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史专业论文)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研究18601910.pdf_第1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研究18601910.pdf_第2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研究18601910.pdf_第3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研究18601910.pdf_第4页
(专门史专业论文)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研究18601910.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研究 (1860-1910) 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研究 (1860-1910) 研究生姓名:宋佳 导师姓名:崔凤春 专业:专门史 研究方向:思想文化 年级:2005 级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朝鲜人开始大批迁入中国东北,在东北各地逐渐形成了朝鲜移民 社会。关于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历史的研究,目前学术界主要将精力集中于朝鲜族聚居的 延边地区,而对散居地区朝鲜族社会的研究则显得不够系统和深入。笔者认为只有对以鸭 绿江北岸为代表的散居朝鲜移民社会特点的深入探讨,以及将其与聚居区朝鲜移民社会的 比较研究,才能对中国朝鲜族特征有全面的认识。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 引言主要阐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简要回顾了学术界关于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历史的 研究现状,并对文章的选题范围和资料的运用作出了简单的介绍。 文章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着重分析清朝晚期朝鲜人大批迁入鸭绿江北岸,并定居于 此的情况。首先,探讨了明末清初朝鲜人早期移居鸭绿江北岸的轨迹;并分析了十九世纪 中叶后,朝鲜人定居鸭绿江北岸早于图们江北岸的原因;鸭绿江北岸朝鲜人村落的形成过 程及其社会结构特征。第二章分别论述了中、朝、日三国对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政策的演 变过程,以及这些政策对该地朝鲜移民社会产生的影响。第三章从经济、民族关系、社会 文化等三方面阐述了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实况。 结论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了简要的综合和归纳,并从中总结出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 会的特点:其一,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在分布上呈散居、杂居的特点。由于朝鲜移民在各 地所占比重的差异,使得移民被同化的速度也有所不同。其二,从迁出地的情况来看,鸭 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的迁出地显得较为复杂。另外,由于鸭绿江北岸朝鲜人呈散居之势,致 使江北各地移民交流较少,大抵保留迁出地的固有特征。其三,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并非 清政府移民实边的主体,与图们江北岸相比,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拥有土地者少,使得该 地朝鲜移民具有更强的流动性。 关键词:关键词:清朝晚期 鸭绿江北岸 朝鲜移民社会 ii study on the korean immigration community in the north bank of the yalu river (1860-1910) name: song jia supervisor: cui fengchun major: specialized history speciality: ideology and culture grade: 2005 abstract during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19th century, a large number of koreans began to move into the northeast of china, where formed a korean immigration community. at present, the researchers mainly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yanbian area where the korean immigrants lived together. but the research on the korean immigration community in the scattered areas is not very systematic or thorough.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it is only by the profoundly probing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attered korean immigration community in the respect of the north bank of the yalu river, as well a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korean immigration community in yanbian that will bring u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korean.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body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explain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and review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regarding the history of koreans who immigrated to the northeast of china. the author also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ubjects scope and the material utilizatio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main body analyzes the situation that a large number of koreans moved and settled down in the north bank of yalu river in the period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first of all, 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traces that the koreans moved into the north bank of yalu river in the period of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y. secondl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reason why the koreans moved into the north bank of yalu river, which was earlier than they settled down in the north bank of tumen river during the mid-19th century. thirdly, it also describes that the forming process of korean villa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in the north bank of yalu river. the second chapter elaborates the different immigration policies of qing dynasty, korea, japan towards korean immigrants and the impacts of these policies on the korean immigration community.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s of the korean immigration community in respects of economy, interethnic relations and cultur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korean immigration iii community in the north bank of yalu river. firstly, the korean immigrants in the north bank of yalu river showed a scattered and mixed characteristics. secondly, the emigrant places of the korean immigrants in the north bank of yalu river appeared more complex, and generally retained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igrant places. thirdly, the korean immigrants in north bank of yalu river were not the main body of the qing dynastys immigration policy. compared with the north bank of tumen river, the korean immigrants in the bank of yalu river owed less land, which made them relocate more frequently. key words: late qing dynasty the north bank of yalu river korean immigration community 论文独创性声明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 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 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 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 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 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 研究生签名: 日期: 导 师签名: 日期: 1 引言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鸭绿江北岸是仅次于延边的一个重要的朝鲜族居住区。十九世纪中叶后,随着朝鲜人 的不断迁入,在鸭绿江北岸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朝鲜移民社会,对该地朝鲜移民社会特 征的研究有其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移民问题是人类历史一个永恒的课题,朝鲜人海外移民史亦属于这一研究范畴。在移 民史的研究中,对移民的数量、迁移的路线、距离与过程等问题的讨论固然是其基础,然 对移民在新居地形成的社会特征的分析, 以及不同移民社会之间的比较, 则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说,后者不仅是对前者即移民数量等研究的必要接续,更是从事移民史研究的意义所 在。朝鲜人海外移民的历史应追溯至明末清初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当时迁入中国东北的 朝鲜人主要有两支,一支渡过图们江进入延边地区,另一支则移居鸭绿江北岸。随着时间 的推移,朝鲜人还不断向中国东北内陆迁徙,吉林、辽宁、黑龙江以及内蒙古等地都出现 了朝鲜人的居住区。由于政府对各地朝鲜移民采取了不同政策,以及迁入者在新居地的不 同境遇,使得朝鲜移民在定居地组成的社会颇为迥异。因此,对中国东北各地朝鲜移民社 会特征的研究,以及不同地区移民社会间的比较,将有助于全面认识迁居中国的朝鲜移民 群体,这也正是从事移民史研究的意义所在。 时至今日,移居中国东北的大多数朝鲜移民已经成为中国的朝鲜族 ,是中华民族的 重要组成部分。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正式确定了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 的地位。中国政府按照各地朝鲜族的不同特点在朝鲜族聚居的延边和长白地区,设立自治 州和自治县,在朝鲜族散居区则成立朝鲜族自治乡(镇) ,并按照民族平等原则对朝鲜族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于中国东北各地朝鲜移民社会形成过程、生活状 况、风俗习惯的研究,为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民族政策,减少地区民族间的矛盾,促进整 个中华民族的和谐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从朝鲜人迁居鸭绿江北岸与朝鲜移民社会的形成,中、朝、日三国政府对该地 朝鲜移民的态度与政策,以及朝鲜移民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的发展实况等三个方面, 阐明清朝晚期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形成之初的特点。 移居中国东北的朝鲜人大多数加入中国国籍,然仍有一部分为朝鲜侨民。据统计,1945 年日本战败,朝鲜人纷纷回 国,中国东北朝鲜人数由原来的 2,300,000 人,减少到 1,300,000 人。 2 二、研究现状 二、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历史的研究状况大致如下: 日本学术界对朝鲜人移民中国东北的研究起步较早。日俄战争结束后,经营“满鲜” 的国策会社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内部就设立了“满鲜历史地理调查室” ,开始着手对 “满鲜”历史研究。当时日本学者从事调查研究的目的,固然是配合日本政府对我国东三 省的侵略与征服。但其殚心竭力的认真态度,具体入微的调查结果,以及雄厚的财力支持, 都是一般研究工作所不及。这一时期日本学者对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图片,并形成了一批内容详实的调查报告, 其中亦有较多关于朝鲜移民东北的著作,如: 在满朝鲜人概况 在满朝鲜人现势图 最 近间岛事情等,为研究朝鲜人移居中国东北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当时日本学者已 经开始对东北各地朝鲜移民社会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一些学者曾指出,中国东北各地形成 的朝鲜移民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不同特征,是导致各地朝鲜人政治运动形式相异的重要 原因。例如满洲共产匪的研究 (满洲国军政部顾问部,1936 年版)一书认为,在间岛 (今延边地区) 、东边道 和中、北满三个地区朝鲜人中出现的共产主义运动与民族主义的 对立,就与这些地区在朝鲜移民的历史和移民社会性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别有着极大地联 系。 韩国的学术界将侧重点集中在韩国独立运动史的研究上。 但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一些韩国学者也开始意识到,朝鲜人海外移民史的研究实为韩国独立运动史的基石。吴世 昌先生在在满韩人的社会的实态(19101930)以中国对韩人政策为中心 ( 白山 学报 ,1970 年第 9 号)一文中指出,当时韩国的学术界尚未将研究的注意力转向对中国 东北的特殊性、韩中日三国关系和由此引伸出的移居中国东北朝鲜人的地位与生活实况以 及中国政府对这些朝鲜移民政策等问题的探讨。他认为,如果把以上问题置之度外,而仅 片面的对近代朝鲜人在中国东北的独立运动史展开研究,则不会出现令人满意的结果。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韩国学术界出现了一批朝鲜移民史方面质量较高的研究论著, 玄圭焕的韩国流移民史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这是一部朝鲜人海外移民的通史,其中 也涉及到朝鲜移民中国东北的历史。书中将朝鲜人迁居中国东北划分为李朝以前、李朝时 期、日帝统治时期和解放后四个阶段,分别对各阶段朝鲜人迁入原因、移居状况、经济生 活、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记述,涉及面广,引用史料丰富,为朝鲜移民史的研究打 光绪三年(1877 年) ,清政府于凤凰城设“分巡奉天东边兵备道” ,简称“东边道” ;民国三年(1914 年) ,北洋政府 公布法令,将东北划分为 3 个省,下设 10 道,东边道为十道之一。大体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东南部,包括今庄河、岫岩、 本溪、清源、东丰、辽源、柳河、辉南、靖宇、抚松、江源、长白、临江、集安、通化、新宾、桓仁、宽甸、凤城、丹 东等地。鸭绿江北岸属东边道边外地区。 3 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朝鲜人移民中国东北的论文有:高承济的间岛移民史 的社会经济的分析 ( 白山学报 ,1968 年第 5 期) , 满洲农业移民的社会史的分析 ( 白 山学报 ,1971 年第 10 期)和洪钟佖 “在满”朝鲜人移民的分布状况和生业以 1910 1930 年为中心 ( 白山学报 ,第 41 期),以上几篇文章主要侧重于对朝鲜移民社会经 济问题的探讨。此外,吴世昌在在满韩人的社会的实态(19101930)以中国对韩 人政策为中心 ( 白山学报 ,1970 年第 9 号)一文中认为,以往韩国学者仅注重研究日 本政府对朝鲜人的政策, 而作者则将研究的视角转向中国政府对朝鲜移民的态度上。 总之, 当时韩国学术界对朝鲜移民史的研究刚刚起步,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朝鲜移民社 会政治、经济问题。 随着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与细化,学术成果也日渐丰富。韩国学者们开始着手对移民 社会文化生活的研究,特别关注朝鲜移民迁入中国东北后,在与当地民族融和过程中,朝 鲜民族固有文化发生的变化。姜栽植在延边地区朝鲜民族生活方式涵化的变迁 ( 延边 大学学报 ,1998 年第 3 期)一文中,通过对延边地区朝鲜族和汉族民众在生活方式各层 面的相互影响和变化过程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来考察两个民族之间涵化的变迁。金正 镐博士论文东北地区传统民居与居住文化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2005 年)的第四章论 述朝鲜传统民居及居住文化,阐明了由于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的变化,中国东北的朝鲜 民居在继承朝鲜的民居特色的基础上,逐渐发生了某些变化。另外,韩国学者还围绕着由 移民引发的中朝国境问题展开了讨论, 所持观点大致如下:其一,清政府对中国东北地 区的封禁,应被看作对该地的放弃;其二,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 ,穆克登于长白山定 界,仅是清朝单方面的行为;其三,光绪十一年(1885 年)和光绪十三年(1887 年) ,中 朝两次界谈是在宗主国的压制下进行的;其四,宣统元年(1909 年) ,清与日本签订的图 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无效。 中国学术界在朝鲜移民史的研究上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 个方面: 其一,关于朝鲜族迁入的上限问题,学者们各抒己见,但是至今仍未有定论。目前学 术界对此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主张十九世纪中叶是中国朝鲜族历史的起点,如金元石的 中国朝鲜族迁入史述论 ( 延边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3 期) ;另一种则主张朝鲜族迁入 上限应是明末清初,其代表者为朴昌昱论中国朝鲜族历史的上限问题 ( 中国朝鲜族历 史研究 ,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年版) 。朴昌昱先生认为朝鲜族开始在鸭绿、图们两江北 岸的小聚居区,从地区上来看,并非首先形成于延边,而是首建于鸭绿江北岸的东边道地 区,从时间上看,也不是始于十九世纪初,而是始于十七世纪;并指出在十七世纪鸭绿江 关于这一问题,韩国学者发表的论著有:梁泰镇著韩国领土史研究 韩国国境史研究 ,俞政甲著北方领土论 , 金得榥著白头山与北方疆界 ,金声均朝鲜朝北境关防定基略考 ( 白山学报 ,1973 年第 15 号) ,金炅春朝鲜朝 后期之国境线一考以无人地带为中心 ( 白山学报 ,1984 年第 29 号)等。 4 北岸形成的村落,后来如何发展,尚未弄清,有待学者作进一步的考察。 其二,关于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的阶段划分与朝鲜族社会形成问题。学者们对朝鲜人 迁入中国东北的过程进行了梳理:黄有福在中国朝鲜族移民史研究 ( 中央民族学院学 报 ,1993 年第 4 期)一文中,以朝鲜人迁入原因为根据,将其迁入过程划分为 4 个阶段, 即:十七世纪,由战争掳掠而来的早期移民;十九世纪后半期,为寻找生计而来的自由移 民;1910 年代,反日本侵略的流亡移民;1920 至 1945 年,日本殖民政策之下的被驱赶的 移民。朴昌昱在朝鲜族迁入我国史程刍议 ( 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 ,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一文中则将自明末清初至 1931 年“918”事变之间朝鲜族的移居史划分为四 个时期:1620 年到 1670 年,战争强制性劫持移民时期;十七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八 十年代,冒禁潜耕时期;1885 年至 1910 年代,移民实边时期;1910 年到 1931 年“918” 事变,自由移民时期。这种划分方法反映出作者更加强调以延边地区朝鲜人迁入情况作为 划分标准。 此外还有马平安的 近代朝鲜族移民我国东北线索梳理(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 1997 年第 1 期)将朝鲜族移民过程分为清朝末期、民国初年和“918”事变之后三个阶 段进行考察。 有关朝鲜族社会形成的论著有孙春日试论延边朝鲜族聚居区的形成 ( 民族史硕士 论文集 ,延边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 (吉 林人民出版社,2001 年版)等。孙春日一文,将延边地区与东边道地区进行比较,分析了 朝鲜族聚居区最先在延边形成的原因。金春善则侧重从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形成,社会经 济问题以及朝鲜人的“归化入籍”与自治运动几个方面,论述明末清初至 1931 年“918” 事变前,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性质。 其三,朝鲜移民政策问题。赵兴元所著图们江北朝鲜移民问题研究 (吉林文史出 版社,2004 年版)一书,从清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政府对朝鲜移民的管理着眼,阐述 图们江北岸朝鲜族形成的过程。此外,关于这一问题学者们发表的论文有如下几类:第一, 阐述清政府对朝鲜移民政策演变过程,如姜龙范的清政府移民实边政策与中国朝鲜族的 形成 ( 社会科学战线 ,2000 年第 4 期) ,衣保中、房国凤的论清政府对延边朝鲜族移 民政策的演变 ( 东北亚论坛 ,2005 年第 6 期)等;第二,关于朝鲜移民的国籍问题, 此类论文有:姜龙范、崔永哲的 “日韩合并”与间岛朝鲜人的国际问题兼论中日两 国在朝鲜人国籍问题上的政策纷争 ( 东疆学刊 , 1999 年第 4 期) , 孙春日、 朴兴镇的 清 代越界朝鲜人编入华籍之争与中国国籍法的制定 ( 延边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2 期)等; 第三,关于清政府对朝鲜移民的土地政策问题,如孙春日的论清政府对犯禁朝鲜垦民的 土地政策 ( 满族研究 ,2002 年第 3 期) 。从研究内容来看,学者们大多将侧重点放在中 国政府对朝鲜移民的政策上,而姜龙范的近代中朝日三国对间岛朝鲜人的政策研究 (黑 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0 年版)一文则另辟蹊径。其将中朝日三国政府对延边朝鲜移民 的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使问题阐述得更加明晰,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还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到朝鲜移民社会经济、文化 5 生活的各方面。孙春日主编的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 (延边教育出版社,2002 年 版)是第一部论述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的学术著作。书中从语言、教育、文学、婚姻家庭 等九个方面对中国朝鲜族文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丰富详实。但是,该书未能从整体 上概括朝鲜族社会文化的特征。赵英兰的东北朝鲜移民社会经济与文化考察 ( 东北亚 论坛 ,2004 年第 5 期)一文对 1840 至 1945 年间,东北朝鲜移民社会经济与文化进行了 一番考察, 认为朝鲜移民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又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社会经济与文化。衣保 中的博士论文近代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史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2002 年)则 较为全面地揭示了近代东北地区朝鲜移民水田开发的历史进程。 其五,关于中朝两国的边界问题,学者们亦有较多论述,杨昭全主编的中朝边界研 究文集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998 年)一书,就将学者们关于该问题的论文整理成册。 由于清末图们江流域“间岛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学术界主要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图们江 流域,如衣保中、刘洁的 “间岛问题”的历史真相及中日交涉的历史经验 ( 史学月刊 , 2005 年第 7 期) ,论述了“间岛问题”的由来,并从中总结出清朝与日本政府关于“间岛 问题”交涉的历史经验。陈慧在博士论文清代中朝图们江界务研究以“穆克登碑” 为中心 (延边大学,2007 年)中提到:图们江界务问题是正确阐释中朝边界的核心问题, 而穆克登查边及其后遗问题所引发的中朝图们江界务纷争,是中朝图们江边界争议的基础 部分。 由上可知,目前中国学术界对朝鲜人移民中国东北史的研究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 从研究视角来看,主要是把朝鲜人移民中国东北的历史纳入到中国民族史的研究范畴之 内,并在宏观上构建了朝鲜族历史的研究体系。第二,从研究地区来看,主要将精力集中 在朝鲜族聚居的延边地区,对散居地区朝鲜族的研究则显得不够系统和深入。然而,笔者 认为只有对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散居朝鲜族的特点的探讨,以及将其与聚居区 朝鲜族进行比较研究,才能对中国朝鲜族特征有全面的认识。目前,学术界对鸭绿江北岸 朝鲜移民的研究限于少量的论文或散见于某些论著中。文钟哲的丹东地区朝鲜族历史及 现状调查 ( 满族研究 ,1993 年第 2 期)仅是对丹东地区朝鲜族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周 靖程的硕士论文晚清东边道地区朝鲜族迁入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2005 年)则以鸭绿 江北岸朝鲜族迁入为背景,阐明了中国朝鲜族文化是在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进 而融入中华民族,但鸭绿江北岸朝鲜族社会的特征并未能凸显出来。关于朝鲜人定居鸭绿 江北岸早于图们江北岸的原因;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的结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该 地朝鲜移民的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等问题还有待作进一步的探讨。 6 三、选题范围与资料的运用 三、选题范围与资料的运用 本文研究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的时间范围是 1860 至 1910 年间。之所以选择这一 时间段,是因为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朝两国相继步入近代。由于受到国内外两种因素的 影响,朝鲜人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迁居中国东北,并在鸭绿、图们两江北岸形成了朝鲜移 民社会。 朝鲜贫苦农民是这一时期移民社会的主体。 1910 年日韩合并后, 朝鲜人迁居原因、 移民成份等都与以前有所不同,使得朝鲜移民社会的性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本 文仅选择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社会形成的最初阶段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涉及空间范围为当 年朝鲜人定居鸭绿江北岸的安东(今丹东) 、凤城、宽甸、怀仁(今桓仁) 、通化、兴京(今 新宾) 、辑安(今集安) 、临江、长白等 9 地。 本文引用的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笔者对清实录 李朝实录 通文馆志等正史中关于朝鲜人移民中国的相 关史料进行了收集和整理。 第二,笔者查阅了国家图书馆馆藏关于鸭绿江北岸各县的地方志,试图从中梳理出有 关朝鲜移民的史料。如: 长白汇征录 长白山江岗志略 长白设治兼勘分奉吉界线书 临江县乡土志 通化县乡土志 辑安县乡土志 怀仁县志 奉天凤凰直隶厅宽甸县 乡土志 凤凰厅乡土志 安东县志 兴京乡土志 东三省政略 奉天通志等 30 余 种。 第三,调查报告与旅行记。官方史料对于朝鲜人移民鸭绿江北岸的情况,往往记载较 为分散,未能很好的反映出移民社会的全貌,而当时人们所写的调查报告和旅行记则弥补 了这一不足。 江北日记是 1872 年崔宗范、金泰兴、林硕根三人奉朝鲜平安道厚昌郡守 赵玮显之命,至鸭绿江北岸进行实地调查后写成的调查报告。崔宗范等 3 人,在鸭绿江北 岸上游今临江、集安、白山一带展开了 40 余日(1872 年 5 月 30 日至 7 月 11 日)的秘密 侦查活动后,以日记体的形式,对该地区的地理居民情况,防御实态以及朝鲜人移住情况 做了详细的记录。虽然囿于侦查目的,作者远未对当地朝鲜移民社会生活实态进行全面深 入考查,但该书为我们了解十九世纪后半期鸭绿江北岸朝鲜人的移居情况,提供了可贵的 原始资料。此外,英国人 h.e.m. james 于 1886 年用一年多的时间游历中国东北三省,记 录了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写成旅行记长白山 (, longmans, green, and co,1888) 。詹姆斯在由通化通往长白山的路途中,遇到了大批的 朝鲜移居者,并在他的旅行记中对朝鲜移民的体态特征、社会组织、生活状况作了某些记 述。 笔者对收集资料进行比勘校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一,以往有学者在论著中 曾提过鸭绿江北岸出现的一种被称作“会上”的民间自治组织。但是,就其内容来看,大 多是对这一民间组织的构成做概括性的介绍,依靠的史料也主要是江北日记 。据江 7 北日记中载,当时在浑江以东的鸭绿江上游地区出现了 4 个“会上” ,以老岭为界南北 各 2 个。这种组织的首领人选由当地民族结构决定,即朝鲜人占多数的地区由朝鲜人担任 首领,反之则由中国人担任。该书中提到老岭以北一“会上”的首领是名为“王老大”的 中国人,其管辖的地区大体是今抚松地区的汤河一带。而引起笔者注意的是,成书于光绪 三十四年(1908 年) ,刘建封的长白山江岗志略和李廷玉的长白设治兼勘分奉吉界 线书两书中亦提到在汤河、漫江一带的汤河会房,以及同治十年(1871 年) ,当时的会 首为“王长好” 。这正好在时间与地点上与江北日记相吻合。此外,英国人詹姆斯在 长白山中亦涉及这一“汤河口会房” 。由此,笔者认为,结合以上几种资料记载的内 容,将有利于对当时朝鲜移民社会组织作更加全面的分析。其二,目前学术界关于朝鲜政 府开始对鸭绿江北岸朝鲜移民实行直接管理的时间说法不一,而这一问题与朝鲜政府边防 政策的调整关系甚密。因此,笔者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对该问 题进行考证,进而分析和阐述朝鲜政府对本国百姓越境态度的演变过程。 8 第一章第一章 朝鲜人迁居鸭绿江北岸 朝鲜人迁居鸭绿江北岸 第一节 明末清初鸭绿江北岸朝鲜人“犯禁潜越” 第一节 明末清初鸭绿江北岸朝鲜人“犯禁潜越” 一、中朝两国的边禁政策与共禁体制 一、中朝两国的边禁政策与共禁体制 1616 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新宾县)称汗登位,定国号“金” ,史称后金。此 后,后金发动了与明朝争夺辽东统治权的斗争。天命六年(1621 年) ,努尔哈赤率八骑兵 攻占辽沈地区,女真人随之迁入辽东边墙之内。为抵御辽东海上明军毛文龙部的进攻,努 尔哈赤将鸭绿江沿岸居民后撤,在鸭绿江西岸形成了一条无人地带。 后金天聪元年(1627 年) ,皇太极继位。为解除攻明的后顾之忧,皇太极出兵朝鲜。 朝鲜兵败请降,在给予后金的媾和国书中写道, “兹遣弱弟原昌君玖往赴军前,共定约誓, 贵国便可退师还去,毋留我境。自今以往,两国兵马,更不过鸭绿江一步地,各守封疆, 各遵禁约,安民息兵,父子夫妇,各相保存。有渝盟约,天地神明,即降罪罚” 。也就 是说,朝鲜提出双方以鸭绿江为界, “各守封疆” ,互不侵扰。同年,两国签订了“江都会 盟” 。天聪十年(1636 年)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 ,并再度用兵朝鲜,与之缔结了 南汉和约 。两次条约的签订,确立了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两国划定疆域,订立各 保封疆的誓言,并禁止百姓自由越境,实行严厉的边禁政策。 从此,清朝开始了对东北长达二百余年的封禁。崇德三年(1638 年) ,清朝利用明代 辽东边墙,筑成了鸭绿江下游榄盘凤凰城碱厂的“东条边墙” ,并规定由边墙至鸭绿 江北岸广阔地区严禁外族迁入。顺治、康熙年间,又在此基础上进行扩修,形成“柳条边 墙” 。 柳边以东的边外之地是清政府实施封禁政策最为严格的地区,即使是在顺治十年 (1654 年) ,清政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令时,此地也未被开放。 如果说大一统前,清 朝修筑柳边是出于防御朝鲜,集中经历于明朝的攻伐。那么,在清完成统一大业之后,继 续对边外地区实施封禁,其目的则转变为阻止关内汉人迁入,保护“龙兴之地” ,以及独 享参利。 张杰.清代鸭绿江流域的封禁与开发a.见:杨昭全.中朝边界研究文集c.长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998:665. 朝 仁祖实录m.仁祖五年二月壬子.以下朝鲜李朝实录主要引自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g.北京:中华 书局,1980. “柳条边墙”分为盛京“老边”和吉林“新边” 。 “老边”有东西两段。东段由凤凰城南沿海之地向北部延伸至开原 北的威远堡。 西段由威远堡向东北到山海关附近的狐子峪。 “新边” 由威远堡向东北到吉林市的法特东北部的亮子山。 “老 边”与“新边”在威远堡相会,形成“人”字形结构。柳边设有边门二十个,其中“老边”东段有六边门,西段十边门, “新边”四边门。 张杰.清代鸭绿江流域的封禁与开发a.见:杨昭全.中朝边界研究文集c.长春:吉林省社会科学院,1998:666. 9 盛京老边凤凰门、叆阳门、碱厂门、兴京门一线东南的鸭绿江北岸一带,亦属边外之 地,清政府在该地采取的封禁措施有如下几项: 其一,驻边门甲士。清廷在每处柳条边门均配备 10 到 30 名甲士把守,凡出入者非有 公文不得放行。鸭绿江北岸与朝鲜边界相邻,因此该地边门除了限制百姓自由出入外,还 具有监视朝鲜人越境的作用。 其二,设卡伦派兵巡边。卡伦一词,满语本是“侦探”之意,在此解释为“所” 。卡 伦主要设于“紧要隘口” 。雍正年间(1723-1735 年) ,盛京之地卡伦 24 处,在边门内的仅 有 3 处,其余 21 处皆设在边门之外。关于卡伦行使的职责,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卷七 二二)关门禁防中有如下解释: “每年四月初一日,出派官兵前往坐放,一年更换。每年 四季,由内外城城守尉,防守尉,协领内按季各派一员,带领官兵,统巡边之内外卡伦境 界,查拿偷砍木植,私挖人参,偷打鹿茸贼犯” 。 清朝封禁东北的同时,朝鲜也采取严厉的边防措施。朝鲜沿江各地均设有把守,严密 监视百姓动向,禁止百姓越江。对于“犯越者” ,则以“越江罪”论处。不但越境者死罪, 地方官员也要受到牵连,即犯越者所处地方佥使流配边地,一道之长的观察使和节度使, 亦被罢职或降级。 清与朝鲜的边禁政策,使两国间形成了共禁体制。从总体上看,康熙五十一年(1712 年)长白山定界前,朝鲜在越境交涉上总处于被动。具体表现在,朝鲜人越境,一经清朝 官员发现及被“刷还”回国。对于越境案件的审理,情节严重者,实行两国会审,并由清 朝皇帝裁决结案。案情较轻者,则由朝鲜单独审理后,将审理情况通报清廷,最后仍执行 皇帝的裁决。 长白山定界碑(亦称巡视碑)竖立后,朝鲜改变了以往对西北疆界的消极态度,转而 积极要求清朝制止内地偷采者的沿江扰边行为,以此维持柳条边外的瓯脱状态。道光二十 六年(1846 年) ,清朝在边外实行统巡会哨制,便是这一转变的集中体现。道光二十二年 (1842 年) ,朝鲜政府咨报清廷,有中国人在朝鲜上土镇、满浦镇对岸(今集安、临江一 带)结庐垦田,要求清廷加以撤毁。于是清朝派官对该地进行严密搜查,并下达了“不准 容留寸椽尺土”的命令。可未过几年,中国流民又重返此地。道光二十六年(1846 年) , 朝鲜在咨文中称: “江界府左中右寨及上土镇所管闾阎四把等地越边,有上国人间间来洽, 为四十余处作舍结幕,伐木垦田,多般开谕终不撤还”,要求清廷“申明前禁,冀杜厉弊” 。 清政府收到咨文后再令查边。然与以往不同,此次清朝的搜查工作是在朝鲜官员的配合 下进行,共平毁叆江西岸垦田、房屋 42 处。 这一事件引起了清朝巡边制度的更张。其一,添设卡伦,扩大巡边范围。清政府认为 清 崑冈修,刘启端纂.钦定大清会典事例a.见:顾廷龙,傅璇琮.续修四库全书八八史部政书类z.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66. 朝 通文馆志a.宪宗十二年丙午.见:王崇实.朝鲜文献中的中国东北史料g.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274. 10 朝鲜江界、上土对岸之所以有流民私垦,且屡禁不止,主要是由于以往卡伦巡边并未远至 上述鸭绿江沿岸一带。于是,清廷决定“叆江西岸添设卡伦三座,以资稽查。每年统巡官 出边巡查,应分春秋二季,以归核实” 。其二,与朝鲜“公同会哨” 。每届巡官出边,先 期知照朝鲜地方官公同会哨,果无搭盖窝棚处所,该地方官具文,由统巡官申报将军衙门 备核。每季节统巡会哨,春季定于四月二十日,秋季于八月二十日,齐抵头道沟口(今临 江境内) 。 其三,为了防止统巡官兵贪墨,还规定每 3 年春季,钦派大员巡查核实。可以 说,统巡会哨制是自清初以来中朝两国实行共禁体制的强化。 总之,明末清初,中朝两国实行严厉的边禁政策,使鸭绿江北岸形成了一条罕有人迹 的“无人地带” 。然而禁令虽严,终究阻挡不了人类的求生之欲,朝鲜人“犯越”鸭绿江 北的活动就从未中断。 二、鸭绿江北朝鲜人的“犯禁潜越” 二、鸭绿江北朝鲜人的“犯禁潜越” 朝鲜人潜入中国东北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采参。据朝鲜王朝实录和清实录 载,关于丁卯之役后的 10 年间(16271637 年) ,因朝鲜人“犯越”引起的交涉事件共 9 起,其中 7 起事件都是为了采参。由于当时鸭绿江以北参源丰富,朝鲜人的越境地点也主 要集中于鸭绿江北岸一带。 十七世纪中叶以后,中朝两国边境贸易兴起,朝鲜人越境潜商的活动异常活跃。鸭绿 江下游地区,从顺治三年(1646 年)起,每年在兰子岛(丹东与新义州间鸭绿江心)开设 两次互市, 称为中江开市。 起初只进行官方贸易, 后来私人贸易兴盛, 被称作 “中江后市” 。 此外,每当朝鲜官员出使清朝时,义州和开城的商人便混入驿卒或奴仆中间,渡过鸭绿江 到栅门(义州和凤凰城之间的边门)进行交易,形成“栅门后市” 。康熙三十九年(1700 年)中江后市被彻底取消后,栅门后市便迅速发展,并于乾隆二十年(1755 年)得到了官 方认可。 随着民间贸易的繁盛,鸭绿江沿岸地区出现了中国人的居住地。当时来自关内的中国 人,数十人或数百人聚于一处,形成了采参、潜商的据点。据李朝实录英宗九年(1733 年)七月条记载,朝鲜“江界高山里镇越边” , “胡人造家十六七户常住,三四百人家畜” ; 渭源郡“下加乙轩洞,上把守越边也屯洞亦有十四五胡人家,唐货各种,充轫于七间库舍。 通商我国,以我国物又为通商于沈阳等处” 。当时的中国人主要隐居于现在集安一带,他 们把中国货物销售至朝鲜,再将朝鲜特产转卖于沈阳等地,以此从中牟利。由于潜商活动 清 宣宗实录卷四四二m.道光二十七年五月癸卯.以下清实录主要引自朴兴镇,崔文植.东亚三国关系史料全集 g.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 朝 通文馆志a.宪宗十三年丁未. 见:王崇实.朝鲜文献中的中国东北史料g.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276. 李花子.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以越境交涉为中心m.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6-8. 姜龙范,刘子敏等.清代中朝日关系史m.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221. 11 需要进入朝鲜国内,语言不通便成为贸易的最大障碍。为了便于交流,中国商人多利用潜 越中国东北的朝鲜人进行贸易。 李朝实录有载: “其往来通货于我国(朝鲜)者,皆我 国人之逃在胡地者。其中阿耳镇官奴世必,镇卒赵永望最著。 ” 居住在鸭绿江北岸的中国人收留朝鲜的逃亡者,甚至还通过“给衣薙头”的方式,帮 助他们躲避清兵的搜捕。有了中国人的庇护,越境朝鲜人数便日益增多, “沿边之人逃罪 越匿者,其数殆不胜计” , “往来我境,昼夜无常” 。虽然这一时期,朝鲜越境者仍然以往 来边境为主,但是其中已有一部分人“常留住于胡幕,称以假子,情过骨肉” 。 由此可知, 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朝鲜人已经开始在鸭绿江北岸落脚居住,并与隐居此地的中国人保持 着密切的关系。 朝鲜人越境潜耕大概是在十八世纪左右。据长白汇征录记载: “沿及康熙年间, 韩国穷黎之在惠山、茂山等处者,越江结舍垦田,络绎来往。 ” 这应该就是朝鲜人在鸭绿 江北岸垦荒耕种的嚆失。关于朝鲜人越江潜耕的具体情况, 辽宁朝鲜族史话中有这样 一个事例 :十八世纪末,朝鲜平安北道宣川郡有一位叫桂俊范的船员。他长期在鸭绿江 和浑江上行船,被江北沿岸肥沃的土地所吸引,不顾杀头之罪至江北种地。为了躲避江岸 清兵的搜查,他来到桓仁谷地,在此烧山开荒,种了一年地,秋后收获了十石谷子。桂俊 范就这样春来秋去在桓仁种了十年地,后来由于年老体弱,就再也没来。但是,到了十九 世纪初,朝鲜闹饥荒,桂俊范的儿子桂冀鹤和孙子踏着前辈的足迹又来到了桓仁种地,他 们还是春来秋归,年复一年。到了桂俊范的曾孙桂建勋时,再也不想受旅途劳苦了,就从 桓仁迁移到清原定居下来。上述事例表明,由于清、朝两国实行较为严厉的边禁政策, “犯 越”者一经发现即被处以死刑,使得越境耕种的朝鲜人未敢长期定居于江北之地,他们多 是采用桂俊范那样的方式, “朝耕暮归” 、 “春来秋去” 。截至十九世纪初期,朝鲜人越江垦 种,仍然只是少数人,间歇性的活动。朝鲜人大批迁居鸭绿江北岸应该是在十九世纪中叶 以后。 第二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朝鲜人迁入概况 第二节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朝鲜人迁入概况 咸丰、同治年间(1860-1870 年) ,朝鲜北部地区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民不聊生, 饿殍载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