计的人文因素提到了最高的层面, 强调 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赋予产品以“人性化”的品格,使设计更加充满人文关怀? 人性化设计的产品不仅给生活带来了更多的舒适和方便,更重要的是融洽使用者和 产品之间的关系。 例如,1988 年日本索尼公司举办的“sonydesignvision”设计大赛中, 一位 名叫 brain elliot 的青年设计师设计的作品“anlmon 电视机”获得了大奖。 在 这个作品中,设计师彻底改变了传统电视机的功能、造型原则和使用方法,把 “animon”设计成为一个可行走的、听话的“电视机器人”,使用者的遥控使它可 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并能按人的意图调节屏幕角度,变换图像,使人们充分享受 到了“使用趣味”和“使用快感” 13。人们在使用该产品的过程中,人性的需求得 到了无限的释放和满足, 该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对人性需求的深层次的关注和探究。 情趣化设计 情趣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研究多数人需求和特征为中心的设计 理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希望通过 对个性化产品的追求,来体现个人的品味、情趣。在这种趋势的变化下,产品进行 再设计时,消费者的共性需求不在是设计的核心了,小群体的个性化、情感化的需 求成为设计师在设计时所考虑的关键所在。 第二章 产品再设计思想的研究 9 情趣化设计以充分重视人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基础的设计思潮,是一 种更加注重人类情感需求的设计方法。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深层次的挖 掘消费者内心的需求。例如,办公产品中颇具搞笑韵味的“白领先生”系列,是情 趣化设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产品深受人们的喜欢。这些情趣化的产品不 仅可以解决人们对传统产品的审美疲劳,另外还可以为消费者摆脱工作和枯燥生活 的压力,让人有一种归属感和愉悦感。 图 2.2“白领先生”系列办公用品 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设计 随着人类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设计师们逐渐意识到无论将系 统中的哪个要素单独作为设计的主体,都会对其他要素产生不良的影响,只有在设 计的过程中,将整个生态系统作为设计的主体,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系统中各要素的 发展。因此,适应这种发展的设计思想便应运而生-可持续设计,这种设计思想是 设计观念的又一次变革和发展,是人们对“人-机-环境”这个系统的进一步深思与 反省。 所谓的可持续设计,就是“在生态哲学的指导下,将设计行为纳入人机 环境系统,既实现社会价值又保护自然价值,促进人与自然的共同繁荣” 14。可 持续设计强调在产品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里都要充分的考虑这个系统的和谐发展;其 着眼于现代技术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克服传统设计中的不足,在节约能 源、减少材料的消耗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相对于传统工业设计而言,可持 续性设计是既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又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更利于实施生态 环境保护的设计理念 15。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设计领域的延伸与深 化,是对绿色设计、生态设计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是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 可持续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对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 10 变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值得深思与探索的课题。 2.3 产品再设计的应用研究产品再设计的应用研究 再设计的内容比较宽泛,随着时代的变迁,其定义也在不断的扩展,所覆盖的 领域也在不断的延伸。主要被广泛的应用在产品、包装、建筑、平面等设计领域。 2.3.1 产品方向产品方向 产品再设计的经典案例较多,本文以可口可乐瓶的造型再设计为例,来说明通 过再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社会价值。 可口可乐是 1912 年在美国开始流行的一种饮料, 当时用来装饮料的容器是垂直 无曲线的圆柱玻璃瓶,毫无特点可言。由于饮料色泽的原因,再加上瓶子的形状与 市场上的药用瓶子相似,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药,视觉上让人产生了抵触的感觉,无 法达到刺激消费需求的目的。为此,可口可乐不惜以 600 万美元的代价,从鲁特玻 璃公司购入亚历山大山姆森的玻璃瓶子设计的专利,用此来改进可口可乐的瓶型。 再设计后的整个瓶型凹凸有致,相对于原先的设计更为活泼靓丽;瓶型的中下部是 扭纹型的,如同少女所穿的条纹裙子,而瓶子的中段则圆满丰硕 5。这种瓶子的造型 不仅美观而且实用,其结构为中间粗,两边较细,给人份量很足的感觉。并且人机 化的设计使得抓握瓶子的感觉更加舒适,不易滑落。正是通过对产品的再设计,使 得可口可乐因此声名大振,从此畅销全世界。这款瓶子也成为了产品再设计中的经 典,至今仍然广为使用。 2.3 旧可口可乐瓶 2.4 再设计后的经典瓶型 第二章 产品再设计思想的研究 11 2.3.2 包装方向包装方向 在商品市场竞争的动力下,不仅要通过包装再设计来引起消费者对产品的再注 意,还要使消费者能够通过包装色彩、包装图形和包装造型精确的理解产品,利用 视觉化和语言化的形象识别将再设计后的包装变为具有时代特征的包装,从而促进 商品的销售,扩大市场份额 16。 图 2.5 深泽直人设计的“果汁皮”饮料包装 图 2.5 为再设计后的饮料包装,通过对传统的饮料包装进行再设计,给消费者 带来新奇和亲切的感觉。将这种视觉化的设计手法应用在产品的包装上时,用户会 产生似曾相似的感觉,倍感亲切,如香蕉皮的包装带来的视觉和触觉与真实的香蕉 很相似。当把产品放到用户面前时,用户会觉得这就是他们需要的,能联想起在大 脑中对水果和自然根深蒂固的感知。此包装的再设计成功准确的传达了产品所具有 的信息,从而深得消费者的喜爱。 2.3.3 建筑方向建筑方向 再设计思想在建筑方面的应用也更为广泛,常见的有房屋和城区的改造;如北 京 798 就是由一座旧无线设备厂改造而成的。自 2001 年以来,来自各地的艺术家开 始集聚 798 厂, 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闲置的厂房, 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 (德 国包豪斯建筑风格) ,稍作装修和修饰,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 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经由 建筑空间、 当代艺术与历史文脉以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 798 已经演化为一种 文化的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大众都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在城市文化的观念上 产生了非凡的影响。 如今的 798 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 12 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图 2.6 改造后的 798 图 2.6 为再设计后的 798,设计者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 将原有的厂房重新设计和改造, 带来的是对于生活方式和建筑空间的创造性的理解。 这些闲置的厂房经过艺术家们的改造后成为新的建筑作品,在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 区的旧有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 2.3.4 平面方向平面方向 日本设计大师原研哉为梅田妇产医院设计的标识系统突破了传统对标识和空间 的利用,是对传统的视觉传达进行创新 17。他力图通过对标识系统进行再设计,表 现出触觉在视觉传达中的可能性。 这家医院的标识系统最大的特征就是标识本身都是用布做成的。原研哉选择这 种设计的首选理由是想传达一种柔和的空间感觉。由于考虑到来医院看病的人不仅 仅是病人,还包括生存前后来静养的产妇,因此,再设计标识系统时,除了要多少 保持一点必要的紧张感之外,还要加大其亲和力,让人们感觉到温暖和舒适。 图 2.7 梅田妇产医院的标识 原研哉所做的,是在修正和发展现存的设计概念,将设计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他的设计不是追求视觉上传达给人何其多的冲击力,它是能在人不知不觉中完成你 第二章 产品再设计思想的研究 13 所期望的信息传递,让某种理念、观点深入人心,渗入五官中去。 本章小结 本章小结 本章从再设计的概念入手,接着对再设计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深入的剖析,为废 弃产品再设计理念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对再设计思想在产品、包装、建筑、平面 等方面的应用的研究,为研究废弃产品的再设计打下铺垫。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 14 第三章第三章 废弃产品再设计概述废弃产品再设计概述 生活中废弃的产品无处不在,与其将其丢弃,不如想办法利用它们创造新的价 值。其实,在我们身边,并没有所谓的垃圾,垃圾只不过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垃圾 还是世界上唯一增长的资源 18。只要我们重新审视这些废弃资源,或许在这些资源 身后,同样隐藏着无限的创造源泉。 废弃产品再设计观念的引入正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人类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 盾关系,在“物尽其用”的设计原则下,最终实现物质资源的可持续使用。通过对 废弃产品的再设计,一方面可以缓解对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人们通 过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变废为宝,创造新生活。 3.1 废弃产品定义废弃产品定义 “废” , 辞海中有两种解释 1、停止,不再使用。废黜(罢免,革除) 。2、没 有用的,失去效用的。废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方) 。 废弃产品顾名思义就是指被搁置或不再使用的产品。它包括两种含义: 废弃的 产品可能是由于更加先进和时尚的产品推出,使得旧产品过时而不在使用;也可能 是由于损坏了,无法修复而导致的废弃。 荷兰有个工业设计组织-“永远属于您” (eternally yours)将产品的寿命分 为三类,他们认为:任何产品都有三种形式上的寿命:经济寿命、技术寿命和心理 寿命。更便宜、更先进的新产品问世了,使得正在使用的老产品的经济寿命堪忧; 产品损坏,无处可修,则属于技术寿命的结束;一样东西不再适合用户的品味和喜 好,则是其心理寿命到了尽头 19。 其实,废弃产品这个概念是一种相对概念,在某种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它可能 被看作为废弃物,在另一种情况下它可能转变为更具有使用价值的资源。可以对废 弃的产品重新再设计、再利用,这就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使得人们少扔、晚扔 东西。这同计划生育领域的原理相似:不仅提倡少生,还提倡晚育。无形当中减少 了对环境的破坏和缓解了资源紧缺的问题。 3.2 废弃产品分类废弃产品分类 目前,环境与资源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发展。大量的废弃物围绕着我们 生存的环境中,哪里有工业的文明,哪里就有废弃产品,其无处不在。这些废弃产 第三章 废弃产品再设计概述 15 品主要包括废饮料瓶、罐、废纸、废布、废玻璃瓶等。 关于废弃产品的分类,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分类方法和类型也不尽相同。 按照处置方式及来源不同,将其分为工业废弃产品、生活废产品、建筑废弃产品、 电子废弃产品 20。根据回收方式可分为可回收废弃产品、不可回收废弃产品、有害 废弃产品 21。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可以将废弃产品分为两类:产业废弃产品和生活废弃产 品。产业的废弃产品是伴随以盈利为目的的各种产业活动产生的废弃产品,如分发 剩余的宣传单片、报废的零部件等等,这些产品可能是工业生产中剩余的边角材料, 也可能是超出使用需求的生产输出品,或是报废的物品。生活废弃产品是指以消费 为目的的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产品。如废旧的塑料、旧报纸、丢弃的饮料罐、 破旧的瓷器等等。我们通过对这些废弃品再设计的研究,寻求一种更适合人类、环 境、资源协调发展的设计方法。 3.3 加速产品废弃的根源加速产品废弃的根源 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飞速的发展,消费者的观念也随之更新换代,生活水平 的提高,使得人们有经济能力来 “显示消费”和“显示闲暇” 22。同时,由于技术 和设计的助推,使得消费者在有能力消费的同时开始过度消费,这就必然会导致大 量生产、消费和废弃。技术、设计和消费者价值观的改变是促使产品废弃加速的根 源。 3.3.1 消费者价值观的改变消费者价值观的改变 在物质经济相对繁荣的今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于是更多的消费者开始 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而在以科技为依托的今天,满足人类的这种需求是很容易的。 因此,消费者的价值观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通过购买产品给人 们带来的附加价值,此时的消费开始趋于“炫耀性消费” 。这种消费并不单是为了满 足个人生存的需求,而是消费者希望通过这种消费方式向周围的人显示自己的社会 地位、经济实力、生活情趣和对文化文明追求。于是人们盲目的、无节制的追求那 些象征着时尚和潮流的产品,借此来取得一种心理的满足。然而这类产品更新换代 的频繁很快,产出的商品在短时间内就会被功能更强大、式样更时尚的新产品所取 代,使原有的产品相形见绌,显得陈旧老化,失去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于是消费者 将会毫不留情的将其搁置或扔掉,追求更新、更好的产品。 消费者价值观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消费行为。人们的喜好直接决定着市场的方向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 16 和产品的“寿命”。研究表明,在促成产品加速过时方面,消费者的心理因素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炫耀性消费”往往会打乱正常的消费秩序,并误导消费方向。在某种意 义上,炫耀性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不仅助长了社会上的消费主义风气和享乐主义思 潮, 还造成了财富的严重消耗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3.3.2 科学技术的革新科学技术的革新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现代化的进程,人们的生活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高科技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福音。汽车、火车、飞 机等交通工具的出现结束了人类徒步而行的时代;手机、电脑的出现改变了人与人 之间的沟通方式。这些都应该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 好处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也跟着时代不断更新换代。第二代电脑比第一代电脑改 良许多,而第三代的电脑又比第二代先进一步。由于技术一再改进的原因,产品不 断地被优化;同时,由于消费者购买能力的提高和对高层次生活的追求,促使人们 不断追求更先进、更优越的产品。高科技的应用和盛行,加速了产品在整个产业链 的循环速度,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被缩短,新产品还没来得及展现它所有的魅 力就被更先进的产品推出历史的舞台,沦为无人问津的过时产品。这些产品最终被 人们丢弃成为污染环境的垃圾。见图 3.1 图 3.1 大量被淘汰的汽车 图 3.2 电子产品成为淘汰最快的产品 可以说,科学技术的革新是加速产品废弃的助推力量,这一点可以通过对电子 产品发展的研究得到证明。电子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周期短,更新速度快, 被废弃的也快。 在发达国家, 电脑的平均更新换代周期在 1997 年为 6 年, 而到至 2005 年平均周期为 2 年,在短短的 8 年中电脑的平均使用周期下降了 4 年,产品更新换 第三章 废弃产品再设计概述 17 代的速度实在是惊人。见图 3.2 3.3.3 设计的负作用设计的负作用 如今,在设计界中流行的“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往往会引导人们追求过度消 费。企业只注重产品的商业价值,通过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来提高企业的效益,这 种现象在技术发达的国家尤为突出。世界先进国家的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日本 已经缩短为三个月,甚至不到三个月。日本夏普公司认为以个人电脑为例,若在三 个月不推出新产品,则本企业的产品就会淘汰 22。这种不断推陈出新的设计方式虽 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和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但是却严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 的污染。 同时,在提倡的“以人为本” 、 “人性化设计”的今天,满足人类自身的利益和 需求,已经作为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衡量设计活动结果的唯一尺度。然而, 由于人类的需求永远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并且不同的消费群体消费需求又是各不 相同,因此,这就意味着产品的形式和功能必须千姿百态。这种多层次性、多样性 可以从市场上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商品上得到证明,以手机为例就可以充分说明 这一点。然而,由于人们更换手机的频率不断加快,几乎两年左右就会替换新的手 机,这样就造成大量的电子垃圾产生。据统计,当前旧手机的全国淘汰量估计为每 年 7000 万部以上,加上手机附件,产生重量约 1.5 万吨的电子废物 23。这些废弃产 品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图 3.3 各式各样被淘汰的手机 从“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到今天市场上争奇斗艳的产品,设计一直刺激人们潜 在的欲望,是导致不可持续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直接原因。设计也因此被指责 为助长消费主义,加剧资源消耗的罪魁祸首,是不良企业牟取暴利的帮凶 24。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 18 3.3.4 废弃产品再设计迫在眉睫废弃产品再设计迫在眉睫 由于技术和设计的助推,再加上消费者过度的消费方式,导致产品的生命周期 不断缩短,大量的产品过时,被消费者搁置或丢弃,成为废弃产品。西欧曾经对电 子产品进行的调查表明,2002 年,电子废弃物的总量约为 400 万吨,占整个欧洲废 物流的 2%3%。而美国新闻周刊也曾报道过,如果世界上各地废弃的电脑软盘 加在一起,每隔 20 分钟就可以建成一座百层高的“摩天大厦”。目前电子废弃物每 5 年增加 16%28%,这种惊人的增长速度最终将毁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 因此,对于这些废弃物的二次开发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刻不容缓的主题。据专家测算, 采取这种利用方式,可减少原生材料量的 20%-90% 25,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对资源 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这种设计理念是时代发展对再设计思想提出的新要求,也 是对再设计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3.4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概述废弃产品再设计的概述 从佛家教义来看,任何一个生命都是有轮回的。每一次生命的结束就意味着下 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这里的轮回指的便是循环的意思。那么,当废弃的产品生命周 期结束后该如何处理呢?对于我们来说,设计从无到有,当然是创造;将已知的事 物陌生化,也是一种创造;如果使已知的废弃的事物熟悉化,更是一种有意义的创 造 26。这种设计是通过回归本源的设计方法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的废弃产品,将其看 作为新资源进行再利用、再创造,即对废弃产品的再设计。 3.4.1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概念废弃产品再设计的概念 所谓废弃产品再设计就是对废旧的物品重新界定和设计,通过对其部件乃至整 体重新利用, 达到节省资源和创造新价值的设计方法。 英国环境设计联盟给出的定 义是:“通过对产品材料、结构作有意义的重新使用,在以节省资源为目的 的前提下,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挖掘潜在生态价值的设计方法” 4。简而言之, 废弃产品再设计就是指将我们身边废弃的产品看作新资源加以利用和设计,使材料 不断循环使用,并创造更多的价值(如图 3.4 所示)。这种设计思想的产生是对过去 我们盲目的追求自身利益而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可挽回后果的反思。 第三章 废弃产品再设计概述 19 图 3.4 物质循环流动图 目前,我们正在大量的使用各种各样的商品,当这些商品被人们消费后仿佛就 失去了使用价值,最终被丢弃,这种观念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人们在使用产品 时只看到了事物的常规功能,例如矿泉水瓶,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该商品的功能 就只是喝水的工具,并且具有一次性的特点,用完就应该被丢弃。这种功能的固着 使得人们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 功能和用途的固定的看法。其实,如果我们能够以多元化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产品, 可能会发现它可以创造更多价值和美感。shelley spicuzza 设计的塑料饮料瓶吊灯 (如图 3.5)就是突破了功能固着观念对饮料瓶的影响,对其造型、材质、空间等因素 重新整理和加工,最终创造出更具美感的产品。这种创造以另一种形式延长了产品 的使用寿命,充分利用了资源,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创意。 图 3.5 shelley spicuzza 设计的塑料饮料瓶吊灯 其实,废弃的产品只是针对其初始性能的废止,并不等于不可再使用,我们不 应该简单的将其丢弃,而应该将其再利用和设计,从而使其进入物质的新一轮循环 过程中。就如 shelley spicuzza 设计的饮料瓶吊灯一样,将废弃的塑料瓶带到另一 个物质循环体系中,延长了它的使用价值。只要我们忠于物质的固有属性,巧妙进 行创作,探求新的使用价值,就可能使其获得新的生命力。 废弃产品再设计的研究 20 3.4.2 废弃产品再设计意识形态的起源与发展废弃产品再设计意识形态的起源与发展 对于废弃产品的利用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但是对人类历史影响最大、意义深 远的应属上个世纪中期。 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国外涌现一批独具慧眼的新锐设计师,他们将捡拾的生 活废弃产品的残片凑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立体艺术的作品。例如毕加索的作品公 牛头 ,如图 3.6 所用的原料来源于废弃的自行车座和车把。独特的创意,另类的表 现手法,使得整个作品带有毕加索式的幽默。他将这些本来不具备审美特性的废弃 产品按照艺术构思组合起来,使其脱离了原有的属性得到艺术上的升华,一切都显 得那么妙不可言。毕加索的现成品雕塑在设计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来集合艺 术和新达达主义以及波普风格的兴起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是废弃产品再设计 思想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图 3.6 毕加索的公牛头 图 3.7 杜尚的泉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 达达主义,出现在二十世纪初,是一场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杜尚就是达达派 运动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代表作泉作为西方美术史中第一件完全利用现成品创 作的“装置”作品,开创了 “装置艺术”的先河。如图 3.7 杜尚认为,是否由作者原创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了它,并引导人们 从新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它,原来实用的意义已经消失殆尽,但它却获得了一个新 的内容。自此,现成品进入艺术领域,逐渐改变以往只能透过画笔和手工制造的移 情投射观念,转向客观视觉背后的精神活动。整个西方艺术的思潮便迈入了另一个 艺术观的里程碑。 集合艺术的兴起 集合艺术的兴起 集合艺术又称“拼合艺术” ,是把身边的废弃产品凑合在一起,成为立体作品的 第三章 废弃产品再设计概述 21 一种艺术,是大量生产物资过剩时代的表现。从 1960 年到 1970 年间集合艺术的发 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艺术运动,这一时期创造了大量的值得收藏的艺术作品,并对 日后废弃产品的再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法国集合艺术的代表人物阿尔曼,其惯用的手法就是将同种物品任意堆积, 使那些丧失机能的废弃品重新获得艺术形式上的美感。阿尔曼的作品“水壶集积” 中可以窥探无遗。 阿尔曼把许多旧水壶集积在木箱内时,显然水壶已经完全失去了 原来固有的属性,而发展成为一种纯表象的形式,一种物体之间的联系性和和谐的关 系。 集合艺术家所关注的,并在废弃品中不懈追寻的也正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神经科病人的饮食护理
- 公司级安全教育培训心得课件
- 房地产年度汇报
- 《荷叶母亲》说课件课
- 鞋厂跟单工作总结
- 了不起的轮子课件
- 辅导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 乳酸酚棉蓝染色课件
- 《罗斯福集邮》课件
- 服装店设计汇报
- 广告标识牌采购投标方案
- (高清版)DG∕TJ 08-59-2019 钢锭铣削型钢纤维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 2025年浦发银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部编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培训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仪表设备管理实施细则
- 磷化工工艺流程
- 2025云南红河州红投永良矿业限公司招聘2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入职教师法律法规培训
- 数字经济与就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